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59章 构陷骤起困忠良 民心为盾破迷局

均平三十年三月二十六日辰时,东海县的晨光刚漫过百姓公社的粮囤,新晒的青稞还带着阳光的暖意,社员们拿着粮本在平价粮点排队,方叔正帮着林晓核对明币结算记录,偶尔传来几声孩子的笑闹——前几日因国营粮食短缺皱紧的眉头,终于在连日的安稳供应里舒展开来。谁也没料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会突然打破这份平静,像一块巨石砸进刚解冻的湖面,激起层层惊澜。

“东海府监察局、都察院办案!无关人等退避!”三匹快马停在公社门前,为首的人穿着深灰色监察制服,肩章上的“府级监察”徽章在晨光里闪着冷光,手里攥着一份烫金封皮的文书,声线尖锐得像刮过冻土的寒风,“林缚何在?即刻接受审查!”

正在粮囤旁检查粮食湿度的林缚闻声回头,明军军装的袖口还沾着些许麦糠,他刚伸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就见那监察员带着两名随从径直走来,文书“啪”地拍在粮囤边的木桌上,封皮上“涉嫌挪用国营粮食、收受贿赂”几个字格外刺眼。

“审查?”林缚眉头微蹙,伸手去拿文书,指尖刚碰到纸页就被对方躲开。那监察员斜睨着他,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林缚,你身为东海县议事长,涉嫌于均平三十年三月初,挪用百姓公社国营粮食五万斤,调拨给黑市粮商;另收受明币十万,为私人运输队谋取公社物资运输权——证据确凿,即刻跟我们走!”

周围的社员瞬间炸了锅,刚领到面粉的张大妈往前挤了挤,手里的布袋还冒着热气:“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林将军这些天忙着给咱分粮,连公社食堂的饭都顾不上吃,怎么会挪用粮食?”方叔也跟着上前一步,手里还攥着粮囤的湿度记录表:“是啊!三月初公社粮囤空着,还是林将军从省国营粮库调的粮,怎么可能挪用?你们得讲良心!”

“良心?”那监察员冷笑一声,从随从手里拿过一叠纸,往人群里扬了扬,“证据在此!这是三月五日的国营粮食调拨单,有你林缚的签字,将五万斤青稞调拨给‘东海县利民粮行’——这家粮行就是黑市窝点!还有这张明币汇款记录,十万明币从粮行账户汇到你亲属名下,这还能有假?”

林缚的目光扫过那张调拨单,签字处的“林缚”二字歪歪扭扭,与他平日遒劲的笔迹截然不同,汇款记录上的亲属姓名更是陌生——他在东海县并无亲属,唯有一个远在京北的堂弟,去年就随明军驻在江南省,怎么会突然在东海县有账户?“这不是我的签字,汇款记录也是伪造的。”他语气沉稳,伸手想仔细查看单据,却被监察员一把推开。

“是不是伪造,自有府里定夺!你现在只需配合!”监察员抬手就要去抓林缚的胳膊,却被突然赶来的静雯拦住。深灰色的武装司常服衬得她身形格外挺拔,大元帅肩章在晨光里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她伸手按住那张调拨单,指尖用力得指节泛白:“我是东海县议事会副议事长、武装司司长朱静雯。林缚身为明军将军,受全国议事会任命,审查需有全国议事会或兵事谈议会的批文,府级监察局、都察院无权单独提审!”

那监察员显然没料到静雯会突然出现,愣了愣才强撑着气势:“朱副议事长,这是府监察局、都察院联合签发的审查令,针对的是林缚在东海县的职务犯罪,与他的军籍无关!您无权干涉!”

“无权干涉?”静雯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明军大元帅令牌,令牌上的龙纹在晨光里闪着寒光,“林缚保留明军军籍,受大元帅节制。未经我的批准,任何人不得动他分毫!再者,公社的国营粮食调拨需经县、府两级审批,五万斤粮食绝非一人能私自调拨,你们拿不出府里的审批记录,仅凭一张伪造的签字单就抓人,是何居心?”

周围的社员也跟着附和,张大妈把布袋往地上一放,拉起旁边几个老人挡在林缚身前:“要抓林将军,先过咱这关!这些天是谁让咱有粮吃?是谁帮咱追回被偷的粮食?你们眼瞎心黑,别想欺负好人!”孩子们也跟着围过来,手里攥着刚画的“粮囤与将军”的画,举得高高的:“不许抓林叔叔!”

