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7章 残破分舵里的新苗

丐帮神丐 第7章 残破分舵里的新苗

作者:爱吃馋嘴蛙的郑辉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3:53:33

我踩着清晨的露水,踏进襄阳城东那片狼藉的废墟时,鼻子里先钻进一股混合着焦土、霉味和汗臭的味道。这里曾是丐帮城东分舵的旧址,上个月蒙古军偷袭时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几根焦黑的木梁歪歪扭扭地架在破壁上,像极了受伤后勉强撑着的丐帮弟子。

“越哥,这边!”负责清点分舵物资的六袋弟子马三老远就冲我挥手,他胳膊上还缠着绷带,是上次守城时被蒙古兵的箭划伤的。我快步走过去,看见十几个丐帮弟子正蹲在废墟里,小心翼翼地扒拉着碎砖碎瓦,试图找出还能用的锅碗瓢盆和被褥。

“怎么样?清点出多少能用的东西了?”我蹲下身,捡起一块没被烧透的木板,上面还能看见模糊的“丐帮城东分舵”字样,只是边角已经炭化,一捏就掉渣。

马三挠了挠头,脸上满是愁容:“能凑合用的只有五口破锅、三床打补丁的被子,还有十几个缺了口的碗。分舵里原来存的五十石粮,要么被蒙古兵烧了,要么被他们抢走了,现在弟子们只能每天去总舵领粥喝,连个正经做饭的地方都没有。”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的空地上搭着两个简陋的草棚,几个弟子正围着一个破陶罐熬粥,陶罐底下的柴火噼啪作响,粥香飘过来,却带着一股焦糊味。旁边还有几个弟子坐在石头上,怀里抱着膝盖,眼神里满是落寞——换谁看着自己住了好几年的分舵变成这样,心里都不好受。

“别急,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我拍了拍马三的肩膀,目光扫过这片废墟,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先把能用的东西都归置到一起,搬到总舵旁边的空院子里暂时存放。然后咱们统计一下,城东分舵现在还有多少弟子,有没有人受伤或者失踪。”

马三点点头,立刻招呼弟子们行动起来。我则在废墟里转悠,仔细观察着每一处残垣断壁。这处分舵原本是个挺大的院子,有正房、厢房和厨房,还有一个用来训练的小场子。现在正房的屋顶已经塌了,厢房的墙壁也倒了大半,但地基还很结实,只要重新砌墙、盖屋顶,应该还能恢复原貌。

“越哥,统计出来了!”没过多久,马三拿着一个破旧的本子跑过来,本子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是用炭笔认真写的,“城东分舵原来有四十六个弟子,上次蒙古军偷袭时,有五个兄弟牺牲了,三个兄弟受伤,现在还剩下三十八个弟子,其中有十二个是刚入帮没多久的污衣袋弟子,年纪都不大,最小的才十一岁。”

我接过本子,翻了翻,里面记录着每个弟子的名字、入帮时间和擅长的活计。有擅长乞讨的,有擅长街头巡防的,还有两个弟子会点木工活,之前分舵里的桌椅都是他们做的。看到这里,我心里一动:“会木工活的那两个弟子呢?叫他们过来,我有事情找他们。”

马三很快就把两个弟子带了过来,一个叫王木匠,三十多岁,手上满是老茧,另一个叫小柱子,才十七岁,是王木匠的徒弟,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两人见到我,都有些拘谨,双手放在身前,不停地搓着。

“王师傅,小柱子,你们好。”我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尽量让自己显得亲切些,“我看这分舵的地基还挺结实,想重新把它建起来,你们觉得可行吗?”

王木匠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可行!当然可行!这地基是用青石砌的,当年建分舵的时候,我也参与了,底下埋得深,蒙古军的火根本没烧到这儿。只要有木料、砖块和石灰,不出一个月,咱们就能把正房和厢房重新盖起来!”

