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84章 议军规肃腐弊 立纲纪护民生

均平三十三年六月五日,京北的晨光刚漫过全国议事会大楼的飞檐,楼前广场上已聚集了数百名百姓代表——有人扛着写有“军队反腐护民生”的木牌,木牌上的红漆字是昨夜油灯下赶制的,边角还沾着未干的漆料,风吹过木牌,“民生”二字格外醒目;有人捧着记录军队后勤问题的手稿,纸页上用蓝笔圈着“步军某团三月未发新鞋”“水军某舰倒卖军粮”的字样,旁边还贴着士兵偷偷画的简易示意图;还有人攥着士兵家属托转的诉求信,信封上贴着津天港的邮票,是遇难消防员周建明的妻子托人捎来的,信里只有一句话:“俺男人用命护了百姓,也盼着明军能护好俺们剩下的人。”

今日召开的全国议事会特别会议,主题直指“明军内部反腐与纲纪建设”,既是津天港案件后“民生反腐”的延伸,更是为大明的国防与民生筑牢“双重屏障”。议事会大厅内,深青色的长桌沿墙摆成环形,没有主位与侧位之分,百姓代表、军队都督、议事会官员围着桌子坐在一起,桌上只放着《大明宪典》《大明军律》和一叠空白的毛边纸——朱静雯说,今日的会议“只谈真问题,只议实办法,不搞虚头巴脑的形式”。

朱静雯身着深灰色正装,袖口的菊形徽章与上月津天港反思会时一致,只是徽章旁多了一枚刻有“民生屏障”的铜章,那是去年工农代表联名赠送的,铜章背面刻着“兵护民,民信兵”六个小字,是大明军民关系的缩影。她面前的案头,压着三份材料:一份是黄村工农代表张大叔收集的“军队后勤贪腐线索”,里面夹着士兵偷偷拍下的劣质帐篷照片,照片里帐篷的破洞能塞进拳头,士兵们正用塑料布临时遮挡雨水;一份是兵谈议会提交的“军费使用审计报告”,报告里用红笔标出“后勤采购超支1200万明币”“装备验收缺签字”的异常项,旁边还附着重叠的报销单据复印件;还有一份是全国士兵家属联名签署的“请求严查军内蛀虫”的请愿书,上面有近万个签名,从京北卫戍区到罗马加盟省的飞军机场,每个签名旁都画着小小的五角星,代表“盼明军干净”的心愿。

“各位代表、百姓同志们,”朱静雯抬手按亮麦克风,电流声后,她的声音没有多余的铺垫,直接切入主题,“上月今日,我们用司法判决告慰了津天港的遇难同胞;今日相聚,是要把‘反腐护民生’的纲纪,延伸到守护大明的最后一道防线——明军。”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大厅内的每一张脸:穿着补丁军装的士兵代表、握着锄头的农工代表、身着铠甲的军队都督,“军队是百姓的盾,若盾上生了‘蛀虫’,百姓的安全就没了保障。今日的会议,没有官民之分,只有‘如何让明军更干净、更有力’的共同目标,所有提案、讨论、决议,全程通过礼部广播直播,全国百姓都能听见我们的每一句话,都能监督我们的每一个决定。”

话音刚落,来自黄村的工农代表张大叔便第一个起身。他今年五十六岁,去年津天港爆炸后,曾跟着救援队一起往安置点运送物资,亲眼见过明军后勤的乱象。他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边角还沾着津天港的黑土,那是当时在爆坑旁记录时不小心蹭上的。“朱议事长,各位代表,俺要提个实在话:明军的反腐得动真格!”张大叔的声音带着农人的质朴,却每一句都戳中要害,“上月津天港救灾,俺跟着步军某旅的后勤车送帐篷,到了安置点一拆包,俺心都凉了——那帐篷的针脚疏得能漏雨,风一吹就掀起来,防潮垫一撕就裂,里面的棉絮还是黑的!后来听那旅的小兵说,这批帐篷的采购款原本是100明币一顶,结果层层克扣,到最后实际只花了30明币,剩下的钱进了谁的口袋,小兵不敢说,俺们也查不到!”

