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8章 内外夹击破重围

丐帮神丐 第8章 内外夹击破重围

作者:爱吃馋嘴蛙的郑辉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3:53:33

我趴在汉水岸边的芦苇丛里,浑身都被晨露打湿,冷得直打哆嗦。身后是两百个丐帮弟子和两百个宋军士兵,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河面上的蒙古战船。

“长老,要不咱们再等等?”身边的宋军小校低声说,“现在天刚亮,蒙古人的警惕性最高,等中午他们换班的时候再渡,说不定能轻松点。”

我摇了摇头,指着河面上缓缓移动的蒙古战船:“你看,他们的战船正在往上游移动,估计是要去加强樊城方向的防守。要是等中午,他们的防线就更严了,咱们更难过去。”

说着,我摸了摸腰间的青铜丐钵,它微微发热,没有预警危险的迹象——这说明此刻蒙古人的注意力确实不在我们这边。我深吸一口气,对身后的众人做了个手势:“都准备好,听我号令,一起上船,动作快,别发出声音!”

我们乘坐的是二十艘小渔船,都是从襄阳百姓那里借来的,船身小,速度快,正好适合在汉水支流里穿梭。众人纷纷跳上船,我和宋军小校各带一半人,分乘十艘船,悄悄往河对岸划去。

船桨划破水面,发出轻微的“哗啦”声,在寂静的晨雾中显得格外清晰。我紧紧握着船桨,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被蒙古战船发现。好在晨雾很浓,能见度只有十几米,我们的小船混在雾气里,很难被察觉。

划了大概半个时辰,眼看就要到对岸了,突然听到远处传来蒙古士兵的吆喝声。我心里一紧,连忙示意众人停下划船,把船藏在一处芦苇丛里。

“怎么回事?”宋军小校压低声音问。

我指了指河上游的方向,只见一艘蒙古战船正朝着我们这边驶来,船上的士兵拿着火把,正在巡视河面。“是巡逻船,”我轻声说,“等他们过去再说,千万别动。”

众人屏住呼吸,看着蒙古战船缓缓从我们身边驶过。船上传来蒙古士兵的说笑声,还有酒瓶碰撞的声音——看来他们也没料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偷渡。

等蒙古战船走远了,我才松了口气,对众人说:“快,继续划,争取尽快到对岸!”

众人再次拿起船桨,加快速度往对岸划去。又划了大概一刻钟,终于到了汉水北岸。我们悄悄跳上岸,把小船藏在芦苇丛里,做好标记,以便回来的时候使用。

“现在咱们得尽快赶到樊城,”我对众人说,“樊城离这里还有十里地,都是平原,容易被蒙古骑兵发现。大家都把武器藏好,尽量装作老百姓,遇到蒙古人别慌,听我指挥。”

众人点头,纷纷把短刀、长枪藏在衣服里,或者埋在路边的土里,只留下少数人携带武器防身。我们排成一列,沿着路边的田埂,快速往樊城方向走去。

走了大概三里地,突然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我心里一紧,连忙示意众人躲到路边的麦田里。刚躲好,就看到一队蒙古骑兵从路上经过,大概有十几个人,手里拿着马鞭,嘴里吆喝着,看起来像是巡逻的队伍。

蒙古骑兵并没有发现我们,径直往前走去。等他们走远了,我才对众人说:“看来蒙古人在这一带布置了不少巡逻兵,大家都小心点,尽量避开他们。”

众人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又遇到了几队蒙古巡逻兵,都被我们巧妙地避开了。走了大概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樊城的城墙。樊城的城墙比襄阳矮一些,但也很坚固,城墙上布满了箭孔,还有宋军士兵在巡逻。

“太好了,终于到樊城了!”宋军小校兴奋地说。

我却皱起了眉头——樊城的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宋军士兵神情紧张,而且城门外没有一个老百姓,显然是处于戒严状态。我们这样贸然过去,很可能会被当成蒙古间谍抓起来。

“咱们不能直接过去,”我对众人说,“得想个办法让城墙上的士兵知道咱们是自己人。”

说着,我从怀里掏出一块刻着丐帮暗号的木牌,又让宋军小校拿出宋军的令牌。“你看,”我指着城墙上的一个哨塔,“那个哨塔上有个士兵,咱们把木牌和令牌举起来,让他看到。”

宋军小校点头,和我一起站在路边,举起木牌和令牌,朝着城墙上的哨塔大喊:“城上的兄弟,我们是襄阳来的,有急事要见张顺将军!”

