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无相子 > 第4章 天命铜板与人间茶馆

无相子 第4章 天命铜板与人间茶馆

作者:任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2

晨曦顺着山神庙的断墙漫上来,一点点吞没双月残留的最后一丝虚影。金色的光缕穿过残破的窗棂,落在积满灰尘的供桌上,连梁木上悬着的蛛网都被染成了淡金色,网间的晨露折射着微光,滴落在地上,发出极轻的“嗒”声,除此之外,周遭再无半点动静,只剩下沉沉的死寂。

佛心空荡胸腔里那团旋转的垂死佛光,早已随着他的身影隐入庙宇深处,连最后一点微弱的光晕都消失在阴影里;而他那句“先看清你自己的‘无面’之下究竟是什么”的提醒,却像根细针,在我意识里反复回响,带着挥之不去的沉郁。

我(无相子)立在原地,身上那件仿李白样式的白衣在微风中轻轻拂动,衣摆扫过地上的碎石,带出细碎的摩擦声。方才影子刺客那道冰冷的短刃刺来时的触感,还残留在魂体深处,那股死寂般的寒意仿佛渗进了每一缕气流;佛心关于“镜子”与“看客”的低语,也跟着在脑海里盘旋,与血雨、铜钱的线索缠绕在一起。

无数数据流在意识中无声涌动,一行行、一列列地排列开来,快速交叉比对——每一条线索都化作闪烁的光点,在虚空中碰撞、联结,试图织出完整的脉络。

线索一:北斗厌胜之术启动时,那九枚反刻“天命通宝”的铜钱,边缘还残留着未散尽的法力,纹路里藏着与五行山气息同源的波动;

线索二:九幽血雨落下时,除了如来的发丝,血珠深处还裹着一丝极淡的、不属于三界任何一方的能量,当时被血雨的戾气掩盖,此刻在数据流中却格外清晰;

线索三:双月异象出现时,天空的光影扭曲频率,与影子刺客身上那股陌生冰冷气息的波动频率,竟隐隐重合;

线索四:佛心提及“看客”时,胸腔里的佛光曾剧烈震颤,像是在畏惧某种存在,那畏惧的情绪,与如来眼底一闪而过的恐惧,有着相同的根源。

结论逐渐清晰:这场局牵扯的势力,远比表面看到的天庭与灵山要复杂。而那几枚反刻的“天命通宝”,铜钱边缘那丝微弱却独特的法力波动,顺着轨迹追溯,最终指向的坐标,竟落在人间。

该动身了。

我侧过头,瞥了一眼不远处的五行山主峰。山体依旧沉稳,只是山腹深处,大圣的气息已经趋于平稳——那股金黑交织的力量不再像之前那样剧烈冲撞,而是慢慢融合在一起,如同沉睡的火山,表面平静,底下却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能量。很好,他暂时无暇顾及外界,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我添乱。

身形微微一晃,我调动周身气息,化作一道几近无形的清风,朝着东南方掠去。风势极快,掠过山间的草木时,只带起几片枯叶,却没有惊动枝头栖息的飞鸟;气流裹着我的魂体,完美融入周围的环境,连空气中的灵气都察觉不到异常,仿佛我本就是山间风的一部分。

不过三里的距离,对于能操控气流的我而言,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

然而,预想中该有的隐秘据点、或是布下阵法的核心区域,却连半点影子都没有。

眼前只有一条略显荒凉的官道,路面坑坑洼洼,积着些前几天下雨留下的泥水,路边的野草长得半人高,偶尔有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风里摇摇晃晃。官道旁孤零零立着一间茅草搭就的茶棚,茅草铺得不算整齐,边缘有些已经枯黄,被风吹得卷了边;茶棚前挂着一面幡旗,布条褪色得厉害,原本该是红色的底色,如今成了淡粉色,上面用墨写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茶”字,幡杆歪歪斜斜地插在土里,底部还垫着几块石头固定。

棚内摆着三四张旧桌凳,桌面油腻腻的,似乎从来没擦干净过,边缘缺了角,露出里面的木头纹理;凳子也有些摇晃,其中一张的凳腿还绑着根绳子,勉强维持着平衡。一个老妪正佝偻着腰,站在棚角的泥炉旁,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泥炉炉膛里的火,蒲扇边缘破了个洞,扇动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十足的烟火人间景象,平凡得近乎枯燥,没有半点异常。

