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55章 食安惊扰学府 姑侄同心查黑幕

均平三十年三月初九辰时,全国议事会大厅的铜铃撞得人心里发紧——不是往常“重大议题”的沉缓,是“急事上门”的急促,连梁上挂着的“民为邦本”匾额都跟着颤了颤,檐角的冰棱震得“滴答”往下掉,砸在青石板上碎成小水花。

我刚撩开厅门的棉帘,就见静雯迎上来,她穿着常穿的灰布褂子,袖口沾着点墨渍,显然是刚在案头批文件,手里攥着一叠纸,指尖泛白:“姑母,您可来了。民生大学的事,闹大了——昨晚京北百姓医院收了二十一个学生,都是食物中毒,吐得站不起来。”她把手里的纸递过来,封皮上写着“大明民生职业技术大学人民监督协会 监督记录报告”,字迹是学生的笔体,一笔一画透着认真。

“不是举报信?”我接过报告,指尖拂过纸面,纸质是学校公社印的粗纸,边缘毛糙。静雯点头,拉着我往长桌走,桌旁已经坐了几个人,副皇帝赵麦圈来得最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裤脚还沾着点机油,显然是刚从京北机械厂的车间赶过来,手里拿着个啃了一半的青稞饼,见我们来,赶紧把饼揣进怀里,站起来:“议事长,陛下,俺刚跟民生大学的工农子弟聊了,他们说食堂的菜贵得离谱,一个小鸡腿要三十明币,俺厂里的学徒工一天工资才五十,这哪吃得起?”

长桌另一端,大明民生大学人民监督协会的学生代表林晓正坐着,小姑娘穿着蓝布校服,辫子扎得紧紧的,手里捏着个布包,里面是另一叠补充的监督记录:“议事长,陛下,我们从上个月就开始做记录了——三月一日,发现食堂的青菜叶子有黄斑,记在报告里;三月三日,看到师傅用微波炉加热黄焖鸡,没开火,也记了;三月五日,有三个同学吃了小鸡腿后肚子疼,我们把情况加上,交去了议事监察局,监察局说‘会核实’,结果昨天一下子倒了二十一个……”她说着,眼圈红了,从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是学生的签名,“这是所有吃坏肚子的同学的名字,还有他们的就诊记录,不是举报,是按规矩交的监督记录报告,就是想让监察局看看,食堂是不是真有问题。”

“监察局那边怎么说?”我问,指尖在监督记录报告上划过,其中一页画着食堂的简易图,库房的位置用红笔圈了,旁边写着“有臭味,不让进”。静雯叹了口气,把一杯热茶推给林晓:“监察局的人早上来了,说还在查供应商,没出结果。可现在学生还在医院躺着,等不了了。”

这时,工农代表们也到齐了,农民代表老陈是汝吉村的,手里攥着个青稞穗,往长桌上一放:“议事长,陛下,俺说句实在的,人以食为天!预制菜这东西,俺们村供销社前年进过,冻了大半年,煮出来没一点菜味,后来俺们就不让卖了——这都是商人想压缩成本搞的,哪管学生吃了好不好!俺家孙子也在上学,要是让他吃这个,俺能跟人拼命!”

工人代表老王跟着点头,他袖口别着“京北纺织厂”的徽章,掏出个皱巴巴的纸条:“俺儿子就在民生大学读机械班,上周给俺寄信,说‘爸,食堂的清汤要五明币,俺不敢多打,怕月底没钱吃饭’。俺当时还骂他不懂省着花,现在才知道,不是他不省,是菜价太黑!这食堂是给学生做饭的,还是趁火打劫的?”

静雯敲了敲桌子,厅里静下来,她看向我,眼神里带着征询:“姑母,依我看,这事不能等监察局的结果了。第一,马上成立‘大明食品安全监督院’,归事务院直管,今天就挂牌,让赵副皇帝带着工农代表入驻,专门管全国的食品安全;第二,明天三月十日,咱们亲自去民生大学——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食堂,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三,京北百姓医院那边,让他们全力治学生,医药费从议事会的军需款里出,不能让学生因为没钱耽误治疗。”

“我同意。”我点头,看向赵麦圈,“麦圈,明天你跟我们一起去,你是工农代表,最懂百姓的难处,也能帮着看看食堂的猫腻。”赵麦圈立刻应了:“议事长放心,陛下放心,俺一定查清楚!俺倒要看看,是谁敢在学生的饭里动手脚!”

