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 第274章 震撼心灵的天葬

转第一圈时,苏瑶还能跟上,第二圈走到一半,她就开始喘气,额角渗出了汗。我想停下来,她却摇了摇头,咬着牙继续走:“我能行,不能因为我误了大家。”

第三圈走到山门前时,天刚蒙蒙亮,之前那位年长的喇嘛正站在门口等我们。他看着我们,尤其是苏瑶泛红的脸颊和我扶着她的手,眼神柔和了些:“你们的心,佛看见了。辰时跟着我来,记住——不拍照,不喧哗,不靠近,只看,只听,只悟。”

辰时一到,我们跟着喇嘛往天葬台走。山路陡峭,雪还没化,脚下打滑,樱井美子走在最前面,偶尔回头拉我们一把;苏瑶紧紧攥着我的手,掌心全是汗,却没说一句累。快到天葬台时,远远就听见低沉的诵经声,混着山间的风,像从远古传来的梵音,每一个音节都落在心上,压下了所有杂念。

天葬台终于在眼前铺开——那是一块巨大的黑色岩石,被岁月磨得光滑,边缘还沾着些未化的雪,像裹了层白边。岩石中央铺着洁白的经布,经布上印着暗金色的经文,风一吹就轻轻颤动,像在为即将到来的仪式祈福。几位天葬师穿着厚重的黑色藏袍,袍角在风里翻飞,他们手里握着黄铜法器,围着岩石缓缓踱步,诵经声从喉咙里滚出来,低沉而绵长,每一个字都透着庄严。

不多时,两位年轻的藏民抬着一副简易的木架走来,木架上覆盖着与经布同色的白布,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他们将木架放在岩石旁,对着天葬师和台下藏民深深鞠躬,然后退到人群后,和其他人一样,双手合十,闭上眼默念经文。为首的天葬师上前,先是用手指轻轻拂过白布,像是在确认什么,随后才缓缓掀开——白布下的逝者裹着藏青色的氆氇,身形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

天葬师从腰间取出一把小巧的铜刀,刀刃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却没有一丝戾气。他先对着东方拜了三拜,再转身对着鹰鹫盘旋的方向低声诵经,而后才蹲下身,动作轻柔地将氆氇解开,再用铜刀将逝者的衣物叠放整齐,放在岩石边缘——每一个动作都慢而郑重,像是在完成一场精密的仪式,没有半分随意。

“看天上。”樱井美子忽然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震颤。

我抬头,只见远处的天际线处,一群黑影正朝着天葬台的方向飞来——是鹰鹫。它们展开翅膀,像一块块被风撑开的黑色绸布,在晨光里盘旋,翅膀划破空气的声音很轻,混着诵经声,竟显得格外肃穆。最前面的那只鹰鹫翅膀展开足有一米宽,它先在天葬台上方盘旋了三圈,像是在确认仪式是否开始,而后才缓缓落在岩石边缘,歪着头,目光平静地望向天葬师,没有一丝焦躁。

天葬师见状,停下手中的动作,对着鹰鹫低声念了一段简短的经文,然后轻轻挥手。那只鹰鹫像是接收到了信号,才缓步上前,先是用喙轻轻碰了碰逝者的衣角,而后才开始啄食。紧接着,其他鹰鹫也陆续落下,它们有序地围在岩石周围,没有争抢,没有喧哗,每一只的动作都很轻,像是在完成某种神圣的使命。

苏瑶的手在我掌心猛地收紧,我能感觉到她的身体在微微发抖,呼吸也变得急促,却没有闭上眼睛——她的目光落在鹰鹫身上,落在天葬师平静的侧脸,落在台下藏民无泪却虔诚的神情上,眼神里的慌张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敬畏,有迷茫,还有一丝慢慢升起的通透。她悄悄往我身边靠了靠,头轻轻抵了抵我的胳膊,像是在寻求支撑,又像是在确认眼前的一切不是梦。

樱井美子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嘴里跟着诵经的节奏轻轻念着,眉头却微微蹙着——我知道,她是想起了日本的葬礼,那些穿着黑西装的人鞠躬时的僵硬,那些刻意压抑的哭声,和眼前这份“归于自然”的坦荡比起来,竟显得有些沉重。她的指尖在念珠上快速滑动,直到一只小鹰鹫不小心跌落在她脚边,她才睁开眼,小心翼翼地将它捧起,轻轻放在岩石旁,动作里满是温柔。

