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 > 第105章 不惜一切代价

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 第105章 不惜一切代价

作者:振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13:21:31

新装备的训练总是最令人期待的挑战。 三个月来,部队陆续列装了单兵无人机、夜视仪、热成像仪等新型装备。每个新装备的到来,都意味着新一轮的刻苦学习。

夜深人静时,学习室的灯光总是亮着。队员们围坐在一起研究新装备的技术手册,有时为了一个数据参数要反复验证到凌晨。田甜是这方面的能手,她总能把复杂的技战术参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要领。

体能地狱周是每月的必修课。 这是对身心极限的终极考验——连续七天的高强度训练,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三小时。队员们要在极度疲劳状态下完成各种战术任务,这是对意志力的极致磨练。

第三个月的地狱周尤其残酷。当时正值盛夏,训练场地面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在一次长途奔袭中,谢堇雨险些中暑,是方辰阳和萧胖子轮流搀扶着她完成了最后五公里。

在特种部队,没有一个人会被落下。队长周明川的话成了每个队员的信念。

就这样,日复一日,训练从未停止。汗水浸透的作战服晒干又湿透,作战靴磨破了一双又一双,手上的老茧褪了又长。每个人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不仅是军事技能的提升,更是意志品质的锤炼。

直到三个月后的那个清晨,一切才发生了转变。那天本是又一个普通的训练日,但当队员们完成早操集合时,却发现训练场上的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中队长袁明亲自站在指挥位置,神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全体注意!上级命令......

新的征程,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早晨,悄然开始了。而之前三个月的刻苦训练,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准备。每一个汗流浃背的清晨,每一个挑灯夜战的日子,都在此刻显现出它们的意义。

袁明的声音像出膛的子弹,划破了沉闷的空气。几乎在同一时间,散布在训练场各处的身影迅速移动,作战靴踏在地面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声响。

方辰阳站在队列最前方,迷彩服已被汗水浸透,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他用余光瞥见身旁的周明川微微蹙眉,后排的童安然轻轻调整了战术手套的位置——这是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信号:这次任务不简单。

袁明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张面孔。“同志们,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蛟龙九队即刻前往南海执行任务。”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具体任务细节,将在抵达目标区域后下达。现在,给你们十五分钟准备,十点十五分准时登机。”

没有解释,没有详细说明,只有简洁到近乎苛刻的命令。方辰阳感到一丝不安在心头蔓延——这不符合常规任务部署的流程。

然而正如袁明所说,这支特战九队已非昔日那支刚组建时的稚嫩队伍。

十五分钟后,当袁明再次出现在训练场时,他身后跟着两位女兵。这一不寻常的景象让队员们难以掩饰惊讶——在蛟龙特战队的任务史上,还从未有非战斗人员随行,特别是这样两位看似与战场格格不入的女兵。

“这位是温合韵教授,”袁明侧身介绍道:“旁边这位是卢小云上尉,温教授的助理兼安全联络官。”

方辰阳迅速打量了两位女性。温教授约莫四十多出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神中透着学者特有的专注与敏锐。她身穿简洁的卡其色野外作战服,肩上的背包看起来相当沉重。卢小云则年轻许多,大概二十二三岁,身姿挺拔,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作战服臂章上显示她来自海军。

袁明向前一步,声音陡然严肃:“同志们,你们的任务是护送温教授和卢上尉前往永暑礁及附近海域,确保她们在执行科研任务期间的绝对安全。我重复一遍——是绝对安全。”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炬:“这次任务代号‘卫士’,保密等级为绝密。在温教授完成她的研究工作前,你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她和卢上尉的安全。即使付出生命,也要将两位平安带回。”

训练场上静得只剩下风声。方辰阳能感觉到队友们的呼吸变得沉重。这不是普通的护卫任务——绝密等级和“不惜一切代价”的措辞,暗示着任务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

“队长周明川。”袁明点名。

“到!”周明川向前一步。

“你将全权负责此次行动的军事指挥。卢小云上尉负责与温教授的协调联络,并在科学事务上提供必要支持。所有重大决策必须由你们两人共同商议决定。”

“明白!”