林晓也松了口气,把监督记录报告收进布包:“要是议事长和陛下能去,就好了。按规矩,要是监察局的结果不满意,我们再做补充侦查,现在有您二位在,肯定能查出真相。”

三月十日辰时,天刚蒙蒙亮,京北公交站的三辆绿色公交车就停在了路边。没有警车开道,没有随从跟着,我和静雯坐第一辆,赵麦圈和老陈、老王坐第二辆,林晓和民生大学监督协会的两个学生代表坐第三辆。司机张师傅是个老工人,见我们上来,笑着说:“议事长,陛下,俺儿子也在民生大学,听说食堂的事,俺昨晚都没睡好,今天能送你们去,俺心里踏实!”

车上,静雯靠在我身边,小声说:“姑母,您说这食堂要是真像报告里写的那样,咱们该怎么处理?”我拍了拍她的手:“该查的查,该罚的罚,不能让学生受了委屈,也不能让‘护民’这两个字成了空话。”赵麦圈坐在前排,听见我们说话,回头说:“议事长,陛下,俺刚才算了算,一个学生要是一天吃三顿,按食堂的价格,最少要五十明币,一个月就是一千五,很多工农家庭的孩子,生活费都没这么多,只能饿肚子!”

公交车驶进民生大学校门时,学生们正背着书包往教学楼走,看到三辆公交车,都围了过来。林晓推开车门,喊了声:“同学们,议事长和陛下来看大家了!”人群一下子沸腾了,有学生举着就诊单跑过来:“议事长!陛下!俺三月七日吃了黄焖鸡,吐了一晚上,校医说‘吃坏了肚子’,可俺同学也这样!”

静雯走上前,抬手让大家安静:“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就是为了食堂的事。现在,带我们去食堂,有什么话,咱们在食堂说。”

食堂在学校西侧,红色的招牌上写着“民生学子食堂”,门口的电子屏亮着,滚动的菜价看得人心里一沉:米饭2明币\/碗,清汤5明币\/碗,五花肉15明币\/份,卤小鸡腿30明币\/个,黄焖鸡150明币\/份,清炒青菜25明币\/份。赵麦圈凑过去,掏出手机算:“议事长,陛下,您看,俺厂里学徒一天五十,吃一份黄焖鸡,三天工资没了;吃个小鸡腿,半天工资没了,这学生哪吃得起?”

老陈也皱着眉,指着电子屏:“俺们村的青菜,一斤才两明币,这里一份青菜二十五,翻了十多倍!这哪是卖饭,这是抢钱!”

这时,食堂的卷帘门“哗啦”一声拉开,一个穿着蓝色围裙的大妈走出来,她手里拿着个铁勺,看到我们,手一下子抖了,勺子“当啷”掉在地上:“陛……陛下?议事长?咋……咋没发通知啊?学校后勤也没说有人来……”

静雯走过去,捡起勺子递给她,声音很平和:“大妈,我们就是来看看学生的饭怎么样。你跟我们说实话,这菜价是谁定的?厨房平时开火吗?”

大妈的眼圈红了,擦了擦手:“陛下,俺们也没办法啊!菜价是食堂经理定的,说‘要跟外面的餐馆看齐,不然赚不到钱’。厨房平时哪开火啊,都是早上从库房拿预制菜,放微波炉里加热,俺们想现做,经理说‘费水费电,预制菜省事’。之前学生们来问,俺们也不敢说,怕丢了工作……”

“库房在哪?”我问。大妈指了指食堂西侧的铁门:“就在那,锁着呢,钥匙在经理手里。之前监督协会的同学想进去看,被经理拦着,说‘学生别管食堂的事’。”

赵麦圈走过去,推了推铁门,锁得死死的。议事监察局的人跟在后面,拿出工具,没一会儿就把锁撬开了。“吱呀”一声,铁门打开,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我下意识地捂住鼻子,林晓也往后退了一步,小声说:“就是这个味!我们之前在门口就闻到了,记在监督记录里了!”

库房里没开灯,监察局的人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我们都愣住了:地上堆着一箱箱的黄焖鸡料理包,箱子上的生产日期是“均平二十九年十一月三日”,早就过了三个月的保质期;旁边的筐里,青菜叶子烂得发黑,上面爬着小虫子;角落里堆着十箱“卤小鸡腿预制装”,每箱里装着二十个,包装都开了口,鸡腿泛着白,一摸还是凉的,显然是刚从冷冻库拿出来;最里面的架子上,放着几桶食用油,桶底结着厚厚的油垢,标签都模糊不清了。

“这就是给学生吃的东西?”赵麦圈气得声音都抖了,他拿起一包黄焖鸡料理包,扔在地上,“俺们工农的孩子,背着行李来上学,不是来吃过期垃圾的!这食堂经理,良心都被狗吃了!”

