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 第2章 流民归心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第2章 流民归心

作者:汉鼎归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09:36:14

王虎带着手下悻悻离去,临走时那怨毒的眼神,刘衍看在眼里,却并未放在心上。在汉末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味的忍让只会换来更肆无忌惮的欺压,唯有展现出足够的强硬,才能立足。

此刻,城南破庙前,流民们正围着粥桶,小心翼翼地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稀粥。虽然只是清淡的米粥,却让这些忍饥挨饿多日的流民们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慢点喝,都有,不够再盛。” 忠伯和几个仆役在一旁维持着秩序,脸上也带着几分欣慰——他们跟着原身受了不少委屈,今日跟着新侯爷出头,不仅救了人,还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

刘衍走到那两个被救下的女子面前,温声道:“你们别怕,现在安全了。你们的家人都在吗?”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子擦干眼泪,哽咽道:“回侯爷,我们是姐妹俩,家乡遭了旱灾,爹娘都饿死了,只剩下我们姐妹俩,一路逃到这里,没想到却被王虎的人抢走……若不是侯爷相救,我们姐妹俩恐怕就……”

说着,姐妹俩又要跪下磕头,被刘衍连忙拦住:“不必如此。眼下乱世将至,百姓流离失所,本侯也无能为力救尽天下人,但至少在这平原县,本侯会尽力护着大家。”

他看向周围的流民,朗声道:“诸位乡亲,你们大多是因为天灾**,才流落至此。如今朝廷昏庸,官吏**,想要活下去,只能靠我们自己。”

流民们闻言,都停下了喝粥的动作,抬起头看着刘天,眼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他们何尝不想活下去,可在这乱世之中,无依无靠,又能去哪里呢?

刘衍见状,继续说道:“本侯知道,大家现在最缺的是粮食和安身之所。从今日起,你们都暂且搬到侯府附近的废弃宅院居住,本侯会尽力筹措粮食,让大家不至于饿死。”

“真的吗?侯爷!” 一个年轻的流民激动地问道,眼中充满了希冀。

“本侯一言九鼎!” 刘衍沉声道,“但有一点,本侯可以给你们饭吃,给你们地方住,却不能养闲人。从明日起,凡是身强力壮的男子,都要跟着本侯训练,学习武艺和战阵;妇女们则负责纺织、做饭,照顾老弱;孩子们可以跟着识字、学算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我知道,训练很苦,甚至可能会有危险。但在这乱世,只有手里有刀,身上有武艺,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才能不被人欺负!你们愿意跟着本侯,一起拼一条活路吗?”

话音落下,破庙前一片寂静。流民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犹豫——训练苦倒不怕,怕的是跟着这位看似文弱的侯爷,最终还是难逃饿死或被人欺压的命运。

就在这时,刚才那个被救下的年轻女子站了出来,对着刘衍深深一揖:“侯爷救命之恩,我姐妹俩无以为报。我弟弟今年十六,身强力壮,愿意跟着侯爷训练,为侯爷效力!”

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身材单薄但眼神坚定的少年从人群中走出来,对着刘衍躬身道:“小人李铁,愿随侯爷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天看着李铁,心中微动——这少年虽然瘦弱,但眼神中透着一股韧劲,是个可塑之才。他点了点头:“好!李铁,从今日起,你就是本侯的亲卫,跟着本侯学习武艺。”

有了李铁带头,其他流民也渐渐动了心。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出来,叹道:“侯爷是个好人,愿意给我们一条活路。老夫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帮着照看孩子、修补房屋。老夫的两个儿子,都身强力壮,愿意跟着侯爷训练!”

“我也愿意!”“俺也愿意!”

越来越多的流民站了出来,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刘衍。他们走投无路,刘衍给了他们希望,哪怕这条路充满未知,他们也愿意赌一把。

刘衍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民心啊。在这个乱世,民心或许不能立刻带来兵甲粮草,却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走下去。

“好!” 刘衍高声道,“从今日起,我们就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要跟着本侯,本侯保证,总有一天,让大家都能吃饱穿暖,重返家园!”

