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来的林河、孙煊、文敏三人确实是好苗子,眼亮心正,上手也快。
可人手翻了一倍不止,原先那套小作坊式的管理法子立刻就不够用了。
十几号人挤在越发显得狭小的工坊里,场面比坊市最热闹的茶楼还乱。
找材料的喊着问谁见了他那筐淬火玉,等上一道工序的急得跺脚催前面快些,几个性子急的弟子自己琢磨着干,结果灵力输出不稳,“噗”一声轻响,又废了一块灵板。
材料的浪费肉眼可见地堆了起来,完成的合格部件却没见多多少。
徐易辰看着这场面,后槽牙都疼。这跟前世那网贷公司业务刚有点起色时一模一样,订单来了,内部先乱套了。
不行,得立规矩,得搞流程。他那网贷公司经理的劲儿一下就上来了,脑子里那套“标准化”、“精细化”、“KPI考核”的东西咕嘟咕嘟往外冒。
他没急着发火骂人,先是耐着性子观察了两天,谁手快,谁心细,谁常在哪环节出错,都默默记在心里。
然后,他挑了个时辰,把所有人拢到工坊中央。
“活儿多,乱,不是大家的错。”他开场先定了调子,没责怪任何人,“是咱这老法子,跟不上新形势了。
从今儿起,咱们换个干法。”
他拿起一块标准灵板,手指在上面虚划着:“瞧见没,往后,不兴一个人抱着一个家伙事儿从头干到尾了。
咱们把这活计拆开,像凡人那运河上的漕船,一节一节地过闸。”
“第一道,材料初筛与预处理。”他指着角落一堆刚送来的原材料,“林河,你带两个人,专管这个。
所有材料进来,先过你们的手。就照着墙上我挂的那张《材料入厂检验标准图录》,一寸一寸地比对,灵力波动、色泽、纹理,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合格的,分门别类放好,贴上绿签。不合格的,直接扔回料箱,贴红签退回。
你们的任务就是守好这第一道门,别让一块孬料混进来。”
林河认真点头,眼神里透着一种被赋予重任的凝重。
“第二道,基础器纹铭刻。”徐易辰走到工作区,“孙煊,你手稳,力气足,带三个人,就干这一件事。
用统一配发的‘制式灵笔三号’,照着悬浮在那里的‘标准基础器纹模板’,往合格的灵板上刻。
别的不用想,就保证每一笔的深浅、灵力输入的强弱、转弯的角度,都跟模板一模一样,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要的是快,是准,是千篇一律的好。”
孙煊瓮声瓮气地应了声“是”,挥了挥粗壮的胳膊,表示没问题。
“第三道,精细符文镶嵌与灵力桥接。”徐易辰看向文敏,“你心细如发,带两个人,负责这个。
把孙煊他们刻好的基础板拿过来,把这三枚微型强化符文,精准嵌进预留的节点,然后用凝玉胶做好灵力桥接,不能有丝毫偏差。
做完自检一遍,没问题就贴上黄签,放到那边流转台一号位。”
文敏轻轻吸了口气,小脸紧绷,用力点头。
“第四道,全面质检与分装。”他看向一位入门较早、性格沉稳的老弟子,“周师兄,你经验最老道,你带个人,负责最后把关。
前面所有贴黄签的半成品,到你这儿,用这台新弄来的‘测灵仪’全面扫一遍。
各项灵能参数达标,盖蓝章,入成品库。
不达标,找出问题环节,直接打回去,谁出的错谁自己修补,修不好扣贡献点。你们的章子,就是最终出口。”
他还明确规定了物料流转路线,划定了不同工序的区域,甚至规定了灵材箱和半成品摆放的高度和朝向,最大限度减少寻找和搬运的时间。
底下弟子们听得目瞪口呆。
炼器何等神圣精妙之事,讲究的是心神沉浸,人与器交融,哪曾听过这般像是凡间匠坊做木工活的搞法?这岂不是把炼器师的灵性全都磨没了?
“徐师兄,这是不是有点太…太刻板了?”一个平日喜好自由发挥的弟子忍不住开口,脸上全是纠结,“炼器之道,重在感悟与变化,如此机械重复,恐难出精品,更于修行无益啊…”
“在我这儿,第一要务是按时、保量、不出错地把合格的东西做出来。”徐易辰没给他太多发挥的空间,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感悟和变化,是你们下了工,自己个儿闭关琢磨的事。
在这工坊里,你就得守我这工坊的规矩。
你说灵性?看看你们这几天浪费的材料,哪一块灵板是有灵性自己跳起来说‘我废了’的?”
见众人还是面露迟疑甚至抵触,他抛出了杀手锏,指着墙上新挂出的一块大木板,上面画着清晰的表格:“从今天起,实行‘贡献点计件考核’。
每人每天干了多少合格品,出了多少废品,被质检打回几次,周师兄这里都会记档。
干得多、错得少的,月底贡献点自然水涨船高。
干得慢还老出错的,那就对不住,只能拿基本份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