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241章 城中村的“10平米办公室”

潮落无声 第241章 城中村的“10平米办公室”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2013年4月的深圳,白石洲城中村的巷子还没被晚高峰的人流填满,阳光从握手楼的缝隙里挤进来,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建军和老王扛着一个半旧的纸箱,在巷子里拐了三个弯,终于停在一栋小楼前——三楼最靠边的那间,就是他们租下的办公室,10平米,月租800块,房东说“之前是做裁缝的,你们搞技术,也算沾点‘手工’的边”。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布料味扑面而来。房间不大,刚好容得下两张旧办公桌(从二手市场花300块淘的),靠窗的位置留了个小角落,放着他们最“贵重”的设备——一台二手示波器,是老王托华强北的朋友找的,9成新,花了2800块,比全新的便宜一半。墙面泛黄,却被两人贴满了商户需求表:福田区王姐的“会员备注功能”、罗湖区张老板的“临期预警提前3天”、南山区李阿姨的“优惠券打印适配”,红色马克笔圈出的“紧急需求”像一个个跳动的目标,让空荡荡的房间突然有了生机。

“别看地方小,咱们这可是‘深圳最小智能终端研发中心’!”老王放下纸箱,拍了拍满墙的需求表,语气里满是干劲。他从纸箱里掏出一卷胶带,把一张手绘的“团队分工图”贴在桌子上方:左边是“李工-硬件总负责”,下面列着“主板设计、零件测试、样机组装”;右边是“老王-软件 运营”,写着“系统开发、商户对接、需求收集”;中间留了两块空白,等着新员工的名字。

建军蹲在地上,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屏幕亮起来的瞬间,淡蓝色的波形跳出来,他心里莫名一暖。这台机器虽然是二手的,却比在乐居时用的那台“创新业务专用示波器”更让他踏实,因为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设备,是为了帮商户做事的工具,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摆设。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门口站着个穿浅蓝色衬衫的姑娘,手里抱着一个文件夹,紧张得手指攥着衣角——是来面试硬件助理的小陆,刚从深职院毕业,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简历里写着“会画pcb板,能熟练使用烙铁”,还附了两张自己画的主板设计图。

“李工、王工,我是陆晓婷,来面试的。”小陆把文件夹递过来,里面除了简历,还有一沓厚厚的笔记,记满了电子元件的参数和测试方法,“我知道我没经验,但我能学,工资少点没关系,我想攒钱给我妈治病,她在老家种果树,腰不好……”

建军翻开她的pcb设计图,线条画得工整,关键接口处还标注了“防短路处理”,比有些工作一两年的工程师画得还细心。他指着图上的一个优化点:“这里用贴片电阻代替直插的,是为了省空间吧?”

小陆眼睛一亮,赶紧点头:“对!我查资料说,贴片电阻体积小,还能减少主板发热,适合咱们这种小终端……”她越说越放松,从笔记里翻出自己做的“零件成本对比表”,“我还问了华强北的几家供应商,同款芯片,批量拿能比零售便宜15%,我把联系方式都记下来了。”

老王在旁边笑着递过一杯水:“小陆,你这准备得比我们还充分!就冲你这股劲,我们要你了,工资4000,要是做得好,三个月后涨500,怎么样?”

小陆愣了一下,然后用力点头,眼眶都红了:“谢谢王工!谢谢李工!我肯定好好干,不偷懒!”她放下文件夹,就主动拿起抹布,开始擦桌子上的灰尘,动作麻利得像在自己家一样。

下午,面试运营的小陈也来了。他穿一件黑色t恤,上面印着“社区商户服务联盟”的字样,是之前工作的公司logo。“我在之前的公司做了两年运营,专门帮社区超市做促销活动,知道他们最缺什么。”小陈递过一份自己做的“商户痛点报告”,里面记着20家商户的反馈,“你们要做的智能终端,我觉得特别靠谱,现在市面上的设备要么太贵,要么不实用,咱们做的这个,刚好卡到商户的需求点上。”

他聊起之前帮一家水果店做“临期水果折扣”活动,因为没有数据支持,只能凭感觉打折,最后亏了不少:“要是当时有你们这种终端,能提前预警哪些水果快过期,就不会赔那么多了。我来这里,不是只想找份工作,是真觉得这个事能帮到商户,也能做成。”

建军和老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认可。“小陈,你明天就来上班,工资5000,主要负责跟商户对接需求,还有后续的测试反馈收集,行吗?”老王拍了拍他的肩。

“没问题!”小陈立刻答应,还主动提出“今晚就能整理商户名单,按区域分类,方便后续跑业务”。

傍晚,团队四个人第一次聚餐,就在楼下的快餐店——点了一份可乐鸡翅、一盘青椒肉丝、一份炒时蔬,还有一盆紫菜蛋花汤,总共花了86块。老王举起装着可乐的杯子,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今天咱们‘深居智能’的团队算正式成立了!我跟李工的想法很简单,不搞虚头巴脑的GmV,不做骗投资的噱头,就踏踏实实干,做出让商户点头说‘好用’的终端,让咱们自己的技术,真真正正帮到他们!”

小陆也举起杯子,眼睛亮晶晶的:“我会好好画pcb板,帮李工把硬件成本再降点,让商户买得起!”

小陈笑着补充:“我负责跟商户搞好关系,他们有什么需求,我第一时间反馈,保证咱们的终端接地气!”

建军看着眼前的三个人——老王眼里的坚定,小陆眼里的期待,小陈眼里的真诚,突然想起2009年刚做物联网项目时的自己,也是这样带着一股“想做事的劲”,不怕条件差,不怕没资源。他夹起自己碗里的鸡翅,悄悄放进小陆碗里:“多吃点,以后画图要费脑子,得补补。”

小陆愣了一下,然后小声说了句“谢谢李工”,低头啃着鸡翅,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晚风吹过快餐店的窗户,带着城中村特有的烟火气——楼下卖炒粉的摊贩在吆喝,楼上的住户在阳台晾衣服,隔壁桌的工人在聊明天的活计。建军喝着可乐,看着身边热气腾腾的团队,心里突然觉得无比踏实。

这10平米的办公室很小,小到转个身都要小心碰到桌子;他们的启动资金很少,少到买台示波器都要精打细算;他们的团队很年轻,年轻到小陆还带着刚毕业的青涩。但他们有商户的真实需求,有踏实做事的初心,有彼此信任的默契——这些东西,比在乐居时的“创新业务大楼”“高额预算”更让他觉得有力量。

聚餐结束,四个人一起回办公室。小陆主动留下来整理零件清单,小陈在电脑上建商户档案,老王在修改软件原型图,建军则坐在示波器前,测试刚买回来的芯片样品。房间里没有空调,只有一台老旧的风扇在转,吹起满墙的需求表,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但没有人觉得热,也没有人觉得累。灯光下,四个身影凑在一起,讨论着主板的设计、软件的功能、商户的需求,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万事开头难,却有希望在”的热血。

建军看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又看了看身边忙碌的伙伴,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离开乐居后的迷茫、创业前的忐忑,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他知道,这条路肯定不好走,但只要他们一起,踏实做事,真心帮商户,就一定能走下去。

这10平米的城中村办公室,不是他们创业的“起点”,而是他们找回初心的“归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