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小王爷的修仙日常 > 第115章 铭文.长安城下

小王爷的修仙日常 第115章 铭文.长安城下

作者:周睿大仙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13:32:55

第一百一十五回:铭文初解衍万法,天伦悟道两相宜 (上)

夕阳的余晖彻底沉入远山,王府内廊檐下的宫灯次第亮起,晕染开一片温暖的光域。孩子们玩累了,被各自的母亲或奶娘带着去洗漱安寝,庭院中渐渐安静下来,只余下夏虫的鸣叫与晚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李之源并未立刻回到静室或进入小壶天,他依旧坐在原处的石凳上,指尖无意识地在石桌光滑的表面轻轻划动着。脑海中,并非在推演什么高深的功法,而是在反复回味着白日里为孩子们炼制、烙印传承金叶时的过程。

尤其是从七碑传承中,为每个孩子遴选、剥离、烙印那些特定传承精义时,他再次深刻地接触到了七碑传承中那浩瀚如星海的知识体系。其中一门传承,因其独特的性质与近乎无限的潜力,在他心中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铭文传承。

这门传承,并非七碑中某一单独碑文所载,其精义似乎散落在多块神碑关于阵法、炼器、符箓、乃至能量本质的论述之中,却又自成一格,构成了一个极其庞大而严谨的体系。

所谓铭文,并非寻常刻画的符文或阵纹。在李之源的理解中,它更像是一种以特殊方式书写的、能够直接沟通、引动、乃至驾驭天地法则的“文字”。

每一枚最基础的铭文,都代表着一种最本源的属性或概念,如“聚”、“散”、“固”、“流”、“光”、“暗”、“生”、“灭”、“锋”、“御”……这些基础铭文本身就已蕴含着不俗的力量。而更精妙之处在于,不同的铭文按照特定的规律、结构、能量流转方式组合在一起,便能形成效果各异的“铭文阵”或“铭文序列”,其所能实现的功能,从最简单的照明、聚灵,到复杂的空间封锁、法则篡改,几乎包罗万象。

“这铭文之道,简直是为现阶段玄唐乃至诸界发展的现实需求量身定做!”李之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回想起风行体系下的诸多设施:跨界驿站的空间稳定阵法、观测司的监测法阵、工坊机关的动力核心、传音法阵的远程通讯、乃至民间开始推广的“冷热机”……这些无一不需要依赖复杂的阵法布置、珍贵的材料以及持续的能源(元气或特定燃料)供应。布置繁琐,维护不易,且对布阵者的修为和阵法造诣要求极高,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普及和效率提升。

而铭文,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若能掌握铭文之道,许多原本需要复杂阵法才能实现的功能,或许只需在特定载体上,镌刻上相应的、精简而高效的铭文序列即可达成!这意味着:

· 简化流程:无需再寻找特定的灵脉节点,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布设阵旗、阵盘,刻画繁复阵纹。

· 降低成本:对载体材料的要求可能更低(当然,高阶铭文仍需顶级材料),且能量利用效率可能更高,甚至能直接从环境中汲取微量元气自我维持。

· 易于普及:若能制作出标准的“铭文模块”或“铭文基板”,即便是不通阵法的工匠,经过培训后,也有可能进行组装和基础维护,这将极大推动技术下沉,惠及民生。

· 功能创新:铭文组合的灵活性,可能催生出许多阵法难以实现的全新功能和应用场景。

“尤其是取代或简化现有阵法体系……若能成功,对风行体系,对整个玄唐,都将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李之源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未来,跨界驿站的核心不再需要庞大的阵法群,只需一块铭刻着特定空间铭文的晶石;传音法阵可以小型化、便携化,如同寻常玉佩;工坊的驱动机可以由更高效、更稳定的铭文引擎提供动力;甚至民宅的照明、保暖、清洁,都可以通过嵌入墙壁或家具的微小铭文来实现!

