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16章 牌照与方向盘:民生交通的规矩图谱

均平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清晨,京北市的冬雾像一层薄纱罩在城郊的大明百姓汽车集团厂区,J1A私家车的白色车身在雾中若隐若现。我和朱静雯踩着结霜的石板路走进厂区时,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红色大字:“今日投产J1A自动挡汽车150辆,践行‘百姓造车为百姓’理念”。

“姑母你看那辆车。”朱静雯指着总装车间门口的新车,车身上“J1A·工人持股001号”的金色字样在晨光里发亮,“商伯伯说这是第一辆工人持股车,下个月就给劳模张师傅家送过去。”她手里攥着本翻旧的《大明驾驶证分类手册》,指尖在“J1A:小型自动挡汽车”的条款上反复摩挲,“我考的就是这个准驾车型,以后开着下乡调研,既能拉奏折又能捎菜筐,多方便。”

商以售穿着沾着机油的工装迎上来,手里举着个刚冲压好的方向盘:“议事长,陛下,这边请。昨晚连夜调试好了J1A的新生产线,按您的要求加了‘防疲劳踏板’——连续踩油门两小时会自动提醒休息,跟您批奏折的计时沙漏一个道理。”

总装车间的流水线像条银色长龙,机械臂精准地给J1A安装车门,工人们戴着蓝色手套,有的给座椅套棉垫,有的调试仪表盘。朱静雯蹲在传送带旁,看着女工给方向盘缝防滑套,忽然注意到套子上的针脚:“这针脚比御书房的坐垫还密,是特意加固的吧?”女工抬头笑:“陛下眼尖!农民拉货时总攥着方向盘使劲,普通线缝的容易开,这是用的八股棉线,耐磨损。”

在J1A检测区,一辆新车正接受最后调试。朱静雯拉开车门坐进去,座椅自动往后挪了两指——这是按她的体型调整的“专属记忆功能”。她转动方向盘,仪表盘上立刻跳出“准驾车型J1A,可驾驶J1d低速代步车”的绿色字样。“这提示好。”她摸着仪表盘,“新手不会开错车型,就像考功名时不能越级应试一样。”商以售递来份检测报告:“每辆车都要过28项检测,连喇叭音量都按‘乡村道路标准’调过,既能提醒路人,又不吵着庄稼院的老人。”

从中巴车生产区传来欢快的汽笛声,一辆明黄色的J2级公交车正缓缓驶下生产线。车身上“京北市城郊公交专线”的绿色字样格外醒目,车门旁贴着“准驾车型J2,需单独考试”的标识。朱静雯绕着车转了三圈,拉开后车门摸了摸扶手:“这扶手比老款高了半尺,裹了防滑胶,老人上车不用弯腰抓了。”她钻进驾驶座,方向盘比J1A沉了不少,仪表盘上的“核载19人”字样提醒着责任,“空间也大了,中间过道能并排放两个菜筐,菜农赶集再也不用把白菜捆在车顶了。”

“陛下试试这坡道起步辅助。”商以售指着中控台的按钮,“城郊有段上坡路,老司机都容易溜车,按这个键,刹车会自动锁三秒,足够踩油门起步。”朱静雯按下车键,果然感觉刹车变得沉稳,她忽然笑了:“这比给马车垫石块聪明多了,J2驾照考试得加这个项目。”

电动公交车车间的光伏板在雾中泛着蓝光,白绿相间的车身印着“J2电动”字样,车身上的充电接口正连着电缆。研发主管李工程师举着电池组跑过来:“陛下您看!这是新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零下十度也能充放电,续航比老款多50公里,充一次电能跑全天。”他指着车牌预留位,“就等白绿牌正式启用,下周就能在城郊试运营,票价定的平民价,学生和老人半价。”

朱静雯摸着电池组外壳的散热孔:“乡下充电站够吗?我听王恩茂说,她娘家村的路不好,充电车进不去。”李工程师打开地图:“按您的批示,每5公里建一个‘光伏充电站’,用的是可移动光伏板,车开不到的地方,咱们用三轮车拉着设备去补电。”他掏出个巴掌大的充电卡:“农民凭身份证就能办,充10度电送1斤鸡蛋券,跟村口供销社联动着呢。”

离开厂区时,朱静雯的小本子记满了半本:“J1A后斗加防滑纹”“J2公交加婴儿座椅挂钩”“电动公交车光伏板角度调15度”。她望着厂区外排队提车的农民车队,忽然说:“姑母,这驾驶证分类就像给车定身份,J1A不能开J2,就像里正不能管县令,各有各的职责,乱了就出乱子。”

