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 > 第41章 陶云圣&黎星若

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 第41章 陶云圣&黎星若

作者:顾祈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5:05:58

西藏,这片被世人称为“世界屋脊”的土地,仿佛被神明亲手抚摸过。阳光总是格外慷慨,倾泻而下,将连绵的雪山、广袤的草原和飘扬的经幡都镀上一层纯净的金辉。成群的牦牛如散落的黑珍珠,在无垠的绿毯上缓缓移动,牧羊人的吆喝声悠长辽远。雄鹰是天空的王者,它们舒展着巨大的羽翼,在湛蓝得近乎透明的穹顶下盘旋、俯冲,骄傲地展示着生命的自由与力量。风,是这片高原永恒的呼吸。当它悄然拂过,五色的经幡便猎猎作响,发出如诵经般的低吟。黎星若每每置身其中,便觉得天地间的尘埃与俗世的喧嚣都被这风声涤荡干净,灵魂变得轻盈而澄澈。

黎星若是这片土地的女儿。她的血液里流淌着雪山的清冽,骨子里刻着草原的辽阔。她尤其贪恋风的气息。每当风起,她总会牵着她心爱的马儿,来到离家不远的辽阔草场。寻一片柔软丰茂的草地,她便放任自己躺下,让身体深深陷入青草与野花织就的温柔怀抱里。闭上眼,泥土的芬芳、野花的清甜、还有高原特有的、带着一丝凉意的纯净空气,便争先恐后地涌入肺腑。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与脚下的大地、头顶的蓝天、耳边的风声,都融为了一体。

那一天的风,似乎格外温柔。黎星若正枕着双臂,仰望流云,马儿在一旁悠闲地啃食着青草。视线漫无目的地游移,却被远处一点突兀的白牢牢攫住。在满目苍翠的草海深处,一个身影静静伫立。一身素净的白衣,在葱茏的绿色背景里,显得格外孤独又格外耀眼。黎星若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坐起身,好奇地打量着那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外地人”。

只见他微微仰着头,右手高高举起。修长的手指松开,一叠印着经文和图腾的彩色纸片——隆达——便乘风而起。它们像一群被骤然释放的彩蝶,在高原透明的气流中打着旋儿,翻飞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终融入无垠的碧空。那是藏人向山神祈福、寄托心愿的方式。接着,他垂下手臂,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了一个黄铜的转经筒。然而,他接下来的动作却让黎星若微微蹙起了眉。

他习惯性地用左手握住了经筒的把手,手指轻轻拨动,经筒便随着手腕的晃动,逆时针旋转起来。那转动的姿态,带着一丝生疏,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感。

“你那样转是不对的。”

清亮的声音打破了草原的宁静,黎星若忍不住开了口。她站起身,牵着马,向他走去。

陶云圣闻声,动作戛然而止。他转过头,眼神里带着初来者的茫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望向声音的来源。阳光落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映照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脆弱。

黎星若走到近前,指了指他手中的经筒,语气认真而温和:“转经筒要右手拿,然后顺时针转,”

她抬起自己的右手,轻轻比划着顺时针的方向。

“这样,才是顺着经文流动的方向,才能将祈愿送达神明,内心也要虔诚,你刚刚那样是错的,寓意……不太好。”

“谢谢。”

陶云圣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真诚的感激。他顺从地将经筒换到右手,学着黎星若的样子,尝试着顺时针转动。黄铜的筒身反射着阳光,发出细碎的光芒。他转得很慢,很专注,指尖似乎带着一点微微的颤抖。然而,只转了一会儿,他便停了下来。他不再看经筒,也不再看黎星若,而是抬起头,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连绵的雪山和深邃无垠的天空。那目光仿佛穿透了云层,投向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彼岸。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明吗?”