那监察员被堵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狠狠瞪了林缚一眼:“朱副议事长,你要包庇也可以,但府里的审查令已下,三日之内若林缚不主动到府接受调查,我们将上报省监察局,按‘抗命不遵’论处!”说罢,他带着随从狠狠踢了踢地上的粮袋,翻身上马,马蹄扬起的尘土溅了好几名社员的裤脚,却不敢再多停留,匆匆往府城方向去了。

人群散去后,林缚看着地上被踩散的青稞,弯腰捡了几粒,指尖轻轻摩挲着粮粒上的纹路,语气里听不出情绪:“他们动作倒是快,刚查到张奎用府武装司车运粮的证据,就来这么一手。”

静雯走到他身边,将那张被揉皱的调拨单展开,仔细看着签字处的墨迹:“这签字是仿的,但用的是公社粮库的专用纸,说明府里的人早有预谋,甚至在咱们来之前就动过粮库的文书。十万明币的汇款记录更可疑,亲属账户查无此人,明显是临时伪造的。”她顿了顿,抬头看向远处的县衙方向,“张奎、李嵩这是想借审查拖垮我们,让我们没时间追查他们的罪证,甚至可能趁机销毁之前的证据。”

“不能让他们得逞。”林缚将捡起的青稞放进粮囤,转身走向公社办公室,“粮库的调拨记录有存档,每一笔都有经手人签字和明币流水,只要找到三月五日的原始记录,就能证明我的清白。另外,那个‘利民粮行’,得尽快查清楚底细,看看是谁在背后操纵。”

可事情的发展,比他们预想的更棘手。当天午时,东海府都察院就发来了第二份文书,直接送到了东海县武装司,这次的封皮上印着“省察院督办”的字样,里面不仅重申了对林缚的指控,还多了一份“证人证词”——署名是粮库管理员赵三,称“亲眼看到林缚在三月五日签署调拨单,将粮食运给利民粮行”,甚至附了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里的人影穿着明军军装,背对着镜头,看不清面容。

“赵三?”静雯看着证词上的签名,眉头拧得更紧,“前几日盘点粮库时,赵三说自己生病请假,一直没露面,现在突然出来作证,肯定是被胁迫了。”她立刻让武装司的人去粮库找赵三,可回报却说“赵三已于昨日离职,不知去向”,连他在粮库的宿舍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张空床。

更糟的消息接踵而至。下午申时,李嵩从省府发来密电,直接发给了东海县议事会,语气强硬:“林缚涉嫌严重违纪,府监察局、都察院审查期间,暂停其议事长职务,由县议事会副议长暂代;朱静雯身为副议事长,若执意包庇,将一并提交省议事会审议!”

密电刚传到公社,就有社员匆匆跑来报信,说府里派来的人在县城贴满了告示,上面印着林缚的“罪证”,还写着“包庇者同罪”,吓得不少社员不敢再去粮点领粮,连公社市场的明币交易都冷清了许多。“他们这是想搅乱民心!”林晓拿着一张被社员偷偷揭下来的告示,气得手都在抖,“明明是林将军帮咱追回了粮食,现在却被说成贪官,这还有天理吗?”

方叔叹了口气,把刚整理好的社员联名信推到静雯面前,信上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还有不少孩子歪歪扭扭的涂鸦:“咱公社五十多个社员,还有周边三个村的人,都在这信上签了字,证明林将军是好人。要是府里的人再敢来抓人,咱就带着信去府城请愿,哪怕跪也要跪出个清白!”

静雯看着信上鲜红的手印,眼眶有些发热。这些天,她见过社员们因粮食短缺而焦虑的眼神,也见过他们领到粮食后舒展的笑容,正是这份信任,成了此刻最坚实的支撑。“不能让大家去请愿,太危险。”她轻轻按住联名信,语气却异常坚定,“我是大明大元帅,有权力要求重新审查证据;林缚是明军将军,绝不能平白受冤。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找到确凿的证据,揭穿他们的阴谋。”

当天夜里,静雯和林缚带着两名明军护卫,悄悄去了粮库的档案室。月光透过破损的窗户洒进来,在积着薄尘的档案柜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缚拿着火把仔细翻找,静雯则在一旁核对调拨记录的编号——按公社规定,每一笔国营粮食调拨都有编号,对应日期、数量、经手人,三月五日的记录编号应该是“东粮调字”。

“找到了!”林缚从最底层的档案柜里抽出一本泛黄的册子,火把的光映在纸页上,清晰地显示着“三月五日,无调拨记录”,下面还有粮库值班员的签字和手印,“你看,这才是原始记录,根本没有五万斤青稞的调拨,赵三的证词是假的!”