他举起笔记本,投影幕布上立刻显示出一张照片:几名士兵正用塑料布盖住漏雨的帐篷,雨水顺着帐篷破洞流进睡袋,士兵们冻得缩着肩膀,其中一个年轻士兵的脸上还沾着泥点;旁边还有一张照片,是后勤车的后备箱,里面装着本该发给士兵的压缩饼干,却贴着“民用食品”的标签——张大叔说,这是他偷偷拍的,“那司机说要拉去镇上卖,赚的钱给连长分一半,还说‘这事在步军里不算新鲜’!”

“还有更过分的!”张大叔翻到笔记本的第三页,手指着一行歪斜的字迹,“那旅的伙食费,每个士兵每天是20明币,结果小兵说,他们顿顿是稀粥配咸菜,肉一个月见不到一次——后来俺们才知道,炊事班的班长和后勤采购官勾结,把买肉的钱私分了,买的都是过期的咸菜罐头,吃坏了三个小兵的肚子,连长还不让他们说出去!”

张大叔的话刚说完,来自罗马加盟省的农工代表卡洛也站起身。他是一名橄榄农,去年曾给明军飞军罗马驻地供应橄榄油,亲眼见过后勤采购的猫腻。“俺们罗马加盟省的橄榄园,去年和飞军签了合同,供应‘特级初榨橄榄油’,每升30明币,合同上还写着‘用于士兵日常烹饪’,结果运到军营的,是仓库里堆了三年的精炼废油,每升成本才5明币!”卡洛的声音带着愤怒,手里挥舞着当时的合同复印件,合同上“特级初榨”的字样被红笔圈得醒目,“后来有个飞军小兵偷偷告诉俺,采购官和供应商勾结,把差价私分了,小兵们吃了那油,好多人闹肚子,训练时都没力气——有个小兵跟俺说,他飞侦查任务时差点因为头晕摔下来!军队要护百姓,首先得把自己的‘蛀虫’清干净,不然怎么守护百姓?”

大厅内顿时响起议论声,来自水军的都督周海面色凝重地站起身。他穿着深蓝色的水军制服,胸前别着三枚战功勋章,那是去年在东海驱逐一帮海盗时得的,可此刻他的腰杆却挺得有些僵硬。“各位百姓同志,你们反映的问题,我们水军有责任。”周海对着百姓代表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几乎成了九十度,“去年水军某舰队采购救生衣,一批200件救生衣,浮力材料竟是劣质泡沫,扔水里三分钟就沉了,后来查出来,是后勤采购官收了供应商5万明币回扣,我们处理了3名采购官,但没从制度上堵住漏洞,是我们的失职。今日请大家放心,只要能立住军规,肃清腐弊,我们水军全力配合,哪怕把我这个都督撤了,也绝无二话!”

周海的坦诚让大厅内的情绪稍缓,朱静雯随即抬手示意会议进入方案讨论环节:“感谢张大叔、卡洛同志的直言,也感谢周都督的坦诚。民生的诉求,就是我们改革的方向;军队的问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重点。现在,请议事会监察局的李刚同志,结合工农代表、士兵代表的诉求,提出《明军反腐与纲纪建设方案》,各位代表可随时打断、提问、提修改意见,咱们一起把方案磨细、磨实,磨到百姓满意、士兵认可。”

议事会监察局的李刚起身,他手里拿着一份蓝色封面的方案,封面没有复杂的花纹,只印着“明军反腐与纲纪建设方案(草案)”几个宋体字。他走到投影幕布前,展开方案的核心条款,每一条都用三号字体显示,确保后排视力不好的百姓代表也能看清:“经议事会监察局与工农代表、士兵骨干、军队都督反复会商,初步提出三项核心举措:一是在最高军事机关‘兵谈议会’设立‘都监司’,统筹全军反腐工作;二是在五军都督府(水军、步军、炮军、飞军、后勤支援部)设立‘五军纠督司’,承接都监司部署,监督本军种纪律;三是在军、旅、师、团四级单位设立‘都监分司’与‘纠督分队’,实现反腐监督全覆盖,不让任何一个军队单位脱离监督的视线。”