但我还是停下了。意识里的数据流再次确认——坐标的终点,精确无误,就是这间茶棚。那几枚反刻“天命通宝”上蕴含的极微弱法力波动,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像是水滴融入大海,彻底消失在茶棚的烟火气里。

有趣。木藏于林,大隐于市,最危险的秘密,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我重新凝聚身形,依旧是那副李白的面孔——眉眼疏朗,鼻梁挺直,唇边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笑意,白衣胜雪,衣袂间仿佛还沾着几分诗酒的疏狂。我迈开脚步,缓步走向茶棚,鞋底踏在官道的尘土上,发出“沙沙”的轻响,节奏不急不缓,像是寻常赶路歇脚的文人墨客。

老妪听到脚步声,慢慢抬起头。她的脸上布满了深刻的皱纹,像是被岁月犁过的土地,纵横交错,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几乎遮住了眼睛;眼神浑浊,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迟滞,是那种历经风霜、被生活磨去所有棱角的寻常百姓模样。她咧开嘴笑了笑,露出几颗残缺的牙,声音沙哑得像磨过砂纸:“这位先生,是要吃茶么?俺这只有粗茶,水也是山泉水,莫要嫌弃。”

我颔首应下,走到一张相对整齐的木桌旁坐下,指尖轻轻搭在桌面的油腻上,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棚内的每一个角落——泥炉是用粗陶做的,表面有几道细小的裂纹,炉膛里的炭火正旺,泛着橘红色的光;旁边放着一把缺了嘴的水壶,壶身上印着的花纹早已模糊;桌上摆着几个粗瓷茶碗,碗沿有磕碰的痕迹,里面还残留着前次用过的茶渍。一切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找不出半点异常。

然而,当我的视线落在那烧水的泥炉上时,心中却微微一动。炉膛里的炉火正旺,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水壶的底部,跳动得十分欢快。但那火焰的色泽,在凡人眼中或许只是单纯的橘红,在我能看透能量本质的视野里,却隐隐透出一丝极淡的金黑交织之色——那颜色极浅,像是掺了水的墨,藏在橘红的火焰深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这金黑二色的波动,竟与昨夜佛心点燃桃枝时的火焰,与我魂体深处大圣怨念和金丹余韵交织的色彩,有着同源异构的关联。

“老人家,这荒郊野岭的,生意可好?”我开口问道,声音放得温和,还特意带上了几分李白式的疏狂,尾音微微上扬,像是在与老友闲谈。

“唉,好啥子生意哟。”老妪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她放下手里的蒲扇,伸手拎起炉上的水壶——水壶把手上缠着布条,防止烫手,她拎着水壶,慢慢走到桌边,往一个事先放了茶叶末的陶碗里冲了滚水,热水溅出几滴,落在桌面上,她慌忙用袖子擦了擦,然后把陶碗轻轻推到我跟前,“这地方偏,除了偶尔过路人歇脚,平日里连个人影都少见,就混口饭吃罢咧。”

陶碗里的茶水浑浊,漂浮着细碎的茶叶末,热气腾腾地往上冒,散发出一股廉价茶梗特有的苦涩味道,没有半点茶香。

但我看的不是茶,而是她递碗时伸出的那只手。那只手枯瘦得厉害,指节突出,皮肤皱得像晒干的树皮,掌心积着厚厚的老茧,边缘还裂着几道细口子,沾着点泥土。可就在她指甲的缝隙里,我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末的、未能彻底洗净的残留物——是淡红色的朱砂,还有一点银灰色的金属碎屑,藏在指甲缝的最深处,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是她?

我立刻否定了这个猜测。我的神识早已扫过她的全身,她身上没有半点法力波动,魂魄也是寻常老朽的魂魄,魂火微弱,明显寿元将尽,连最基础的修行都不懂。她只是个被人操控的傀儡,或者……一个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情的工具。

我端起茶碗,假意对着碗口吹气,吹散热气,眼角的余光却没离开老妪的动作。与此同时,我的神识如同一张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撒开,覆盖了整个茶棚,连茅草棚顶的每一根草、地面的每一粒尘埃都不放过,仔细探查着这方寸之地的异常。

有了。

在茶棚最角落的位置,一根支撑茅草棚顶的竹竿歪斜地立着,竹竿表面布满了虫蛀的小孔,颜色暗沉,看起来与其他竹竿没什么不同。但我的神识穿透竹竿的表层,却发现竹竿下端的内部被掏空了一小块,空间不大,刚好能放下几样小东西。里面藏着的,是几枚新刻好的铜钱模子——模子是用青铜做的,表面还带着新鲜的刻痕,纹路正是“天命通宝”的反刻样式;旁边还有一小盒暗红色的印泥,印泥质地细腻,我的神识能清晰地分辨出其中的成分:除了常见的朱砂,还有极细的佛血粉末,以及一点与大圣怨念同源的结晶碎屑。

铸造那几枚反刻“天命通宝”的工坊,竟然如此简陋,就藏在这毫不起眼的路边茶棚里!