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以前总觉得“死亡”是沉重的,是带着眼泪和哭喊的,可在这里,死亡是平静的,是带着祝福的。那些鹰鹫不是“掠夺者”,而是“引渡者”;那块岩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逝者的肉身被鹰鹫带走,飞向天空,融入风里,不占人间的一寸土地,不扰尘世的一丝安宁——这哪里是“消失”,分明是最干净的“归还”。

我忽然懂了藏地人对天葬的执着:人来的时候赤条条,没带来任何东西;走的时候,自然也不该带走任何东西。肉身不过是灵魂的容器,灵魂离开了,容器便该还给天地,让鹰鹫将它带向更高远的地方,完成一场“从自然来,回自然去”的循环。之前纠结的情爱得失、执念**,在这一刻都变得那么渺小——我们攥着的“喜欢”“拥有”,不过是暂时的牵绊,终有一天,都会像这肉身一样,归于虚无。

仪式渐渐接近尾声,鹰鹫们陆续吃饱,它们没有立刻飞走,而是在天葬台上方再次盘旋,像是在告别。为首的那只鹰鹫最后看了一眼岩石上的经布,才振翅飞向远方,其他鹰鹫紧随其后,黑色的翅膀在晨光里连成一片,渐渐消失在天际。天葬师上前,将叠好的衣物和经布收起,然后对着天空和台下藏民各拜了三拜,诵经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却多了几分释然。

台下的藏民们慢慢散去,那位抬木架的年轻藏民走到岩石旁,将天葬师收起的经布和衣物小心包好,转身朝着色拉寺的方向走去。白发老阿妈最后一个离开,她走到岩石边,轻轻摸了摸经布留下的痕迹,像在抚摸亲人的脸颊,然后转身,手里的转经筒转得更快了,脚步却依旧坚定。

我们跟着喇嘛下山时,苏瑶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哑,却很清晰:“原来……死亡不是结束,是回家。他们不哭,是因为知道,逝者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在天空里,在风里,在每一片经幡的飘动里。”她说着,伸手擦了擦眼角,却没有泪,只有一种卸下重担的轻松。

樱井美子点头,眼里闪着光:“我以前总怕‘失去’,怕失去朋友,怕失去喜欢的人。可现在我懂了,真正的‘拥有’不是攥在手里,是放在心里。只要心里记着,就不算真的失去。”她手里的转经筒转得更稳了,之前眼底的疏离全没了,只剩下对生命的敬畏。

我望着她们,又望了望远处的雪山,忽然觉得心里前所未有的通透。对沈清禾的惦念还在,却不再是牵绊,而是变成了祝福;对苏瑶的心意,也变得更加坚定——我们终究都会走向死亡,重要的不是活了多久,而是活着的时候,有没有好好爱过,有没有好好活过。

走到山脚下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却不刺眼的光。苏瑶忽然松开我的手,朝着阳光的方向走去,她张开双臂,像在拥抱阳光,脸上带着释然的笑:“这阳光好干净,好像把心里的所有杂念都晒没了。”

我和樱井美子也走过去,站在她身边。阳光落在我们身上,暖得人心尖发颤,远处的色拉寺金顶闪着光,经幡在风里哗啦啦地响,像在为我们祝福。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我都不怕了,”苏瑶转头看我,眼里亮着坚定的光,“生也好,死也好,只要守住真心,好好活着,就什么都不怕。”

樱井美子也笑了,手里的转经筒转得更稳:“是啊,见过了天葬,才懂‘活在当下’的意思——不贪过去,不忧未来,只把眼前的日子过好,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我望着她们,望着眼前的阳光,忽然明白:天葬不是什么离奇的仪式,而是藏地人对生命最坦诚的理解——肉身终将消散,灵魂终将回归,唯有真心与敬畏,能在轮回里留下痕迹。往后的路,不管是江南的雨,还是藏地的雪,只要我们心怀这份通透,守住这份真心,就一定能走得坦荡,走得无畏。

阳光越发明媚,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在为往后的旅程,铺下一条满是光明的路。

下山的路比来时轻快,雪在阳光下融成细碎的水珠,沾在裤脚,凉丝丝的却不刺骨。苏瑶走在最前面,偶尔会停下来捡起一块被风吹落的经幡布片,不再像之前那样小心翼翼地收进包里,而是轻轻展开,让风带着它飘向远处的草原。

“以前总觉得‘拥有’才踏实,”她望着布片在风里打着旋儿,声音轻得像风,“连喜欢一个人,都想把他的时间、他的心思全攥在手里,怕一松劲就丢了。可今天看着天葬台的鹰鹫,忽然就懂了——连肉身都是天地的,何况是人心呢?”

