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27章 漠北行前计

丐帮神丐 第27章 漠北行前计

作者:爱吃馋嘴蛙的郑辉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3:53:33

我盯着桌上那张漠北地形图,指尖在蒙古王庭的位置反复摩挲——那是方长老从传功堂秘藏里翻出来的旧图,边角都泛着黄,上面用墨笔标注着沙漠、戈壁和零星的绿洲,可关键的王庭布防却一片空白。窗外的天刚蒙蒙亮,丐帮分舵的院子里已经有弟子在练拳,呼喝声顺着窗缝飘进来,我却半点没心思听,满脑子都是去漠北的事。

“林长老,您又一夜没睡?”门口传来脚步声,是陈默,他手里端着一碗热粥,还裹着两个肉包子,“苏晴姑娘让我给您送来的,说您再这么熬着,没等去漠北,身子先垮了。”

我接过粥碗,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才觉得肚子确实饿了。“谢了,”我喝了口粥,抬头看向陈默,“你挑的那十个人怎么样了?都准备妥当了吗?”

陈默在我对面坐下,从怀里掏出一个名册:“都妥了!您看,这五个是以前跟着我跑情报的,熟悉追踪和伪装;那五个是刑堂的好手,刀术、轻功都顶尖,还会些粗浅的医术,路上能照应。昨天我让他们把家伙事儿都清点了,弓箭、弯刀、火折子,连抗寒的皮袄都备了两身。”

我翻了翻名册,上面每个名字后面都记着特长和过往的功绩,看得出来陈默是用了心的。“辛苦你了,”我把名册还给她,“对了,蒙古话的册子你让他们背了吗?到了漠北,总不能跟人比划着交流,万一露了馅,可不是闹着玩的。”

“您放心,”陈默笑了笑,“我找了个以前在蒙古部落待过的老猎户,让他教了些常用的话,像‘商人’‘货物’‘问路’这些,他们都背得差不多了。我还让他们学了点西域的口音,咱们扮成西域商人,总不能一口中原话。”

正说着,苏晴推门进来了,她肩上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手里还提着一个木盒。“你们聊什么呢,这么热闹?”她把包袱往桌上一放,打开木盒,里面是十几支小巧的弩箭,箭头上还涂着深色的药膏,“这是我从峨眉带过来的‘透骨弩’,射程能有三十步,箭头上的麻药是我师父特制的,射中了能让人半个时辰动不了,关键时刻能救命。”

我拿起一支弩箭,分量很轻,便于藏在身上,心里越发踏实。“还是你想得周全,”我把弩箭放回盒子里,“对了,咱们的‘货物’准备得怎么样了?西域商人总不能空着手去蒙古王庭。”

苏晴指了指地上的包袱:“都在这儿了!我让人买了些蜀锦、茶叶,还有些江南的瓷器,都是蒙古人喜欢的稀罕物。我还特意在瓷器底下挖了夹层,能藏咱们的弯刀和弩箭,就算被搜查也不容易发现。”

我打开包袱看了看,蜀锦的颜色鲜亮,茶叶是上好的龙井,瓷器也是细白的官窑瓷,确实像那么回事。“行,这下咱们的身份就没破绽了,”我点点头,又想起一件事,“对了,漠北那边气候恶劣,水源不好找,咱们得带够水囊,再备些止渴的干果。还有,蒙古人喜欢喝马奶酒,咱们也得带两坛,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陈默在一旁记着,把我说的都写在纸上:“水囊、干果、马奶酒……还有什么?哦对了,您说的那个‘地形感知’技能,到了沙漠里能用吗?要是能提前知道哪里有水源,哪里有沙丘,咱们能省不少事。”

我摸了摸腰间的青铜丐钵,钵身没什么反应——自从上次在西夏激活“地形感知”后,只有遇到危险或者靠近特殊地形时,它才会发热。“不好说,”我摇摇头,“沙漠里的地形复杂,我也不知道这技能能不能用。咱们还是按最坏的情况准备,多带些水和干粮,再找个熟悉沙漠路线的向导,别指望钵子能一直帮咱们。”

苏晴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对了,我昨天去襄阳城的药铺,买了些治中暑、拉肚子的药,还特意问了掌柜的漠北常见的病症,他给了我一个方子,说用这个方子煮水喝,能预防风寒。我已经让弟子们按方子抓了药,磨成粉装在小瓷瓶里,每人带两瓶。”

我接过方子看了看,上面都是些常见的药材,像柴胡、防风、甘草之类的,确实能预防风寒。“想得太周到了,”我把方子还给苏晴,“咱们这一路,从襄阳到漠北,得走差不多一个月,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麻烦,多准备点总是好的。”

