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25章 火药改良破坚甲 烽火传讯筑联防

我蹲在军工坊的角落里,手里捏着半块黑褐色的火药饼,鼻尖萦绕着硝石和硫磺混合的刺鼻气味。双儿蹲在我对面,手里拿着个小秤,正小心翼翼地往陶罐里加硝石,额头上还沾着点炭灰,像只花脸猫。

“公子,这已经是第五次调整配比了,要是再不行,我真没辙了。”双儿的声音带着点委屈,手里的秤杆都有点发颤。之前咱们用的火药威力太小,炸不开蒙古军的皮甲,更别说他们的回回炮底座了,这次要是再改良不成功,等蒙古大军一来,咱们的震天雷怕是只能给他们挠痒痒。

我把火药饼掰成两半,放在火折子旁试了试——火苗刚凑过去,火药饼就“噗”地一声燃了,连点火星子都没溅起来。我叹了口气,把剩下的火药饼扔回陶罐:“不行,硝石比例还是太低,硫磺太多了,燃得快但没爆发力。你记着,硝石得占七成,硫磺一成,木炭两成,这样配比才对。”

双儿愣了愣,赶紧把我报的比例记在纸上:“七成硝石?之前咱们都是五成啊,会不会太危险了?”

“危险才有力道!”我拍了拍她的肩膀,从怀里掏出张画着炸药包的图纸,“你看,咱们把改良后的火药装在铁壳子里,再插上引信,做成‘破甲雷’,到时候往蒙古军的回回炮旁边扔,保管能把他们的炮炸成废铁。”

双儿接过图纸,眼睛一下子亮了:“铁壳子!我怎么没想到!铁壳子能把火药的力气都聚在一起,威力肯定大!我这就去准备!”说着就蹦蹦跳跳地去找工匠们,连脸上的炭灰都忘了擦。

我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也松了口气。现代黑火药的标准配比就是“一硫二硝三木炭”,虽然南宋的硝石纯度不够,但凑够七成应该也够用了。只要破甲雷能成,咱们对付蒙古军的回回炮就有底气了。

刚站起身,就看到陈默急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个烧焦的烽火台令牌,脸上满是急色:“林长老,不好了!西边的烽火台被蒙古游骑偷袭了,守台的弟子都牺牲了,现在咱们跟邓州的联络断了!”

我心里一沉,烽火台是咱们的命根子,一旦断了联络,蒙古军要是从邓州方向偷袭,咱们连个预警都没有。“走,去西边看看!”我抓起桌上的佩剑,跟着陈默就往外跑。

西边的烽火台离襄阳城有二十里地,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台子已经烧得只剩下黑黢黢的木架子,地上躺着几个丐帮弟子的尸体,手里还紧紧攥着弓箭。我蹲下来,轻轻合上一个弟子的眼睛,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这些弟子都是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昨天还跟我讨教过怎么快速点燃烽火,今天就没了。

“林长老,你看!”陈默指着地上的马蹄印,“是蒙古游骑的马,蹄子上还裹着麻布,显然是故意来破坏烽火台的。”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马蹄印果然比普通的马印浅,而且印子边缘很整齐。“他们不止想断咱们的联络,还想让咱们误以为邓州方向安全,好趁机偷袭。”我站起身,望着邓州的方向,“咱们得赶紧重建烽火台,还要把联络方式改了,不能再用之前的明火传讯,太容易被发现。”

陈默皱了皱眉:“不用明火怎么传讯?难道用旗子?太远了看不见啊。”

我从怀里掏出个纸筒,里面装着些红色的粉末——这是之前让双儿用朱砂和硫磺做的“信号粉”,点燃后会冒出红色的浓烟,比明火看得远,还不容易被风吹灭。“咱们把烽火台的间距缩短到十里,每个台子上备上信号粉,白天用浓烟传讯,晚上再用明火,这样就算一个台子被偷袭,其他台子也能及时发现。”

陈默接过纸筒,凑近闻了闻:“这粉真能冒出红烟?要是蒙古军也学咱们用信号粉怎么办?”