静雯刚要接过册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人压低了声音说话:“动作快点,把档案室烧了,就说失火,毁了证据!”两人对视一眼,林缚迅速将册子藏进怀里,熄灭火把,拉着静雯躲到档案柜后面。

几个人举着火把走进来,为首的正是之前来审查的府监察员,他手里拿着一桶煤油,往档案柜上泼洒,嘴里还骂骂咧咧:“林缚那小子要是识相,早就认罪了,非要逼我们动手!烧了这些记录,看他拿什么证明清白!”

“动手!”林缚突然从档案柜后冲出,一拳打在那监察员脸上,护卫们也立刻上前,将另外几人制服。煤油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火把滚到旁边,幸好静雯及时一脚踩灭,才没酿成火灾。那监察员被按在地上,还在挣扎着嘶吼:“你们敢抗命!李嵩大人不会放过你们的!”

“李嵩?”静雯蹲下身,看着他惊恐的眼神,语气冰冷,“你以为烧了档案就能掩盖真相?可惜,原始记录我们已经找到,你和李嵩、张奎的阴谋,很快就会大白于天下。”她示意护卫将人绑起来,“把他带回武装司,好好审问,看看还有多少人参与了这场构陷。”

可没等他们从监察员口中问出更多线索,第二天清晨,省府就传来消息——李嵩以“林缚劫持监察人员、销毁证据”为由,调动了省武装司的两百人,正往东海县赶来,扬言要“武力执法”。消息传到公社,社员们再次聚集起来,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握着镰刀,甚至还有老人背着装满明币的布包,说要去拦着省武装司的人:“林将军不能有事!要是他们敢来抓人,咱就跟他们拼了!”

“大家冷静!”静雯站在公社门前的土台上,看着情绪激动的社员,声音清亮而坚定,“我是大明大元帅,省武装司的人不敢轻易动武。你们的心意我懂,但现在最需要的是稳住民心,继续按计划领粮、生活,这才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她转身看向林缚,“你带着原始记录和被抓的监察员,立刻去京北,向全国议事会和兵事谈议会汇报,我留在东海县,挡住省武装司的人,同时继续追查利民粮行的底细。”

“不行!”林缚立刻反对,“省武装司的人是冲我来的,你留在这太危险。要去京北,我们一起去!”

“我不能走。”静雯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公社的粮囤和排队的社员,“我走了,社员们会慌,张奎、李嵩会趁机搅乱民生,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你放心,我有大元帅令牌,他们不敢对我怎么样。而且,林阿妹和方叔已经查到,利民粮行的老板是张奎的远房 cousin,只要找到粮行的交易记录,就能证明粮食是张奎他们自己挪用的,与你无关。”

林缚还想说什么,方叔已经拿着一包干粮和几件换洗衣物走过来,往他手里塞:“林将军,你就听陛下的话,快去京北!咱东海县的百姓都等着你来证明清白,等着你来给咱继续分粮呢!”张大妈也跟着递来一布袋煮熟的鸡蛋:“路上吃,补充体力,到了京北,一定要跟议事长说清楚,咱东海县百姓都信你!”

看着社员们期盼的眼神,林缚终于点头,接过东西,敬了个标准的明军军礼:“我定会尽快回来,还大家一个真相,绝不让你们失望!”

三月二十七日卯时,林缚带着两名护卫,骑着快马离开东海县,往京北方向赶去。刚出县城,就看到省武装司的队伍已经到了城外,为首的人看到他,立刻催马过来:“林缚!站住!跟我们回省府接受审查!”

