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萍接过这两样东西,直接交给傅文佩让她学着管理。有了心萍精心制定的方案,只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即可顺利实施。
府中其他姨太太们也都各司其职,每月领到的月钱足以让她们过上优渥的生活。
如今整个府邸上下都对心萍心悦诚服,唯独尔豪和如萍依然心存芥蒂,不愿听从安排。
不过心萍很忙,无暇顾及他们的态度。
心萍精心筹划,妥善安排好府中各项事务后,悄悄寻觅了一处极为隐蔽的场所。
她购置下这栋不起眼的房屋,将其改造成一个秘密储备点。
屋内整齐地堆放着各类耐储存的干粮、应急用的消炎药品,以及她暗中收集的各种防身武器。
这个隐蔽的据点被她布置得井井有条,每样物资都分门别类地存放,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取用。
在庭院外围精心布置了一道阵法,凡是心怀赤诚的红军战士皆可自由出入,而那些心怀不轨的敌人,敌特,特别是那些侵我国土的日寇,则会被阵法所阻,寸步难行。
这些物资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它们都是专为爱国志士精心准备的。
心萍更是细心周到,特意在显眼处留下了一封亲笔信,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同胞的关切之情。
心萍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却为红军解了燃眉之急。
在以后的某一天,一支弹尽粮绝的小分队在绝境中发现了这栋神秘的房子,里面堆满了粮食、药品和武器。
最令人惊喜的是,队长在一个木箱上发现了一封信,展开阅读时激动得双手颤抖。信中写道:这房子物资皆赠予爱国志士,日寇与敌特皆不得其门而入。愿诸君善用,共赴国难。落款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国人士。看得那小队热泪盈眶。
这些都是后话了。
自从王雪琴背叛后,陆振华经过数月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将傅文佩扶正为大夫人。
每当如萍和尔豪追问她们母亲去向时,起初陆振华总是找些借口搪塞,后来实在不堪其扰。
便怒不可遏地道出真相:你们的娘背着我偷人,拿着老子的血汗钱在外面养汉子!你们以为老子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如萍闻言如遭雷击,颤抖着声音哀求道:爹,您一定是在骗我们对不对?娘她...她不会做出这种事...
滚!都给我滚出去!陆振华暴怒地拍案而起,额角青筋暴跳,将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瓷片四溅。
如萍和尔豪她们从未见过父亲如此震怒,吓得噤若寒蝉,慌忙退出了房间。
而此时的心萍,早已没时间听她们在做什么。她正忙着处理更重要的事务,在这期间还果断除掉了几个日后可能成为祸患的汉奸。
经过两年的精心布局,心萍在东北地区建立了隐蔽的情报网络,为日后协助红军抗击日寇打下坚实基础。
她更以独特阵法将东北丰富的矿产资源尽数隐藏,有效延缓了日寇的侵略步伐。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陆振华计划仅带心萍、傅文佩和依萍撤离东北。心萍却坚定地说:父亲,带上府中的人一起走吧!
可这太危险了!我们的积蓄也不够这么多人生活。陆振华忧心忡忡。
父亲放心,我已有周全计划。这两年府中姨娘们都已掌握谋生技能,弟弟妹妹们学业优异,将来定能为陆家开创新局面。我们在上海举目无亲,更需要团结一心。
经过深思熟虑,陆振华采纳了心萍的建议,将全家迁往上海,并为不愿同行者准备了丰厚安置费。
安顿好在上海公馆居住后,心萍向陆振华提出:父亲,我打算赴德留学。
为何突然要远赴异国?陆振华惊讶地问。
西方有许多先进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如今国难当头,我辈更当发奋图强。
可国外环境复杂,外人求学恐多阻碍......
我自有应对之策。父亲不妨培养些护卫,保护我们的产业。务必让弟弟妹妹们接受良好教育,这才是家族立足之本。
得到陆振华首肯后,心萍来到傅文佩房中看到依萍也在房间:娘、妹妹,我要出国学习先进的技术。
傅文佩顿时泪如雨下:这兵荒马乱的,叫为娘如何放心!
依萍紧紧攥着姐姐的手:姐姐别走,在家也能读书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依萍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
心萍轻抚妹妹的发梢,又想起乱世安危,跟傅文佩两人聊了一会,转头又去找陆振华对他建议:父亲,当务之急是请武师教授弟妹们防身之术。在这动荡年代,自保之力不可或缺。
“爹会留意的。你路上一定要小心保护好自己。”
“爹,我先走了。”陆振华派副官把心萍送到港口。
心萍拎着简单的行囊登上了开往德国的邮轮。甲板上,她注意到一群同样怀揣留学梦想的年轻人。
通过暗中观察,她发现其中有些人目光坚毅、心怀家国。对这些未来可能为国效力的栋梁之才,心萍悄悄为他们施加了平安符,愿他们一路顺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