“先说说都监司的设置,这是全军反腐的‘总开关’,必须把权责定死,不能含糊。”李刚的手指落在“双重领导”条款上,语气格外严肃,“都监司不隶属于单一部门,而是接受兵谈议会与都察院监察局的双重领导——兵谈议会负责其日常业务指导,比如明确每季度的反腐重点领域、协调军队内部配合调查,但不能干预具体案件的查办;都察院监察局负责其执纪监督,比如审核调查流程是否合规、监督处理结果是否公正,确保调查不受军队内部的人情干扰。这样设置,就是为了防止‘自己人查自己人’查不彻底,也防止外部监督不懂军事、乱指挥。”

他顿了顿,指着“人员组成”条款继续说:“都监司的人不能全是军官,必须体现‘工农兵结合’的原则,具体比例是:30%来自都察院监察局的专员,这些人有丰富的反腐经验,懂《大明刑典》《大明军律》,能确保办案合法——比如去年查办津天港贪腐案的监察专员,就有3人会调入都监司;30%来自工农代表和士兵代表,工农代表要熟悉百姓对军队的诉求,士兵代表要了解军队基层的实际情况,这部分人由全国工农代表大会和全军士兵代表推荐,不能由军队或议事会指定——比如张大叔、卡洛这样的工农代表,都有资格报名;40%来自军队内无任何违纪记录的骨干军官,这些人懂军事战术、懂军队运作,能确保调查不影响军队正常的训练和作战任务——比如水军的周都督,就推荐了3名参加过东海平叛的舰长。”

“更重要的是,工农代表和士兵代表在都监司里拥有‘一票否决权’。”李刚加重语气,伸手比划着强调,“任何调查方案、处理决定,只要有一名工农代表或士兵代表反对,就必须重新审议,直到达成共识才能推进。比如都监司要查步军某军的后勤贪腐案,要是士兵代表认为‘调查范围漏了旅级单位’,提出反对,那方案就不能执行,必须补充旅级单位的调查计划,直到士兵代表认可为止。绝不让少数人说了算,绝不让监督变成‘走过场’。”

来自步军的都督赵山河这时举手提问,他穿着深绿色的步军制服,袖口的军衔标志是一颗金星,代表着步军都督的职级。“李刚同志,我有个疑问:双重领导固然能防干预,但会不会导致权责不清?比如都监司查步军的一个贪腐案子,兵谈议会觉得‘案情不严重,先搁置,等训练结束再说’,都察院监察局觉得‘必须立刻查,晚了证据就没了’,这时候听谁的?总不能让案子一直卡着吧?”

赵山河的问题说出了不少军队都督的担忧,大厅内的目光都集中到朱静雯身上。朱静雯站起身,手里拿着方案的附则,语气坚定地回应:“这个问题我们早有考虑,方案附则里明确了‘争议裁决机制’:若兵谈议会与都察院监察局对案件处理有分歧,需提交全国议事会的‘军民监督小组’裁决。这个小组由5名工农代表、3名士兵代表、2名法律专家组成,都是与军队无利益关联的第三方——工农代表从黄村、罗马加盟省等非军事驻地选拔,士兵代表从基层连队选拔,法律专家从大理寺退休法官里挑选。裁决结果必须在礼部官网公示7天,无百姓异议后方可执行,既不让反腐‘卡壳’,也不让权力‘越界’,确保每一个案子都查得明、判得公。”

赵山河点点头,又问:“那五军纠督司和都监司是什么关系?会不会重复监督,给基层军队添负担?比如步军的纠督司查了一次后勤采购,都监司又来查一次,基层军官光应付监督就没时间搞训练了,这可不行。”

