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我在大秦种田养家 > 第9章 秋收祭灶夜,盐粮引纷争

陈麦穗结束了堆肥的查看工作,回到村里,正好赶上众人聚在祠堂前议论纷纷。她没有立刻动作,而是慢慢蹲下,从地上捻起一撮混着土的盐粒,放在掌心,迎着阳光眯眼细看。

“这盐,”她声音不高,却让四周嗡嗡的人声静了半拍,“掺了芒硝。”

赵王氏冷笑:“放屁!这是官盐!县仓发的!你懂什么?”

“我不懂。”陈麦穗站起身,从鹿皮囊取出那三包盐,依次倒在干净陶片上,“但我看得出,官盐是白晶粒,井盐带青灰,粗盐结块大——可这玩意儿,碎得像沙,遇光泛黄,是硝。”

她抓起一把掺硝的盐,扬手撒进旁边水盆。

水浑了,底部很快析出一层白渣。

“清水三碗。”她转头对李氏说。

李氏立刻端来三碗清水。陈麦穗分别将三种盐各取一撮投入碗中。粗盐沉底慢,井盐溶得清,唯有那掺硝的,水色发浊,渣滓如雪落。

“戍卒配盐,每月三两。”她声音平稳,“上个月石柱回来说,营里三十人,十七个夜里腿抽筋,尿黄如茶。他说,是缺盐。可要是天天吃这种硝盐——”她指了指浑水,“肾先烂了。”

人群里有人低声嘀咕。

“我家娃吃了嘴肿……”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小声说。

赵王氏猛地转向她:“你胡说什么!那是你喂馊了!”

那妇人缩了缩脖子,没再吭声。

里正赵德一直站在祠堂台阶上,铜杖拄地,没说话。这时他咳了一声,道:“盐政是郡府管的事,咱们百姓——”

“我不是要管盐政。”陈麦穗打断他,转身从鹿皮囊掏出炭笔,在祠堂外泥墙上唰唰画起来。

一道竖线,三道横线。

“郡城盐价,每斤三十钱。”她画第一道横线,“戍卒配给,是粗盐,每斤十钱。可咱们村里,黑市卖的是这种硝盐——”她指了指水盆,“每斤十八钱,还说是‘官仓特供’。”

她顿了顿,笔尖点在最低那条线上:“赵王氏家上个月买了三斤,花了五十四钱。她男人是里门守夜的,月俸才六十钱。你说,这盐是给戍边的,还是给家里吃的?”

赵王氏脸色发青:“你——你血口喷人!”

“我不是说你。”陈麦穗看着她,“我是说,谁在卖这种盐,谁在买这种盐,谁家孩子吃了嘴肿,谁家男人戍边尿血——这些,地不会骗人,盐也不会。”

她把炭笔往地上一插,从怀里摸出一张纸,展开。

“这是我让石柱从营里带出来的配盐记录。”她说,“三个月,三十人,共发粗盐一百八十九斤。可上个月,县仓出库记录写着——两百四十斤。”

人群炸了。

“多出五十斤去哪了?”

“肯定是被人换了!”

“难怪咱们买的盐一股苦味!”

赵德脸色变了。他盯着那张纸,又看向水盆里的浑水,嘴唇动了动,最终抬手:“撤了这些碗!别闹了!盐政不是你们能议的!”

陈麦穗没争。

她弯腰,把三块盐样重新包好,塞回鹿皮囊。然后走到祭台边,蹲下,一颗颗捡起沾土的饭团。

有人想上来帮忙,她摇头。

她捡得很慢,指尖沾满灰土,饭团上的盐粒被她特意留下来,放在另一片陶片上。

李氏站在一旁,突然从怀里掏出自家盐罐,倒了些在手心:“麦穗,你帮我看看……这罐用了两个月,最近炒菜发苦。”

陈麦穗接过,捻了捻,凑近闻了闻,点头:“掺了硝,不多,但久了伤身。”

“那……那我儿嘴肿……”那妇人抱着孩子又凑过来。

“换盐。”陈麦穗说,“别吃这个。”

“可去哪买?”

“井盐贵,粗盐难买。”陈麦穗抬头,目光扫过人群,“但我知道哪有盐矿,也知道怎么提纯。”

“你?”赵王氏冷笑,“你一个农妇,还懂制盐?莫不是偷了官盐来显摆?”

陈麦穗没理她。

她从泥墙上拔出炭笔,顺着刚才的盐路图往下画,多出一条支线,标了个点:“西沟。”

“那里有咸土。”她说,“晒出来的盐,比这干净。”

“你咋知道?”有人问。

“我试过。”她说。

人群一静。

“你私自制盐?”赵德声音沉下来,“这是犯法的。”

“我没卖。”她看着他,“我只给自己家人吃。可现在,我不打算只给自己人吃了。”

她从鹿皮囊里取出一块巴掌大的布,打开,是半块发黑的饼,边缘焦脆,像是烧过。

她把饼放在祭台上,旁边摆上那三包盐。

“这饼,是我用西沟的盐烤的。”她说,“吃了三个月,人没病,地没坏。你们要不信——”她抬头环视,“今晚各家蒸饭,用自家盐。明早,谁家孩子嘴肿、大人尿黄,来我家领新盐。”

赵王氏猛地后退一步。

她袖子一抖,一小撮白色粉末滑落,在阳光下闪了一下。

陈麦穗看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