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强化与告别
方舟73号种子库的港口内,希望号的修复和强化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纳米修复机器人群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蚁,已经完成了舰体结构的大部分修补,那些狰狞的裂缝和灼痕被崭新的合金板材覆盖,虽然颜色略有差异,但强度甚至更胜往昔。
真正的重点是针对“吞噬之口”边缘极端环境的改造。在莉娜和苏婉的联手主导下,希望号经历了一场近乎脱胎换骨的“手术”。
原本流线型的舰体外部,加装了一层蜂巢状的、闪烁着幽蓝色泽的附加装甲。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理防护,而是利用从种子库获取的某种非核心技术,结合苏婉设计的“规则扰流”模型,构建的主动式空间张力缓冲层。它不能硬抗攻击,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滑开”或“分散”极端引力潮汐和空间扭曲带来的撕扯力。
希望号的护盾发生器被完全重构,能量核心并联了来自种子库的三台高效能、高稳定性的备用能源炉,确保护盾在面临持续能量辐射和规则冲击时,能维持更长时间的稳定输出。莉娜甚至异想天开地拆解了一台从种子库废弃区找到的、功能不明的远古设备,将其中的几个能量回路逆向工程后,整合进了护盾系统,声称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欺骗低级别的规则判定”。
武器系统方面,所有对外攻击单元都被暂时降级,节省出的能量和计算资源全部倾斜给了超距探测阵列和紧急规避系统。用莉娜的话说:“在那种鬼地方,能提前零点一秒发现危险并躲开,比多一百门炮都有用。” 苏婉则优化了希望号的惯性阻尼器和紧急转向推进器,确保其在极端重力环境下依旧能做出相对灵活的机动。
整个希望号内部,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气氛。技术人员在各个舱室间穿梭,进行最后的系统调试;陆战队员们检查着单兵装备和舰内防御节点;非战斗人员则协助进行物资清点和固定,为即将到来的、可能极其颠簸的航行做准备。
帕拉斯站在舰桥,看着主屏幕上不断更新的各项参数,心中稍定。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将希望号武装到了牙齿,以应对那片未知的恐怖星域。
“归档者”的引导机器人无声地滑入舰桥。
【修复与强化工作已接近完成。预计三标准时后,希望号将达到预定状态。】
【根据协议,本设施提供的援助已全部交付。】
【最后提醒:目标星域‘吞噬之口’为已知最高风险区域之一。其物理规则存在大量异常与悖论。‘烈焰之心’作为‘世界引擎’部件,其能量 signature 与‘吞噬之口’的引力奇点存在某种未知的动态平衡,任何外力介入都可能打破平衡,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祝你们……好运。幸存者。】
机械的声音依旧平淡,但最后那句“祝好运”,却仿佛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人性化意味。
帕拉斯郑重地向引导机器人行了一个联盟军礼:“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回来,带着希望。”
三个标准时后,希望号所有系统指示灯转为稳定的绿色。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嗡鸣,修复一新的跃迁晶体开始充能,散发出令人心安的光芒。
“所有系统正常!跃迁引擎准备就绪!坐标已设定:烈焰之心星域!”莉娜的声音带着兴奋与紧张。
帕拉斯深吸一口气,坐回指挥席,目光扫过舰桥上每一张坚毅的面孔。
“希望号,出发!”
庞大的舰体缓缓脱离港口,调整方向,舰尾的跃迁引擎爆发出璀璨的蓝色光流,瞬间撕裂空间,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紫罗兰色的星云背景中,驶向了那片连接着毁灭与希望的未知之地。
北地冰原:石碑林的低语
与希望号那边热火朝天的准备不同,林墨小队所在的石碑林,时间仿佛凝固了。
绝对的寂静笼罩着这里,连风声都仿佛被那些沉默的黑色石碑彻底吸收。只有队员们粗重的喘息声和心脏在胸腔内沉重跳动的声音,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外面,那些冰骸和湮灭猎手并未离去,它们如同耐心的狼群,在石碑林的边缘徘徊,幽蓝或暗紫的目光穿透风雪,死死锁定着林墨等人的藏身之处。
“它们不敢进来……”雷刃靠在石碑上,小心地处理着臂膀上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那是之前突围时被猎手的利爪划开的,“这地方,果然有古怪。”
林墨没有回答,他盘膝坐在一块最为高大的石碑前,双目微闭,全力运转着归墟之力,试图尽快恢复。然而,这片空间的“寂静”力场,似乎对能量流动也有着某种压制和吸收作用,他恢复的速度远比预想中要慢。
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自从进入这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悲伤与沉寂感,就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星澜最后的警告——“墓碑,埋葬着失败的观察者”——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回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