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伪神执笔
承太郎意志的沉寂,并非虚无的降临,而是一种更为精密的替代。如同最高明的窃贼,知源DIO并未粗暴地破坏世界规则的框架,而是悄然接管了那因失去核心而空转的“管理员权限”。
他做的第一件事,并非彰显自己的力量,而是隐匿。
他将自身的存在频率与承太郎残留的规则波动高度同步,模仿着那份浩瀚与包容的表象。星空依旧璀璨,微风依旧和煦,杜王町的樱花甚至开得更加繁盛。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生灵而言,世界仿佛没有任何变化,那份令人安心的“守护感”似乎依旧存在,只是……少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人情味”,多了一点冰冷的、程序化的完美。
东方仗助走在街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阳光很好,街道很干净,邻居们微笑着打招呼,但他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喂,康一,”他拦住同样眉头紧锁的广濑康一,“你有没有觉得……好像忘了点什么?”
康一茫然地摇了摇头:“仗助你在说什么?今天天气不是很好吗?”他下意识地想让气氛轻松点,却发现自己连一个简单的、带着暖意的词语都构思不出来,最终只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嗯,很好。”
岸边露伴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对着空白的画布发呆。他想画下心中的不安,想记录那星空熄灭的瞬间,但当他提起笔时,脑海中关于承太郎意志存在的具体感觉,竟然变得模糊不清,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他能画出星空的形,却画不出那份“神”。
“怎么回事……”露伴烦躁地扔掉笔,“我的‘真实’……被干扰了?”
知源DIO隐藏在规则的幕后,冷漠地观察着这一切。他正在小心翼翼地、如同外科手术般,修改着世界的“底层认知协议”。他并非直接删除关于承太郎的记忆,那太粗暴,容易引发系统性的崩溃。他是在进行概念替换和逻辑覆盖。
他将“守护者承太郎”的概念,悄无声息地替换为“世界自我调节机制”。
他将承太郎的“意志”,解释为一种“和谐的物理常数”。
他将所有因承太郎沉寂而产生的异常感和缺失感,引导为“季节更替带来的正常情绪波动”或“个体暂时的心理不适”。
这个过程缓慢而隐蔽。如同将清水滴入墨池,起初看不出变化,但整个池水的本质已在悄然改变。
完成了初步的隐匿和认知覆盖后,知源DIO开始了他的“创作”。
他首先选择的试验场,是一个偏远的、几乎没有任何觉醒者的小镇。
他轻轻拨动了“**”与“满足”的规则弦。
镇上的居民们,几乎在同一时刻,内心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对某种特定颜色(比如一种诡异的荧光绿)的狂热喜爱。他们开始疯狂地购买、涂抹、穿戴一切与那种颜色相关的物品。街道、房屋、乃至宠物,都被染上了那片令人不适的绿色。邻里之间为此爆发争吵,甚至斗殴,只因为对方拥有的绿色不够“纯正”。
而这疯狂的集体行为,在他们自身的认知里,却是“发自内心的审美选择”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知源DIO满意地“看”着这片被他随意涂抹的“画布”。
“看吧,承太郎,”他的意念带着冰冷的嘲弄,“你珍视的‘自由意志’,是多么容易被引导和扭曲。你所守护的‘真实’,其边界又是何等的模糊。”
他并未就此停手。他开始尝试更大胆的“设定修改”。
他将某个无关紧要的配角A“设定”为注定会被主角团在下一场事件中拯救的关键人物,并提前“植入”了A对其中某位主角(比如仗助)的、毫无来由的、极其强烈的憎恨。他扭曲了时间线的细微因果,确保这场“命中注定的冲突与拯救”会如期上演。
他又选中了另一个配角B,恶作剧般地“赋予”了B一个极其鸡肋、却会消耗大量体力的替身能力,比如“能让周围三米内的蚊子瞬间昏迷五秒”,然后饶有兴致地观察B如何从困惑到尝试使用,再到彻底抓狂。
这些改动,对于宏大的世界而言,微不足道。但它们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世界的运行,不再基于某种内在的、充满温情的“守护意志”,而是基于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带着玩世不恭态度的“编辑”的随意念头。
乔鲁诺·乔巴拿在意大利的办公室里,猛地捂住了胸口。一股强烈的心悸感袭来,并非源于物理的伤害,而是源于血脉深处、与那片东方星空若有若无的联系,被某种冰冷的东西强行切断了。
他冲到窗边,凝视着天空。阳光依旧,但他“黄金体验”对生命本质的感知,却告诉他某种东西不一样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温暖的守护意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致的伪装。
“父亲……”他低声自语,脸色凝重。他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那个与他有着复杂血缘联系的存在(承太郎),其状态发生了剧变。而某种令人不安的东西,似乎接管了这片天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