这并非空想。从七碑传承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在那辉煌的上古时代,铭文之道曾被广泛应用于炼气士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星空飞舟的驱动核心,到日常所用的照明玉符,几乎无处不在。只是随着文明断层,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也失落了。

“必须尽快掌握它!”李之源下定了决心。这不仅是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和底蕴,更是为了抓住这个可能引领时代变革的契机。

然而,铭文传承的复杂程度,远超他之前接触过的任何一门学问。那数以万计的基础铭文,以及它们之间近乎无穷的组合变化、结构规则、能量流转模型,构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知识海洋。即便是以他如今的道境和神魂强度,想要初步入门,也绝非易事。

“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急于求成。”李之源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需得循序渐进,如同当年初识八剑一般,从最基础处着手。”

他决定,将参悟铭文融入日常,与陪伴家人结合起来。一方面,天伦之乐能舒缓钻研深奥知识带来的精神疲惫,保持心境通透;另一方面,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或许能触类旁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

自此,李之源在王府中的生活,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

白日里,他依旧是那个温和慈爱的父亲和丈夫。

清晨,他会陪着唐王妃用早膳,听母亲唠叨些家长里短,或是宫中太后又赏赐了何物,朝中又有哪些关于风行商行的趣闻。他耐心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享受着这平凡而真实的烟火气。

膳后,他便成了孩子们的“孩子王”。李狗蛋精力最是旺盛,总要缠着父亲陪他“练武”。李之源也不施展什么高深法术,只是以最基础的拳脚功夫,引导儿子熟悉身体,锻炼协调性,偶尔夹杂一点对发力、呼吸的粗浅讲解,寓教于乐。李狗蛋学得津津有味,虽然姿势稚嫩,却也有模有样。

李空则更喜欢安静地待在父亲身边。李之源有时会拿着一本讲述山川地理、奇闻异事的普通书籍,念给他听;有时则会用神念凝聚出一些最简单的、闪烁着微光的几何图形或流动线条,让李空观察、记忆,潜移默化地培养他的空间想象力和对能量轨迹的敏感度。李空总是看得目不转睛,沉静的小脸上偶尔会露出一丝思索的神情。

李明依旧喜欢跟着父亲在花园里转悠。李之源便指着那些灵植,不仅告诉她名字,还会讲解其生长习性、蕴含的微弱灵气属性,甚至模仿铭文传承中关于“生”、“长”、“荣”、“枯”等概念,用神念在空中勾勒出极其模糊、连雏形都算不上的对应意韵,让李明去感受。李明虽然不懂其中深意,却能本能地觉得那些“图案”让她感觉很舒服,与花草的联系似乎也更紧密了。

李清是最好打发的,李之源只需变些小戏法——比如让一片落叶在空中跳支舞,让一捧清水凝结成不断变化形状的冰花,或者模拟出几种悦耳的鸟鸣声,就能让她拍着小手欢呼雀跃,缠着要学。李之源便趁机将一些最基础的、关于“动”、“形”、“声”的铭文概念,以最浅显有趣的方式,融入这些“戏法”之中。

李灵对父亲指尖偶尔流转的、用于演示的能量光点最感兴趣。李之源便会控制着光点做出加速、减速、拐弯、分合等简单变化,引导她去观察、预测。这看似是游戏,实则是在锻炼她对能量流动和轨迹的预判能力,与铭文中关于“流”、“转”、“分”、“合”的基础理念隐隐相合。

而在与儿女们欢声笑语、互动陪伴的同时,李之源的心神,却始终一心二用,分出了大部分精力,沉浸在对铭文传承的初步探索与构建之中。

他的识海深处,仿佛开辟出了一个独立的思维空间。无数闪烁着微光的、代表不同基础铭文的符号,如同星辰般悬浮其中。他正在做的,就是试图去理解、记忆、并梳理这些基础铭文。

这个过程,枯燥而繁复。

一枚代表“聚”的铭文,其结构并非固定不变,它会根据组合对象(聚灵?聚光?聚水?)、能量层级、乃至书写载体的不同,而产生极其细微却又至关重要的变形。其笔画的角度、弧度、内部的能量节点分布,都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枚代表“固”的铭文,如何使其效果作用于金石、作用于木材、作用于能量护罩,其侧重点和结构变化又各不相同。