李刚笑着解释:“这点我们考虑得很细,两者是‘上下联动’,不是‘重复叠加’,分工特别明确。五军纠督司是都监司的‘延伸手臂’,负责本军种的日常纪律监督,比如检查士兵是否遵守军规、军官是否滥用职权、日常物资发放是否到位——像步军士兵的鞋子发没发、炮军的炮弹防潮剂够不够、飞军的机油质量合不合格,这些‘小事’都归纠督司管,发现问题当场纠正,不用麻烦都监司;都监司则负责重大贪腐案件的查处,比如涉案金额超10万明币、涉及校级以上军官的案子,或者纠督司查不了、不敢查的案子,比如纠督司发现某步军军长涉嫌贪腐,职级比自己高,不敢查,就必须移交都监司,由都监司联合都察院监察局一起查。”

他举了个具体例子:“比如炮军纠督司日常检查时,发现某炮团的炮弹引信采购价格偏高,比市场价格贵了3万明币,可能有问题,但涉案金额不大,纠督司就可以直接调查,找采购官问话、查账本,要是查实采购官吃了8000明币回扣,直接上报炮军都督,把人撤了、罚了就行;但要是查下来发现,这个采购官还涉及其他案子,总金额超了10万明币,而且背后有炮军师长撑腰,纠督司压不住,就必须移交都监司,由都监司派专员来查,这样既不耽误日常监督,也能管住‘大鱼’,不会让基层负担太重。”

这时,来自飞军的士兵代表王勇起身。他今年二十三岁,是飞军某团的侦查兵,去年曾举报过连队指导员克扣伙食费,结果被指导员找借口罚了三天站,最后还是通过工农代表把情况反映上去,才解决了问题。“俺想问下,军、旅、师、团的都监分司和纠督分队,会不会还是军官说了算?俺们士兵说话算不算数?”王勇的声音有点紧张,手里攥着衣角,“比如俺之前举报指导员,要是分司里都是军官,俺肯定不敢说,说了也没人管,到时候还得受欺负。”

王勇的话说出了很多基层士兵的心声,大厅内的士兵代表都纷纷点头。卡洛立刻接话:“这点必须写死在方案里!都监分司里,士兵代表的比例不能低于30%,而且分司的负责人,必须有一名是士兵代表担任,不能全是军官;纠督分队要每天和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晚上就睡在士兵宿舍,白天跟着一起出操,士兵有啥话、有啥问题,随时能找到人说。要是发现军官压制举报,比如扣士兵的举报信、找借口罚士兵,士兵代表有权直接向都监司汇报,不用经过本级军官,哪怕是军长、旅长拦着也没用——都监司要专门开一个士兵举报专线,24小时有人接,谁拦着举报就查谁!”

朱静雯补充道:“不仅如此,方案还规定:任何军队单位,都不能以‘军事机密’为由拒绝监督。比如后勤采购的报价单、装备的验收报告、军官的出差报销单,都要对都监分司和士兵代表公开;军官的财产申报,要详细到‘房产位置、存款金额、家属从业情况’,每年公示一次,有士兵或百姓提出疑问的,都监分司必须在7天内给出核查结果,不能用‘机密’二字搪塞。就像去年步军某师师长申报财产时,只写了‘房产一套’,士兵代表提出疑问,后来查出来他还有三套房产在海外,最后被移交都监司处理——这样的例子,要成为全军的警示。”

王勇又问:“那要是分司里的士兵代表被军官收买了,帮着隐瞒问题咋办?”

“这个问题好!”张大叔立刻接话,拍了下桌子,“得有‘罢免机制’!要是士兵觉得分司里的士兵代表不称职、帮着军官搞猫腻,只要有30%的士兵联名,就能提出罢免,然后重新选举新的士兵代表,而且罢免过程要公开,由都监分司派专员监督,不能由军官操控。俺们工农代表也会定期去军队走访,和士兵聊天,要是发现士兵代表有问题,也能向都监司反映,要求核查——比如俺上个月去步军某团,就有士兵偷偷跟俺说,他们的分司代表收了连长的烟酒,俺回去就把情况反映给了监察局,现在那个代表已经被罢免了。”

