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29章 流民营里的稻种与漠北的风

我蹲在襄阳城外的流民营地里,指尖捏着一把刚抽芽的稻种,泥土的湿气混着青草味钻进鼻腔。眼前这亩新开的荒地,是三天前二十多个流民一起开垦出来的,现在终于种上了我从钱塘带来的改良稻种——这稻种比南宋本地的品种早熟半个月,还耐贫瘠,要是能种成,至少能解决流民营一半的粮食问题。

“林长老,您快起来歇歇吧!” 一个穿着打补丁短褂的汉子跑过来,手里递过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半凉的米汤,“这地里的活有我们呢,您都蹲在这儿大半天了,腿都该麻了。”

这汉子叫王二,原是邓州的农户,蒙古人打过来时,他老婆孩子都没了,就剩他一个人逃到襄阳。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整天蔫头耷脑的,现在跟着开荒、种粮,眼里总算有了点光。

我接过碗,喝了口米汤,确实凉透了,但心里暖和。“没事,我再看看这芽儿,别让虫子给啃了。” 我指着稻种刚冒出来的嫩尖,“你们记着,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水别太多,刚没过土就行,要是天热,中午再洒点水降温。”

王二连连点头,掏出个皱巴巴的纸本子,用炭笔一笔一划记着:“您放心,都记着呢!上次您教的堆肥法子,我们也试了,那肥堆都开始发热了,等稻子长到半尺高,正好能用上。”

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挺感慨。襄阳保卫战打完后,城里城外多了上千流民,耶律齐帮主让我负责安置,我当时还犯愁——光管饭不行,得让他们有活干、能扎根,不然迟早还是要散。后来想起现代老家种水稻的法子,就从钱塘分舵调了些改良稻种,又教他们开荒、堆肥、选种,没想到才半个月,就有模有样了。

“对了,林长老,” 王二突然压低声音,指了指流民营西边的帐篷,“昨天晚上有两个穿黑衣的人,在那边鬼鬼祟祟的,问我们有没有见过‘带符文的铜钵’,还说要是见到了,给十两银子呢!”

我心里一紧,手里的碗差点没拿稳。带符文的铜钵?不就是我怀里的青铜丐钵吗?难道蒙古人已经查到襄阳来了?还是净衣派的残余势力在找?

“他们长什么样?有没有说自己是谁?” 我追问,手指悄悄摸向腰间的钢刀——这几天为了方便在流民营干活,我没穿丐帮长老的服饰,就穿了件普通的粗布衣服,腰间别了把短刀,看起来跟普通农户没两样。

王二挠了挠头,想了想说:“一个高个,一个矮个,都蒙着脸,说话口音怪怪的,不像是咱们襄阳这边的。没说自己是谁,就问了铜钵的事,见我们不知道,就走了。”

我点点头,心里盘算着。看来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净衣派,都没放弃找传功钵的线索,流民营人多眼杂,他们肯定是想从这些底层人嘴里套话。得赶紧让情报堂的人来查查,顺便提醒流民营的人,别跟陌生人搭话。

“王二,你跟营里的人说一声,要是再见到那两个黑衣人,或者其他问铜钵的人,别跟他们多说,赶紧来告诉我,或者找门口的丐帮弟子报信。” 我把碗递给王二,“这事儿别声张,免得引起恐慌。”

王二脸色一沉,赶紧点头:“您放心,我知道轻重!那两个人一看就不是好人,我这就去跟大家说!” 说完,他拿着碗快步跑开了。

我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朝着流民营门口走去。门口有两个丐帮弟子在站岗,见我来了,赶紧行礼:“林长老!”

“你们最近有没有看到可疑的人进出?比如蒙着脸、口音奇怪的?” 我问道。

左边那个叫小周的弟子想了想,说:“昨天傍晚有两个黑衣人想进来,说要找亲戚,我们让他们登记,他们不肯,还想硬闯,被我们拦住了,后来就走了。当时我们还觉得奇怪,现在听您这么一说,他们肯定有问题!”

“没错,就是他们。” 我点点头,“你们多留点心,再调两个弟子过来,加强巡逻,尤其是晚上,别让可疑人员靠近流民营。我现在去情报堂,让陈默派人来查。”

跟两个弟子交代完,我就往襄阳城里走。路上人来人往,大多是忙着重建家园的百姓,有的在修房子,有的在摆摊卖东西,偶尔能看到穿着丐帮服饰的弟子在维持秩序——这热闹的景象,跟一个月前战火纷飞的襄阳,简直是两个世界。

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它安安静静的,没有发热,也没有亮符文。自从上次在蒙古粮营找到那块密信残片后,这钵就没再出过动静,可我总觉得,它好像在提醒我什么——漠北的路不好走,蒙古人的阴谋也没那么容易破解。