更别提那些代表更抽象概念的铭文,如“空”、“时”、“因果”等,其结构更是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以李之源目前的境界,也只能勉强记忆其形,距离理解其神髓还差得极远。

他就像是一个刚刚开始学字的蒙童,面对着一部由数万个截然不同、且每个字都有数十上百种写法的“天书”,需要一个个去辨认、去记忆、去理解其基本含义。

这绝非单靠死记硬背能够完成。必须理解其背后的法则逻辑,理解每一笔划所代表的能量导向和意义。

李之源全神贯注,凭借《玄玑造化录》带来的对天地法则的深刻认知,以及《天衍术》的强大推演能力,艰难地解析着。他的神魂之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若非根基雄厚,恐怕早已支撑不住。

偶尔,在陪伴孩子们时,他也会获得一些零星的灵感。

比如,看着李狗蛋用力挥拳,带动周身气血奔涌,他会联想到“力”、“发”、“震”等铭文的组合,是否能够模拟甚至增幅这种物理层面的冲击?

看着李空安静观察树叶脉络,他会思考“察”、“微”、“析”等铭文,是否能够构建出一种增强感知或分析能力的简易序列?

看着李清追逐飞舞的光点,他会琢磨“光”、“影”、“幻”、“引”等铭文,是否能创造出更稳定、更可控的光影效果,甚至简易的幻象?

看着李灵试图预测能量光点的轨迹,他会考虑“预”、“判”、“轨”、“迹”等铭文,是否能够应用于构建预警或自动追踪的机制?

这些灵感如同火花,稍纵即逝,却为他枯燥的解析过程增添了不少趣味,也拓宽了他的思路。

他将这些灵感迅速记录在心神之中,留待日后深入推演。

日子便在这般“一心二用”的状态下,平静而充实地流淌着。白日天伦,夜间他有时会继续凝神推演,有时则会进入小壶天,利用那里加速的时间流速,进行更不受打扰的深度参悟。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

李之源对外依旧是那个温和的王爷,慈爱的父亲。但在无人知晓的神魂深处,他对铭文传承的掌握,已然从一片空白,到初步记忆、理解了近千个最常用、最基础的单体铭文,并开始尝试探索一些最简单的两枚、三枚铭文的组合效应。

这仅仅是沧海一粟,距离真正登堂入室还遥遥无期,但无疑是一个坚实的开始。

这一夜,月朗星稀。

李之源独自坐在书房窗边,指尖萦绕着一缕混沌道元,在空中缓缓勾勒。他正在尝试构建一个最简单的铭文序列——由代表“光”和“聚”的两枚基础铭文构成。

道元流转,如同最精密的刻刀。然而,就在两枚铭文即将衔接完成的刹那,能量流转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偏差。

“噗”的一声轻响,即将成型的光点骤然溃散,化作零星的光屑消失不见。

失败了。

李之源脸上并无懊恼之色,反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看来,仅仅理解单体铭文还不够。铭文之间的‘接口’,能量流转的‘时序’与‘路径’,同样是关键,甚至更为精妙……”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第一百一十五回 上 完)

第一百一十五回:铭文初解衍万法,天伦悟道两相宜 (下)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长安城在宵禁的钟声后,陷入了沉睡,唯有巡夜卫队整齐的脚步声和更夫悠长的梆子声,偶尔划破宁静。

唐王府内,李之源并未安寝。他独自坐在观星亭中,石桌上放着一壶清茶,氤氲着淡淡的白气。他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庞大无匹的神识,早已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渗透了脚下的大地,向着长安城地脉深处,某个被他铭记于心的地方蔓延而去。

那里,是他当年于终南山突破后,返回长安途中,因天雷淬剑而意外劈开的、隐藏极深的空间节点所在!当年他修为尚浅,状态不佳,面对那散发着奇异能量、缓缓愈合的裂隙,只能谨慎记录,不敢深入。

