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小王爷的修仙日常 > 第78章 再临金机界

小王爷的修仙日常 第78章 再临金机界

作者:周睿大仙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13:32:55

第七十八回(上):再临金机窥秘藏,道境初试傀儡城

北疆的风雪,裹挟着“苍天之眼”那头巨兽世界的蛮荒煞气,似乎还萦绕在李之源的感知边缘。他自那空间通道一步踏回玄唐主世界,身后漩涡缓缓弥合,将震天的兽吼与冲天的血腥隔绝于另一片天地。

镇北关前,王强浴血突破,晋爵一等侯,军威赫赫。此间事了,隐患暂平,玄唐北境得保数载安宁。按理,李之源该心满意足,回他的长安王府,继续那看似纨绔逍遥,实则执掌风云的日常。

然而,他并未立刻动身。

独立于北疆荒寂的雪原之上,寒风卷起他紫袍的衣角,猎猎作响。他眉头微蹙,目光并非望向长安,而是投向了西方。一种冥冥中的感应,一丝若有若无的牵引,自灵魂深处泛起涟漪。

“金机界……”他低声自语。

那座沉寂于金机界,纵横万里,由冰冷金属构筑,唯有傀儡巡弋的巨城影像,再次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上次探索,仓促间虽得了那傀儡核心,助他演法,获益匪浅,但终究只是管中窥豹。那座城的全貌,其存在的意义,其背后可能隐藏的秘密……如同一个未完成的拼图,始终在他心头盘桓。

尤其是如今,他修为突破,正式踏入道境,神识、感知、对天地法则的契合度,皆非昔日可比。再次回想那座巨城,那曾经让他心悸的威压感虽仍在,却不再那般令人窒息,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烈的探究欲。

“上古炼气士的遗迹?还是……天外降临的造物?”这个疑问,一直未曾得到解答。直觉告诉他,那座城中隐藏的东西,其价值恐怕远超那枚傀儡核心,甚至可能关系到更深远的大道之秘。

心思既定,便再无犹豫。

他身形一晃,已然从北疆雪原消失。下一刻,便出现在了西域那广袤无垠、黄沙漫天的陨星原。

故地重游,感受却截然不同。

昔日需要小心翼翼感应、方能定位的那处空间薄弱点,此刻在他道境神识的扫视下,清晰得如同暗夜中的灯塔。周围那扰人感知的奇异力场,此刻落在他眼中,也显露出了更多细微的能量流转规律,不再那般神秘莫测。

“此界与此城的干扰,同源而出,却又似是而非。”李之源若有所思。他并未急于进入,而是静立原地,双眸微阖,体内《玉清一气功》自然流转,与周遭天地隐隐共鸣。识海之中,《天衍术》的推演符文如同星河流转,开始以金机界巨城为核心,结合他两次感知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演。

无数模糊的影像、能量轨迹、可能存在的危险节点在他心间飞速划过。心悸感依旧存在,主要集中在巨城的核心区域,但推演的结果显示,以他如今的道境修为与初步完善的八剑领域,已有足够的把握应对预期中的风险,至少,全身而退问题不大。

“风险可控,机遇难测。”李之源睁开双眼,眸中清澈,已无半分疑虑。他抬手虚划,一道稳定而柔和的空间裂隙便在身前缓缓张开,对面传来的,正是那熟悉又陌生的、混合着金属与机油气味的冰冷空气。

一步迈入,时空转换。

再次踏足金机界的大地,那股弥漫于每一寸空间的、排斥生灵的冰冷力场与无形的金属秩序威压,立刻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若说上次来此,如同凡人背负巨石前行,那么此次,李之源只觉周身清光微漾,道境自成一方天地,外界的压力便被轻易化解于无形,行动间再无半分滞涩,反而有种鱼儿入水般的自如。

他没有急于冲向那座巨城,而是腾空而起,立于一座较高的、由某种废弃金属构件堆积成的“山丘”之上,极目远眺。

远方,那座纵横万里的金属巨城,依旧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钢铁洪荒巨兽,沉默,冰冷,带着亘古不变的森严秩序。铅灰色的天穹下,无数高耸入云的尖塔、错综复杂的管道网络、以及反射着冰冷光泽的金属建筑表面,构成了一幅超越凡人想象的宏伟画卷。

但与上次只能感受到其宏伟与危险不同,此次李之源神识铺开,虽仍受到压制(只能覆盖千里范围,但已远超上次),却能隐约“看”到这座巨城能量流动的脉络。

整座城的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如同人体血脉般,有着清晰的主干和支流,最终汇聚向几个核心节点。其中最庞大的能量源,毫无疑问位于城市正中央那束最为高耸、如同利剑指天的尖塔群下方。而城市边缘的一些区域,能量反应则相对微弱,甚至有些地方的能量流转出现了迟滞或中断,仿佛陷入了某种“休眠”或“未完全启动”的状态。