就在这时,官道的另一端传来了清晰的马蹄声——“嗒嗒嗒”,节奏沉稳,还夹杂着车轮滚动的“辘辘”声,声音越来越近,显然是有车队过来了。我抬眼望去,只见一辆颇为华贵的马车在一队护卫的簇拥下驶来,马车的木质车厢用黑漆涂过,虽然边缘有些磨损,但车厢两侧雕刻着精美的云纹,还镶着一圈黄铜饰边;车轮是用坚硬的檀木做的,上面裹着铁皮,滚动时格外平稳。

护卫们穿着统一的黑色劲装,腰间佩着长刀,甲胄泛着冷光,步伐整齐,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私兵。车队在茶棚不远处停下,马车的车帘被一只白皙的手掀开,露出一张中年男子的脸——他面色苍白,没有胡须,皮肤保养得极好,一看就是养尊处优之人;眉宇间带着几分与生俱来的倨傲,眼神扫过茶棚时,带着明显的轻视,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灼,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贪婪,像极了觊觎猎物的豺狼。

他并没有下车,只是对着身边的一个护卫使了个眼色,嘴角动了动,没说话,但那护卫显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一名护卫立刻大步走向茶棚,脚步声沉重,踏在地上时震得尘土飞扬。他走到老妪面前,从怀里摸出一小块碎银,“当”的一声丢在桌上,银块滚了滚,停在老妪手边。“老婆子,弄点干净的水,给我们家主人润润喉。”他的声音粗哑,带着命令的语气,眼神里满是不耐烦。

老妪连忙点头应着,声音都在发颤,她慌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手忙脚乱地拿起另一把干净些的水壶,快步走到泥炉旁,往壶里灌了山泉水,然后放在炉火上烧,动作比刚才快了好几倍,显然是怕惹恼了护卫。

那车中的中年男子却没看老妪,他的目光越过护卫的肩膀,越过慌乱的老妪,直直地落在我身上——更准确地说,是落在我这张“李白”的皮囊上。

他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疑,眉头微微皱起,像是在回忆什么;紧接着,那惊疑就变成了一种极力掩饰的炽热,瞳孔微微收缩,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车帘的一角,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些。

我心中冷笑,意识里的数据流瞬间完成比对:此人是当朝的魏国公,深得皇帝信任,掌管着宫内的部分供奉事宜,表面上奉公守法,是朝堂上的清流;但在大圣五百年前的记忆角落里,却有一段模糊的记录——这位国公曾暗中派遣方士出海,寻访传说中的长生之药,为此耗费了巨额的财力,甚至不惜动用宫中的秘宝。一个沉迷于永生、渴望获得仙缘的权贵罢了。

他认得“李白”这张脸?或者说,他认得“诗仙”这个身份背后,可能隐含的“仙缘”?毕竟在凡人眼中,李白曾入过宫廷,与仙人有过交集的传说,早已传遍天下。

老妪很快就烧好了水,她小心翼翼地提起水壶,用布擦了擦壶底的灰,然后颤巍巍地递向护卫,生怕烫到对方,也生怕动作慢了惹来不满。

就在护卫伸手接过水壶的刹那,异变陡生!

那车中国公腰间挂着的一块玉佩,突然毫无征兆地窜出一缕黑气——黑气如同活物般扭动着,速度极快,带着一股刺鼻的腥气,直扑老妪的面门!