如今,他已非吴下阿蒙。贯通九脉,踏入道境,身负多种至高传承,更是亲历了碧波玄界的苍茫死寂与沙界的荒芜,对天地法则的理解远非昔日可比。

神识一路向下,穿透层层土壤岩层,避开了地脉中流淌的稀薄元气和一些天然形成的微小空洞,最终,精准地锁定在了那个位于长安城正下方、极深之处的特殊坐标。

然而,当他的神识真正触及那片区域时,即便以他如今的心境,也不由得微微一凛。

当年那道柔和却坚定的排斥力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黑暗与死寂!仿佛一片凝固的墨色深渊,沉甸甸地压在幽暗的地底。

这片区域并非实体,而是一个依附于主世界空间壁垒之上的、残破不堪的洞天碎片!洞天的壁垒布满了裂痕,丝丝缕缕精纯的冥气从中逸散出来,与周围的地脉元气格格不入,形成了一种诡异的污染地带。

神识小心翼翼地向内探去,甫一进入那残破洞天,一股阴冷、暴戾、充满杀戮**的意念便如同潮水般冲击而来!洞天内部,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杀机四伏!扭曲的阴影在蠕动,无形的怨念在哀嚎,甚至能“看”到一些由精纯冥气和负面能量凝聚而成的、形态不定的黑暗生物在其中徘徊游荡,它们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息,实力从先天境到迷惘境不等,甚至深处还有几道隐晦的、堪比道境的恐怖波动!

而在这片残破洞天的最核心处,李之源的神识“看”到了一样让他瞳孔骤缩的东西——

一扇门户!

一扇通体由不知名黑色材质构筑,表面布满扭曲、痛苦浮雕,散发着无尽吸力与堕落气息的黑暗门户!

门户紧闭着,但门缝之中,依旧有更加精纯、更加古老的冥气丝丝缕缕地渗出。这扇门,不知以何种方式存在于此,更不知其通向何方!

“长安城下……竟藏着如此一个大凶之地!”李之源心中震动,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

这绝非天然形成!那黑暗门户的样式,那凝练的冥气,那洞天内部井然有序(虽然充满杀机)的格局,无不昭示着这是人为布置的结果!而且,年代必然极其久远,久远到可能追溯到玄唐立国之前,甚至更加古老!

一个如此不稳定的、充满黑暗生物和未知危险的残破洞天,就像一个埋在长安城下的火药桶,一旦失控,冥气爆发,黑暗生物涌出,对于上方这座生活着数百万生灵的巨城而言,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必须弄清楚!”李之源瞬间做出了决定。放任不管,绝无可能。这不仅关乎长安安危,更可能牵扯到某些被尘封的上古秘辛。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身形一晃,已然消失在观星亭中。下一刻,他便出现在了王府地下深处,一条通往地脉的隐秘通道入口——这是风行体系为了监测地脉和布置某些隐秘阵法而开辟的。

没有惊动任何人,李之源周身气息彻底收敛,如同融入阴影,沿着通道急速下潜。他并未直接撕裂空间抵达,那样动静太大,可能会惊动洞天内的存在。

越往下,周围的土石色泽越发深沉,温度也逐渐降低,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丝若有若无的阴寒气息,那是逸散出来的冥气。

很快,他来到了当年标记的位置。前方的岩层呈现出不自然的扭曲和琉璃化,那是当年天雷劈落留下的痕迹。而在那片岩层的中心,原本的裂隙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肉眼难以察觉、但在他神识中却清晰无比的空间褶皱。这里,就是那残破洞天与主世界最薄弱的连接点。

李之源没有丝毫犹豫,八极生灭剑域在体内缓缓运转,周身泛起一层微不可查的八色道光。他伸出手指,对着那片空间褶皱轻轻一点。

“嗡……”

空间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不稳定的小型通道被强行打开。浓郁精纯的冥气夹杂着暴虐的杀意,瞬间从中涌出!

李之源身形一闪,已然没入通道之中。

眼前景象骤然变幻!