“有强有弱,有实有虚……并非铁板一块。”李之源嘴角微勾,心中已有了计较。上次他沿着街道小心翼翼潜行,效率低下且容易触发警戒。此次,他要换一种方式。

心念一动,周身气息愈发内敛,仿佛与周围冰冷的金属环境融为一体。他并未御剑,而是施展了一种融入了巽剑·风隐真意的遁法,身形化作一缕几乎不可察觉的清风,并非贴地而行,而是直接沿着感知中那些能量流动相对稀疏、防御可能较为薄弱的“缝隙”区域,朝着城市中心的方向,以一种远超上次的速度,悄无声息地潜行而去。

他的目标很明确——直指那座中央尖塔,这座巨城最可能的中枢与秘密所在。

沿途,他看到了更多形态各异的傀儡。有如同工蚁般忙碌穿梭、维护着巨大管道的小型维修傀儡;有如同蜂群般在空中沿着固定航线巡逻的碟形侦查单位;也有在地面隆隆驶过、满载不知名物资的大型运输傀儡。它们依旧遵循着固定的程式,对李之源这缕不速之“风”毫无察觉。

越靠近城市中心,建筑越发宏伟,结构也越发复杂。巨大的金属拱门、横跨数条街道的空中廊桥、深不见底、闪烁着各色指示灯的垂直通道……一切都显示着这里曾是极度繁荣与先进的核心区域。巡逻的傀儡等级也明显提升,出现了更多武装型号,有些个体散发出的能量波动,已堪比先天后期的武者,它们巡逻的路线更加密集,彼此之间似乎还存在某种无形的信息交互网络。

李之源将遁法催动到极致,如同游走在钢铁丛林中的幽灵,凭借道境修为带来的超强感知和天衍术对危险的预判,一次次精准地避开那些无形的能量探测波纹和交叉巡逻的傀儡队伍。

然而,就在他穿越一片由无数巨大金属圆柱构成、仿佛某种能源矩阵的广场,即将接近中央尖塔基座外围的一道明显能量屏障时,异变发生了!

那能量屏障看似无形,但当李之源试图沿着其边缘寻找薄弱点穿越时,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绝对排斥意味的扫描波动,瞬间掠过了他所在的区域!

“嘀——!未知生命形态!最高警戒!”

一个冰冷、毫无感**彩的合成音,突兀地在广场上空回荡!

几乎在声音响起的同一瞬间,广场四周,三处原本平整如镜的金属地面骤然滑开,三台造型迥异、却散发着令人心悸能量波动的巨型傀儡,如同从沉睡中苏醒的远古凶兽,缓缓升了上来!

一台形如三头六臂的金属魔神,每只手臂都持着不同的武器,眼眶中燃烧着暗红色的光芒,能量波动赫然达到了宗师三重天左右!

一台则如同巨大的金属蜘蛛,八只复眼闪烁着冰冷的蓝光,腹部凝聚着令人头皮发麻的高能反应,其实力也在宗师二重天巅峰!

最后一台,则是一尊手持巨盾和长枪的人形重甲傀儡,造型古朴,却散发着最为沉稳厚重的气息,仿佛亘古不倒的山岳,实力亦是宗师二重天!

三台宗师级傀儡,呈品字形,将李之源的所有退路瞬间封锁!它们没有立刻攻击,但那冰冷的杀机已经如同实质,将这片区域彻底凝固。

李之源身形凝实,显露出真容。他脸上并无惊慌,反而露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以及……一丝跃跃欲试的战意。

“终于来了点像样的守卫。”他轻轻拂了拂衣袖,仿佛掸去并不存在的灰尘,“正好,拿你们来试试,我这初成的领域,究竟威力几何。”

话音未落,一股玄而又玄的气息,以他为中心,骤然扩散开来!

(第七十八回 上 完)

第七十八回(中):破禁制初窥核心,遇强敌领域显威

广场之上,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三台宗师级傀儡散发出的冰冷杀机与磅礴能量波动,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李之源牢牢锁定。那尊三头六臂的金属魔神,六只手臂上的能量武器同时亮起刺目光芒;巨型蜘蛛傀儡腹部的能量核心发出令人牙酸的嗡鸣,蓄势待发;重甲盾卫则将巨盾顿地,发出沉闷的巨响,长枪斜指,气机沉雄如山。

面对这足以让寻常迷惘境强者都头皮发麻的阵容,李之源却只是轻轻吸了口气,眼神平静无波。他知道,潜行至此已无可能,唯有凭借实力,硬闯过去。

他没有丝毫犹豫,心念动处,那玄而又玄的气息骤然爆发!

