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青帮最后一个大佬 > 第351章 停战协定

青帮最后一个大佬 第351章 停战协定

作者:长空利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10:59:07

就在伪满洲国宣布成立的几乎同时,那个更坏的消息,如同一直潜伏在暗处、计算着时机的毒蛇,终于亮出了淬毒的獠牙,给了所有关注国事的中国人致命一击。王汉彰通过詹姆士的渠道,先于市面上绝大多数人,得知了这个令人心悸的消息。

因为庙行的惨败,日本内阁恼羞成怒,为了挽回所谓的“皇军颜面”,再次临阵换将,撤换了作战不利的植田谦吉。他们组建了规模更为庞大的上海派遣军,由资深陆军大将、曾任陆军大臣的白川义则出任总司令,并再次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将第十一、第十四两个装备精良的常设师团投入上海战场!

至此,算上原先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第九师团,投入上海战场的日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九万人之众!黑压压的兵力,配上绝对制空制海的优势,无论是在兵力数量还是技术装备上,都形成了对中国守军压倒性的、令人窒息的绝对优势!

更可怕的是,白川义则这个久经战阵、老奸巨猾的日本大将,彻底改变了其前任们执着于正面强攻的呆板战术,采取了更为狡猾、老辣且致命的“陆海协同、侧翼迂回”战术。

他以第九师团继续在江湾正面佯攻牵制,吸引中**队主力注意力,同时秘密调动强大的第十一师团,利用中方漫长的防线难以面面俱到的弱点,于3月1日,出其不意地在浏河一带强行登陆成功,如同一把阴险的侧刀,狠狠斩向中**队主力的侧后,意图一举切断数十万将士的退路!

在这个绝密情报得到最终证实的那一刻,王汉彰正端着一杯刚沏好的热茶。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从冰水里伸出的无形大手狠狠攥住,骤然紧缩,几乎停止了跳动。血液仿佛瞬间冻结。手中的景德镇薄胎瓷茶杯“啪”地一声掉在坚硬的水磨石地板上,摔得粉身碎骨,滚烫的茶水四处飞溅,洇湿了他昂贵的西装裤脚,他却浑然未觉,只是僵直地站在那里,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

完了……他内心深处最恐惧、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丝毫不给刚刚燃起的希望一丝喘息的机会。

一夜之间,上海滩的战局急转直下,风云突变!之前还浴血奋战、给予日军重创的中**队,转眼间就陷入了被敌人绝对优势重兵集团前后夹击、包抄围歼的极端危险境地!

刚刚因为庙行大捷和全国抗日**而在他心底升起的那点微弱的希望之光,在这冰冷残酷的现实铁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仿佛狂风暴雨中摇曳的残烛,那一点点微弱的光晕,随时都可能被彻底扑灭,重归黑暗。

接下来的日子,消息纷乱,人心惶惶。1932年3月2日,日军凭借优势兵力火力,占领闸北、大场等战略要地;3月3日,兵锋进抵南翔。中**队在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后路堪忧的情况下,为保全抗战力量,被迫含恨撤退。

就在这风雨飘摇、千钧一发之际,国际联盟于当日召开特别大会,迫于国际舆论压力,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战争。尽管中方主动后撤以示停战诚意,但气焰嚣张的日本并未立即宣布停战,直至国联对日本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施压,日本才心有不甘地被迫接受停火。

随后,经英、美、法、意四国调停,中日代表于 1932 年 3 月 14 日在上海英国领事馆开始了漫长而屈辱的谈判。谈判桌上,唇枪舌剑,实则强弱分明。谈判持续近两个月,最终于 5 月 5 日,由中国外交次长郭泰祺与日本特命全权公使重光葵签署了那份让无数国人感到悲愤的《淞沪停战协定》。

协定条约中约定,中日双方自 1932 年 5 月 5 日起停止一切敌对行为,战场限于上海周围地区。看似和平降临,但细看条款,屈辱尽显:上海市区及周围被划定为非武装地带,虽由中国警察接管,却明确规定中**队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而日本军队则“撤”至 “一?二八事变” 前驻地,但仍允许部分日军“暂驻”毗连地区,如同在中国咽喉旁留下一把随时可以再次刺入的尖刀。

这场持续了近三个月,双方付出了数万人伤亡代价的惨烈战争,最终竟以这样一种城下之盟、屈辱不堪的结果收了场!王汉彰拿到协定的具体条款文本时,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抖。他不由得想起詹姆士先生早些时候那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如今一语成谶。

看似一触即发、可能引爆全面大战的淞沪抗战,真的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被严格控制在了“局部冲突”的范围内,迅速开始,又以一种极不平衡的方式结束了。

而最关键的是,日本人完美地借助了一·二八事变牵制了国际和国内大部分注意力的时机,在他们处心积虑经营的东北,悍然宣布了伪满洲国的成立!