不再是坚实的地底岩层,而是一片灰暗、压抑、仿佛连光线都被吞噬的破碎空间。天空(如果那能被称为天空的话)是扭曲的暗红色,没有日月星辰,只有如同血管般蠕动的诡异纹路。大地干裂,遍布着白骨和腐朽的残骸,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血腥和寂灭的气息!

是的,寂灭!

李之源敏锐地感知到,这片空间弥漫的意韵,竟然与他在碧波玄界和沙界那条赤色长河中感受到的寂灭之意,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属性偏向黑暗与死亡,但其核心的那种“终结”、“归墟”、“吞噬一切”的本质,同出一源!

“果然有关联!”李之源心中一沉。碧波玄界的文明断代,沙界的荒芜,与这长安城下的黑暗洞天,似乎被一条无形的“寂灭”之线串联了起来!

“吼——!”

就在他踏入洞天的刹那,刺耳的咆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数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扭曲的阴影中扑出!

这些黑暗生物形态各异,有的如同放大千百倍、甲壳腐烂的昆虫,有的则是扭曲不定、由纯粹怨念构成的灵体,还有的保持着模糊的人形,却生着利爪和骨翼。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周身缠绕着浓郁的冥气和那股令人不适的寂灭意韵,双眸中燃烧着疯狂的灵魂之火。

面对扑来的黑暗生物(大多是先天、宗师级别),李之源眼神冰冷,甚至没有动用八剑。他只是并指如剑,随意一挥。

“嗤嗤嗤——!”

数道凝练至极的混沌剑气激射而出,如同热刀切牛油般,轻而易举地将扑来的黑暗生物斩成两段,甚至直接湮灭成最精纯的冥气能量!那些冥气试图侵蚀他的剑气,却被混沌道元中蕴含的磅礴生机与造化之力瞬间净化、驱散。

然而,这里的动静仿佛点燃了导火索。更多的黑暗生物从破碎的山石后、干涸的血池中、扭曲的空间裂缝里蜂拥而出!如同黑色的潮水,悍不畏死地向着李之源这个“生者”发起了冲锋!其中,已然出现了迷惘境级别的强大存在,它们的气息更加凝实,攻击中蕴含的寂灭之意也更强,甚至能轻微干扰李之源周身道域的运转。

“麻烦。”李之源眉头微皱。他不想在此地过多纠缠,目标是那扇黑暗门户。

他心念一动,八极生灭剑域骤然扩张!

以他为中心,方圆百丈之内,景象骤变!不再是灰暗死寂的洞天,而是化作了另一方小天地——上有星辰流转,下有地水火风轰鸣,草木虚影生长又枯萎,雷霆与幻象交织!这是他的道域,是他的绝对主场!

剑域之内,生灭轮转!

那些冲入剑域的黑暗生物,如同陷入了无形的泥沼,速度骤减。紧接着,坤剑的【归墟引】制造出吞噬一切的凹陷力场,将大片黑暗生物扯入、碾碎;坎剑的【冰狱轮回】释放出极致森寒,将灵体类生物冻结、崩裂;离剑的【焚世莲华】分化出炽白火焰,将冥气与生物一同灼烧湮灭;震剑的【九霄雷罚】引动道道紫雷,至阳至刚,对阴邪之物有着天然的克制,所过之处,黑暗生物成片化为飞灰!

八剑虽未完全显化,但其道域衍生的种种神通,已然威力无俦。李之源如同闲庭信步,在黑暗生物的狂潮中向前推进,所过之处,留下一地迅速消散的冥气残骸。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着远处那扇巍峨耸立、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黑暗门户。

越靠近门户,出现的黑暗生物实力越强。终于,三头气息堪比道境初期的恐怖存在,拦在了他的前方!

一头是高达十丈、由无数惨白骨骼拼接而成的巨型骷髅,眼窝中燃烧着幽绿色的魂火,手持一柄缠绕着黑色闪电的骨刀;一头是身形模糊、仿佛由纯粹阴影构成的暗影魔,行动如电,利爪能撕裂空间;最后一头,则是一团不断翻滚、发出无数怨魂哀嚎的庞大怨念聚合体!

