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 第164章 正位中宫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第164章 正位中宫

作者:汉鼎归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09:36:14

刘衍加九锡,着王服,二子接连降生,邺城上下弥漫着鼎革前夕的亢奋与喧嚣。然而,在这权力与子嗣的双重喜悦中,刘衍却做了一件令朝野颇感意外,细思之下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大事——他并未选择出身最高贵或母族势力最显赫的妃嫔,而是正式颁下王诏,册封苏婉为唐王后!

这道诏书,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邺城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但很快,这涟漪便化为了广泛的认同与赞誉。

诏书褒德,明定国本

册封诏书由刘衍亲自审定,词藻华丽而情真意切。诏书中并未过多强调苏婉的容貌,而是浓墨重彩地褒扬其“性秉柔嘉,行符律度。自奉巾帼于微时,辅弼王业于艰难。温恭淑慎,克娴内则;仁恕明达,德耀中闱。昔罹吕布之困,志节不改;常怀忧勤之心,夙夜匪懈。抚育子嗣,慈爱有加;和睦宫闱,表率群下。允协母仪于天下,宜正位号于王庭。”

这道诏书,几乎是对苏婉跟随刘衍以来所有付出的总结与肯定。它明确告诉天下人,苏婉之所以能被立为王后,并非凭借家世或一时的宠幸,而是源于她自微末之时便不离不弃的陪伴,源于她在刘衍事业艰难时期所展现的坚韧与支持,源于她抚育子嗣(尤其是长子刘晟)的功劳,以及她自身足以母仪天下的贤德品行。

凤冠霞帔,母仪初显

册封典礼虽因国制未定(尚未正式称帝)而有所简化,但其庄重与荣耀,已远超寻常。苏婉身着特制的、纹绣着凤凰与牡丹的深青色祎衣,头戴珠翠凤冠,在女官的引导下,于汉王府正殿接受了刘衍的亲授册宝。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温婉柔顺的侧室,而是名正言顺的唐国王后,未来帝国的女主人。

她的脸上带着端庄得体的微笑,眼中却隐隐有泪光闪烁。这泪光中,有苦尽甘来的感慨,有身居高位的惶恐,更有对身边这个给予她一切的男人深沉的爱与感激。她深知,这顶凤冠的重量,不仅仅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朝野归心,内廷肃然

苏婉被立为王后,在朝野内外获得了普遍的支持。

· 于老臣宿将:他们大多知晓苏婉自刘衍起于微末时便相伴左右,对其品德与付出心存敬意,认为她正位中宫,实至名归,有助于维持新旧臣子之间的平衡。

· 于内宫女眷:苏婉素来待人宽和,不妒不骄,与其他妃嫔(如慕容氏)关系和睦。她被立为王后,使得内宫秩序井然,减少了争宠夺位的隐患。即便是慕容氏,因其子亦得刘衍喜爱,且苏婉并未因正位而打压她,反而多加抚慰,故也表现得颇为恭顺。

· 于天下舆论:刘衍立“贤”而非立“贵”,被视为其重德重情、不慕虚名的明君之举,进一步提升了其个人威望,也与即将诞生的新朝所欲宣扬的“仁德”治国理念相契合。

中宫既定,王朝新象

苏婉正位中宫,标志着刘衍集团内部结构的最终完善。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有了明确的女主人,这对于稳定后宫、教育子嗣、乃至将来母仪天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如同刘衍这艘即将驶向帝位的巨轮上,那根稳定而重要的锚。

站在崭新的宫殿之中,望着身边意气风发的丈夫和懵懂可爱的孩子们,苏婉知道,她的人生已经与这个即将诞生的庞大帝国彻底绑定。她不再是那个只需仰望夫君的小女子,而是需要以贤德辅佐君王,以慈爱养育储君,以宽厚母仪天下的国母。

凤栖梧桐,德配其位。 苏婉的册封,不仅是刘衍个人情感与道义的选择,更是一个新兴王朝在创立之初,对“家国一体”理念的郑重确认。它为即将到来的帝国时代,奠定了一个稳定、和谐且充满温情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