“放心,咱们加了暗号。”我从兜里掏出块刻着丐帮标志的木牌,“每个烽火台的信号粉里都加了不同的香料,咱们的人能闻出来,蒙古军就算拿到,也不知道加什么香料。而且传讯的时候,浓烟要三短一长,代表安全;三长一短,代表有敌袭,这样就不会弄错了。”

陈默恍然大悟,赶紧招呼弟子们去准备材料,重建烽火台。我站在烧毁的烽火台旁,看着远处的山峦,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襄阳,不能让这些弟子的血白流。

回到襄阳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刚进军工坊,就听到里面传来“轰隆”一声巨响,震得屋顶的瓦片都掉了几片。我心里一紧,以为是火药炸了,赶紧冲进去——结果看到双儿和工匠们围着个炸碎的铁壳子,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

“公子!成了!破甲雷成了!”双儿跑过来,手里拿着块弯曲的铁片,“你看,这铁壳子都炸弯了,要是扔在回回炮上,肯定能把炮炸烂!”

我接过铁片,摸了摸上面的裂痕,心里也乐了。铁片有手指厚,能炸成这样,说明火药改良成功了。“太好了!赶紧多造点,每个城门都要备上,还要给昆仑派的弟子送点,他们在城外袭扰,用得上这个。”

双儿点头应下,又拉着我去看新做的连弩车:“公子,你看,我给连弩车加了个铁挡板,弟子们躲在后面射箭,就不怕蒙古军的箭了。还加了个轮子,推起来比之前快多了。”

我围着连弩车转了一圈,铁挡板刚好能挡住人的上半身,轮子是用硬木做的,上面还裹了层铁皮,确实比之前的木轮结实。“双儿,你真是个天才!等打赢了蒙古军,我一定让耶律帮主给你记头功!”

双儿脸一红,低下头继续忙活去了。我看着军工坊里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也踏实了不少。火药改良了,连弩车升级了,只要烽火台重建好,咱们的防御就基本没问题了。

第二天一早,我刚起床,就看到李锐跑过来,手里拿着个鸡毛信,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林长老,邓州传来消息,蒙古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邓州城外了,大概有一万人,还带了五门回回炮,看样子是想先拿下邓州,再攻襄阳。”

我接过鸡毛信,上面的字迹很潦草,显然是急着写的。“邓州的守军够不够?要不要咱们派点人支援?”

“不用,邓州守将说他们能顶住,还说要跟咱们配合,用烽火台传讯,只要蒙古军一动,就给咱们发信号。”李锐笑着说,“对了,西边的烽火台已经重建好了,弟子们都用上了信号粉,刚才还试了一次,红烟能飘到十里外,看得清清楚楚。”

我点了点头,心里更有底了:“好!让邓州的守军多加小心,咱们这边也做好准备,只要蒙古军往襄阳方向来,咱们就用破甲雷伺候他们!”

接下来的几天,襄阳城里到处都是备战的景象。宋军在城墙上加固工事,把破甲雷堆在城墙根;丐帮弟子和流民们在街巷里设陷阱,连弩车就藏在巷子口;峨眉派和全真教的弟子在箭楼上准备弓箭,箭袋里还装着裹了油布的火箭;昆仑派的弟子则带着破甲雷去了城外的山道,准备在蒙古军经过时偷袭。

我每天都要去各个城门巡查,看看防御工事有没有漏洞,火药和武器够不够。这天下午,我正在西城门查看,突然看到远处的烽火台冒出了三长一短的浓烟——有敌袭!

“大家做好准备!蒙古军来了!”我大喊一声,城墙上的士兵和弟子们立刻各就各位,连弩车对准了城外的山道,破甲雷也被搬到了城墙边。

没过多久,就看到远处的山道上出现了一队蒙古骑兵,大概有两千人,正朝着襄阳城的方向冲过来,马蹄声在空旷的野地里格外响亮。他们的前面还推着两门回回炮,显然是想先用回回炮轰开城门。

“放箭!”苏晴站在箭楼上,大声指挥。峨眉派和全真教的弟子们同时放箭,箭雨像乌云一样飞向蒙古骑兵,不少骑兵中箭落马,但后面的骑兵还是源源不断地冲上来。

“用破甲雷!”我大喊一声,弟子们立刻点燃破甲雷,往蒙古军的回回炮旁边扔。“轰隆!轰隆!”几声巨响,破甲雷在回回炮旁边炸开,铁壳子碎片到处飞溅,回回炮被炸得东倒西歪,轮子都飞出去老远。