袁明转向一旁的值班参谋点头示意。很快,几个士兵推着移动显示屏来到训练场中央。屏幕亮起,显示出南海海域的详细地图。

“情报显示,近期永暑礁附近海域活动异常。”袁明用激光笔指向地图上的红点,“有多股不明势力在该区域活跃,包括跨国非法捕捞集团,以及可能的外国情报人员。”

激光点移动到永暑礁东北方向约二十海里处的一个小岛。“这里是温教授的主要工作区域——‘海龙号’海洋观测站。该观测站是我国南海海洋生态研究的重要前哨,三个月前观测到了一种罕见的物体发光现象,这正是温教授此次研究的重点。”

卢小云上前一步,向队员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同志们,请多指教。我简要说明一下情况。温教授的研究对我国南海生态环境监测和科技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预计在观测站停留三至五天,期间需要进行多次深海采样和夜间观测。”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显示出受过专业训练的背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可能有境外势力对温教授的研究成果感兴趣。因此,安保工作必须万无一失。”

温教授轻轻推了下眼镜,补充道:“我的工作需要在特定时间窗口进行,尤其是夜间观测必须在没有月光干扰的条件下完成。这意味着我们的行动时间表相对固定,可能会增加安保工作的难度。”

方辰阳迅速在脑海中梳理关键信息:固定时间窗口、夜间行动、敏感海域、多方势力觊觎——这些因素叠加,使得任务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报告!”周明川举手发问,“请问我们是否拥有在遇到威胁时使用武力的授权?”

袁明斩钉截铁地回答:“在保护温教授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你们有权根据交战规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总部已经安排了一艘056型护卫舰在附近海域巡逻,随时可以提供支援。另外,永暑礁上的防空系统和雷达站也会为你们提供预警支持。”

童安然紧接着问:“通讯方面有何安排?是否可能遇到信号干扰?”

“问得好。”卢小云接过话题,“我们将使用量子加密通讯系统,确保与基地的联系不被窃听或干扰。同时,每个人都将配备个人定位信标,一旦失散,系统会在第一时间锁定位置。”

接下来的三十分钟里,袁明和两位专家详细讲解了任务的每一个细节。周明川则根据这些信息,迅速在脑海中构建起行动方案。

“我们将分为三个小组。”周明川向队员们部署,“第一组由我带领,负责贴身保护温教授;第二组由方辰阳负责,负责外围警戒和侦察;第三组由童安然指挥,负责通讯联络和应急支援。”

他转向卢小云:“卢上尉,你建议如何安排温教授的工作日程?”

卢小云与温教授低声交流后回答:“我们建议将主要野外工作安排在凌晨四点至七点,以及晚间八点至十一点。这两个时间段符合观测要求,同时也能利用夜色提供额外掩护。”

周明川点头表示同意,同时补充道:“我们会安排两班倒的休息制度,确保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警戒力量。另外,我建议在观测站设置多重警戒圈,最外围由运动传感器和无人机巡逻覆盖。”

袁明满意地看着周明川迅速制定出详细计划:“看来你们已经准备好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方辰阳提出了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撤离方案是怎样的?如果发生最坏情况,我们如何安全撤离?”

“观测站配备有高速突击艇,可以在十五分钟内抵达永暑礁主岛。”卢小云回答,“同时,护卫舰上配备的直升机可以在接到信号后二十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我们还准备了应急方案——在观测站水下舱室内,有一艘小型潜水器,可以作为最后的逃生手段。”

所有细节安排妥当后,袁明做了最后总结:“记住,这次任务不仅关系到两位同志的安全,更关系到国家重要科研成果的保护。蛟龙九队从未让祖国和人民失望,我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周明川带领全体队员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