“谢侯爷!” 村民们齐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坚定。

刘衍当即安排忠伯带着几个仆役,领着流民们前往侯府附近的废弃宅院——那是原身父亲留下的一处产业,早已荒废,正好可以用来安置流民。苏婉则带着几个女眷,回去准备更多的食物和被褥。

安排妥当后,刘衍带着李铁,返回了侯府。

回到侯府,刘衍第一件事就是清点安置下来的流民——总共八十七人,其中身强力壮的男子有三十四人,妇女二十三人,老人和孩子二十人。这个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是他起家的第一笔资本。

“李铁,” 刘衍看着眼前的少年,“你去把那三十四个男子都召集到侯府的演武场,本侯要亲自训练他们。”

“是,侯爷!” 李铁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刘衍走到演武场——那是侯府后院的一片空地,约莫半亩大小,地上长满了杂草,只有一个简陋的兵器架,上面放着几把锈迹斑斑的刀枪剑戟。

他找了把锄头,亲自清理起演武场的杂草。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想好好发泄一下,同时他也知道,想要让手下的人信服,就必须以身作则,他就独自一人在院子里除起杂草。

不多时,李铁带着三十四个流民男子来到了演武场。他们看到刘衍亲自锄草,都愣住了,连忙上前道:“侯爷,您歇着,让我们来!”

说着,几个男子抢过刘衍手中的锄头,卖力地清理起杂草。其他男子也纷纷动手,有的拔草,有的平整土地,干劲十足。

刘衍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中颇为满意。这些流民虽然出身底层,但都朴实能干,只要好好训练,再加以恩威并施,不难成为一支可用之兵。

半个时辰后,演武场清理干净。刘衍让众人列队站好——虽然他们站得歪歪扭扭,毫无章法,但眼神中都带着几分期待。

刘衍走到队列前,沉声道:“诸位,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本侯的亲卫乡勇。你们的任务,就是刻苦训练,保卫侯府,保卫我们的家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本侯知道,你们大多没有学过武艺,甚至连兵器都没碰过。但没关系,本侯会亲自教你们——教你们队列、教你们拳脚、教你们使用兵器、教你们如何在战场上活下去。”

“不过,训练会非常艰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到日落才能休息。而且,必须绝对服从命令,任何人敢违抗命令,都将受到严惩!你们能做到吗?”

“能!” 三十四个男子齐声喊道,声音虽然不算洪亮,却带着几分坚定。

“好!” 刘衍点了点头,“现在,我们先练队列。队列是军队的根本,只有队列整齐,行动一致,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他回忆着现代军训时的队列动作,开始教他们站军姿、稍息、立正、看齐、报数……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这些从未受过训练的流民来说,却并不容易。他们要么站不稳,要么动作变形,要么记不住指令。

刘衍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地一个个纠正,亲自示范动作。他知道,想要打造一支有纪律的军队,必须从最基础的队列训练开始,磨掉他们身上的散漫之气。

太阳渐渐升高,晒得人身上发烫。流民们大多穿着单薄的衣衫,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浸湿了衣衫,但没有一个人敢偷懒——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活路,必须牢牢抓住。

李铁学得最认真,他年轻,记性好,动作也最标准,很快就掌握了队列动作,被刘天任命为小队长,协助他训练其他人。

中午时分,苏婉带着人送来午饭——虽然只是粗粮饼子和野菜汤,但分量很足。众人狼吞虎咽地吃着,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饭后休息了一个时辰,下午的训练开始了——学习拳脚功夫。

刘衍本身没有武艺,但他经历过新时代的军训,知道一些基础的拳脚套路和发力技巧。他将这些简化,编成一套简单易学的拳法,按照以前的军训方法,编写成一个竹简,一点点的回忆,编写,先教会眼前众人,等队伍壮大后再以眼前的队伍发展壮大。以此为根基,同时他自己也一起练。

“出拳要快、准、狠,用腰腹发力,而不是只用手臂的力量……” 刘衍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防守要灵活,脚步要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虽然这套拳法很简单,但对于这些流民来说,却非常实用——至少能让他们在面对普通地痞流氓时,有自保之力。

傍晚时分,训练结束。众人虽然累得浑身酸痛,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精气神。他们能感觉到,自己正在发生变化——从一个任人欺凌的流民,慢慢变成一个有力量、有纪律的乡勇。

刘衍看着他们,满意地点了点头:“今日大家表现得都很好。回去后好好休息,明日一早,继续训练。”

“是,侯爷!” 众人齐声应道,躬身离去。

演武场上只剩下刘衍和李铁。

“侯爷,您辛苦了。” 李铁递过一块毛巾,“您身体刚好,不宜如此劳累。”

刘衍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道:“不辛苦。想要成就大事,哪有不付出的道理?对了,李铁,你以前有没有接触过武艺?”