是诅咒!而且是极为阴损的魂咒,专门攻击凡人的魂魄,触之即死,连半点挣扎的机会都没有。显然,国公是想灭口,怕老妪泄露什么秘密。

老妪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呆立当场,眼睛瞪得大大的,身体僵硬得像块石头,连呼吸都忘了,浑然不知死神已经到了眼前。

电光火石间,我没有丝毫犹豫,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叩——动作极轻,几乎没有发出声音,连桌上的茶碗都没晃动。

一丝微不可察的太阴真水之气,从我的指尖悄然溢出,如同最细的冰丝,速度比那缕黑气快了数倍,后发先至,精准地撞上了那缕扭动的黑气。

“嗤——”

一声极轻的声响,像是冰遇热融化,又像是火焰被水浇灭。那缕黑气被太阴真水的寒气瞬间冻结,化作一小团黑色的冰晶,接着“咔嚓”一声碎裂,消散在空气里,仿佛从未出现过。而那枚窜出黑气的玉佩,也骤然失去了光泽,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裂纹,“啪”的一声碎裂开来,碎片掉落在车厢里,发出清脆的声响。

护卫对此毫无察觉,他接过水壶,转身就往马车走去,脸上没有丝毫异样;老妪也还没反应过来,依旧呆站着,茫然地四顾,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只有那车中的国公,瞳孔骤然收缩,死死地盯着我,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嘴唇微微颤抖,显然是被刚才的变故惊到了。

他看清了我的动作?不,他只是凡胎肉眼,根本不可能看清太阴真水的轨迹。但他一定感知到了那瞬间异常的能量波动,也察觉到了自己布下的魂咒被轻易化解,连玉佩都碎了——这超出了他的认知,也让他感到了恐惧。

我端起桌上的粗瓷茶碗,慢悠悠地呷了一口寡淡的茶汤,茶水的苦涩在舌尖散开,我却毫不在意,只是垂着眼帘,看也不看那车中的国公一眼,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国公的脸色变了又变,从最初的惊惧,到后来的疑惑,最后,那惊惧被更深的贪婪所覆盖——他显然意识到,我不是普通的文人,而是有真本事的“仙人”,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仙缘。他猛地放下车帘,压低声音,对着外面的护卫急促地说了几句,催促车队快走,显然是想先离开这里,再做打算。

马车再次启动,车轮“辘辘”作响,护卫们簇拥着马车,朝着远方驶去,卷起一路烟尘,很快就消失在了官道的尽头。

我放下茶碗,指尖在桌面上那摊方才叩击时溅出的水渍上轻轻划过,无意间划出了一个细小的符号——那符号的纹路,正是反刻“天命通宝”铜钱边缘一个极其微小的变体,不熟悉这铜钱的人,根本看不出其中的关联。

身后,那老妪正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她的手突然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原本正在擦拭碗沿的动作停了半秒,碗碟碰撞的“叮当”声也随之中断,虽然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那瞬间的停顿,却没能逃过我的感知。

更让我在意的是,她浑浊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绝非普通老妪该有的锐利光芒——那光芒冷冽、清醒,带着审视的意味,像是在确认什么,但只是一瞬,就快速黯淡下去,重新恢复了之前的迟滞,快得仿佛只是我的错觉。

呵,果然不简单。

我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放在桌上,作为茶钱,然后起身,朝着官道的另一头走去,没有再回头看那间茶棚一眼。

线索不仅没有中断,反而变得愈发扑朔迷离。铸造反刻“天命通宝”、能布下阴损魂咒的人,就藏在这看似平凡的茶棚里;当朝国公参与其中,还试图灭口;而我这张“李白”的皮囊,原本只是用来伪装,此刻却意外地成了某些人眼中的“仙缘”象征,成了吸引线索的焦点。

佛心的话语再次在脑海里浮现:“……别急着扮成任何人。先看清你自己的‘无面’之下,究竟是什么。”

但现在,我还需要这张脸。它不仅是最好的伪装,能让我在人间行走不被怀疑;此刻,更是最诱人的鱼饵,能吸引那些潜藏在暗处的人主动现身。

我抬头望天,日头正烈,金色的阳光洒在官道上,把影子拉得很短。下一个目的地该在何处?长安。那位魏国公的府邸就在长安,他既然沉迷仙缘,又参与了这场局,必然知道更多秘密。他,似乎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风从远方吹来,带着山间的凉意,其中似乎夹杂着极远处传来的、一声极轻微的金铁交鸣之声——那声音很淡,像是从五行山方向传来的,若有若无。

是大圣在里面炼化力量时,金箍棒与岩层碰撞发出的声响?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在五行山附近活动,留下的动静?

我脚步未停,继续朝着长安的方向走去,心中的数据流再次转动起来,开始分析这声金铁交鸣背后可能隐藏的新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