中午在厂区食堂,我们和提车的菜农张大叔坐一桌。张大叔刚提了辆J1A,正对着《驾驶证分类手册》发愁:“小朱啊,我家还有辆三轮汽车,有J1A驾照能开不?”朱静雯赶紧翻到J1E条款:“张大叔您看,三轮汽车是J1E,得有J1b驾照才能开,J1A只能开自己和J1d低速车。您要是想开三轮,得去增驾J1b,考手动挡和货运规则。”她掏出笔在手册上画重点,“就像您种小麦得学间苗,种棉花得学整枝,不同的车有不同的规矩。”

下午的全国议事会在圆形会议厅召开,朱静雯换下工装,月白常服袖口还沾着点机油,面前的文件堆里夹着上午的汽车笔记。刑部交通司长赵启明站在发言台后,身后的大屏幕打出无牌车整治数据:“近三月京北市查处无牌车1200辆,其中电动自行车占60%,摩托车占25%,无牌车肇事逃逸案件占比38%,必须尽快规范牌照管理。”

话音刚落,农民代表王大叔就站起来:“赵司长,俺们村买电动自行车赶集,还得上牌考驾照?这不折腾人吗?”朱静雯翻开手册轻声说:“王大叔别急,电动自行车属d2类,是非机动车,考的是简易证,就考‘过路口减速’‘不逆行’这些基础,半小时就能考完,牌照免费,交通巡查员会下乡登记,不用跑县城。”

赵启明走到大屏幕前,调出牌照分类示意图:“请诸位看——燃油私家车挂白蓝牌,底色白、号码蓝,清晰好认;车长超7米的大型车挂黄牌,警示避让;电动汽车挂白绿牌,绿色区域标‘电动’,享通行优惠;电动自行车挂绿牌,注‘d2’;电动轻便摩托车挂蓝牌,需m2驾照;电动摩托车、燃油摩托车、三轮摩托车挂黄牌,需m1A或m1b驾照;公交、出租车挂绿蓝牌;教练车挂学牌;特种车辆挂白牌。”

他切换到驾驶证分类表:“机动车类J系列,J1A是小型自动挡,适合家用;J1b是手动挡,能开J1A、J1d、J1E;J2是公交车专属,需单独考。电动类d系列,d1是电动摩托,属机动车;d2是电动自行车,简易证即可。这样分类,既保安全,又方便百姓选。”

纺织厂代表李大姐举手:“我们女工多骑电动自行车,d2证能在厂里考不?”赵启明点头:“能!我们派流动考官进厂,考的就是实际路况,比如‘车间门口避让叉车’‘厂区路减速’,合格就发证,不耽误上班。”

朱静雯补充道:“诸位,牌照和驾照不是枷锁,是保障。就像种地要分田垄,交通也得有规矩——J1A限速100km\/h,是怕新手失控;d2电动自行车限速25km\/h,是护骑行者安全。上周我在驾校练车,总嫌库线太严,可正是这些线,让我知道开车不能凭侥幸。”

议事会结束时,代表们全票通过《大明机动车牌照与驾驶证管理条例》。朱静雯抱着条例草案眼睛发亮:“姑母,咱们去模拟考场吧?我得把J1A技术练扎实,才对得起这新条例。”

民生驾校的模拟考场灯火通明,周建国正蹲在库位旁调整感应线圈。见我们来,他举着方向盘模型迎上来:“陛下来得巧!刚按新条例调了设备灵敏度,比考场还严,保准练出真本事。”

朱静雯换上棉布褂子,从车斗里搬出小黑板,上面画着倒车入库点位:“老周你看,我按J1A车身尺寸算的,右倒库时后视镜下缘过线10厘米打方向,对不?”周建国凑过去看:“思路对,但得实际练。上车吧,63号车加了‘考场同款’方向盘套,有点滑,跟你上次考的车一样。”

坐进驾驶座,朱静雯深吸一口气发动汽车。右倒库时,她盯着左后视镜按点位打方向,可车身刚进库,模拟设备就“嘀嘀”报警:“车身出线!车身出线!”她赶紧踩刹车,下车一看,右后轮压过边线半厘米。“咋会这样?”她蹲在地上量距离,“我明明看准了点位。”

周建国用粉笔在地上画了条线:“J1A车身比教练车宽5厘米,你没算这个差距。就像J1A不能开J2,尺寸不一样,操作肯定不同。”他让朱静雯重新上车,在后视镜贴了块小胶布:“看胶布对齐库角再打方向,试试。”

第二次右倒库成功了,可左出库时车头刚过线,警报又响了。朱静雯拍着方向盘叹气:“这出库线咋这么靠前?”周建国在车外喊:“考场的感应线圈比这灵!你得把车头完全过线再停,就像批奏折得把条款看全了再盖章。”

