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七年,南京城上空弥漫着挥之不去的阴霾。长江以北,隐约传来炮声;长江以南,这座昔日的首都正陷入最后的疯狂与混乱。保密局大楼内,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凝重肃杀。
毛人凤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办公室,凝视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他手中紧握着一份刚刚送达的绝密文件,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长江,党国最后的天堑……”他低声自语,声音低沉而沙哑,“这道防线,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站在他身后的林寒、沈醉、郑耀先等人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他们都清楚,毛人凤手中的那份文件,正是关乎党国生死存亡的《长江防线终极部署及江防部队联络密电本》。
“这份文件,是总裁亲自审定的最终方案。”毛人凤缓缓转身,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江防部署、兵力配置、火力点分布、后勤补给路线以及各部队之间的联络密码,全在其中。”
他重重地将文件拍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这是党国的最高机密!任何人胆敢泄露,格杀勿论!”
“局座放心!”林寒立即表态,“文件将存放在我电讯处核心保险库,实行三重密码锁和二十四小时武装守卫。任何调阅必须经过您本人和我的双重授权,并全程监控记录。”
沈醉接着说:“总务处将负责文件流转的绝对安全,所有接触人员都将经过最严格的政治审查和背景调查。”
毛人凤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最终落在郑耀先身上:“耀先,你的行动处需配合林处长,务必做好外围安保工作。特别是文件在各部门间流转时,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郑耀先沉稳地应答:“卑职明白。我已挑选最可靠的队员组成特别护卫小组,将全程护送文件流转。”
会议结束后,郑耀先回到办公室,反锁房门,点燃一支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长江防线终极部署及江防部队联络密电本》——这份情报的价值无法估量。若能及时送达组织手中,将大大减少我军渡江作战的伤亡,加速全国解放的进程。
然而,获取这份情报的难度也堪称空前。文件存放在电讯处核心保险库,配备双重密码锁和全天候守卫。任何调阅均需毛人凤和林寒的同时授权,并且全程监控。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郑耀先苦思对策之际,刘铭章也在电讯处副处长办公室内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林寒将他召入办公室,指着桌上的文件说:“铭章,这是《长江防线终极部署及江防部队联络密电本》的副本,供电讯处研究江防部队通讯规律使用。你是我最信任的技术专家,这份文件的保管和研究工作就交给你了。”
刘铭章心中一震,面上却保持平静:“感谢处长信任。不知这份副本的保密级别和存放要求是?”
“与正本同级。”林寒语气严肃,“只能在你办公室内查阅,不得带出,不得复制,不得记录。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放回处内保险柜。我会随时检查。”
刘铭章点头称是,心中却明白,这是林寒的又一重试探。将如此重要的文件交给他保管,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当天晚上,郑耀先通过死信箱收到了组织的紧急指示:“不惜一切代价,获取《长江防线终极部署及江防部队联络密电本》。”
几乎与此同时,刘铭章也收到了类似的指令:“‘启明’同志,长江防线情报关乎渡江战役成败,务必设法获取。”
双方面临着同一个艰巨的任务,却因单线联系的原则,无法知晓对方也在为同一目标努力。
转机在三天后悄然出现。毛人凤突然召集紧急会议,宣布国防部决定对长江防线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核查。“为确保江防部署的绝对准确,各部门主管需携带相关文件,随我前往江防司令部参加联合会议。”这一消息让郑耀先和刘铭章同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文件一旦离开保密局大楼,便意味着有了获取的机会。
然而,难题依旧横亘在前。会议期间,文件将由各部门主管亲自保管,并有专门护卫严密看护。如何在如此严密的防护下获取文件内容?郑耀先苦思冥想,终于灵光一现。他找到林寒,提出建议:“林处长,此次联合会议事关重大,为防共党破坏,我建议对参会人员及随身物品进行严格安检。我行动处可负责此项工作。”林寒沉吟片刻,点头同意:“郑处长考虑周到。就由你处负责会议期间的安检工作。”
与此同时,刘铭章也在寻找突破口。他注意到,会议通知中要求各部门携带文件副本,而正本仍保留在局内。这意味着,他保管的副本将成为会议使用的文件。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形。
会议当天,江防司令部戒备森严。各部门主管在进入会议室前,均需通过行动处设置的安检通道。郑耀先亲自坐镇指挥,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个参会人员。当刘铭章提着公文包走来时,两人的目光有瞬间的交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