会议进行到午时,关于“军队反腐机构设置”的讨论基本达成一致,朱静雯随即转入第二个议题:“除了反腐监督,明军还需要‘思想铸魂’。一支没有正确思想引领的军队,再强的装备也守不住民生;一个没有信仰的士兵,再高的武艺也可能迷失方向。经议事会研究,决定在全军设立‘思想指导员’,负责教授《大明民主主义》《韵澜思想》《秀英思想》《常静徽思想》《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把‘军队为百姓服务’的根扎在每个士兵心里,让士兵明白‘为啥当兵、为谁打仗’。”

来自礼部的教育专员刘敏起身,她手里拿着《明军思想指导员管理办法(草案)》,里面详细写了指导员的选拔、职责和考核:“思想指导员的选拔,有三个硬标准,缺一不可:一是必须出身工农或士兵,了解百姓的苦、士兵的难,不能是从小在官宦家庭长大、不懂基层的人——比如步军的指导员,最好是从农村参军的士兵,知道百姓种庄稼的辛苦;二是必须通过《大明民主主义》等思想的考核,不仅要能背条文,还要能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比如讲‘纪律’,要能结合后勤贪腐的例子,说清‘为啥不能克扣军饷’;讲‘为民’,要能结合津天港救灾的例子,说清‘为啥士兵要冲在前面’,不能照本宣科;三是无任何违纪记录,在军队和百姓中口碑良好,士兵信得过、百姓也认可——比如飞军某团的指导员,去年帮驻地百姓修了十多口水井,百姓都夸他‘像自家娃’,这样的人才能当指导员。”

她举了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比如教授《朱静雯的百姓思想》,不能只念‘以百姓为本’的条文,要带着士兵去驻地村里帮百姓收割庄稼,让士兵亲身体会‘百姓的日子好了,军队才有底气’;教授《韵澜思想》里的‘团结’,要组织士兵和百姓一起搞联欢,让士兵明白‘军民团结才能打胜仗’。去年步军某旅的指导员,带着士兵帮百姓修水渠,士兵们晒黑了,但和百姓的关系更近了,后来那个旅征兵,村里有12个年轻人主动报名——这就是思想教学的效果。”

“那指导员具体咋教?不会是每周开次会,念完文件就完事了吧?”来自步军某团的士兵代表李铁蛋问道,他之前参加过几次“思想学习”,都是军官念文件,士兵在下面打瞌睡,根本没效果。

刘敏严肃地说:“绝对不会!方案里明确了指导员的‘三个必须’:一是必须每周组织两次‘思想交流会’,每次不少于两小时,交流会不搞‘一言堂’,士兵可以自由发言,提出对思想的疑问,甚至对军队工作的意见,指导员要耐心解答,不能打压——比如有士兵问‘为啥百姓的粮价涨了,军队的伙食费不涨’,指导员要如实解释,还要把问题反映给上级,不能说‘别瞎问’;二是必须每月开展一次‘民生实践活动’,比如帮驻地百姓收割庄稼、维修房屋、教孩子读书,让士兵亲身感受‘军队与百姓的鱼水情’,明白‘当兵是为了守护百姓的好日子’——去年水军某舰的指导员,带着士兵帮渔民打捞沉船,渔民送了他们一筐鱼,士兵们都很感动,说‘觉得当兵值了’;三是必须每季度进行一次‘思想考核’,考核不看背诵,看士兵是否能把思想用到实际行动中,比如是否主动帮助受伤的战友、是否关心驻地百姓的困难、是否拒绝了不正当的利益,考核不合格的士兵,要和指导员一起补课,直到合格为止——步军某团有个士兵,考核时说‘不知道为啥当兵’,指导员就带他去津天港英烈纪念广场,看遇难者的名字,最后那个士兵哭着说‘俺知道了,是为了不让更多人没家’。”

张大叔补充道:“俺觉得还得加一条:思想指导员要接受士兵和百姓的双重考核!士兵不满意,百姓不满意,就不能继续担任。比如驻地百姓可以给指导员打分,要是打分低于80分,就暂停职务,去礼部接受重新培训,培训不合格的,直接调离军队,不能留在里面混日子。去年飞军某驻地的指导员,百姓打分只有65分,因为他很少帮百姓办事,后来被调离了,新换的指导员百姓打分92分,士兵也满意——这样才能保证指导员真的为百姓、为士兵着想。”