“八剑领域,开!”

并非惊天动地的巨响,而是一种仿佛空间本身被悄然替换的诡异寂静。以李之源为中心,百丈方圆内的景象骤然模糊、扭曲!原本冰冷的金属广场、高耸的建筑、乃至那铅灰色的天穹,都如同水中的倒影般荡漾起来,旋即被一片混沌之色所取代。

这片混沌并非虚无,其中隐隐有八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在流转、生灭、交织!

巽剑·无间风域带来极致的静与隐匿的杀机,使得领域内的光线都变得暗淡不定。

艮剑·永固山界赋予空间难以言喻的沉重与稳固,仿佛自成壁垒。

坤剑·无尽渊土引动大地引力,变幻莫测,迟滞一切。

坎剑·极幻冰流带来刺骨的深寒与水汽的迷蒙。

乾剑·破虚剑空充斥着凌厉无匹的锋锐之意,空间都显得脆弱。

兑剑·迷心幻境扭曲光影与感知,直指心神。

震剑·崩灭雷池酝酿着至阳至刚的毁灭性能量,电蛇隐现。

离剑·焚尽火狱则散发着焚灭万物、净化一切的炽热法则。

八种剑意世界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彼此渗透,相互协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浑然一体的领域空间!这便是李之源初步完善后的八剑领域!

那三台宗师傀儡,在领域展开的瞬间,动作齐齐一滞!它们那由精密逻辑驱动的“思维”,显然无法理解这种法则层面的领域力量。它们感受到周身环境剧变,能量运转受到前所未有的干扰和压制,仿佛陷入了无形的泥沼,连抬起手臂都变得异常艰难。那尊三头六臂魔神的能量武器光芒迅速黯淡下去;蜘蛛傀儡腹部的嗡鸣也变得断断续续;重甲盾卫那如山的气势,在领域全方位的压制下,也显得摇摇欲坠。

“领域之内,我为主宰。”

李之源立于领域中央,衣袂无风自动,眼神淡漠。他甚至无需亲自出手,只是心念微动。

乾剑破虚之意凝聚,数道无形无质却锋锐无匹的剑气,如同穿越虚空般,瞬间出现在那三头六臂魔神的关节连接处!

“咔嚓!咔嚓!”

刺耳的金属断裂声响起,魔神持着武器的三条手臂应声而断!断裂处光滑如镜,竟是被那极致锋锐的剑气直接瓦解了结构!

同时,坎剑极幻冰流与震剑崩灭雷池的力量交织,化作一道道缠绕着湛蓝冰霜与刺目雷光的锁链,瞬间缠上了那巨型蜘蛛傀儡的八条节肢!极寒冻结其活动能力,雷霆则顺着金属躯壳疯狂破坏其内部能量回路!蜘蛛傀儡发出尖锐的电子嘶鸣,八只复眼明灭不定,庞大的身躯剧烈颤抖,却难以挣脱。

而那尊重甲盾卫,则遭到了坤剑无尽渊土与离剑焚尽火狱的重点关照。它脚下的金属地面仿佛化作了吞噬一切的流沙深渊,巨大的重力让它寸步难行,同时,离火剑意化作无形的火焰,并非灼烧其外部装甲,而是直接渗透进去,灼烧其核心能量源!盾卫体表发出暗红的光芒,那是内部过热的表现,它试图举起巨盾防御,动作却迟缓得如同慢放。

碾压!

绝对的碾压!

三台足以在外界掀起腥风血雨的宗师级傀儡,在这初成的八剑领域之中,竟如同孩童面对壮汉,毫无还手之力!它们那强大的防御、恐怖的能量攻击,在领域全方位的法则压制和针对性打击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李之源并未立刻摧毁它们,而是如同最苛刻的检验官,借助领域之力,仔细感知着这些傀儡在法则压制下的反应,进一步微调着自身领域的运转。这对熟悉和巩固领域力量,大有裨益。

片刻之后,他觉得差不多了。

心念再动。

八剑领域骤然收缩,八种剑意瞬间汇聚、融合,化作一道混沌色的、蕴含着开辟与终结意境的洪流,如同磨盘般从那三台挣扎的傀儡身上碾压而过!

