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165章 非典下的“夹缝研发”

潮落无声 第165章 非典下的“夹缝研发”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2003 年春的深圳,**的阴影像一层薄雾,笼罩着南方电子家属院。社区门口新装的铁门拦着进出的人,空气中飘着浓得化不开的消毒水味。公告栏上的 “停工通知” 被红色胶带贴在最显眼处:“因**防控,公司停工半个月,各部门仅留 1 名值班人员。”

建军站在公告栏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实验室钥匙。停工意味着 “全员营销” 暂时停了,却也意味着研发彻底没了资源 —— 但对他来说,这空荡的实验室,反倒是偷偷搞 “轻量化定位芯片” 的好机会。他立刻去找周老:“周叔,研发部的值班我来值,正好趁这段时间整理北斗二代的测试数据。”

周老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明白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注意安全,别太累。有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第一天值班,建军背着装满工具的帆布包走进研发部。走廊里的灯只开了一半,脚步声在空荡的空间里回响,实验室的门推开时,灰尘在阳光下飘成细小的光柱。他先把实验室里的旧示波器、焊台擦干净,又从柜子里翻出北斗二代项目剩下的边角料 —— 几块闲置的定位芯片、半盒电阻电容,还有一张画了一半的轻量化芯片电路图。

“就从这里开始。” 他把电路图铺在桌上,用铅笔圈出 “核心供电模块”—— 这是轻量化芯片的关键,要把旧模块的供电电流从 500mA 降到 200mA,成本才能压到原来的 1\/3。烙铁通电时发出 “滋滋” 声,锡丝融化的白烟飘起来,他盯着芯片上的焊点,连手指被烙铁烫到都没察觉 —— 这点疼,比不过西安地铁暂停合作的刺痛,也比不过看着模块故障率飙升的无力。

中午,手机突然响了,是总经理王总的电话:“建军,停工期间也别闲着,联系联系以前的客户,把这个月的销量补上。公司现在资金紧张,不能断了现金流。”

建军握着手机,看着桌上刚焊好的芯片样品,语气敷衍:“知道了王总,我会联系客户的。” 挂了电话,他把手机调成静音,继续调试芯片 —— 现在让他放下手里的活去跑销售,比让他放弃技术还难。“就算公司放弃,我也不能放弃。” 他对着芯片小声说,“这芯片要是成了,说不定能救模块,能救研发部。”

下午三点,小赵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电脑屏幕里,小赵戴着口罩,背景是家里的书桌:“主管,我把 Java 接口的代码改好了,加了‘低功耗模式’,能配合你那轻量化芯片 —— 你那边测试得怎么样?”

建军把摄像头对准实验台,展示刚焊好的芯片:“供电模块搞定了,现在测试定位精度,你远程连一下示波器,帮我记录数据。” 两人对着屏幕,一个调参数,一个记数据,偶尔因为信号卡顿喊上两句,倒像在做一场 “地下工作”。直到傍晚,屏幕上终于跳出 “定位精度 ±22 米,功耗 180mA” 的字样,两人都忍不住笑了 —— 这比他们预期的还好用。

“主管,等复工了,咱们就能做样品了!” 小赵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好,等复工了,咱们就申请测试。” 建军看着屏幕里的小赵,心里暖烘烘的 —— 就算公司不支持,至少还有人跟他一起坚持。

与此同时,家里的阳台上,秀兰正忙着缝补口罩。她把邻居送来的普通口罩拆开,在中间加一层剪好的纱布,再用针线仔细缝好,这样的 “加强版口罩”,能多挡些病菌。手里的针线穿梭着,针脚细密得像她以前在服装厂做的童装 —— 那手艺她没丢,现在倒成了保护家人的武器。

“秀兰,你这口罩做得真好,比外面买的还结实。” 邻居张姐隔着铁门递来几个空口罩,“现在口罩难买,你不如开个网店卖手工口罩?我女儿就在网上卖衣服,听说挺赚钱的。”

秀兰手里的针顿了一下,心里一动。她想起以前学过的 Excel,想起建军教她用电脑做表格,或许真能试试 —— 现在失业在家,缝补口罩赚的钱不够家用,要是能开网店,说不定能多份收入。“开网店要怎么弄啊?我不会用电脑发快递。”

