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凡人修仙,韩老魔是我领路人 > 第454章 金丹无瑕

凡人修仙,韩老魔是我领路人 第454章 金丹无瑕

作者:风清子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11:42:02

夕阳把望潮村的屋顶染成暖金色时,**拎着半袋刚从王婶家换来的腌鱼,走到了老郑头的渔棚前。老郑头正蹲在地上,用麻绳修补着一张破损的渔网,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却灵活得很,麻绳在他手里绕了两圈,就把破洞缝得严丝合缝。

“郑老伯,忙着呢?”**把腌鱼放在棚边的石桌上,顺手拿起一根细麻绳,帮着理了理缠绕的线头。

老郑头抬头看了他一眼,放下手里的活计,从怀里掏出旱烟袋:“刚把最后一张网补完,明儿个就能让大伙儿出海了。你这是……要走?”他眼尖,瞥见**身后的行囊比平时鼓了些,还多了个装水的皮囊——那是村里李大叔昨天刚给他的,说是用海兽皮缝的,装水不漏。

**点点头,在老郑头对面的石头上坐下:“我想找个地方静几天,梳理梳理心里的事。之前您跟我说过,村东头那片乱石滩后面,有个天然的礁石洞窟,干燥又隐蔽,我想去那儿待一阵子。”

“你说的是‘石龙洞’?”老郑头磕了磕烟袋锅,眼神里多了几分担忧,“那洞是挺隐蔽,可里面黑黢黢的,还潮得很,你一个人待在里面,多不方便?要不就在村里找间空屋,王婶家隔壁就有间闲房,收拾收拾就能住。”

“不了,老伯。”**笑了笑,“我要做的事,得清净,不能打扰村里人。您放心,我带了干粮和水,还跟王婶要了些晒干的草药,万一着凉了也能应付。等我忙完了,就回来跟您一起钓鱼。”

老郑头还想再劝,可看着**眼神里的笃定,知道他拿定了主意——这小伙子看着温和,心里却有主意得很,就像上次风暴时,任谁劝都不肯下山,最后反而得了不少感悟。他叹了口气,从渔棚角落拖出一个布包,递给**:“这里面是我前几天晒的鱼干,还有两个杂粮饼,你拿着。那洞里没火,可别吃凉的,要是饿了,就出来找我,我给你热粥。”

**接过布包,触手温热,还带着鱼干的咸香。他心里暖烘烘的,刚想道谢,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转头一看,是小石头拎着个布袋子跑了过来,额头上还冒着汗。

“赵大哥!你要走了怎么不跟我说?”小石头跑到**面前,把布袋子往他手里塞,“这是我攒的海螺哨子,有三个!你在洞里要是闷了,就吹哨子,我在村里能听见!”

布袋子里装着三个打磨光滑的海螺,每个海螺的顶端都钻了个小孔,是小石头前几天特意找村里的铁匠帮忙钻的,吹起来能发出清亮的声响。**捏着海螺,指尖能感觉到小石头留下的温度——这孩子为了打磨这些海螺,每天放学都蹲在海边,磨得手指都红了。

“谢谢你,小石头。”**把海螺小心翼翼地放进行囊,摸了摸小石头的头,“我在洞里不闷,等我出来,就教你吹箫,好不好?”

小石头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我等着!你可别待太久啊,村里的螃蟹都快肥了,我还想跟你一起去礁石缝里抓呢!”

正说着,王婶也挎着个竹篮走了过来,篮子里装着一小罐蜂蜜,还有几包用油纸包好的草药:“赵小哥,听说你要去石龙洞,这蜂蜜你拿着,泡水喝能润嗓子;这几包草药,绿色的是治头疼的,黄色的是驱寒的,你记着,要是觉得不舒服,就用开水泡了喝。”

“王婶,您太费心了。”**接过竹篮,心里满是感激。他在望潮村待了不过月余,却像是在这里住了好几年,村里人的热情和实在,比修仙界的灵丹妙药更让他觉得温暖。

“跟婶客气啥!”王婶拍了拍他的胳膊,“你帮了村里这么多忙,修补渔船、教孩子们认草药,这点东西算啥。你在洞里要是缺啥,就跟小石头说,他会给你送过去。”

**一一应下,又跟老郑头、王婶、小石头叮嘱了几句,才背着行囊,朝着村东头的乱石滩走去。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是碎石的小路上,身后传来小石头的喊声:“赵大哥!记得吹哨子啊!”

