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 第112章 康熙皇帝

【这就成了比黄巾军起义时更大的混乱,也为后来三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道教推崇张道陵一派,张角若不起义,声望远超张鲁、张道陵。】

【道门师字难得,张角被称作大贤良师,这个师字本身就是一种分量。】

【张角不发动黄巾起义,在道.教地位比张道陵还高。】

【书上说张角没有反前,光教众就是几十万,地位肯定不低。】

【张角颠覆了大汉,不然的话,又一位圣人出,】

【道.教干的都是大事。】

【哪有什么符水,就是米汤。

【符水就是米汤之类的粮食,当时的病大多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症状,

毕竟张角医治的大多都是底层平民,年年战乱,吃不起饭,营养不良很正常。】

【浮水汤就是粟米葵菜肉末煮的。】

【以一人之死,撼动四百载之气运,唯有大贤良师当之】

“果然是这样。”

大明,朱元璋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对张角这样的人物更加佩服了。

“在他造反之前,名利权都拥有了。

难得啊难得啊。”

能设身处地忧国忧民,这样的人很难得。

“吩咐下去,为贤良大师立碑。”

朱元璋挥了挥手,要陷入回忆之中。

“咱年纪大了,也喜欢回忆往昔了。

那个时候要是有口米汤,也不至于造反啊……”

话还没说完,就被身边的马皇后制止,后者笑骂,

“都当上皇帝这么久了,还把造反挂在嘴边。”

朱元璋挠了挠头,笑容憨厚的靠了过去。

“不管当多久,就是当千年万年。

咱也是妹子的重八~”

“多大人了,孩子还在呢,羞不羞啊。”

好大儿朱标早就实现了,带着一众兄弟转身。

眼不见为净。

朱棣悄悄在他耳边说话,一边笑一边小声开口。

“也就是娘了,要换个人早就被父皇拿刀砍了。”

老朱耳朵多尖啊,就是一脚踹过去。

“啊!爹啊!”

调皮没得逞的老四企图唤起父爱。

“一边玩去。”

老朱:那玩意儿只对好大儿有。

天幕下,主角黄角从头看到了尾,全程沉默不语。

身边两位师弟看的着急。

“既然这是天命,贫道更要遵循。”

在天幕出现之前,他迷茫过。

可昨夜在梦中,天幕送了他四个字。

“遵循本心。”

黄角抬头望向天边,远处三两只大雁齐齐掠过。

“黄天当立。”

【作为一个崛起于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原本的族号为女真,后改为满。】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8岁登基(6周岁),10岁丧母,

14岁智擒鳌拜,后亲政,20-29岁平定三藩,30岁收复台湾,

36岁驱逐沙俄,44岁大破准噶尔,69岁去世。】

清朝,康熙时期,

端坐在皇位上的康熙皇帝嘴角勾起微小的弧度,

“轮到朕了。”

终于等到了。

康熙皇帝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这一生有大功无大过,在史书上的评价必定不会很差。

【康熙一生励精图治,曾六次南巡,三次东巡、一次西巡,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

所以为什么有个电视剧叫《康熙微服私访记》呢,

因为康熙真的很爱私访体察民情。

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康熙长相姣好、五官端正、英俊潇洒、神采奕奕,看了就叫人喜欢。

从小就受到祖母(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的喜爱。

因为康熙父母早逝,是祖母教导他读书、写字,甚至是做皇帝的礼仪,祖母对他要求严格。

康熙34岁时祖母因病去世。

康熙和祖母感情非常深,对祖母非常孝顺,

多次陪伴祖母去泡温泉,病危时侍奉左右,片刻不离。】

清朝,

康熙闻言满面笑容,当了皇帝几十年,他自问功大于过。

“终于上榜了!”还是正面的评价。

老康:能洗清我的冤屈了。

之前太子盘点系列都快把他骂成后爹了。

“朕还是很厉害的嘛!”

【小时候的康熙酷爱读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刻苦,刨根问底,

经常问的先生都答不上来。有一次因为读书太累还咯血了,但从不曾懈怠。

当政时,他除了生病、节假日,重大变故外,一天也没有耽误上朝,

并且到处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减轻徭税赋役,为国为民。】

【康熙还文武双全,善骑射,精通四书五经,还会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自己还读了好多医书。

他饮食有节,起居有序,衣着干净,室内温馨。

康熙就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

天幕下,胤礽的眼中有怀念也有痛苦,

怀念的是幼时日日照顾的阿玛,痛苦的也是成长后日日监视的康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