食安院的工作人员赶紧拿出相机,对着这些东西拍照取证,又用试纸检测,没过一会儿,抬起头说:“议事长,陛下,这料理包的防腐剂超标三倍,青菜里有农药残留,食用油已经变质了,学生吃了肯定会食物中毒!”

这时,食堂经理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他穿着西装,梳着油头,看到库房里的景象,脸一下子白了:“陛……陛下,议事长,这……这是误会,都是供应商的问题,俺们没检查清楚……”

“没检查清楚?”静雯盯着他,声音冷了下来,“监督协会的学生交了三次监督记录报告,监察局也在查,你说没检查清楚?学生吃坏了肚子,你说没检查清楚?今天要是我们不来,你还要骗多少学生?”

经理的腿一软,差点跪下,嘴里不停地说:“俺错了,俺再也不敢了,求陛下饶了俺……俺就是想多赚点钱,才进了预制菜,才涨了菜价……”

“赚钱?”赵麦圈走过去,指着他的鼻子,“你赚的是学生的血汗钱!是工农家庭的救命钱!俺们工人农民辛辛苦苦干活,供孩子上学,不是让你这么糟践的!”

议事监察局的人上前,把经理按住。静雯看着库房里的东西,对监察局的人说:“把这些都封存起来,作为证据。食堂立刻停业整顿,让京北百姓公社派师傅过来,现做新鲜饭菜,菜价按成本算,米饭管够,清汤免费。”

我们走出库房时,食堂里已经围满了学生,林晓拿着监督记录报告,大声说:“同学们!议事长和陛下已经查出食堂的问题了!过期预制菜都被封存了,经理也被控制了!以后咱们能吃上新鲜饭了!”

学生们爆发出掌声,有个男生举着就诊单跑过来,眼泪掉了下来:“议事长!陛下!俺是机械班的王小强,俺三月七日吃了黄焖鸡,吐了一晚上,俺不敢告诉家里,怕他们担心……现在好了,谢谢你们!”

老陈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委屈你了。俺们农民种粮食不容易,以后绝不会让你再吃过期菜了。”

静雯站在食堂中央,对着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的事,是我们监管不到位,让你们受了委屈。我向大家承诺:第一,所有食物中毒的学生,医药费全免,议事会再补贴每人五百明币的营养费;第二,食安院会对全国所有高校食堂进行排查,监督协会的同学可以全程参与,有问题随时提;第三,严查食堂经理和供应商,该罚的罚,该抓的抓,绝不姑息!”

中午,京北百姓公社的师傅们就来了,他们带来了新鲜的青稞、江南的新麦、赢州的鱼、汝吉村的青菜,在食堂的空地上支起了灶台,炊烟袅袅,香味飘得很远。学生们排着队,拿着餐盘,师傅们给他们盛饭、打菜,笑着说:“孩子们,多吃点,都是新鲜的,放心吃!”

王小强端着餐盘,坐在我对面,里面有鱼、有青菜、有米饭,他吃得很香,嘴里还说:“议事长,这饭比食堂的好吃多了!以后再也不用吃预制菜了!”

我看着他,心里踏实了些。静雯坐在我旁边,小声说:“姑母,今天要是没过来,还不知道学生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以后,咱们得把食安院管好,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了。”

我点点头,看向远处的灶台,师傅们正忙着给学生盛饭,赵麦圈和老陈在旁边帮忙,林晓拿着监督记录报告,跟学生们一起讨论怎么监督食堂的日常。夜风送来饭菜的香味,还有学生们的笑声,我知道,这只是“护民”路上的一小步,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只要把学生的事、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大明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傍晚,我们回到议事会,食安院的牌子已经挂起来了,赵麦圈正跟工农代表们讨论怎么制定食品监管规则。静雯拿着民生大学的监督记录报告,在上面写着:“三月十日,督查民生大学食堂,发现过期预制菜、高价菜问题,已整改,后续由食安院跟进。”她抬头看向我,笑着说:“姑母,今天总算没让学生们失望。”

我走过去,拍了拍她的头:“傻孩子,咱们护着百姓,就不能让他们失望。以后有姑母在,咱们一起把事做好。”

窗外,月光洒在议事会的院子里,像铺了层银霜。远处传来学生们背诵《军志三字经》的声音:“护百姓,胜亲人;守民主,为家国;食为天,安为先……”这声音比往常更响亮,飘得更远,像一股暖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里,也淌在这片我们用心守护的土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