朱静雯当即采纳:“这个建议很好!思想指导员的考核,士兵评分占40%,百姓评分占30%,军队考核占30%,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让百姓和士兵都满意,才能证明指导员真正把‘为百姓服务’的思想落到了实处,而不是搞形式主义。”

午后,会议进入第三个核心议题:设立“兵人代表大会”。这是工农代表和士兵代表共同提出的“军队民主”举措,旨在让士兵拥有监督军官、反映诉求的权利,真正实现“士兵当家作主”。

士兵代表王勇激动地站起身,他手里攥着一份士兵联名写的《兵人代表大会诉求书》,上面有他所在连队全体士兵的签名,每个签名旁都按了红手印:“俺们士兵最清楚军队里的问题,比如伙食费够不够、训练装备好不好、军官有没有滥用职权。以前有问题只能向上级反映,要是上级不管,就没人管了——去年俺们连的训练鞋,鞋底薄得像纸,跑两圈就破了,反映给连长,连长说‘经费不够’,后来才知道,买鞋的钱被他拿去买酒了!要是有兵人代表大会,俺们就能选出代表,把问题直接反映到兵谈议会,甚至全国议事会,不用再怕被压制!”

李刚展开《兵人代表大会章程(草案)》,投影幕布上显示出大会的四级架构:“兵人代表大会分四级:团级、师级、军级、全军级。团级代表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师级每半年一次,军级每年一次,全军级每两年一次。代表的选举有严格流程,不能由军官指定:首先由士兵自愿报名,只要是无违纪记录的士兵,都能报名——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班长,都有资格;然后连队全体士兵无记名投票,得票前10%的成为候选人;再由营级士兵代表投票,最终选出团级代表——每个代表,都必须是士兵自己选出来的,军官不能干涉,要是发现军官操控选举,士兵代表有权向都监司举报,追究军官责任。”

章程里的“代表职权”格外醒目,李刚逐条解读:“兵人代表有三项核心职权:一是监督本级军官的工作,包括核查军费使用明细、检查装备质量、听取军官述职报告,军官必须如实回答代表的提问,不能隐瞒——比如步军某团的代表,去年核查军费,发现有5万明币被团长挪用买了私家车,最后团长被移交都监司处理;二是收集士兵的诉求,比如提高伙食费、改善住宿条件、解决家属就业问题,代表要把诉求整理成书面材料,提交给本级军队领导,领导必须在15天内给出书面答复,不能口头应付——去年水军某舰的代表,反映‘士兵宿舍漏雨’,领导10天就安排了维修;三是向上级反映问题,要是对本级领导的答复不满意,代表有权向上一级兵人代表大会反映,甚至直接向全军级代表大会或全国议事会反映,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阻拦——去年飞军某师的代表,反映‘训练强度过大,士兵受伤多’,上级没解决,代表就直接向全军级代表大会反映,最后训练计划被调整了。”

步军都督赵山河这时问道:“要是士兵代表提出的诉求,和军事训练冲突怎么办?比如士兵要求减少训练时间、增加休息时间,这不符合军队纪律,也影响战斗力,该怎么处理?”

王勇立刻回应:“俺们士兵不是不讲理!诉求要符合‘军事需求’和‘民生需求’的平衡。比如要求改善住宿条件,是为了让士兵休息好,更好地训练;要求核查军费,是为了让装备更精良,更好地打仗;这些诉求不仅不影响战斗力,还能提高战斗力。要是提出不合理的诉求,比如拒绝训练、要求涨薪却不干活,其他代表也不会同意,而且章程里规定,代表提出的诉求,要经过全体代表的投票,超过半数同意才能提交,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去年步军某团有个代表,提出‘取消夜间训练’,投票时只有10%的代表同意,最后没被提交,这就是合理的平衡。”

朱静雯点点头,补充道:“说得好!兵人代表大会的核心,是‘民主与纪律的统一’。士兵有诉求的权利,但也要遵守军队纪律;军官有指挥的权力,但也要接受士兵的监督。比如军官要组织野外训练,士兵代表可以提‘改善训练期间的伙食’‘配备更好的防护装备’,但不能提‘取消训练’;军官要执行作战任务,士兵代表可以提‘完善作战方案’‘保障后勤供应’,但不能提‘拒绝执行任务’。只有这样,军队才能既有战斗力,又有凝聚力,才能真正成为百姓的盾。”