“我要去京北,向全国议事会汇报!”林缚勒住马,明军军刀在腰间闪着寒光,“你们若敢阻拦,就是抗命,按大明律法,当以谋反论处!”那为首的人犹豫了,毕竟林缚的军籍还在,又有去京北汇报的理由,若是真的拦了,担不起“抗命”的罪名,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策马远去。

林缚离开后,静雯立刻召集公社的核心成员,包括林阿妹、方叔、还有几名明军小队长,在公社办公室开会。“省武装司的人虽然暂时没拦林缚,但肯定还会在东海县找事。”她指着墙上的东海县地图,“我们要分两步走:第一步,继续保障国营粮食供应,粮库的钥匙由方叔和林晓共同保管,每次调拨都要有两人签字,明币结算记录每天公开,让社员放心;第二步,林阿妹带着两名护卫,悄悄去利民粮行,找到他们的交易账本,尤其是三月初的记录,看看粮食到底运去了哪里。”

“我这就去!”林阿妹立刻站起来,她穿着蓝布校服,脸上却没有丝毫胆怯,“之前我去县城买东西时,看到粮行后面有个隐蔽的仓库,说不定账本就藏在那里。我会小心,不会被发现的。”

方叔也跟着点头:“粮食供应这边你放心,咱公社的粮囤现在满着,每天按时开门发粮,还会在粮点贴出调拨记录,让大家都能看到,不会被府里的谣言影响。”

可省武装司的人还是找来了。三月二十八日辰时,两百名省武装司士兵围了公社,为首的人是省武装司副司长郑明——李嵩的门生,他勒着马,看着站在公社门前的静雯,语气带着威胁:“朱副议事长,林缚畏罪潜逃,你身为包庇者,需跟我们回省府说清楚!否则,我们就强行执法!”

“强行执法?”静雯冷笑一声,举起手中的大元帅令牌,令牌在晨光里闪着耀眼的光芒,“我是大明大元帅,节制全国明军,你敢对我动手?再者,林缚不是畏罪潜逃,是去京北汇报,有全国议事会的批准文书——只是还没来得及给你们看。你若不信,可发电报去京北核实,在此之前,不许动东海县一草一木,更不许影响社员的正常生活!”

郑明看着令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知道静雯的身份特殊,若是真的动了她,别说李嵩保不住他,连自己的小命都可能不保。可他又不敢违抗李嵩的命令,只能僵持在原地,让士兵们围着公社,却不敢再往前一步。

社员们见状,纷纷拿着农具从家里赶来,站在静雯身后,形成一道人墙。张大妈举着手里的粮本,大声喊道:“你们要是敢抓陛下,就先从咱百姓的尸体上踏过去!陛下和林将军给咱分粮,你们却来捣乱,良心都被狗吃了?”方叔也跟着喊道:“咱已经给全国议事会发了电报,说你们诬陷好人、扰乱民生,议事长很快就会派人来查,你们等着受罚吧!”

郑明的额头渗出冷汗,他没想到东海县的社员会这么团结,更没想到静雯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僵持了两个时辰后,他终于松口:“好!我们暂时不抓你,但你们必须保证,不许销毁任何证据,等省察院的人来重新审查!”说罢,他挥了挥手,带着士兵往后退了百米,在公社外围设了个临时警戒点,却再也不敢提“强行执法”的事。

与此同时,林阿妹已经悄悄摸到了利民粮行后面的仓库。仓库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她屏住呼吸,从门缝里往里看,只见粮行老板正和一个穿着府级官员服饰的人说话,桌上摊着几本账本。

“……那五万斤青稞已经运到府城的黑市了,卖了十五万明币,李大人和张大人各分了五万,剩下的归咱们。”粮行老板的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被林阿妹听得一清二楚,“林缚那边怎么样了?要是他真的去了京北,会不会查出什么?”

那官员冷笑一声:“查什么?证据都伪造好了,府监察局和都察院都在咱们手里,就算他到了京北,没有证据,议事会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再说,郑明已经围着公社了,静雯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查咱们。”

林阿妹悄悄退到暗处,从怀里掏出纸笔,快速记下他们的对话,又趁着两人不注意,绕到仓库后面,从窗户缝里看到桌上的账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三月五日“收到青稞五万斤,销往府城黑市”,还有明币的分配记录,签名处是张奎和李嵩的私章。她不敢久留,记清楚账本的位置后,立刻悄悄离开,往公社赶去。