他回头挥了挥手,直到看不见村里的屋顶,才加快脚步,朝着老郑头说的“石龙洞”走去。

石龙洞藏在一片巨大的礁石后面,洞口被藤蔓和杂草挡住,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拨开藤蔓,弯腰走了进去。洞里果然像老郑头说的那样,干燥又宽敞,地面是平整的岩石,角落里还堆着一些前人留下的干草,显然以前也有人来过这里。

他走到洞中央,放下行囊,先把干草铺在地上,当作床榻,又用几块石头在洞口垒了个简单的屏障,既能挡住海风,又能让光线透进来。做完这些,他坐在干草上,从行囊里拿出画叟送给他的那幅画——画纸被他小心地卷着,外面裹着一层油纸,没有受潮。他把画展开,铺在面前的岩石上,看着画里的芦苇、石蛙和渔灯,画叟的话又在耳边响起:“道在瓦砾,在屎溺,在山水,亦在人心。心静则万物皆显其真,心动则万象皆失其本。”

**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慢慢调整呼吸。他没有立刻运转灵力,而是先在脑海里梳理这些年的凡尘经历——从柳林镇的瘟疫,到雁门关的烽火;从龙泉古镇的打铁铺,到青石镇的学堂;从栖霞寺的晨钟,到望潮村的潮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像一颗珠子,在他的脑海里慢慢滚动,最后被一根名为“道心”的线串了起来。

他想起张老伯枯坐在倒塌的土屋前,眼神里的绝望让他第一次懂得“众生苦”;想起林素问在瘟疫中疲惫却坚定的眼神,让他懂得“守责”;想起王虎用胸膛挡住敌酋的刀,手里攥着给老娘的护身符,让他懂得“忠义”;想起欧炎打铁时“力沉三分”的叮嘱,让他懂得“锤炼”;想起薛娘子绣针下“心静如水”的教诲,让他懂得“坚韧”;想起画叟画里的留白,让他懂得“自然”……

这些感悟像涓涓细流,慢慢汇入他的识海。原本有些沉寂的“百草鉴”玉碑,此刻又发出了柔和的光华,玉碑上的丹道图谱变得更加清晰,以前晦涩难懂的草药特性,现在一看就懂;以前觉得生硬的灵力运转法门,现在一想就通。

**慢慢运转《太初经》,压制修为的《封灵诀》没有解开,可他能感觉到,体内的灵力比以前顺畅了太多。以前运转灵力时,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经脉里卡着,尤其是靠近丹田的地方,像是有一层薄薄的膜,让灵力流转得有些滞涩。可现在,那层膜像是被温水化开了,灵力顺着经脉流淌,没有一点阻碍,就像山间的溪流,自然而然地汇入大海。

他内视丹田,能清晰地看到那颗龙眼大小的金丹。以前金丹表面泛着耀眼的金光,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驳杂气息——那是他修为进境太快,心境没跟上留下的瑕疵。可现在,金丹的旋转速度慢了下来,却变得更加沉稳,表面的金光慢慢收敛,不再那么刺眼,反而呈现出一种古朴的暗金色,像是被岁月打磨过的宝玉。

第一天,**只是静静坐着,梳理感悟,让灵力在经脉里自然流转。洞里很静,只能听见洞外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哗啦、哗啦”,像是在为他伴奏。他没有刻意去引导灵力,只是让它顺着感悟的节奏走,就像画叟说的“顺其自然”。

第二天清晨,洞外传来几声清脆的哨子声——是小石头,他在村里吹海螺,怕**在洞里闷。**听见哨声,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却没有出去,只是继续沉浸在修行中。这时,他感觉到丹田内的金丹轻轻颤了一下,体积似乎缩小了一丝,可密度却增加了不少,原本有些驳杂的气息,又消散了一些。

灵力和神识开始慢慢交融。以前他的神识像是漂浮在灵力上面,两者之间总隔着一层,可现在,神识像是融入了灵力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丝灵力的流动,每一次金丹的旋转,都带着神识的印记;而神识也能借助灵力,感知到洞外更细微的动静——比如远处海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比如小石头在洞外放下食物时轻轻的脚步声。