傍晚时分,会议进入最后一项议程:表决《明军反腐与纲纪建设方案》。此时的议事会大厅,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温暖而庄重。朱静雯拿起方案文本,声音庄重:“这份方案,包含了‘设立兵谈议会都监司’‘五军纠督司’‘军旅师团都监分司与纠督分队’‘全军思想指导员制度’‘兵人代表大会制度’五项核心内容,每一项都经过了百姓代表、士兵代表、军队都督的充分讨论,修改了17处细节,比如调整了都监司人员比例、完善了思想指导员考核标准、明确了兵人代表大会的诉求流程。现在,提请全国议事会代表表决,同意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大厅内的代表们纷纷举起手,电子屏实时显示票数:赞成票292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1票——方案以绝对多数通过。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透过广播,传到了京北的军营里,士兵们听到后纷纷鼓掌欢呼,有的士兵还拿出笔记本,写下“盼明军干净”的字样;传到了津天港的安置点,周建明的妻子抱着丈夫的消防头盔,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却带着笑容,她对身边的孩子说:“你爹没白牺牲,以后有干净的明军保护咱们了;”传到了罗马加盟省的橄榄园,卡洛的同乡们放下农具,对着广播高喊“大明必胜”,还商量着要推荐村里最正直的年轻人,去参加都监司工农代表的选拔。

会议结束后,朱静雯留下兵谈议会、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监察局的官员,召开紧急部署会:“都监司要在一个月内完成组建,首批人员从都察院监察局、工农代表、军队骨干中选拔,选拔过程要全程直播,让百姓看到公平;五军纠督司要在两个月内到位,先从后勤采购、装备验收、军费使用等易腐领域开展检查,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公示,接受百姓监督;思想指导员的培训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年底前实现全军覆盖,每个连队至少有一名指导员;兵人代表大会的选举,要在半年内完成团级代表的选举,明年年初召开首次全军级代表大会,让士兵的声音真正传到最高军事机关。”

她拿起案头的《大明军律》,在“军民鱼水情”章节下画了一道红线:“记住,明军的根在百姓,明军的魂是‘为百姓服务’。反腐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军队更干净,能更好地守护百姓;思想教育不是形式,是为了让军队更有方向,知道为何而战;兵人代表大会不是走过场,是为了让军队更有活力,凝聚士兵的力量。只有这样,明军才能守护好大明的每一寸土地,守护好每一个百姓的平安,才能让‘以百姓为本’的种子,在军队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当晚,礼部广播电台循环播报《明军反腐与纲纪建设方案》的全文,京北步军军营里,士兵们围在收音机旁,认真听着每一条条款,有人拿出笔记本记录,有人互相讨论“以后能直接举报了”;津天港安置点的帐篷里,周建明的妻子给孩子们念着方案里的“思想指导员制度”,告诉他们“以后解放军叔叔会更棒,会保护我们”;罗马加盟省的橄榄园里,卡洛和同乡们商量着,要把最好的橄榄油留给明军,“不能让干净的士兵吃劣质油”。

沈明远站在监察局的窗前,看着远处军营里亮起的灯火,手里攥着《明军反腐后续监督计划》——接下来,监察局将联合都察院,定期检查都监司和五军纠督司的工作,确保方案不打折扣地落实。他想起下午会议上张大叔说的话:“纲纪不是挂在墙上的条文,是护在百姓身前的盾;军队不是用来威慑百姓的,是用来守护百姓的。”

是的,盾已铸,魂已立。大明的土地上,从津天港的废墟到罗马加盟省的橄榄园,从水军的舰船到步军的营地,每一个百姓都在期待着,一支干净、有力、为百姓服务的明军,能守护他们的日子,守护他们的未来。而这份期待,终将在“工农兵结合”的纲纪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变成现实——这,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的真正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