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15章 奏折与方向盘间的刻度:规矩里的人情与初心

均平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七清晨,御书房的晨光刚爬上案头的奏折堆,朱静雯就捏着支红笔,对着《关于设立大明百姓汽车集团的请示》皱起了眉。案头的青瓷茶杯还冒着热气,杯底沉着几片枸杞——这是太皇太后常静徽今早特意让小厨房炖的,说她连日练车伤了气血。

“姑母,你看这条。”她把奏折推到我面前,指尖在“由议事会事务院直属,统筹J1A车型生产与民生交通网络建设”的字样上敲了敲,“商以售伯伯说现在民间车企只顾着涨价,工人买得起车却修不起,得有个直属机构兜底,就像当年办民生纺织厂那样。”

我接过奏折,纸页上还留着她昨晚画的批注,“需保障零部件平价供应”的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方向盘图案。“思路是对的。”我蘸了点茶水在桌上画示意图,“但直属机构得设监察组,防止像上次南河省农具厂那样吃回扣。你记得在章程里加一条,工人代表占董事会三成席位,这才叫‘百姓汽车集团’。”

朱静雯立刻在奏折上补了行小字,笔尖在纸上顿了顿:“还有这个。”她翻出另一份奏折,封面写着《关于整治企业强制加班的紧急呈报》,里面附着纺织厂女工的联名信,“王恩茂她们厂上周赶订单,硬是让工人连轴转了两天,有个大姐晕倒在织布机旁。”她的红笔在“企业需按《大明劳工保障法》支付三倍加班费,每月加班不得超三十六小时”的条款下画了道粗线,“我让劳工司今天就去查,再敢违规就吊销营业执照。”

正说着,内务处的小周轻手轻脚走进来,手里捧着个木盒:“陛下,刑部交通司刚送的科目二补考预约单,系统显示最早能约十二月十七,还得等十天。周教练说现在学生多,能不能约上还得看运气。”

朱静雯接过预约单,指尖在“需等待十个工作日”的字样上反复摩挲,忽然抬头问我:“姑母,你说我要是五次都考不过,是不是真得重新报科目一?”她的睫毛垂着,晨光在她鼻尖投下小阴影,倒像个担心考砸的学生,哪还有半分皇帝的威严。

“考不过就重学呗。”我故意逗她,伸手抽走她手里的红笔,“当年你批错救灾款额度,不也熬夜重算到天亮?开车和治国一样,错了就改,没什么丢人的。”

她却没笑,从袖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里面记着驾考规则:“你看这写的,五次不过就得注销学籍,从头考科目一。我这都挂两次了,要是真……”话没说完,御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常静徽端着盘蒸山药走进来,银钗在晨光里闪着温润的光。

“娘。”朱静雯赶紧把小本子藏进袖袋,脸颊微微发红。常静徽把山药盘放在案头,目光在她眼下的青黑上停了停:“昨晚又熬到半夜?跟你说过练车别太拼命,身子骨要紧。”她转向我,语气软了几分,“朱姐姐,我这心里总不安生,静雯这孩子认死理,考不过怕是要钻牛角尖。你看……能不能找刑部交通司的人通融通融?”

我刚要开口,常静徽已从袖口掏出张烫金帖子:“我定了城南的‘民生饭庄’,今晚请交通司长和紫金区驾考中心的李所长吃饭,你务必陪我去。咱们不说让他放水,就求个能在考场练两圈的机会,熟悉下场地总没错。”

“这不合规矩。”我把帖子推回去,指尖在《大明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折子上敲了敲,“考场明文规定不让提前练车,咱们这么做,不就是搞特权?”

常静徽叹了口气,拿起块山药递给朱静雯:“姐姐你就是太较真。静雯是皇帝,可她现在也是个学员。你当我不知道规矩?可这人情世故就是如此——上次李所长儿子考功名,还是静雯批的破格录取,这次他帮咱们个小忙,往后他辖区的交通整改,咱们多关照些,这不都是相互的情分?”