正说着,王二柱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脸色有些着急:“林长老,曹将军派人送来的信,说有急事找您,让您现在就去将军府一趟。”

我心里纳闷,曹友闻昨天才跟我敲定了粮草的事,怎么今天又找我?我接过信,上面就写了“有要事相商,速来”几个字,没说具体是什么事。“行,我知道了,”我把信揣进怀里,站起身,“你们接着收拾,我去去就回。对了,把咱们的路线再核对一遍,从襄阳出发,经南阳、洛阳,再往北到草原,最后进入漠北,别走错了路。”

陈默和苏晴点点头,我整理了一下衣服,快步走出分舵。襄阳城的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小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城墙根下还有几个乞丐在乞讨,看到我过来,都纷纷起身行礼——自从我帮流民开垦荒地、解决粮荒后,襄阳城里的乞丐都把我当成了恩人,见了面都格外恭敬。

我快步走到将军府,门口的卫兵早就认识我,直接放我进去。曹友闻正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看到我进来,赶紧迎了上来:“林长老,你可算来了!出大事了!”

我心里一紧:“怎么了?是蒙古人又有动静了?还是主和派那边又找麻烦了?”

曹友闻拉着我坐下,给我倒了杯茶,脸色凝重:“都不是,是漠北那边的消息。我派去漠北的探子回来了,说蒙古大汗窝阔台最近在王庭召集了各路部落首领,还让幽冥教的人协助守卫,好像在找什么重要的东西,而且查得特别严,凡是进出王庭的商人,都要仔细搜查,稍有可疑就会被抓起来。”

我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蒙古人已经开始找传功钵了,而且比我想象的还要重视。“那探子还说什么了?”我追问,“王庭的布防怎么样?有没有什么薄弱环节?”

曹友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画着草图的纸:“这是探子画的王庭布防图,你看,王庭的正门有两队士兵守卫,左右两侧是蒙古贵族的帐篷,后面是祭天殿,也是守卫最严的地方,有幽冥教的人把手。探子说,祭天殿最近每天都有人进出,好像在准备什么仪式,估计跟他们找的东西有关。”

我接过草图,仔细看了起来——祭天殿的位置在王庭的最里面,周围还有两道栅栏,栅栏外有士兵巡逻,确实很难靠近。“那探子有没有说,蒙古人有没有找到传功钵的线索?”我问。

曹友闻摇了摇头:“没说,他只说蒙古人查得严,没敢多待,就赶紧回来了。不过他说,最近有不少西域商人被蒙古人抓了,好像是怀疑他们跟南宋有勾结。林长老,你们扮成西域商人去漠北,会不会太危险了?要不,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我心里也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传功钵关系到丐帮的存亡,就算再危险,也必须去。“没事,”我把草图叠好揣进怀里,“咱们准备得很充分,只要小心点,应该不会暴露。对了,曹将军,你能不能给我开一封通关文牒?咱们从襄阳往北走,要经过好几个关卡,有通关文牒能省去不少麻烦。”

曹友闻点点头:“没问题,我现在就给你写。对了,我还让工匠给你打了一块西域商人的令牌,上面刻了西域某个部落的标记,蒙古人对西域部落的人还算客气,有这个令牌,说不定能顺利进入王庭。”

我心里一暖,没想到曹友闻想得这么周全。“太谢谢你了,曹将军,”我说,“等我从漠北回来,一定跟你好好喝一杯。”

曹友闻笑了笑:“好,我等你回来!你们这一路要多加小心,要是遇到麻烦,就往草原上的汉人部落去,那里有我认识的人,他们会帮你们的。”

我接过曹友闻递过来的通关文牒和令牌,小心地收好,又跟他聊了几句蒙古的习俗和注意事项,才起身告辞。走出将军府,阳光已经有些刺眼,我抬头看了看天,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去漠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拿到传功钵的线索,绝不能让蒙古人得逞。

回到分舵,陈默和苏晴已经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了,十个高手也都在院子里等着,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大包袱,腰间别着弯刀,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我把曹友闻带来的消息跟他们说了一遍,又把通关文牒和令牌分给陈默,让她保管好。

“好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我站在院子中央,看着眼前的十一个人,“咱们这一路,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但咱们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丐帮,为了南宋的百姓。我知道大家都有家,有亲人,但现在蒙古人虎视眈眈,要是咱们拿不到传功钵的线索,等蒙古人掌控了丐帮,咱们的家人、百姓都要遭殃。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同心协力,一起把这件事办成!”