小柱子也跟着点头,兴奋地说:“是啊越哥!我跟师傅还能做新的桌椅,比原来的还结实!就是……就是咱们现在没那么多木料和砖块,总舵那边也缺物资,怕是不好申请。”

他的话让王木匠的眼神又暗了下去,叹了口气:“是啊,现在到处都缺物资,总舵还要给流民分发粮食,哪有多余的东西给咱们盖分舵啊。”

我拍了拍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物资的事情不用愁,我有办法。咱们可以发动弟子们自己动手,去城外的山林里砍树,用树木做房梁和门框;砖块的话,咱们可以自己烧,城东不远处就有一片黏土,质地很好,烧出来的砖块很结实;至于石灰,总舵的仓库里还有一些,我去跟赵舵主说一声,应该能调拨给咱们一些。”

王木匠和小柱子都愣住了,似乎没想到我会有这么周全的办法。马三也凑过来说:“越哥,砍树、烧砖可不是轻松活,特别是烧砖,得有会烧窑的人才行,咱们弟子里没人懂这个啊。”

“我懂。”我笑着说,这话可不是吹牛,我爷爷以前是村里的瓦匠,小时候我经常跟着他去烧窑,虽然没亲手烧过,但怎么选黏土、怎么建窑、怎么控制火候,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到时候我教你们怎么烧砖,保证烧出来的砖块又结实又耐用。”

听到这话,三人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王木匠激动地说:“太好了!有越哥你指导,咱们肯定能把分舵重新盖起来!我这就去跟兄弟们说,让他们都高兴高兴!”

“等等。”我叫住他,“先别着急说,咱们得先制定一个计划,分步骤来。第一步,先把废墟清理干净,把能用的材料都挑出来,不能用的垃圾运到城外去倒掉;第二步,派一部分弟子去城外砍树,一部分弟子去挖黏土,准备烧砖;第三步,等材料差不多了,就开始盖房子。每个步骤都要安排好负责人,确保不会出乱子。”

马三立刻说:“清理废墟的活交给我!我带十几个弟子,保证三天内把这里清理干净!”

王木匠也说:“砍树的活交给我和小柱子,我们知道哪里的树木适合做房梁,还能教弟子们怎么安全砍树,不会出意外。”

“挖黏土和烧砖的活就交给我。”我说道,“我再从总舵调几个身强力壮的弟子过来帮忙,争取尽快把砖块烧出来。”

计划定下来后,弟子们都干劲十足,原本落寞的气氛一扫而空。马三立刻召集弟子们,分配清理废墟的任务,有的弟子用铁锹铲土,有的弟子用扁担挑垃圾,还有的弟子用锤子把大块的碎砖敲成小块,方便后续使用。王木匠则带着小柱子和几个弟子,准备去城外考察山林,确定砍树的地点。

我则带着两个弟子,去城东不远处的黏土矿考察。这里的黏土果然如王木匠所说,质地细腻,颜色呈黄褐色,用手一捏,能轻松捏成各种形状,而且不容易散开,确实是烧砖的好材料。我让弟子们先挖了几块黏土样本,带回分舵,准备第二天开始建窑烧砖。

回到分舵时,已经是中午了,弟子们还在热火朝天地清理废墟,额头上满是汗水,却没人喊累。马三见我回来,跑过来汇报:“越哥,咱们已经清理出一大片空地了,还找出了一些之前没发现的工具,有斧头、锯子,还有两把锄头,都还能用。”

我点点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先让兄弟们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下午再继续干活。我去总舵一趟,申请一些石灰和粮食,顺便看看流民安置点的情况。”

马三应了一声,立刻去安排弟子们休息。我则转身往总舵走去,路上正好经过流民安置点。这里搭建了很多草棚,住满了从北方逃过来的流民,有老人、有孩子,还有不少青壮年。几个丐帮弟子正在给流民分发粮食,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粗瓷碗,碗里装着稀粥和一小块麦饼。

我走过去,跟负责分发粮食的弟子打了个招呼,问道:“现在安置点有多少流民?粮食还够吗?”