朱静雯咬着山药小声说:“娘,姑母说得对,不能搞特殊。我多练几天就行。”常静徽却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等你真考五次不过,重学科目一的时候,百姓该说皇帝连车都学不会,还怎么治国?这不是面子问题,是威信问题。”

御书房里静了片刻,晨光在奏折上缓缓移动,把“民生”“公平”的字样照得格外清晰。我看着常静徽鬓角的白发,想起当年她陪朱标在议事院熬夜改税法的样子,心里忽然有些发沉——她护女心切,可这“人情世故”的口子一旦打开,规矩的堤坝就容易溃堤。

“吃饭可以。”我终于开口,把帖子收进袖袋,“但练车的事绝不能提。咱们就聊聊交通法规,问问补考预约的事,别的不多说。”常静徽眼睛一亮:“还是姐姐有办法!我就知道你最疼静雯。”

傍晚的民生饭庄飘着炖肉的香气,红木圆桌旁,刑部交通司长赵启明正给常静徽倒茶,他的金丝眼镜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太皇太后放心,补考预约的事我已经跟系统科打过招呼,保证给陛下留个名额。”旁边的紫金区驾考中心所长李志强赶紧附和:“考场最近新换了感应设备,比以前灵敏,陛下多练练准能过。”

朱静雯穿着件月白常服,正低头给大家分碗筷,听见这话脸一红:“李所长别叫陛下,叫我朱静雯就行,我就是个普通学员。”李志强哈哈笑:“朱小姐谦虚了,您在驾校练车的事,周教练早跟我夸过,说您肯下苦功。”

常静徽给李志强夹了块红烧肉,话锋一转:“李所长,听说你们考场的新设备特别先进?我家静雯总说驾校的场地和考场不一样,练起来没底。”李志强立刻接话:“确实不一样,考场的库位窄半尺,边线也更细。太皇太后要是不嫌弃,明天我开特例,让朱小姐去考场看看设备,不练车,就熟悉下环境。”

我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刚要开口,常静徽已笑着应道:“那可太谢谢李所长了!就看一眼,不耽误你们工作。”赵启明也帮腔:“这有什么?朱小姐学开车是为了下乡调研,方便百姓,咱们交通系统该支持。”

席间的气氛热络起来,他们聊起京北市的公交线路整改,说起J1A车型的普及计划,朱静雯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问起工人通勤的问题,把强制加班的奏折内容融在话里:“赵司长,最近总有人反映加班赶工没时间练车,能不能在厂区设个临时练车点?”

赵启明立刻点头:“陛下提醒得好!我明天就让人去调研,在大型厂区设便民练车点,周末开放,不耽误工人上班。”李志强也说:“我们考场可以派教练去指导,算志愿服务工时。”

饭吃到一半,常静徽借口去洗手间,悄悄拽了我一把。走廊里的灯笼晃着暖光,她压低声音说:“姐姐你看,这不就成了?李所长自己提的让静雯去考场,不算咱们搞特权吧?”我看着她眼里的期待,心里像塞了团棉花——她以为这是“顺水人情”,可特权往往就是这样裹着“方便”的糖衣渗透进来的。

“明天不去。”我轻轻挣开她的手,声音很轻却很坚定,“要去也得所有学员都能去,不能单给静雯开特例。你想想,要是纺织厂的女工知道只有皇帝能去考场看设备,她们会怎么想?”常静徽的脸沉了下来:“姐姐你这是何苦?一点小事较什么真?”

“这不是小事。”我望着饭庄外的街灯,远处的民生工程公示牌亮着红光,“当年咱们推均田制,就是为了打破‘朱门酒肉臭’的特权;现在搞民生交通,更不能让‘皇帝特权’坏了规矩。静雯学开车的初心,不就是为了懂百姓的难?要是连考驾照都搞特殊,这初心不就偏了?”

常静徽沉默了半晌,忽然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当年朱标总说,规矩是给所有人定的,包括咱们朱家。”她抹了把眼角,“那……静雯总挂科可怎么办?”

“我有办法。”我拉着她往回走,灯笼的光晕在地上画出晃动的光斑,“明天我去趟器械厂,让他们按考场标准做套模拟设备,库位、边线、感应线圈都一模一样,咱们在驾校练,不用去考场也能熟悉环境。”

回到饭桌时,朱静雯正和赵启明讨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她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增加厂区通勤专用道”“延长夜间练车时间”的建议。见我们回来,她眼睛亮晶晶地说:“姑母,赵司长说可以在驾校加设模拟考场设备,让所有学员都能练,不光我一个。”

我心里一暖,这孩子终究没忘初心。李志强愣了愣,随即竖起大拇指:“朱小姐这格局!我明天就把考场设备参数报给器械厂,保证一模一样。”常静徽看着女儿,嘴角慢慢漾起笑,眼里的担忧淡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我就带着器械厂的师傅去了民生驾校。周建国听说要建模拟考场,乐得直搓手:“议事长这主意好!多少学员就栽在场地不一样上,有了这设备,通过率指定能涨三成。”他领着师傅们量尺寸,在训练场边角圈出块空地,“这里好,离倒车入库线近,学员能对比着练。”