走到情报堂门口,就看到陈默在院子里整理情报卷轴。他穿着一身灰色的短打,头发束得整整齐齐,脸上没什么表情,手里的活却干得又快又好——这小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这么沉稳,难怪耶律齐帮主放心让他负责情报堂。

“陈默,有个事要你去查。” 我走进院子,把流民营遇到黑衣人的事跟他说了一遍,“你派人去查查那两个黑衣人的来历,看看是蒙古间谍,还是净衣派的残余势力,另外,再派人盯着流民营周边,别让他们再去骚扰百姓。”

陈默放下手里的卷轴,点点头:“我这就派两个小队去查,一个去流民营周边侦查,一个去城里的客栈、茶馆打听,应该很快就能有消息。对了,林长老,苏晴姑娘刚才来找过你,说峨眉派那边有消息,问你什么时候有空见她。”

“苏晴来了?” 我心里一喜,“她在哪?还在情报堂吗?”

“没,她见你不在,就去传功堂找方鹤鸣长老了,说晚点再过来。” 陈默说道,“对了,还有个事,曹友闻将军派人送了封信来,说你之前给他的襄阳防御手册,朝廷已经批了,要在边境各城推广,让你有空去军营一趟,商量具体的推广方案。”

“好,我知道了。” 我心里挺高兴,那本手册能推广,对后续抗蒙肯定有帮助。“你先去安排查黑衣人的事,我去传功堂找苏晴和方长老,晚点再去军营见曹将军。”

跟陈默告别后,我就往传功堂走。传功堂在襄阳总部的东边,是个挺大的院子,里面种了不少桂花树,现在正是开花的季节,一进院子就闻到阵阵桂花香。

方鹤鸣长老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看书,苏晴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剑,好像在跟长老讨论什么。看到我进来,方长老放下书,笑着说:“林越来了,正好,苏晴姑娘刚跟我说,峨眉派那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跟我们一起去漠北。”

苏晴转过身,朝我笑了笑:“林越,你可算来了!我昨天刚从峨眉回来,带了五个擅长轻功和追踪的弟子,都是我们派里的好手,去漠北肯定能帮上忙。”

我看着苏晴,她穿着一身白色的峨眉服饰,头发用一根玉簪束着,脸上带着点风尘仆仆的疲惫,却依旧精神饱满——这姑娘,每次都这么靠谱,不管是之前的襄阳保卫战,还是去四川对付幽冥教,都没掉过链子。

“辛苦你了,跑这么远。” 我走过去,在石桌旁坐下,“流民营那边刚发现两个可疑的黑衣人,问起了青铜丐钵的事,我已经让陈默去查了,说不定跟蒙古人有关,我们去漠北的事,得抓紧了。”

方鹤鸣长老脸色沉了沉:“看来蒙古人已经开始在襄阳布局了,他们不仅想找传功钵,还想骚扰流民,破坏我们的重建计划,真是可恶。你们确实得尽快出发,越早找到传功钵的线索,我们就越主动。”

“嗯,我打算三天后就走。” 我说道,“流民营的事我已经安排好了,丐帮的事务也跟几个长老交接得差不多了,曹友闻将军那边,我今天去跟他告别,顺便把防御手册的推广方案定下来。”

苏晴点点头:“没问题,我这三天再跟弟子们演练一下沙漠作战的战术,避免到了漠北手忙脚乱。对了,林越,漠北那边风沙大,气候也恶劣,我让峨眉派的弟子准备了一些防风沙的药膏和耐旱的干粮,到时候我们分着带。”

“好,谢谢你想得这么周到。” 我心里暖暖的,有苏晴和陈默在,去漠北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方鹤鸣长老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我:“这里面是丐帮的‘通帮令牌’,拿着这个,不管到了哪个分舵,都能调动当地的弟子。还有,这是我年轻时去漠北用的地图,上面标了一些水源和安全的宿营地,你们路上能用得上。”

我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块黑色的令牌,上面刻着“丐帮总舵”四个字,还有一张泛黄的地图,上面用红色的墨水标着密密麻麻的记号。“谢谢长老,我们一定小心,尽快把传功钵的线索带回来。”

方长老点点头,叹了口气:“漠北不比中原,蒙古人的地盘上,到处都是危险,你们一定要以安全为重,要是实在不行,就先回来,我们再从长计议。传功钵重要,但你们的命更重要。”

我心里一热,方长老虽然平时话不多,但一直很照顾我,从一开始在传功堂打杂,到后来教我丐帮心法,再到现在支持我去漠北,他就像个长辈一样,一直在背后帮我。

“长老放心,我们会注意安全的。” 我把布包收好,“等我们回来,一定给您带漠北的特产。”