那弟子叹了口气:“现在有三百多个流民,每天要消耗二十多石粮,总舵仓库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而且最近天气越来越冷,很多流民都没有厚衣服,已经有几个孩子冻感冒了。”

我皱了皱眉,这确实是个问题。流民安置不好,不仅会影响襄阳的稳定,还可能引发瘟疫。我想起之前在现代学过的农耕知识,心里有了个主意:“咱们可以组织流民开垦城外的荒地,种上冬小麦和蔬菜,这样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能让流民有事可做,不至于闲着没事干。”

那弟子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可是流民们大多是北方人,不知道怎么种南方的庄稼,而且也没有农具和种子。”

“农具的话,总舵仓库里还有一些破旧的犁和锄头,咱们可以让王木匠他们修一修,应该还能用。种子的话,我去跟朝廷的官员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从官仓里调拨一些。”我说道,“至于种植技术,我可以教他们,保证他们能种出庄稼来。”

正说着,一个老婆婆抱着一个孩子走了过来,孩子小脸通红,呼吸急促,看起来病得不轻。老婆婆扑通一声跪倒在我面前,哽咽着说:“大人,求求您救救我的孙子吧!他已经发烧好几天了,一直退不下去,再这样下去,他就没命了!”

我赶紧把老婆婆扶起来,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估计是得了风寒。我对旁边的弟子说:“快去找总舵的郎中,让他带着药过来,一定要快!”

弟子点点头,拔腿就跑。我把孩子抱过来,让老婆婆跟着我,找了个干净的草棚,让孩子躺下。我从怀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布,蘸了点凉水,敷在孩子的额头上,帮他降温。老婆婆在一旁不停地道谢,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

没过多久,郎中就带着药过来了,给孩子把了脉,说是风寒入体,开了一副退烧药,又教老婆婆怎么熬药、怎么喂药。老婆婆千恩万谢地接过药,抱着孩子回去了。看着她们的背影,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解决流民的问题,让他们能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不再受这样的苦。

从流民安置点出来,我直接去了总舵,找到赵老栓,跟他说了城东分舵重建和流民开垦荒地的事情。赵老栓听了,非常支持:“越哥,你这两个主意都好!重建分舵能让弟子们有个安稳的家,开垦荒地能解决流民的粮食问题,一举两得!总舵仓库里的石灰和农具,你随便调,不够的话,我再去跟其他分舵协调。”

我又跟他说了申请种子的事情,赵老栓皱了皱眉:“朝廷的官仓都由主和派的官员掌管,他们向来不待见咱们丐帮,怕是不会轻易给咱们种子啊。”

“我知道,但现在流民的情况很紧急,不能再等了。”我说道,“我打算去拜访一下曹友闻将军,他是主战派,一直跟咱们丐帮合作,或许他能帮咱们跟朝廷说情,调拨一些种子过来。”

赵老栓点点头:“也好,曹将军是个好人,上次襄阳保卫战,多亏了他率军支援,咱们才能打败蒙古军。你去拜访他,带上一些咱们丐帮自己做的腊肉和米酒,算是一点心意。”

我谢过赵老栓,从总舵仓库里调拨了石灰、农具和一些粮食,让弟子们送到城东分舵,然后带着腊肉和米酒,去了曹友闻的军营。曹友闻正在军营里训练士兵,看到我来了,非常高兴,连忙让人把我请进营帐。

“林长老,稀客啊!快请坐!”曹友闻热情地招呼我,给我倒了一杯茶,“上次襄阳保卫战结束后,一直想找机会谢谢你,要不是你指挥丐帮弟子配合我们作战,咱们也不会打得那么顺利。”

“曹将军客气了,守护襄阳是咱们共同的责任,不用这么见外。”我笑着说,把带来的腊肉和米酒递给他,“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曹将军收下。”

曹友闻也不推辞,收下了礼物,说道:“林长老这么客气,肯定是有事情找我吧?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尽力。”

我把流民的情况和开垦荒地的想法跟他说了,然后提出想从官仓调拨种子的事情。曹友闻听了,皱了皱眉:“主和派的那些官员,整天就知道跟蒙古人议和,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想从他们手里要种子,确实不容易。不过你放心,我这就写一封信,给朝廷的户部尚书,跟他说明情况,再加上我在战场上的一些功劳,他应该会给我这个面子,调拨一些种子过来。”

我连忙道谢:“多谢曹将军!要是能拿到种子,流民们就有救了!”