“嗡——!”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只有一声低沉的、仿佛空间本身在哀鸣的震颤。

三台宗师傀儡那坚不可摧的金属身躯,在那混沌洪流之中,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瓦解,最终化作最细微的金属颗粒和逸散的能量,彻底湮灭,连一点残渣都未曾留下。

领域缓缓消散,周围的景象恢复原状,依旧是那片冰冷的金属广场。唯有空气中尚未完全平息的能量涟漪,证明着方才那场短暂却震撼的战斗。

李之源面色如常,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感受了一下自身的消耗,并不算大,道境修为与领域的配合,远比他预想的更加高效。

他目光投向广场尽头,那道之前触发警报的无形能量屏障。此刻,或许是因为守卫被清除,或许是中枢判断入侵者实力超出常规应对范围,那屏障的光芒似乎黯淡了一些,但仍未完全消失。

李之源没有贸然强闯。他走到屏障前,再次运转天衍术,结合方才战斗时对这片区域能量流动的观察,仔细推演着屏障的结构与弱点。

“能量节点分布……频率变化规律……核心指令残留……”他指尖萦绕着一缕玉清真气,轻轻点在屏障之上,感受着那细微的反馈。

约莫一炷香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找到了。”

他并指如剑,指尖凝聚着一丝极其凝练、蕴含着兑剑泽悦扰乱之意的真元,并非攻击,而是如同钥匙般,精准地点向屏障某处看似毫无异常的能量交汇点。

“嗤……”

一声轻响,如同水滴落入滚油。

那处能量交汇点微微一颤,随即,整个无形的屏障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荡漾起剧烈的波纹,光芒迅速明灭不定。几个呼吸后,伴随着一声轻微的碎裂声,屏障彻底消散于无形。

屏障之后,并非直接就是中央尖塔的入口,而是一条向下倾斜、深邃无比的金属甬道。甬道两侧墙壁光滑如镜,镌刻着更加复杂、仿佛蕴含天地至理的纹路,散发出古老而沧桑的气息。一股远比外界更加浓郁、也更加精纯的奇异能量,从甬道深处弥漫出来,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生命气息?

李之源眼神一凝。生命气息?这座死寂的傀儡城中,难道还有活物存在?

他提高了警惕,迈步踏入甬道。

甬道极长,一路向下,仿佛通往地心。两侧的纹路在感应到他的到来时,会微微亮起,提供照明,却又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李之源能感觉到,这些纹路本身,就蕴含着强大的防护与探测力量,若非他之前以巧力破开屏障,并且自身道境气息与这能量场有着某种微妙的契合,恐怕早已触发更猛烈的攻击。

前行了不知多久,眼前豁然开朗。

他走出了甬道,来到一个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广阔空间。

这里仿佛是山腹中被掏空的巨大洞窟,但其规模和建筑的宏伟,远超任何自然形成的地貌。无数粗大的、流淌着各色能量光流的管道如同巨蟒般盘绕在洞壁和穹顶,连接着中央一个巨大无比的环状结构。

那环状结构由一种非金非玉、闪烁着星辰般光泽的材质构成,缓缓旋转着。环心并非实体,而是一片深邃的、如同星云般的能量漩涡,无数细密的光线在其中穿梭、组合,构成一个极其复杂、不断变化的立体符文阵列。磅礴的能量如同呼吸般,从那星云漩涡中吞吐不定,支撑着整个巨城的运转。

“城市能量中枢……或者说,控制核心的具现化?”李之源心中震撼。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个缓缓旋转的星云环,就是整座万里巨城的心脏和大脑!

而更让他目光一凝的是,在那环状结构的下方,靠近边缘的位置,竟然盘膝坐着一道身影!

那是一个身着古朴、样式奇特长袍的身影,背对着他,长发披散,身形挺拔。从背影看,与人族无异。但其周身,却没有丝毫生命的气息散发出来,反而弥漫着一股与这座巨城同源、却更加深沉浩瀚的冰冷与死寂。仿佛那不是一具血肉之躯,而是一尊……拥有了形态的能量聚合体,或者,是某种超越了生死的存在?

“上古炼气士的遗蜕?还是……此城曾经的掌控者?”李之源心念电转,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缓缓靠近,神识小心翼翼地向前探去,试图感知更多信息。

就在他的神识即将触及那道背影的瞬间——

那盘膝而坐的身影,猛地动了一下!

(第七十八回 中 完)

第七十八回(下):承古道得窥造化,悟玄机再启新程

那盘膝而坐的身影,仅仅是微微一动,并未转身,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意志,如同沉睡万古的洪荒巨兽睁开了眼睑,瞬间充斥了整个巨大的中枢空间!