陶云圣的声音很轻,像是在问黎星若,又像是在问自己,更像是在问那沉默的苍天。

黎星若的心,因为他话语里深藏的绝望和无助,轻轻地揪了一下。

“西藏的子民都相信,神山圣湖会护佑我们,虔诚的祈愿会带来好运和平安。”

“那……”陶云圣的目光缓缓收回,落在黎星若年轻而充满生气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卑微的期盼,“幸运……会降临到我身上吗?”

黎星若愣住了。她不明白这个陌生的年轻人为何会问出如此沉重的问题,那眼神里的灰暗让她感到一阵心悸。夕阳的金辉开始浸染天边的云霞,草原上的风也带上了一丝凉意。黎星若想起阿妈的叮嘱,该回家了。她下意识地拉了拉缰绳,马儿温顺地靠拢过来。

可当她转身欲走时,目光又不由自主地落回那个孤独的白色身影上。暮色四合,广袤的草原仿佛只剩下他一人,被无边的寂静和苍茫所包围。一种强烈的、混杂着同情和不忍的情绪涌上心头。几乎是未经思考的,话语便脱口而出。

“你要不要去我家?”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风声。

陶云圣猛地转过头。一阵晚风恰在此时吹拂而过,卷起草地上的草叶,也吹动了黎星若藏袍的裙摆。她的发丝在风中飞舞,身后的经幡猎猎作响。在一片呼呼的风声中,黎星若看见陶云圣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发出声音,但那清晰的口型是一个——

“好。”

黎星若将陶云圣带回了家。她的家是典型的藏式民居,温暖而质朴。黎星若的阿妈,一位脸上刻着风霜痕迹却笑容慈祥的藏族妇人,虽然对突然出现的陌生汉人青年感到意外,但热情好客的天性让她立刻忙碌起来。滚烫的酥油茶散发着浓郁的奶香,喷香的糌粑被端上桌,阿妈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招呼着客人,眼神里充满了淳朴的关切。

在温暖的炉火旁和氤氲的茶香中,黎星若知道了他的名字——陶云圣。他也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生了很重的病,医生说希望渺茫。绝望之际,听人说,在西藏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诚心放飞隆达,虔诚转动经筒,神明会听到呼唤,保佑一切苦难过去。于是,他不顾身体的虚弱和高原反应的危险,独自一人,几乎是凭着最后一点信念,来到了这里。

黎星若听着,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她无法想象,一个被病痛折磨的人,是如何拖着虚弱的身体,跨越千山万水,忍受着高原缺氧的痛苦,一步步走到这片草原来的。那份执着,那份对生的渴求,让她既心疼又敬佩。

接下来的几天,黎星若成了陶云圣的向导。她带着他去碧蓝如镜的圣湖边,看水天一色,看水鸟掠过湖面;带他爬上山坡,俯瞰如绿色绒毯般铺展的牧场,看白云在羊群投下流动的阴影;带他去古老的寺庙,感受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听喇嘛悠远的诵经声。她只想让他多看看这片土地的壮美,多感受一些阳光的温暖,多汲取一点活下去的力量。

他们一起在草原上放牧黎星若家的羊。陶云圣坐在柔软的草地上,看着洁白的羊群在绿茵上移动,像天上的云朵落到了人间。他给黎星若讲述外面的世界:喧嚣繁华的城市,奔腾不息的大江,一望无际的海洋……那些黎星若只在书本上见过的景象,从他口中娓娓道来,带着一种遥远而新奇的光晕。黎星若则兴致勃勃地教他骑马。起初,陶云圣在马上显得格外僵硬笨拙,连缰绳都握不稳,黎星若耐心地牵着他的马,一步步引导。当他终于能独自骑着马,在草原上小跑一段时,虽然身体因紧张和虚弱而微微颤抖,但黎星若看到了他脸上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意。跑累了,两人便随意地躺在草地上,让青草的芬芳包裹全身,望着天空的流云变幻,偶尔交谈几句,更多的时候是沉默,一种令人心安的、无需言语的沉默。