“愿随林长老赴汤蹈火!”十一个人齐声喊道,声音洪亮,震得院子里的树叶都沙沙作响。

我心里一阵感动,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明天一早出发,趁着天还没冷,尽快进入漠北。出发前,大家再跟家人告个别,别让他们担心。”

众人纷纷点头,各自散去准备。苏晴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你也别太担心了,咱们这么多人,又准备得这么充分,一定能顺利拿到线索的。”

我看着苏晴,笑了笑:“我知道,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对了,你跟静玄师太告别了吗?这次去漠北,说不定要走很久,得让她老人家放心。”

苏晴点点头:“我昨天已经给师父写了信,让弟子送回峨眉了。师父说,让我跟紧你,凡事多听你的安排,还说要是遇到幽冥教的人,不用手下留情——那些人投靠蒙古,早就不是江湖正道了。”

我心里一暖,静玄师太虽然没见过我几次,但对我却很信任。“放心吧,”我说,“我不会让你有事的。咱们这次去漠北,尽量低调,能不跟人起冲突就不跟人起冲突,等拿到线索,就赶紧回来,别节外生枝。”

苏晴点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对了,这个给你。这是我师父给我的‘清心丹’,能凝神静气,还能解轻微的毒。漠北那边说不定有瘴气或者毒草,你带着,以防万一。”

我接过盒子,打开看了看,里面是十几颗红色的药丸,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谢谢你,”我把盒子揣进怀里,“你也多带点,自己注意安全。”

当天下午,我又去了流民棚,看看他们的春耕情况。远远地就看到一群人在田地里忙碌,有的在翻地,有的在播种,还有的在修建水渠,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干劲。那个木匠汉子看到我过来,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跑了过来:“林长老,您怎么来了?您看,这梯田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再过几天就能播种了!”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山坡上整整齐齐地修了十几层梯田,每层都用石头垒了埂,能很好地保水。“不错,”我点点头,“大家辛苦了。我明天就要去北边办事,可能要走很久,后续的春耕,还要靠你们自己多费心。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去找丐帮分舵的王二柱,他会帮你们解决的。”

木匠汉子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林长老,您要去北边?是不是很危险啊?您可得保重身体,我们还等着您回来,看咱们种的庄稼丰收呢!”

周围的流民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有的还塞给我几个煮熟的鸡蛋,有的给我拿了些晒干的野菜。我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心里一阵感动——这些老百姓,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却懂得感恩,我做的这点小事,他们却记在心里。

“谢谢大家,”我接过他们递过来的东西,“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你们好好种地,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庆祝丰收!”

从流民棚回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青铜丐钵拿出来,放在桌上。钵身刻着的符文在灯光下隐隐发光,我用手轻轻抚摸着,心里默默说道:“老伙计,咱们就要去漠北了,这次能不能拿到线索,就靠你了。你可得帮我,别掉链子啊!”

青铜丐钵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我。我笑了笑,把钵子收好,躺在床上,开始在脑子里过一遍明天的行程——从襄阳出发,先到南阳,再往洛阳,然后进入草原,最后进入漠北。每一段路可能遇到的麻烦,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我都在心里过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梦里,我梦见自己已经到了漠北,蒙古王庭的祭天殿就在眼前,我顺利拿到了传功钵的线索,正准备返回襄阳,突然遇到了蒙古人的追杀,就在我快要被追上的时候,青铜丐钵突然发出一道强光,把蒙古人都挡住了……

“林长老,该出发了!”门外传来陈默的声音,我猛地惊醒,才发现天已经亮了。我赶紧起床,洗漱完毕,收拾好东西,快步走出房间。

院子里,陈默、苏晴和十个高手都已经准备好了,每个人都背着包袱,牵着马,眼神坚定地看着我。耶律齐帮主和方长老也来了,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林越,”耶律齐帮主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一路小心,丐帮的安危就交给你了。要是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麻烦,别硬撑,保住自己的性命最重要,咱们还能再想别的办法。”

方长老也递过来一个小盒子:“这里面是传功堂的‘九转还魂丹’,能吊住一口气,关键时刻能救命。还有,这个是初代帮主手札的复印件,上面有一些关于传功钵的记载,你带着,说不定能用上。”

我接过盒子和手札,郑重地说道:“请帮主和方长老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把传功钵的线索带回来!”

耶律齐帮主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才让我们出发。我翻身上马,回头看了看丐帮分舵,看了看襄阳城,心里暗暗发誓:“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随着一声“出发”,我们十二个人骑着马,朝着北方疾驰而去。风从耳边吹过,带着草原的气息,我知道,一场艰巨的挑战,已经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