这股意志,并非针对李之源,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散发,却带着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威严,以及一种阅尽沧桑、看透轮回的古老与漠然。它冰冷,却非死物般的冰冷,而是如同高悬九天的星辰,运转自有其轨,不因凡尘喜怒而动。

李之源浑身剧震,仿佛灵魂都被这股意志穿透、审视!他周身的玉清一气自发急速运转,八剑剑意在识海中嗡鸣示警,才勉强稳住心神,没有在这股无形的威压下后退。他心中骇然,这道身影,绝非等闲!其层次,恐怕远超他之前遇到过的任何存在,甚至……可能触摸到了此方天地所能容纳的极限!

他不敢再有丝毫试探之举,收敛所有气息,如同面对师长前辈般,恭敬地立于原地,静观其变。

那身影并未进一步动作,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在李之源凝神感知中,那背对着他的身影周围,空间开始泛起细微的、如同水波般的涟漪。紧接着,一道道由纯粹光影构成的、蕴含着无穷信息的符文流,自那缓缓旋转的星云环核心中流淌而出,如同拥有生命般,环绕着那道身影盘旋、舞动,最终,化作一道温和却不容抗拒的信息洪流,朝着李之源奔涌而来!

这并非攻击,而是一种……传承的邀请!一种跨越了无尽岁月,等待后来者的交付!

李之源福至心灵,没有抗拒。他放开神识,任由那浩瀚如烟海的信息涌入识海。

刹那间,他仿佛被抛入了一条时光长河!

他“看”到了无尽的星海,看到了一艘庞大到难以想象、形如白玉楼船、却铭刻着无数玄奥道纹的巨舰,在虚无中航行,跨越一个个璀璨或死寂的世界。巨舰之上,人影绰绰,皆身着与那背影相似的古朴服饰,气息或清灵飘逸,或厚重如山,或凌厉如剑,但无不蕴含着对大道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他们并非依赖外物机关,而是以自身为熔炉,感悟天地,衍化法则,举手投足间,移星换斗,造化生灭!

“上古炼气士!真正的星空旅者,大道求索之人!”李之源心中明悟,激动难抑。这座巨城,是上古炼气士一脉,某支探索星海的庞大队伍所使用的……“渡世方舟”!亦或是一座移动的宗门洞天!

信息流继续涌动。

他“看”到,这艘“方舟”在穿梭某个极度不稳定、充斥着混沌乱流的奇异星域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并非外敌入侵,而是某种源自宇宙本源的法则风暴!风暴撕裂了方舟的防护,扰乱了其核心阵法,无数炼气士在抵抗中陨落,他们的道则、神魂碎片与方舟本身融为一体。最终,方舟耗尽了几乎所有的能量,才勉强挣脱风暴,坠毁于此界,与金机界的地脉强行融合,形成了这座万里金属巨城。而城中所有的傀儡,皆是方舟原本用于维护、防御的低阶造物,依靠着残存的能量和预设指令,维持着城池最基本的运转,等待着几乎不可能到来的复苏。

那道盘坐的身影,并非活人,也非遗蜕,而是当年操控方舟的核心强者之一,在最后关头,以自身全部道果、残存的神魂意志,与方舟控制核心(那星云环)强行融合,化作了一道不灭的守护执念和传承之引!他,便是这座“陨落方舟”最后的守护者与……传承之灵!

海量的信息,不仅仅是历史的片段,更多的是上古炼气士一脉的传承精华!

《周天星辰炼气法》:引星辰之力入体,淬炼神魂肉身,铸就无上道基,乃是直指本源的无上炼气法门,比李之源所得的《玉清一气功》残篇更加完整、高深,阐述了许多他闻所未闻的炼气境界与关窍。

《万象炼天术》:并非单纯的炼器术,而是一种以自身道则沟通天地万物,炼化万气、熔铸万法、乃至炼化一方小世界的恐怖手段。其中包含了无数精妙绝伦的阵法、符箓、禁制知识,以及对各种天材地宝、能量本质的深刻理解。那傀儡核心的炼制原理,不过是其中微末枝节。

《玄玑造化录》:记载了炼气士对宇宙星辰、万物生长、生死轮回、因果命运等天地法则的感悟与推演,包罗万象,深奥无比。其中甚至涉及到了如何引导、培育小千世界,乃至促进世界升格的模糊理念!