城墙上的士兵听到喊声,探出头来,看到我们手里的木牌和令牌,愣了一下,然后转身跑进哨塔。过了一会儿,哨塔上挂起了一面红旗——这是宋军的信号,表示可以靠近。

我们松了口气,快步走到城下。城门缓缓打开一条缝,一个宋军将领带着几个士兵走了出来,警惕地看着我们:“你们是从襄阳来的?有什么凭证?”

我把木牌和令牌递给他:“我们是丐帮长老林越,还有宋军士兵,奉耶律齐帮主和王渊将军之命,前来联络张顺将军,商议打开粮道之事。”

将领接过木牌和令牌,仔细检查了一遍,又看了看我们身后的众人,点了点头:“跟我来吧,张将军正在城里等着你们。”

我们跟着将领走进樊城,只见城里的百姓都躲在家里,街上冷冷清清,只有宋军士兵在巡逻。偶尔能看到几个丐帮弟子,正在帮着宋军搬运物资,看到我们,都惊讶地打招呼。

“林长老,您怎么来了?”一个丐帮弟子跑过来,兴奋地说,“我们还以为襄阳被蒙古人围死了,没法联系了呢!”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也是好不容易才偷渡过来的。张顺将军在哪里?我们有急事要跟他商量。”

“张将军在府衙里,”弟子指着前面的一座建筑,“我带你们过去。”

我们跟着弟子来到府衙,张顺将军正在大厅里和几个将领商量事情。他大概四十多岁,身材高大,脸上满是风霜,看到我们进来,连忙起身迎接。

“林长老,你们可算来了!”张顺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我正担心襄阳的情况呢,粮道被断了这么久,城里的粮草还够吗?”

我叹了口气:“别提了,城里的粮草最多只能撑一个月。要是再不打开粮道,恐怕就要出乱子了。这次我们来,就是想和张将军商量,能不能从樊城这边出兵,和襄阳里应外合,打破蒙古人的封锁。”

张顺皱起眉头:“我也想啊,可蒙古人把樊城也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外至少有一万蒙古兵,还有不少骑兵。我们城里的兵力只有五千,要是贸然出兵,恐怕不是对手。”

我点了点头,早就料到会是这样。我拿出一张地图,摊在桌子上:“张将军,你看。蒙古人的主力都集中在襄阳和樊城之间,想把咱们两座城分开围困。咱们可以这样——明天一早,你派一支兵力从樊城西门出发,佯攻蒙古人的左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带着弟子和宋军士兵返回襄阳,让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派一支兵力从襄阳东门出发,佯攻蒙古人的右翼。等蒙古人把兵力分散到两翼,咱们再集中主力,从中间突破,打开粮道。”

张顺看着地图,沉吟片刻:“这个主意可行!但你们怎么返回襄阳?现在汉水被蒙古人控制,你们再偷渡回去,恐怕会有危险。”

我笑了笑:“我们有办法。来时的小船还藏在汉水岸边,只要避开蒙古人的巡逻船,就能顺利回去。而且,我们还可以趁夜行动,更安全一些。”

张顺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下令,让士兵们准备好,明天一早佯攻蒙古人的左翼。你们今晚就返回襄阳,务必把消息传达给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

“放心吧,张将军!”我说道,“我们一定能顺利回去。明天早上,咱们就里应外合,打破蒙古人的封锁!”

从府衙出来,已经是下午了。我们在樊城吃了点东西,补充了干粮和水,然后就准备返回襄阳。张顺派了几个熟悉地形的宋军士兵给我们带路,还送了我们一些弓箭和火油,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沿着来时的路,悄悄回到汉水岸边。此时天已经黑了,夜幕笼罩着大地,只有远处蒙古军营的灯火在闪烁。我们找到藏起来的小船,悄悄跳上船,往襄阳方向划去。

夜里的汉水格外平静,只有船桨划水的声音。我坐在船头,看着远处的襄阳城墙,心里充满了期待。只要能顺利把消息传达给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明天就能打破蒙古人的封锁,打开粮道,襄阳城的危机就能暂时缓解。

划了大概一个时辰,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蒙古战船的声音。我心里一紧,连忙示意众人停下划船,把船藏在一处芦苇丛里。

“怎么回事?”宋军小校低声问。

我指了指身后,只见几艘蒙古战船正朝着我们这边驶来,船上的火把把河面照得通红。“是蒙古人的夜巡船,”我轻声说,“看来他们加强了夜间巡逻,咱们得小心点。”

蒙古战船越来越近,我们屏住呼吸,紧紧握着手里的武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就在这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是从襄阳方向传来的!