虽然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南京国民政府也发表了措辞最为激烈的抗议通电,但是在日本人强大的武力现实和既成事实面前,一切的抗议和悲愤,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一切,似乎都已经尘埃落定!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蔓延在每个国人的心头。

虽然上海的战事和东北的巨变,像两块巨大的陨石砸入中国这潭深水,激起了滔天巨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局势,但是,处在华北平原前沿、理应风声鹤唳的天津卫,在这段诡异的时间里,却呈现出一种异常安静!

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那个像附骨之蛆一样盯着王汉彰和兴业公司的日本青木机关特务头子茂川秀和,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露面。不仅是他,连平日里在天津街面上甚是活跃、飞扬跋扈的日本各类特务、浪人,其公开的活动也几乎像是骤然消失了一般,收敛了许多。

这种异常的平静,非但没有让王汉彰感到轻松,反而像是一块更沉重的石头压在了心上。他深知,这绝非日本人发了善心,要么是他们正集中精力消化东北和处理上海停战后的利益分配,无暇他顾。等到他们腾出手来,迟早还是要和自己图穷现匕的。

王汉彰这段时间也并没有闲着,或者说,他强迫自己忙碌起来,用具体的事务来填充时间,麻痹神经,暂时忘却那些令人沮丧和愤怒的家国大事。他将巨大的精力投入到了那家从希腊大毒枭马乐马拉斯手里连坑带骗弄来的真光电影院的改造与装修工程上。

这件事,成了他在乱世洪流中,能够安身立命的重要支柱。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茶楼不但能够带来巨额的利润,也能够搜集更多关于日本人的情报!有了这两点,他才能在与日本人的周旋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这段时间他事无巨细,亲自过问设计图纸、材料选购、工人调度,几乎把兴业公司和泰隆洋行的日常业务都暂时甩给了安连奎和秤杆。他存在银行里的那几十万大洋的丰厚存款,如同开闸泄洪般,哗啦啦地流淌出去,眼见着就要消耗得一干二净!资金链,开始发出了令人不安的警告声。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若媚的父亲,刚刚被提拔为太古洋行糖业公司副经理的赵金瀚,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精准地得知了王汉彰资金周转不灵的消息。他直接找上了兴业公司,走进了王汉彰的办公室。

没有过多的寒暄,赵金瀚坐下后,便从怀中掏出一张印制精美的支票,轻轻地、却又带着千钧分量,推到了王汉彰宽大的办公桌桌头。王汉彰目光一扫,心头一跳——那是一张汇丰银行的一万英镑支票!

“贤婿啊,”赵金瀚脸上带着关切而又不失体面的笑容,语气显得颇为推心置腹,“我听说你现在手头有点周转不开,搞那么大一个场子,花钱如流水啊。我呢,砸锅卖铁,把家里面所有能动的资产该卖的卖,该收的收,紧赶慢赶,总算凑了这一万英镑,给你应应急!”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王汉彰的反应,继续说道,“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和若媚的婚事既然已经定下来了,我就是你的老泰山了!你遇到了难处,我必须得帮你啊!这笔钱你拿去用,千万别跟我客气,也别有什么心理负担…………”

看着这张沉甸甸的支票,王汉彰心里跟明镜似的。以赵金瀚的职位和明面上的薪资水平来说,这一万英镑,绝对是他多年沉浮、苦心经营积攒下来的大部分身家,甚至可能是全部!

看来,为了彻底绑牢自己这个在他看来前途无量的“贤婿”,为了女儿赵若媚的未来,也为了他赵家今后的倚仗,这位精于算计的岳父大人,这次真是下了血本,把压箱底的老本都掏了出来!

王汉彰心里快速盘算着。这个钱,如果自己不收,以赵金瀚的性情和做事风格,肯定会想办法绕开自己,直接跑到家里去,把这笔钱塞给自己的母亲。母亲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些事情的烦扰,与其让她老人家跟着操心担忧,那还不如自己现在就顺水推舟,坦然收下。

想到这,他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感激笑容,开口说:“伯父如此厚爱,真是让汉彰……不知如何是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愧领了!您放心,这笔钱,我按银行最高的存款利率给您算利息,断不能让您吃亏!”

“嗨!说这些干什么!”赵金瀚故作豪爽地一摆手,声音也提高了几分,仿佛要驱散任何关于金钱的俗气,“你和若媚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还说什么利息不利息的,那岂不是太见外了?让外人听了,那不得让人笑话?!这钱,你安心用着便是!”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赵金瀚,王汉彰捏着那张支票,心情复杂。这笔雪中送炭的钱,确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但也让他和赵家,捆绑得更加紧密,更加难以分割了。虽然他和赵若媚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王汉彰总是觉得,这个女人似乎有什么事情在瞒着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