《神机百炼谱》:专门记载各种机关傀儡、战争巨兽、乃至仿生道兵的炼制与操控法门,其精妙程度,远超当前玄唐乃至已知任何世界的水平,将“器”与“道”完美结合。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关于丹药、遁法、攻伐神通、占卜问卦的零散知识,如同繁星点点,汇入李之源的识海。

这并非强行灌输,而是一种引导式的传承。那守护之灵残存的意志,如同一位沉默的老师,将知识的宝库打开,任由李之源这符合资格的“有缘人”浏览、汲取。能领悟多少,全凭自身悟性与根基。

李之源如痴如醉,沉浸在这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他感觉自身以往许多修行上的疑惑,此刻都找到了答案,甚至看到了更加广阔的道路。那《周天星辰炼气法》与他修炼的《玉清一气功》隐隐呼应,相互印证,让他对自身道境的巩固和未来方向,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万象炼天术》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明白,炼器并非匠人之术,而是直指造化本源的大道!那傀儡核心的奥秘,在此术面前,显得如此浅显。

他仿佛看到了上古炼气士,餐霞饮露,炼化星辰,挥手间布下笼罩世界的大阵,炼制出巡弋星海的楼船,与天地同寿,与大道争锋的壮阔景象!那是一种何等辉煌灿烂的文明!

时间,在这传承中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那奔涌的信息洪流渐渐平息。李之源的识海中,多出了无数玄奥的经文、图案、感悟。虽然大部分还需要日后漫长的时间去消化、理解,但仅仅是这初步的接纳,已让他感觉自身的“道”被极大地拓宽、夯实了。他的气息变得更加深邃内敛,眼神开阖间,仿佛有星辰生灭、万物衍化的轨迹一闪而逝。

那道盘坐的背影,在完成传承后,似乎变得更加虚幻了一些。他依旧没有回头,只是那弥漫空间的磅礴意志,开始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重新归于沉寂。那星云环的旋转,也似乎慢了一丝。

李之源知道,这位可敬的守护者与传承之灵,其最后的使命已然完成。他承载着无数上古炼气士的希望与智慧,将这份跨越时空的道统,交到了他的手中。

他整理衣冠,对着那背影,无比郑重地、深深地行了三拜之礼。

一拜前辈传道授业之恩。

二拜先贤探索大道之志。

三拜文明传承不灭之火。

礼毕,他直起身,目光坚定。他明白,从此刻起,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经营好玄唐,探索万界,更肩负起了让这支上古炼气士道统,不至于彻底湮灭于历史长河的责任。

他没有再去试图触动那星云环核心,那是方舟残存的根本,也是守护之灵最后的依存之地。此地不宜久留,过多的打扰,或许会加速其最终的消散。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宏伟的中枢空间,将那星云环与守护背影的模样深深印入脑海,然后毅然转身,沿着来时的甬道,向外走去。

归途顺利,那些防御机制似乎默认了他这个“传承者”的身份,不再构成阻碍。

当他再次穿过那道能量屏障(此刻已对他毫无阻碍),回到外面的金属广场时,感觉恍如隔世。虽然外界时间可能并未过去太久,但他的内心世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没有立刻离开金机界,而是在巨城边缘,寻了一处相对安静、能量稳定的废弃殿堂,暂时停留了下来。他需要一点时间,初步整理一下脑海中浩瀚的传承信息,尤其是那些关于炼器、阵法以及世界培育的知识,这对他眼下经营玄唐和万界,有着立竿见影的巨大帮助。

他盘膝坐下,心神沉入识海。

首先梳理的是《万象炼天术》。其中关于能量高效转换、材料提纯融合、以及如何利用天地大势布阵的理念,让他茅塞顿开。他立刻想到了风行体系下的工坊、观测司的阵法、乃至跨界驿站的稳定技术。若能将这些上古炼器理念融入进去,无论是机关炮的威力、传音法阵的距离与稳定性,还是空间通道的加固效率,都将得到质的飞跃!

还有那《神机百炼谱》中记载的,如何炼制拥有简单灵智、能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道兵傀儡”,若能实现,将极大解放人力,无论是在异界开发还是军事防御上,都有战略意义。

接着是《玄玑造化录》中关于世界培育的理念。虽然只是模糊提及,但结合他自身拥有小壶天、并且正在促进主世界与各小千世界融合的实践,让他对“世界升格”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理论依据。如何引导天地元气循环,如何平衡不同界域的法则差异,如何培育世界本源……这些知识,如同黑夜中的灯塔。

“原来如此……我之前促进世界融合,更多是依靠蛮力和对空间法则的粗浅理解,犹如盲人摸象。如今得了这《玄玑造化录》的指引,方知其中还有如此多的关窍和讲究。”李之源心中明悟,许多之前的困惑迎刃而解。

他甚至开始结合《周天星辰炼气法》,重新审视自身的八剑领域。八剑图对应八卦,暗合天地至理,若能引动周天星辰之力加持领域,其威能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时间在静悟中飞快流逝。