这三头黑暗领主,散发出的寂灭意韵最为浓烈,甚至引动了周围空间的哀鸣。

“蝼蚁……安敢擅闯……冥土门户……”骨骼巨人发出沙哑破碎的精神波动,挥动骨刀,一道撕裂空间的黑色刀芒悍然劈来!

暗影魔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原地,下一刻,数道足以切金断玉的阴影利刃从李之源身后的死角袭来!

怨念聚合体则发出尖锐的灵魂冲击,试图直接污染、崩溃李之源的神魂!

面对三位道境级别的围攻,李之源终于动了真格。

他并指一点,乾剑虚影在身前一闪而逝。

【裁天斩】!

一道堂皇正大、仿佛能裁决天地的银色剑光后发先至,精准地劈在了那黑色骨刀刀芒最薄弱的一点!

“咔嚓!”黑色刀芒应声而碎!银色剑光去势不减,直接斩过骨骼巨人的身躯!

骨骼巨人前冲的动作猛然僵住,下一刻,庞大的身躯从中裂开,轰然倒塌,眼中的魂火瞬间熄灭!

与此同时,李之源头也未回,巽剑意动。

【风逝无痕】!

无声无息间,那从背后袭来的数道阴影利刃,连同隐匿在阴影中的暗影魔本体,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掠过,瞬间定格,然后如同沙雕般崩塌、消散,连一丝痕迹都未曾留下。

至于那怨念聚合体的灵魂冲击,在触及李之源周身那流转着八极生灭道韵的剑域壁垒时,如同泥牛入海,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反而被剑域内蕴含的净化与毁灭之力反冲,使得那怨念聚合体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庞大的身躯都黯淡了几分。

李之源目光冷冷地看向那剩余的怨念聚合体,并指如剑,指尖紫色雷光凝聚。

【九霄雷罚】!

轰隆!

一道水桶粗细的紫色天雷自虚空中被接引而来,带着煌煌天威,精准地劈落在怨念聚合体之上!

至阳至刚的雷霆,正是这等阴邪怨念的绝对克星!在刺目的雷光与凄厉的哀嚎中,那庞大的怨念聚合体如同冰雪消融,迅速缩小、淡化,最终彻底湮灭,只留下一缕精纯却充满死寂的本源冥气,被李之源随手收取。

举手投足间,三位道境黑暗领主,灰飞烟灭!

残余的黑暗生物似乎被这恐怖的实力震慑,发出了恐惧的嘶鸣,不敢再上前。

李之源不再理会它们,一步踏出,已然来到了那扇巨大的黑暗门户之前。

近距离观察,更能感受到这门户的诡异与不凡。门上的浮雕栩栩如生,描绘着种种地狱般的酷刑与沉沦景象,仿佛有无数灵魂在其中挣扎咆哮。门缝中渗出的冥气精纯而古老,带着一种秩序森严却又冰冷无情的意韵。

他伸出手,尝试推动门户。

门户纹丝不动。一股强大无比的禁制之力反弹回来,若非他及时收手,恐怕会引动更强的反击。

“打不开……或者说,以我目前的力量和方式,无法打开。”李之源凝视着门户,眉头紧锁,“这后面,究竟连通着什么地方?冥土?某个寂灭世界的碎片?还是……其他更可怕的存在?”

他回想起碧波玄界的死寂,沙界的荒芜,以及这条似乎贯穿不同世界的“寂灭之脉”。长安城下的这扇门,是否也是这条“脉络”上的一个节点?

此地绝不能留!必须设法封印,或者……彻底摧毁这个洞天碎片!

然而,就在他思索对策之时,异变再生!

那扇原本紧闭的黑暗门户,中心位置,突然如同水波般荡漾了一下,一个极其模糊、仿佛由无数阴影构成的巨大眼球虚影,缓缓浮现!

那眼球冰冷、漠然、充满了无尽的死寂与威严,仿佛跨越了无穷时空,隔空凝视着站在门前的李之源!

一股远比之前所有黑暗生物加起来还要恐怖无数倍的威压,如同整个冥土降临,轰然压在了李之源的心头!

(第一百一十五回 下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