方长老笑了笑:“我一把老骨头了,什么特产也不稀罕,就盼着你们能平安回来,丐帮还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撑起来。”

跟方长老和苏晴聊完,我就去了宋军的军营。曹友闻将军正在跟几个将领商量军务,见我来了,赶紧让人搬了把椅子过来:“林长老,快坐!我正想派人去找你呢,你送的那本防御手册,朝廷已经批了,要在边境各城推广,我还想跟你商量一下具体怎么落实。”

我坐下来,把自己的想法跟曹将军说了:“我觉得可以先在邓州、唐州这两个靠近蒙古的城池试点,派丐帮的弟子去协助训练士兵,教他们巷战、陷阱设置的技巧,等试点成功了,再推广到其他城池。另外,回回炮的防御方法也得重点教,蒙古人下次再来,肯定还会用这东西。”

曹将军点点头,很赞同我的想法:“没错,就按你说的来!我这就派将领去邓州、唐州安排,丐帮那边,就麻烦你多派些有经验的弟子过去。对了,你去漠北的事,都准备好了吗?要不要我派几个士兵跟你一起去?”

“不用了,曹将军。” 我摇摇头,“漠北那边蒙古人多,我们伪装成西域商人,人多了反而容易暴露。而且我有苏晴姑娘和陈默帮忙,他们都是江湖上的好手,应付得了路上的危险。”

曹将军见我态度坚决,也不再劝说:“那好吧,你自己多加小心。要是在漠北遇到麻烦,就派人给我送信,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尽力。还有,这是我让军需官准备的一些药品和武器,你带上,路上能用得上。”

说着,曹将军让人拿了一个大箱子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十几瓶疗伤药膏,还有几把锋利的钢刀和弓箭。“谢谢曹将军,这些东西对我们太重要了。” 我感激地说道。

“跟我客气什么!” 曹将军拍了拍我的肩膀,“上次襄阳保卫战,多亏了你和丐帮的弟兄们,不然这城能不能守住,还真不好说。你去漠北找传功钵,也是为了抗蒙,我帮你是应该的。”

跟曹将军告别后,我就带着箱子回了自己的住处。把东西整理好,又检查了一遍行装——几件换洗衣物,一把钢刀,方长老给的地图和令牌,还有苏晴准备的防风沙药膏和干粮,最后,我把青铜丐钵拿出来,放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钵身的符文还是模糊的,摸起来凉凉的,但我知道,它里面藏着巨大的力量,也藏着传功钵的秘密。再过三天,我就要带着它,去漠北那个陌生的地方,寻找最后一个线索,对抗蒙古人的阴谋。

晚上,我去了流民营,想再看看那些稻种。月光下,地里的嫩芽泛着淡淡的绿光,王二和几个流民还在地里忙活,给稻种浇水。

“林长老,您怎么又来了?” 王二看到我,赶紧走过来,“您放心,我们都按您说的做了,水也浇了,还派人守着,没让虫子靠近。”

我点点头,看着那些嫩芽,心里突然有了底气。不管漠北的路有多难,不管蒙古人的阴谋有多毒,我都不能退缩——为了这些想好好活下去的百姓,为了丐帮的弟兄,为了南宋的江山,我必须找到传功钵,必须打赢这场仗。

“王二,等这些稻种成熟了,记得告诉我一声。” 我笑着说,“我还想尝尝,咱们自己种的大米是什么味道。”

王二也笑了:“您放心,到时候我一定给您留最好的!您去漠北要多保重,早点回来,我们还等着您教我们种更多的粮食呢!”

从流民营回来,已经是深夜了。襄阳城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打更声。我站在自己的住处门口,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默默想着:苏晴、陈默、方长老、曹将军、王二,还有丐帮的弟兄们,等着我,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三天后,天还没亮,我、苏晴、陈默,还有十个丐帮高手,就穿着西域商人的衣服,牵着几匹骆驼,从襄阳西城门出发了。城门后的丐帮弟子和百姓,都来为我们送行,方长老和耶律齐帮主也来了,站在最前面。

“林越,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活着回来。” 耶律齐帮主拍了拍我的肩膀,“丐帮的未来,还需要你。”

我点点头,喉咙有些发紧:“帮主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不辜负丐帮的弟兄们。”

苏晴和陈默也跟众人告别,然后我们就牵着骆驼,慢慢走出了城门。身后的襄阳城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晨雾里。前方的路,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是未知的危险,是蒙古人的铁骑和传功钵的秘密。

骆驼的铃铛在沙漠里响着,清脆而坚定。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它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我的决心。

漠北,我来了。传功钵的秘密,我一定会找到。蒙古人的阴谋,我一定会粉碎。因为我是林越,是丐帮的执法长老,是那个从现代穿越而来,要守护南宋的——丐帮弟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