一次躺在草地上休息时,陶云圣望着澄澈的天空,声音低沉地说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没得治。只是……太花钱了,像个无底洞,我不想……不想再拖累家里人了。爸妈已经很累了……”

黎星若侧过头,看着身边这个被病痛和愧疚双重折磨的青年,清澈的眼眸里满是认真和急迫。

“没有人会想失去自己的家人,陶云圣,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那些拼命想留住你的人,那些爱你的人,他们该有多难过?有多绝望?所以,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神明,神明不会舍弃每一个真心想要努力活着的孩子。”

陶云圣的身体明显地震动了一下。他转过头,深深地凝视着黎星若。少女的脸庞在高原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眼神里的真诚和信念如同最炽热的火焰。他长久地注视着她,灰暗的眼眸深处,仿佛被投入了石子的深潭,有什么东西碎裂开来,透进了一丝光亮。然后,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在他脸上晕开,最终化为了一个极其温柔、甚至带着点释然的笑容。他看着看着,目光落在黎星若牵着他手腕的手上,那温暖而坚定的触感,似乎给了他某种力量,他的笑容更深了,轻轻回握了一下。

陶云圣最终决定离开西藏。黎星若的话语像一颗种子,在他干涸的心田里顽强地扎下了根,生出了希望的嫩芽。“你说得对,”临行前,他对黎星若说,眼神不再空洞,而是带着一种重新点燃的微光。

“神明不会舍弃努力活着的人。我得回去……试试。”

他顿了顿,郑重地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承诺道:“黎星若,如果我能活着……如果我能好起来,我一定会回来找你。”

黎星若站在他们初遇的那片草场旁的高地上。高原的风猛烈地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袂,猎猎作响。她看着陶云圣的身影,那一点白色,在广袤的天地间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最终消失在地平线蜿蜒的道路尽头。

就在那个背影彻底消失的瞬间,黎星若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一种迟来的、汹涌的、混合着甜蜜与酸楚的情绪瞬间将她淹没。她才惊觉,原来在这短暂却深刻的几天相处中,那个带着病痛、满眼迷茫却又在绝望中挣扎求生的白衣青年,那个听她讲神明、笨拙学骑马、对着天空露出笑容的陶云圣,已经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她的心里。一种名为“喜欢”的情愫,早已在草原的风声里,在圣湖的倒影中,在并肩躺卧的星空下,悄然生长。

泪水毫无预兆地盈满了眼眶。她用力地吸了一口气,高原清冽的空气刺得肺腑生疼。她松开一直紧握的手,掌心是一叠崭新的、五彩的隆达。

她高高地举起手,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手中的隆达奋力抛向空中!

“呜——呼——!”她用藏语高喊着,声音被风吹向远方。

风,仿佛听到了她的呼唤,立刻热情地卷起那些彩色的纸片。它们如同获得了生命,欢快地、争先恐后地乘着上升的气流,打着旋儿,越飞越高,飞过青翠的草场,飞过飘扬的经幡,飞向雪山之巅,飞向那永恒而神秘的苍穹。

目送着最后一片隆达消失在视线尽头,黎星若闭上双眼,双手合十,虔诚地抵在额前。然后,她解下腰间那个小小的、黄铜的转经筒,紧紧地握在右手。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她神情肃穆而专注,开始顺时针、缓慢而坚定地转动经筒。

铜铃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叮铃”声,与呼啸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这是她此生第一次,如此郑重其事地为一个人祈福,为一个刚刚意识到却已刻入心底的“爱人”祈福。

她转动着,一遍,又一遍。心中没有繁复的经文,只有最朴素、最炽热的愿望,如同无声的呐喊,随着每一次转动,涌向神明所在的方向:

愿他平安。

愿他健康。

愿他如意。

愿他顺遂。

愿神明垂怜,赐予他生机,让他……活着回来。

风声呜咽,经筒轻鸣,少女的祈愿,融入西藏浩荡的天风,飞向不可知的远方。草原则以无边的沉默,见证着这份初萌却无比深沉的爱意与祝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