当李之源再次睁开眼时,眸中神光湛然,整个人的气质似乎都提升了一层,少了几分跳脱,多了几分源自古老传承的深邃与沉稳。

他摊开手掌,心念微动,一缕玉清真气在指尖流转,其中隐隐夹杂了一丝星辰的光辉与一种造化万物般的灵动意韵。这是初步融合了新得传承的迹象。

“该回去了。”他长身而起。

此次金机界之行,收获之巨大,远超预期。不仅实力和见识暴涨,更获得了一个完整而高绝的上古道统传承。这对他个人,对玄唐,乃至对整个已知世界群的未来,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他最后望了一眼那座沉寂的万里巨城,心中已无遗憾,唯有责任与前行的动力。

身形化作剑光,冲天而起,穿过金机界那铅灰色的天穹,找到空间节点,一步踏出,消失在此界。

下一刻,他已回到了西域陨星原。感受着主世界熟悉的天地元气,李之源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了长安方向。

壶天悟道衍玄黄,星阵初成定乾坤

自金机界归来,李之源并未直接返回长安王府,而是心念一动,身影便已没入了自身性命交修的本命洞天——小壶天之中。

甫一进入,便是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感受。

昔日的小壶天,虽灵气充裕,景致宜人,终究带着几分人为开辟的痕迹,法则虽全,却略显“单薄”。然而此刻,呈现在李之源眼前的,已然是一方真正意义上的“洞天福地”!

自他突破第九脉,贯通小周天,打破此界枷锁之后,小壶天作为他的本命之物,亦得到了最直接的反哺与升华。

目之所及,天地已非百里之广,而是浩瀚千里!苍穹高远,有日月虚影轮转,洒下清辉与暖意,虽非真实星辰,却已蕴含一丝周天星斗的意境。大地厚重,山脉起伏如龙脊,绵延不绝,峰顶积雪皑皑,山腰云雾缭绕。江河湖海奔腾不息,水汽氤氲,滋养万物。

最引人注目的,是弥漫在天地间的,那丝丝缕缕、如同初生朝霞般的“玄黄本源之气”!此气远较外界(因他突破而渗透出的)精纯浓郁,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随着洞天内的风云流转、水汽循环而缓缓飘荡、沉降。所过之处,草木愈发葱茏,灵药吞吐霞光,山石亦显得更加温润通透,仿佛整个洞天都在呼吸,在自主地成长、演变!

高山流水,已非固定景致,而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循环系统。云雾自海面升起,随风飘向山脉,遇冷成雨,滋润大地,汇入溪流,复归大海。整个洞天,充满了一种活泼泼的、大道自然的生机与道韵。宝光氤氲,并非特指某物,而是这方天地本身品质提升后,自然散发出的祥瑞之气。

这里,不再是简单的储物空间或修炼静室,而是一方正在向着真正小世界演化的雏形!其潜力,远比李之源最初获得它时想象的,还要巨大得多!

“好!好一方玄黄初辟的洞天福地!”李之源立于一座最高的山峰之巅,俯瞰着属于自己的这片疆域,心中涌起万丈豪情。此地,正是他消化那上古炼气士传承,并将其与自身之道融合的最佳场所!

他并未急于去翻阅脑海中那些具体的功法神通,而是首先沉浸在对《玄玑造化录》中关于“世界培育”、“元气循环”、“法则衍化”等理念的感悟中。

结合眼前小壶天自主演变的迹象,以往许多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起来。

“玄黄之气,乃天地之母气,清升浊降,演化万物……我这小壶天,因我突破而得了造化,滋生玄黄,正是其迈向真正世界的基石。”

“周天星辰,不仅是力量之源,更是法则坐标,引星力入体,亦可引星力定界……”

“万象炼天,炼的不仅是器,亦可炼一方水土,炼天地法则……”

种种感悟涌上心头,李之源福至心灵,决定就在这小壶天内,进行一次深层次的闭关悟道,并尝试将新得的传承,初步应用于此界的经营之中。

他首先盘膝坐下,心神与整个千里洞天相合。《周天星辰炼气法》自然而然地运转起来。此法并非简单地汲取星辰之力,更重在感悟星辰运转的规律,以其轨迹淬炼神魂,以其力场稳固道基。

随着功法运转,小壶天那原本只是虚影的“日月”旁边,开始逐渐凝聚出更多细微的光点,虽然依旧模糊,却隐隐构成了某些星辰的轮廓。一丝丝微弱的、却纯粹无比的星辰之力,开始穿透洞天壁垒(实则是李之源自身道境引动),汇入到这方天地之中。这些星辰之力并未被李之源独吞,而是融入了弥漫的玄黄之气中,使得那玄黄之气更添了几分深邃与浩瀚的意蕴,进一步促进了洞天的稳固与演变。

同时,他开始着手实践《万象炼天术》中的理念。

他并未动用任何材料,而是以自身神念为笔,以弥漫的玄黄之气与星辰之力为墨,以这千里洞天的山河大地为基,开始勾勒、构建阵法!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聚灵阵或防御阵。他构思的,是一个宏大的、旨在优化洞天内部能量循环、加速玄黄之气衍生、并引动更深层次周天星力的复合型大阵——“周天星斗玄黄阵”!