练侧方停车时更热闹。朱静雯倒库后忘了拉手刹,车溜了半米;好不容易停稳,又因车身出线被警报“点名”。“侧方停车得看右后视镜,”周建国爬上副驾指着镜中库线,“后轮快压线就回方向,你回晚了半秒。开车和治国一样,得预判风险,不能等问题发生了再补救。”

曲线行驶是她的“老大难”。方向盘打早了,左车身压线;打晚了,右车身擦边线,警报器的“嘀嘀”声在夜色里格外刺耳。“别盯着方向盘,看车头小镜子。”周建国跟着车跑,嗓门洪亮,“边线离车身两指宽就调方向,你这都快贴上了才动,能不压线?”

朱静雯把车停在弯道中间,趴在方向盘上小声说:“我咋总记不住?在驾校练得好好的,一到模拟考场就出错。”我递过去瓶水:“当年你第一次主持赈灾会议,不也把各县灾情报混了?练多了就熟了。开车和治国一样,没有天生就会的,得在错误里摸规律。”

周建国从工具箱里掏出方向盘模型:“来,地上练。曲线行驶就像走山路,左弯看右镜,右弯看左镜,方向盘打多少回多少,不能贪多。”他让朱静雯蹲在地上,用模型沿粉笔画的S弯轨迹转,“你看这弧度多顺,就像你批奏折的笔迹,越练越稳。”

天色擦黑时,朱静雯终于能不压线跑完侧方停车和曲线行驶,可倒车入库还是时不时出线。她坐在车盖上啃馒头,看着感应灯忽明忽灭:“姑母,我是不是太笨了?连车都开不好,还咋管全国交通?”

“笨就笨在太想一次做好。”我指着远处厂区的灯火,“你看百姓汽车集团的流水线,哪辆车不是经几十次调试才下线?你批奏折要改三四遍,开车凭啥不能多练几次?错了就改,这才是聪明做法。”

常静徽派人送来排骨汤,她站在路灯下没上前。朱静雯喝着汤忽然笑了:“娘肯定又担心我了。不过这次我不慌,离补考还有五天,每天来练四小时,总能找到不出线的法子。”她掏出小本子,在“倒车入库”下画个哭脸,旁边写“明天重点练左出库”。

周建国收拾工具时说:“陛下,你进步够快了。当年我教监督协会李代表,侧方停车压线十几次才找到感觉。你看地上的刹车印,一次比一次规整,这就是进步。”他指着库位线,“这线看着是限制,其实是教你把车开稳——治国不也这样?规矩越细,路越稳当。”

离开驾校时,夜色已浓。吉普车载着我们驶过街道,路边路灯亮起,挂白蓝临时牌的J1A从身边驶过,电动自行车的绿牌在夜色里闪微光。朱静雯摇下车窗,看见刑部交通司巡查员正在给无牌三轮车登记:“赵司长说下周流动登记点下乡,这些车很快能挂正规牌照。”

“就像你很快能通过科目二。”我帮她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牌照是车的规矩,库线是驾考的规矩,而你在学的,是怎么在规矩里把事做好。”

朱静雯望着窗外民生工程公示牌,上面新贴了“牌照登记点分布图”,每个乡镇都标着红点。她忽然给商以售发消息:“明天送辆J1A到模拟考场,装感应检测仪,我要练到不出线为止。”

车窗外,J1A的车灯汇成星河,照亮路边“百姓汽车集团 让每辆车载着民生希望”的标语。我知道,朱静雯在库线间的每一次压线、修正,都在把驾考道理变成治国经验——就像那些即将挂牌的车辆,无论驶向乡村还是城市,都得在规矩的道路上,载着百姓期待稳稳前行。

回到宫里,御书房的灯还亮着。朱静雯把牌照规则和驾考笔记并排放在案头,红笔在“d2绿牌免费”旁画笑脸,在“倒车入库出库线”旁画加油手势。月光落在纸页上,把“民生”与“规矩”照得同样清晰。

她转身给我倒茶,指尖沾着模拟考场的铜锈:“姑母,明天我先去城郊登记点,再去模拟考场。百姓要上牌,我要练车,咱们都得在自己的‘库线’里把事做好。”

我接过茶杯,茶香混着霜气漫进鼻腔。远处钟鼓楼敲了九下,京北市灯火渐熄,只有汽车集团厂区还亮着灯——工人在给新车装牌照架,准备迎接晨光,就像朱静雯在为自己的“车轮人生”,安装属于她的“规矩与初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