三月二十九日寅时,林阿妹终于回到公社,把记下的对话和账本位置告诉了静雯。“太好了!”静雯激动得站起来,“有了这个账本,就能证明粮食是张奎、李嵩挪用的,林缚的冤屈就能洗清了!”她立刻让明军护卫带着林阿妹画的仓库地图,悄悄去县城,找到账本,同时发电报给京北,告诉林缚这个好消息。

可就在护卫们准备出发时,京北传来了林缚的电报:“已抵达京北,向全国议事会、兵事谈议会汇报,王正义局长、张铭院长已派专员随我返回东海县,调查构陷事件;另,议事会已发电报给李嵩、张奎,要求他们即刻停止对东海县的干预,等待审查。”

静雯拿着电报,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她走到公社门前,看着远处警戒的省武装司士兵,又看了看排队领粮的社员,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场构陷虽然凶险,却让她更加清楚——民心才是最坚实的盾牌,只要守住百姓的信任,守住民生的根基,再狡猾的阴谋,也终会被揭穿。

三月三十日辰时,林缚带着全国议事会的两名专员,还有十名明军士兵,回到了东海县。郑明看到专员手里的“全国议事会审查令”,再也不敢阻拦,只能带着省武装司的人撤走。专员们先是查看了林缚带来的原始调拨记录,又去武装司审问了被抓的府监察员,随后在林阿妹的指引下,找到了利民粮行的仓库,搜出了那本关键的账本。

账本上的记录,与林阿妹记下的对话完全吻合,甚至还有张奎、李嵩亲笔签批的“粮食调拨许可”——上面的日期,正是他们诬陷林缚的三月五日。那名被抓的府监察员,在铁证面前,终于吐露真相:“是张奎让我伪造的调拨单和汇款记录,还威胁我要是不照做,就抓我家人去黑市当苦力……赵三也是被他们胁迫的,现在被藏在府城的一个小院里。”

真相大白的消息传到公社,社员们欢呼雀跃,张大妈拉着林缚的手,眼眶红红的:“我就知道你是好人!那些坏人想冤枉你,没门!”孩子们也围着林缚,把画好的“将军护粮”图递给他,画里的林缚穿着明军军装,站在粮囤前,身边围着拿着粮本的社员,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

可静雯和林缚都清楚,事情还没结束。专员在审查账本时,发现除了东海县的五万斤青稞,还有其他府县的国营粮食也被调拨到了黑市,汇款记录指向省议事会的几个重要官员,甚至还有几笔明币流向了京北——这说明,李嵩、张奎背后,还有更深的保护伞。

“看来,这场斗争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林缚看着专员递来的审查初步报告,眉头再次皱起,“他们敢这么大胆,不仅是因为府、省两级的势力,恐怕还跟京北的某些人有关。”

静雯点了点头,目光坚定:“不管背后的保护伞有多深,我们都要查到底。只要守住民心,守住国营粮食的根基,守住大明的律法,就没有破不了的迷局,没有打不倒的坏人。”

当天傍晚,夕阳把东海县的粮囤染成了金色,社员们在公社食堂举办了简单的庆祝宴,桌上摆着刚蒸好的青稞馒头、炒青菜,还有公社食品工厂新做的红薯干。林缚和静雯坐在方叔身边,听着社员们讲述这些天的担心和期盼,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心里暖暖的。

“明天,咱们继续盘点粮库,把之前短缺的粮食都补发给社员。”林缚拿起一个青稞馒头,咬了一口,带着麦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另外,要重新制定粮库的管理制度,每一笔调拨都要有三人以上签字,明币流水每天公开,还要让社员代表参与监督,绝不能再给坏人可乘之机。”

静雯笑着点头,看向远处的夕阳:“等专员把详细报告提交给全国议事会,李嵩、张奎很快就会被审查,那些被他们挪用的粮食,也会被追回来。以后,东海县的百姓公社,会越来越安稳,越来越红火。”

夜色渐深,公社的路灯亮了起来,橘黄色的光照亮了粮囤和社员们的笑脸。远处传来孩子们背诵《公社三字经》的声音:“守粮食,护民生;反贪腐,保公平;民心齐,天下宁……”声音清亮,在夜色里回荡,像一首写给未来的歌,带着希望,流向更远的明天。而静雯和林缚知道,他们的战斗还在继续,为了百姓的安稳,为了大明的根基,为了“民为邦本”这四个字的尊严,他们会一直走下去,绝不退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