第三天,**开始尝试运转“九窍呼吸法”——这是他从宗门典籍里看到的古法,据说能让金丹与天地灵气更好地交融,可以前他修为不够,心境也没到,一直没能成功。可现在,当他集中精神,引导金丹表面的九窍微微开合时,奇迹发生了——洞外的天地灵气像是受到了召唤,慢慢朝着洞里汇聚,在他身边形成了一个肉眼难见的微小漩涡。

这漩涡很弱,却很稳,灵气顺着九窍进入金丹,又从金丹里流转出来,带着一丝精纯的气息,融入他的经脉。以前吸收灵气时,总觉得有不少杂质,需要花费时间炼化,可现在,灵气通过九窍进入金丹后,自动就变得精纯了,像是被金丹过滤过一样。

老郑头说得没错,石龙洞虽然隐蔽,却有些潮。到了第四天,洞里的湿度渐渐大了起来,**的衣衫都有些发潮。可他一点都没在意,反而觉得这潮气像是能滋润他的经脉,让灵力流转得更顺畅。他能感觉到,丹田内的金丹越来越凝实,表面的暗金色越来越深,原本剩下的最后一丝滞涩之气,也开始慢慢消散。

第五天傍晚,洞外下起了小雨,雨滴打在礁石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睁开眼睛,内视丹田——那颗金丹已经不再旋转,而是静静地悬浮在丹田中央,体积比以前小了近三分之一,却像一颗浓缩的星辰,散发着古朴而沉稳的气息。金丹表面的九窍清晰可见,每一次开合,都能引动天地间的灵气,顺着经脉流转全身,没有一丝阻碍。

灵力和神识彻底交融,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洞外三里内的一切——老郑头在渔棚里收拾渔网,王婶在院子里收衣服,小石头在门口的石阶上坐着,手里拿着海螺,像是在等他回来。他还能感知到远处海面上的鱼群,感知到天上飞过的海鸟,感知到雨滴落在海面上激起的微小涟漪。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返璞归真”的意思——不是力量的减弱,而是境界的提升;不是锋芒毕露,而是内敛沉稳;不是刻意追求,而是水到渠成。

**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他没有解开《封灵诀》,可体内的气息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稳,都要纯。他走到洞口,拨开垒在外面的石头,雨已经停了,天边挂着一道淡淡的彩虹,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泛着金色的波光。

“赵大哥!你出来了!”

不远处传来小石头的喊声,**抬头一看,只见小石头拎着个食盒,正朝着他跑来,老郑头和王婶也跟在后面,脸上满是笑容。

“刚想给你送晚饭,没想到你就出来了。”老郑头走到**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看你精神头不错,比进去的时候还显年轻,看来这几天没白待。”

“托老伯和婶子的福,确实想通了不少事。”**笑着说,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境前所未有的通透,丹田内的金丹也彻底稳定下来——金丹圆满,至此功成!

王婶打开食盒,里面装着一碗热粥,一碟腌鱼,还有两个杂粮饼:“快趁热吃,你在洞里待了五天,肯定饿坏了。”

**接过食盒,坐在洞口的石头上,慢慢吃了起来。粥是温热的,带着米香;腌鱼是咸鲜的,带着海的味道。这些普通的食物,此刻吃在嘴里,却比修仙界的灵丹妙药还要香甜。

小石头坐在他身边,好奇地问:“赵大哥,你在洞里做什么了?是不是跟画爷爷说的一样,在‘悟道’啊?”

**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算是吧,我在洞里想明白了,不管是画画,还是打鱼,还是过日子,最重要的是‘用心’——用心看,用心听,用心做,这样才能把事做好,把日子过好。”

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把“用心”两个字记在了心里。

夕阳渐渐落下,海面上的金光慢慢褪去,变成了柔和的蓝色。**吃完晚饭,把食盒还给王婶,又跟老郑头和小石头聊了一会儿,才说:“老伯,婶子,小石头,我在这里叨扰了这么久,该走了。”

“要走了?不再多待几天?”老郑头有些不舍,“明儿个我带你去抓螃蟹,这个季节的螃蟹最肥了。”

“不了,我还有事要做。”**站起身,对着老郑头、王婶和小石头深深鞠了一躬,“这阵子多谢各位照顾,**记在心里了。以后有机会,我还会来看大家的。”

他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显露修为,只是像一个普通的旅人,背着行囊,朝着望潮村外走去。小石头跟在他身后,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走出村子,才停下脚步,挥着小手喊:“赵大哥!记得回来教我吹箫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