朱静雯一处理完奏折就跑来了,手里还捧着从御书房翻出的《机械原理图谱》:“师傅,这是考场感应线圈的电路图,我昨晚对照着看了,得用铜丝绕五十圈才灵敏。”器械厂的王师傅接过图谱,惊讶地说:“陛下还懂这个?”朱静雯脸一红:“不懂就学呗,就像学开车一样。”

接下来的十天,驾校里多了道新风景——模拟考场的白石灰线刚画好,朱静雯就和王恩茂、黄南蕥围着设备研究。王恩茂蹲在地上量库位宽度:“果然比咱们平时练的窄半尺,怪不得我总压线!”黄南蕥用粉笔画着转弯点:“S弯的弧度也不一样,得早打半圈方向。”

朱静雯则抱着个小本子,记录着模拟设备和驾校场地的差异:“出库线比平时的靠前十五厘米,上次我就是在这压线的。”她让周建国把J1A车开到模拟库位前,反复练习左出库,直到车头稳稳过线才松刹车,“老周你看,这样就不会压感应线圈了!”

周建国在一旁计时:“不错!这次出库用了三秒,比上次快半秒,考试的时候就得多练这反应速度。”他看着模拟设备,感慨道:“议事长这招高啊,不用搞特权,照样能练出真本事。”

练车间隙,朱静雯就在驾校的临时办公室处理奏折。小桌板上摊着《大明百姓汽车集团章程》,她用红笔在“工人持股”的条款旁画了个对勾:“商伯伯说要让造车的工人都买得起车,年底发年终奖时能抵购车款,这主意好。”

我凑过去看,见她在强制加班的奏折批复上写着:“劳工司需联合工会成立巡查组,每周突击检查,发现违规企业即刻公示,纳入诚信黑名单。”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织布机,旁边写着“王恩茂姐姐的厂已整改”。

“姑母你看。”她翻出份新奏折,“京北市请求在城郊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让J1A的零件价格再降两成。我打算让百姓汽车集团牵头,把小作坊整合起来,既保质量又降成本。”她的红笔在地图上圈出块空地,“这里离铁矿近,运输方便,工人上下班也能开J1A,正好测试新车性能。”

夕阳西下时,模拟考场的感应设备终于装好了。王师傅按了下开关,库位边线亮起淡蓝色的灯:“陛下试试?压线就会报警。”朱静雯坐进J1A车,深吸一口气发动汽车。右倒库、左出库、侧方停车……车轮每过一条线,设备都发出“嘀”的提示音,直到她稳稳停在终点,警报始终没响。

“成了!”周建国在车外鼓掌,“这把一点没压线,比在考场练得还好!”朱静雯跳下车,手心全是汗,却笑得格外灿烂:“原来不是我笨,是场地不一样!”王恩茂和黄南蕥跑过来:“快教教我们,出库时怎么看线?”

常静徽傍晚来送点心,见女儿在给学员讲技巧,悄悄对我说:“还是姐姐的办法好,这比去考场练车踏实多了。”她指着墙上的学员满意度公示,朱静雯的名字后面已经贴了好几朵小红花,“你看,大家都服她,不是因为她是皇帝,是因为她肯跟大家一起练,不搞特殊。”

第十天晚上,补考预约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朱静雯正在给模拟设备的感应线圈缠铜丝。小周举着手机跑过来:“陛下,约上了!十二月十七,还是63号车,4号库!”朱静雯手里的铜丝顿了顿,随即笑着说:“太好了!我这线圈也快缠完了,明天就能测试灵敏度。”

我看着她沾着铜锈的指尖,忽然想起刚学开车时,她总问我:“姑母,当皇帝和学开车,哪个难?”现在我有了答案——难的不是技术,是始终记得自己和别人一样,都要守规矩,都要靠努力,而不是靠身份。

夜色渐浓,驾校的灯亮了起来,照着模拟考场的白石灰线,像照着一条条清晰的规矩。朱静雯还在和王师傅调试设备,她的笑声混着J1A车的引擎声,在夜风中传得很远。远处的民生工程公示牌上,“大明百姓汽车集团筹备处成立”的红色大字刚贴上去,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我知道,无论这次补考结果如何,朱静雯已经通过了更重要的考试——在权力与规矩之间,在龙袍与便服之间,她守住了初心,就像握住方向盘时,始终记得要看向前方的路,而不是自己的身份。这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的意义:不是让皇帝变得特殊,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在规矩面前,拥有同样的机会和尊严。

夜风掀起我的衣角,带着训练场的尘土气息。远处传来晚归百姓的笑声,J1A车的灯光从街角驶过,照亮了路边的民生宣传栏。我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朱静雯开着车下乡调研,车斗里装着百姓的奏折和农具,方向盘上的汗水,终将变成浇灌民生的雨露,落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