此阵灵感源于上古炼气士对星空的认知与《万象炼天术》中炼化世界的理念。阵法节点,设于洞天内主要的山峦之巅、江河之源、地脉交汇之处。阵纹并非刻于实物,而是以神念引动天地元气与玄黄气,自然凝结成无形的法则之线,勾连各个节点。

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李之源全神贯注,识海中《天衍术》推演到极致,确保每一道阵纹都符合此方天地的法则运转规律。他感觉自身的神识如同在编织一张笼罩千里的无形大网,每一个节点都与山河共鸣,每一道阵纹都与玄黄共舞。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个核心节点在脚下这座主峰之巅被成功引动并勾连时——

“嗡!!!”

整个小壶天,发出了一声低沉而宏大的道鸣!

千里疆域,微微一震!所有预设的阵法节点同时亮起柔和而深邃的光芒,那些无形的法则阵纹瞬间显化,如同一条条璀璨的光带,纵横交错,将山河湖海、日月星辰(虚影)都联系在了一起!

大阵,成!

阵法运转的刹那,效果立竿见影。

首先,洞天内的能量循环骤然加速!风云流转更为顺畅,**滋生更加频繁,江河奔流更具活力。那弥漫的玄黄之气,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开始更加有序地沉降、融入大地山川,或是升腾、滋养天空日月星辰虚影。整个洞天的“呼吸”变得更加深沉有力,自主演化的速度明显提升。

其次,那高天之上模糊的星辰虚影,似乎凝实了一丝,洒落的星力虽然依旧微弱,却更加稳定、持续。这些星力融入大阵,成为推动洞天演变的一份力量。

最神奇的是,李之源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这方洞天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他仿佛成了这片天地真正的主宰,心念所致,可微调风雨,可感应地脉,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洞天边缘那层无形壁垒在玄黄之气与星力滋养下,正在极其缓慢地、却又坚定地向外扩张!

“以此阵为基,假以时日,我这小壶天,未必不能成长为一方真正的世界!”李之源心中充满了期待。

阵法初成,他并未停歇。趁热打铁,开始尝试《神机百炼谱》中的一种简易“黄巾力士”的炼制法门。他摄取了一些洞天内的五行精粹与一缕玄黄之气,以神念为炉,以《万象炼天术》中的凝形手法,缓缓塑造成一个模糊的人形。

这一次炼制,远比之前任何一次炼器都要轻松、顺畅!洞天内的玄黄之气仿佛是最好的粘合剂与赋能剂,使得材料融合得完美无瑕。不过半日功夫,一尊高约七尺、通体呈现淡黄色、面容古朴、眼神略显呆滞,但散发着相当于后天武者气息的“黄巾力士”便站立在了他的面前。

这力士并非战斗傀儡,主要用于处理洞天内的杂务,如平整土地、引导水流、采摘灵药等。李之源分出一缕神念印记打入其核心,力士眼中顿时有了一丝灵光,对着李之源笨拙地行了一礼,然后便按照李之源的心意,自动走到一旁,开始清理山峰上的落叶。

虽然只是最低级的道兵,但其成功炼制,意味着李之源已经初步掌握了上古炼气士“点化道兵”的手段!这对他未来管理愈发庞大的产业和界域,意义非凡。

做完这一切,李之源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心神略有疲惫,但更多的是充实与喜悦。

他立于峰顶,看着眼前千里洞天在“周天星斗玄黄阵”的运转下生机勃勃,玄黄之气氤氲流转,星辰之力点点洒落,黄巾力士勤恳劳作……一种“造化在我,未来可期”的豪情油然而生。

这次在小壶天的悟道与实践,不仅让他初步消化了上古炼气士的传承,更让他找到了一条将传承与自身之道、与经营世界完美结合的道路。

“是时候出去了。”他感受着自身愈发圆融的道境和更加深厚的神魂之力,目光仿佛穿透了洞天壁垒,看到了外界的风云变幻。

带着这份巨大的收获与明晰的前路,李之源身形一晃,便已离开了小壶天,重新出现在了西域陨星原。

他回首望了一眼金机界的方向,又看了看长安,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

(第七十八回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