曹友闻摆摆手:“不用谢,这也是为了守护襄阳。流民安顿好了,襄阳才能稳定,咱们才能更好地抵抗蒙古军。对了,我听说你在整理襄阳防御经验的手册,整理得怎么样了?要是整理好了,给我一份,我在其他边境城池推广,让更多的士兵学会怎么抵御蒙古军。”

“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过两天我就给曹将军送过来。”我说道,“手册里不仅有防御战术,还有一些现代的急救知识和卫生常识,希望能对士兵们有所帮助。”

曹友闻非常高兴:“太好了!有这些知识,咱们士兵的伤亡率肯定能降低不少!林长老,你真是个奇才啊,要是朝廷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咱们也不用怕蒙古人了。”

跟曹友闻聊了一会儿,我就起身告辞了。离开军营时,心里轻松了不少,种子的事情有了着落,城东分舵的重建也在顺利进行,流民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回到城东分舵时,已经是傍晚了。弟子们还在清理废墟,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带着笑容。王木匠和小柱子也从城外回来了,告诉我们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山林,明天一早就可以去砍树。

我把大家召集起来,跟他们说了种子和农具的事情,弟子们都非常兴奋,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干活,尽快把分舵重建起来,帮助流民开垦荒地。看着弟子们充满干劲的样子,我心里也充满了希望。

晚上,我在分舵的临时草棚里,借着月光,继续整理襄阳防御经验的手册。手册里详细记录了襄阳保卫战中使用的巷战防御方案、夜袭战术、急救知识和卫生常识,还有一些现代的防御工事设计图,比如加固城墙马面的方法、挖掘反坦克壕沟雏形的步骤等。我希望这份手册能帮助更多的人抵御蒙古军,守护自己的家园。

写到一半,我想起了青铜丐钵,从怀里掏出来,放在手里。钵身的符文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芒,之前在漠北夺取魂晶后,传功钵已经完全激活,解锁了终极技能“时空感知”,但我还没怎么使用过。我试着集中精神,触发“时空感知”技能,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画面:几年后,蒙古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但由于咱们提前做好了准备,联合了江湖门派和西域势力,组建了强大的抗蒙联盟,成功抵御了蒙古军的进攻,南宋的国祚得以延续,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画面很快就消失了,但我心里却充满了信心。只要咱们继续努力,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改变历史,打败蒙古军,守护好华夏的土地和文明。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弟子们就起床了。王木匠带着十几个弟子去城外砍树,马三带着剩下的弟子继续清理废墟,我则带着几个弟子去城东的黏土矿,开始建窑烧砖。

建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选择一个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然后用石头和黏土砌窑体,窑体的大小和形状要根据烧砖的数量来定,还要留好进风口、出风口和装砖的门。我一边回忆爷爷教我的方法,一边指导弟子们建窑,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亲自示范,弟子们都学得很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建窑的技巧。

中午的时候,曹友闻派人送来消息,说户部已经同意调拨种子了,大概三天后就能送到襄阳。我非常高兴,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弟子们,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砍树的弟子们每天都能运回大量的木材,堆在分舵的空地上,像一座小山;清理废墟的弟子们已经把大部分废墟清理干净,露出了平整的地基;烧砖的窑也建好了,我带着弟子们挖黏土、和泥、制砖坯,然后把砖坯放到窑里烧制。

烧制砖坯需要控制好火候,火候太小,砖块烧不熟,容易碎;火候太大,砖块会被烧裂,也不能用。我每天都守在窑边,根据窑烟的颜色和温度来调整柴火的用量,弟子们也轮流守在窑边,帮忙添柴火、观察火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