李铁道:“回侯爷,小人在家乡时,跟着村里的老猎户学过一些粗浅的拳脚,也会用弓箭。”

“哦?” 刘衍眼中一亮,“那太好了。明日起,你除了跟着训练,还要负责教大家射箭——府中还有几张弓,虽然有些陈旧,但还能用。”

“是,侯爷!” 李铁躬身应道,心中充满了感激——他没想到,侯爷不仅救了他和姐姐,还如此重用他。

就在这时,忠伯匆匆走来,脸色有些凝重:“侯爷,王虎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刘衍接过信,拆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刘衍小儿,今日之辱,他日必百倍奉还。若识相,速速将流民遣散,否则,休怪王某踏平侯府!”

字迹潦草,语气嚣张,充满了威胁。

刘衍看完信,随手将其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冷笑道:“王虎倒是迫不及待地想找死啊。”

忠伯担忧道:“侯爷,王虎在平原县经营多年,手下有不少打手,还有县尉的职权,掌控着县里的弓手,我们现在只有三十几个乡勇,恐怕不是他的对手啊。”

刘衍当然知道王虎的实力——县尉掌管一县治安,手下有正规的弓手(相当于后世的警察),大约有五十人左右,再加上他私养的打手,总共有近百人,而且装备精良,比自己刚训练的乡勇强得多。

但他并不怕。

“忠伯,不用担心。” 刘衍沉声道,“王虎虽强,但他骄横跋扈,不得人心。我们有民心相助,再加上乡勇们刻苦训练,未必不能与之一战。更何况,他不敢轻易对本侯动手——毕竟,本侯是宗室,他若真的踏平侯府,就是谋反,朝廷不会坐视不管。”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忠伯,你立刻去清点府中的兵器和粮草,看看还能凑出多少。另外,加强侯府的戒备,安排人手轮流值守,防止王虎派人偷袭。”

“是,侯爷!” 忠伯躬身应道,转身离去。

刘衍看着夕阳下的演武场,心中思绪万千,今天他训练完以后觉得力气使不完,好像比昨天力气还大了,不知是原身的力气大还是作为穿越者的福利。

王虎的威胁,只是他崛起路上的第一个小障碍。他更担心的是,时间不等人——距离黄巾起义只有不到三年了,他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招揽人才。

“关羽、张飞、郭嘉……” 刘衍心中默念着这些名字,“你们在哪里?本侯已经准备好了你们的职位,就等你们来了!”

他知道,想要招揽这些顶尖人才,光有诚意还不够,还需要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潜力。他必须尽快在平原县站稳脚跟,积累足够的资本,才有资格去寻访这些人。

而眼下,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训练好这支乡勇,壮大自己的武艺,应对王虎的威胁,同时,想办法筹措更多的粮食和资金——没有粮食,留不住流民;没有资金,无法购买兵器和粮草,更无法外出寻访人才。

“粮食,资金……” 刘衍皱起了眉头,心中盘算着。

平原县的豪强除了王虎,还有几家,虽然势力不如王虎,但也颇有资产。或许,可以从他们身上想办法?

但强行索要,只会失了民心。最好的办法,是说服他们主动捐献——用未来的利益,换取他们现在的支持。

“有了。” 刘衍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可以搞一个‘义捐’——告诉那些豪强,黄巾将至,乱世来临,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保住家产。他们捐献粮食和资金,本侯则承诺,会保护他们的安全,日后若本侯崛起,必给他们丰厚的回报。”

这个办法虽然有些冒险,但值得一试。那些豪强大多惜命惜财,只要让他们意识到乱世的危险,再加上他这个宗室的承诺,未必不会动心。

“明日,就去拜访那些豪强。” 刘衍心中打定主意。

夜色渐浓,侯府内一片寂静。刘衍回到房间,苏婉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热水。

“夫君,今日累坏了吧?” 苏婉递过干净的衣物,“快洗洗歇着。”

刘衍看着她温柔的眼神,心中一暖,笑道:“不累。有婉娘在,再累也值得。”

苏婉脸颊微红,轻声道:“夫君今日做的事,我都听说了。流民们都在夸赞夫君是个好侯爷呢。”

“那是自然,也不看是谁的夫君。” 刘衍笑着打趣道。

苏婉被他逗得笑了起来,房间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洗漱完毕,刘衍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脑海中不断推演着未来的计划——提升自己武艺,训练乡勇、筹措粮草、应对王虎、寻访人才、备战黄巾……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但他并不畏惧,最愁的就是如何提升自己武艺,要不然空有一身力气,靠自己练,什么时候才能和三国一流名将过招。

他来自千年之后,带着历史的智慧和先知先觉的优势。他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在这个乱世中崛起,最终扫平群雄,重造大汉,阻止五胡乱华的悲剧重演。

“大汉,不会亡!” 刘衍在心中默念,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侯府的屋顶上,仿佛为这座沉寂已久的侯府,镀上了一层希望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