她转头看我,眼底没有了之前的羞赧,也没有了对未来的忐忑,只有一片澄澈的亮:“小曹,我还是喜欢你,喜欢跟你一起喝甜茶、看雪山的日子。但我不想再问‘以后会不会结婚’‘你会不会一直喜欢我’了。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此刻握着你的手是暖的,这就够了。就算哪天我们走散了,想起今天藏地的太阳、经幡的声音,也会觉得,这段日子没白过。”

樱井美子走在旁边,手里的转经筒转得慢了些,目光落在远处盘旋的鹰鹫上:“在日本时,我总被‘规矩’框着。跟人相处要保持距离,连难过都要躲在房间里偷偷哭,怕给别人添麻烦。我以为‘体面’就是不显露真心,直到今天看见天葬师叠衣物的样子——那么郑重,却没有一丝不舍;看见藏民们闭着眼念经,没有眼泪,却比任何哭声都让人觉得虔诚。”

她忽然笑了,是那种彻底卸下防备的轻松:“原来真心不用藏着掖着,也不用怕失去。就像这经幡,风一吹就动,经文明明在布上,却能借着风,把祈愿送到天上。我以前总羡慕你们‘活在烟火里’,现在才明白,不是我离烟火远,是我把自己的心关得太严了。以后我想学着像你们一样,喜欢就说,难过就哭,哪怕是吃到一块好吃的奶渣饼,也能大大方方地说‘真甜’。”

我握着苏瑶的手,掌心的温度比来时更踏实。之前想起沈清禾时的纠结,像被山顶的风吹散了——不是忘了,而是忽然懂得,那段在东京看鸽子的日子,那些她轻声说“万物都有自己的温柔”的瞬间,本就是生命里该有的片段。就像藏地的雪会化、鹰鹫会飞,有些相遇是为了同行一段路,有些牵挂是为了让彼此更懂“珍惜”。

“我以前总怕自己贪心,”我望着她们,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却格外通透,“怕喜欢苏瑶的同时,还想着沈清禾,是对谁的辜负。可今天站在天葬台旁,看着逝者归于天地,忽然就想通了——人心不是容器,装不下两个就会溢出来;人心是草原,能容下阳光,也能容下微风,能长着苏瑶喜欢的格桑花,也能留着沈清禾种过的蒲公英。”

苏瑶轻轻捏了捏我的手,没有惊讶,只有理解:“沈清禾姐姐一定是个很好的人吧?能让你记到现在,肯定也陪你走过了很多好日子。”她顿了顿,眼底的光更柔了,“以后你想起她时,不用偷偷压在心里。我们可以一起听你说她的事,说你们在东京看的鸽子,说她喜欢的皂角香——那些都是你的过去,是让你变成现在这样好的人的原因,我为什么要介意呢?”

樱井美子也跟着点头:“是啊,就像我会想起东京的樱花,想起妈妈做的和果子,那些都不是‘背叛’现在,是‘丰富’现在。以后我们去江南,喝苏瑶桑的雨前龙井;去东京,看我家楼下的樱花;再回到藏地,看雪山落雪——每一段路都有每一段路的好,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暖,不用非要比出个‘最’来。”

风又吹来了,带着经幡的哗啦啦声,远处的色拉寺传来钟声,浑厚而悠长,像在为我们的话做注脚。苏瑶松开我的手,跑到路边的玛尼堆旁,捡起一块光滑的石头,轻轻放在堆顶:“我祈愿,我们都能一直这样,心里装着暖,眼里看着光,不被得失绊住脚,不被执念困住心。”

樱井美子也走过去,放了一块石头:“我祈愿,以后不管在江南、东京,还是藏地,都能记得今天天葬台的阳光,记得生命本来的样子——干净、坦荡,没有那么多‘应该’和‘必须’。”

我最后放了石头,指尖碰到冰凉的石面,心里却暖得发烫:“我祈愿,我们都能活成风的样子,自由、温柔,能带着经幡的祈愿,也能带着彼此的心意,去过好每一个‘眼下’,不管未来是晴是雪,都能笑着说‘这样就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