“不难,我教你!” 张姐隔着门,跟她讲 “怎么注册淘宝账号”“怎么填快递单”,还说要把女儿的 “网店教程” 发给她。秀兰赶紧拿出纸笔,把要点记下来,密密麻麻写了半页纸 —— 她的 “数字技能”,终于有了新用处。

晚上建军回家时,刚进门就闻到一股中药味。秀兰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药走过来:“这是我跟社区医生要的方子,能预防**,你每天在实验室待着,得喝点增强抵抗力。”

建军接过药碗,一口喝下去,苦味在嘴里散开,心里却暖暖的。他看见客厅的桌子上,摆着几张画着 “快递单” 的纸,秀兰正对着电脑研究:“张姐建议我开网店卖手工口罩,我想试试 —— 你教教我怎么用电脑填快递信息?”

建军走过去,坐在电脑前,一步步教她怎么打开 “快递单打印软件”,怎么填收件人地址、电话:“你看,这跟你用 Excel 做库存表一样,把信息填对就行,不难。” 秀兰跟着操作,手指在键盘上慢慢移动,虽然还不熟练,但眼里满是认真。

这时,李梦拿着一张画跑过来,举到建军面前:“爸爸,你看我画的‘抗**机器人’!” 画上,一个圆脑袋的机器人举着盾牌,盾牌上写着 “口罩”,旁边还有个小芯片,上面写着 “爸爸的芯片”。“老师说,爸爸的芯片能定位病毒,妈妈的口罩能挡住病毒,我的机器人能打败病毒!”

建军蹲下来,接过画,仔细看了看,然后走到书房,把画贴在电脑旁的墙上。这张画,成了他的 “精神标语”—— 不管是研发芯片,还是对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接下来的几天,建军每天在实验室待到深夜,测试芯片的抗干扰能力;秀兰则白天缝口罩,晚上跟着张姐学开网店,偶尔还会让建军帮她看 “怎么优化商品图片”;李梦每天都会画一张 “抗**” 的画,贴在书房的墙上,慢慢凑成了一排。

电视里的新闻,每天都在报道**的情况。“截至今日,全国**确诊病例新增 xx 例,中小企业倒闭超 10 万家”“深圳部分商场、工厂因疫情停工,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这些新闻像一块块石头,压在每个人心上。建军路过超市时,看见人们排着长队买米、买油,货架上的消毒水、洗手液早就空了,连蔬菜都比平时贵了一倍。

这天晚上,建军调试芯片到凌晨,准备回家时,突然发现实验室的角落里,放着周老以前做的 “芯片样品盒”。他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地摆着十几块不同型号的芯片,每块上面都贴着标签,写着 “2000 年测试,定位精度 ±30 米”“2001 年测试,功耗 300mA”。他拿起一块芯片,想起周老说的 “国企像大船,掉头慢,但只要有人撑着,就不会沉”—— 原来从以前到现在,一直有人在坚守。

他把芯片放回盒子,关好实验室的门,走在空荡的街道上。夜里的风带着消毒水的味道,却吹不散他心里的希望。他想起家里的中药味,想起秀兰研究网店的认真,想起李梦贴满墙的画,还有屏幕里小赵兴奋的声音 —— 这些都是他的底气,是他在**阴影里,在国企困境中,坚持研发的理由。

回到家,秀兰还没睡,正在客厅里打包口罩。“今天卖出去 5 个口罩,赚了 25 块!” 她的声音里满是喜悦,“张姐说,等疫情好转,咱们还能卖手工童装,我以前做过的,肯定行。”

建军走过去,帮她把口罩放进快递盒:“好,等我这芯片测试成功了,咱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落在打包好的口罩上,落在桌上的芯片样品上,也落在那排 “抗**机器人” 的画上。虽然**的阴影还没散去,国企的困境还没解除,但这个小小的家里,却充满了希望 —— 那是技术人在夹缝中的坚守,是普通人在困境中的互助,是一家人在时代浪潮里,紧紧抱在一起的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