蒙古战船的士兵听到喊杀声,都愣住了,纷纷朝着襄阳方向看去。我心里一动,知道这是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在配合我们,故意制造混乱,吸引蒙古人的注意力。

“就是现在,快划!”我大喊一声,众人立刻拿起船桨,拼命往襄阳方向划去。蒙古战船的士兵反应过来,想要追赶,却被襄阳方向的喊杀声吸引,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调转船头,往襄阳方向驶去。

我们趁机加快速度,很快就到了襄阳岸边。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正带着人在岸边等着我们,看到我们回来,都松了口气。

“林越,怎么样?和张顺将军谈妥了吗?”耶律帮主急切地问。

我点头:“谈妥了!明天一早,张将军会派兵力佯攻蒙古人的左翼,咱们派兵力佯攻右翼,等蒙古人分散兵力,再集中主力从中间突破,打开粮道!”

王渊兴奋地说:“太好了!只要能打开粮道,咱们就能缓解城里的粮草危机。我这就下令,让士兵们准备好,明天一早行动!”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襄阳和樊城同时发起了进攻。王渊将军率领五千宋军士兵,从襄阳东门出发,佯攻蒙古人的右翼;张顺将军率领五千宋军士兵,从樊城西门出发,佯攻蒙古人的左翼。

蒙古人果然上当,把主力兵力分散到两翼,想要抵挡我们的进攻。我和耶律帮主则率领丐帮弟子和宋军精锐,共一万多人,埋伏在襄阳和樊城之间的一处山谷里,等待时机。

等蒙古人的兵力都分散到两翼,中间只剩下少数兵力防守时,耶律帮主大喊一声:“冲啊!”我们从山谷里冲了出来,朝着蒙古人的中间防线发起了猛攻。

蒙古人没想到我们会从中间突破,顿时慌了神,仓促应战。我们的士兵和弟子们士气高涨,挥舞着武器,奋勇杀敌。我手里拿着长枪,冲在最前面,青铜丐钵在我腰间发热,给我力量。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蒙古人的抵抗很顽强,但我们人多势众,又占据了先机,很快就突破了他们的防线。蒙古人见大势已去,纷纷往后撤退,我们乘胜追击,一直追到蒙古人的大营附近。

“停!”耶律帮主大喊一声,“别追了!咱们的目的是打开粮道,不是消灭蒙古人。赶紧派人去通知张顺将军,让他派粮队过来!”

众人停下追击,开始清理战场。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激动——我们终于打破了蒙古人的封锁,打开了粮道!襄阳城的危机终于缓解了!

不一会儿,张顺将军率领粮队赶来,看到我们已经突破了蒙古人的防线,兴奋地说:“太好了!林长老,耶律帮主,你们太厉害了!这下襄阳的粮草问题终于解决了!”

耶律帮主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赶紧把粮草运进襄阳城,让百姓和士兵们都能吃上饱饭!”

粮队开始往襄阳城运送粮草,百姓们看到粮队,都欢呼雀跃,纷纷出来帮忙。襄阳城笼罩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中,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站在路边,看着运送粮草的队伍,心里也很欣慰。这次的行动虽然凶险,但最终还是成功了。我摸了摸腰间的青铜丐钵,它的温度渐渐降了下来,仿佛也在为我们的胜利而高兴。

苏晴走过来,递给我一条毛巾:“擦擦汗吧,看你累的。这次能打开粮道,你立了大功!”

我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没有兄弟们的帮忙,我一个人也做不到。对了,城里的情况怎么样?百姓们还好吗?”

苏晴点头:“还好,百姓们都很配合,没有出现混乱。现在粮道打开了,大家都放心了。不过,蒙古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还得继续防备他们的进攻。”

我点头:“你说得对。蒙古人这次吃了亏,肯定会卷土重来。咱们得尽快加固城墙,补充兵力,做好准备,迎接他们的下一次进攻。”

正说着,陈默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情报:“长老!帮主!刚收到情报,蒙古人撤兵了!他们的大军已经往北方撤退了!”

“什么?”我和耶律帮主都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陈默笑着说:“是真的!我们的情报弟子看到蒙古人的大营已经空了,他们的战船也撤离了汉水。看来他们是怕咱们继续进攻,所以主动撤兵了!”

“太好了!”耶律帮主兴奋地说,“咱们终于打赢了!襄阳保卫战,咱们胜利了!”

襄阳城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百姓们互相拥抱,庆祝胜利。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感慨。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危险,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苏晴看着我,笑着说:“你看,咱们做到了。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和兄弟们一起,守护襄阳,守护南宋,绝不让蒙古人侵犯我们的家园。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襄阳城墙上,把整个城市都染成了金色。我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天空,心里充满了希望。我知道,这只是我们抗蒙战争的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我们。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