蒙古骑兵见回回炮被炸毁,顿时慌了神,掉转马头就想跑。这时,昆仑派的弟子从山道两侧冲了出来,手里拿着连弩车和破甲雷,对着蒙古骑兵一顿猛打。蒙古骑兵腹背受敌,很快就溃不成军,剩下的几个也骑着马狼狈逃窜。

城墙上的人都欢呼起来,苏晴跑过来,脸上带着笑意:“林越,你这破甲雷真厉害,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回回炮炸烂了!”

我笑着摆手:“这都是双儿的功劳,要不是她改良火药,做铁壳子,破甲雷也没这么大威力。”

正说着,陈默跑过来,手里拿着个从蒙古骑兵身上搜出的令牌:“林长老,你看,这令牌上刻着蒙古军的番号,是阔端的部队。看来他们是想先派小股部队试探咱们的虚实,后面肯定还有大军。”

我接过令牌,上面的蒙古文字歪歪扭扭的,跟之前抓的细作身上的腰牌一样。“看来蒙古大军离襄阳不远了,咱们得抓紧时间,把防御再加固加固,特别是烽火台,一定要看好,不能再让蒙古军偷袭了。”

接下来的几天,蒙古军又派了几股小股部队来偷袭,但都被咱们打退了。每次战斗,破甲雷都立了大功,不仅炸烂了他们的回回炮,还炸穿了他们的皮甲,让蒙古军闻风丧胆。烽火台也没再出问题,弟子们用信号粉传讯,及时又安全,邓州那边有什么动静,咱们很快就能知道。

这天晚上,我正在丐帮总部的沙盘前推演蒙古军的进攻路线,耶律齐帮主突然来了。他手里拿着封密信,脸色很凝重:“林越,朝廷传来消息,蒙古大汗窝阔台已经下令,让阔端率领五万大军,三天后进攻襄阳,还带了二十门回回炮,这次是来真的了。”

我心里一沉,五万大军,二十门回回炮,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多。“帮主,咱们已经准备好了,破甲雷、连弩车都够,烽火台也没问题,只要蒙古军敢来,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耶律齐点了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相信你。这些天你辛苦了,不仅改良了武器,还组织流民备战,襄阳能有现在的防御,你功不可没。明天我就去各门派慰问一下,让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守住襄阳。”

送走耶律齐,我又回到沙盘前,看着上面插满的小旗子,心里也没那么紧张了。虽然蒙古军很强大,但咱们有改良的武器,有团结的盟友,还有愿意为国捐躯的百姓,只要咱们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守住襄阳。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就去了军工坊。双儿和工匠们已经在忙活了,地上堆着一排排的破甲雷和连弩箭,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看到我来,双儿跑过来,手里拿着个新做的“冲天雷”:“公子,你看,这个能飞到天上再炸,里面还加了烟花粉,炸开后能照亮一大片,晚上用正好能看清蒙古军的动向。”

我接过冲天雷,心里也乐了。有了这些新武器,咱们对付蒙古军就更有把握了。我拍了拍双儿的头:“辛苦你了,等打赢了仗,我请你吃襄阳最好吃的桂花糕。”

双儿脸一红,又跑去忙活了。我站在军工坊里,看着眼前的武器,心里充满了信心。蒙古大军又怎么样?回回炮又怎么样?咱们有破甲雷,有连弩车,有烽火台,还有这么多并肩作战的兄弟,一定能守住襄阳,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接下来的两天,咱们做了最后的准备。宋军在城墙上堆了更多的破甲雷和沙袋,丐帮弟子和流民们在街巷里挖了更深的陷阱,连弩车就藏在陷阱旁边,只要蒙古军踩进去,就会被连弩箭射成筛子。峨眉派和全真教的弟子们在箭楼上搭了棚子,就算下雨也能射箭。昆仑派的弟子则带着破甲雷去了城外的山林里,准备在蒙古军经过时偷袭他们的粮草营。

蒙古大军抵达襄阳城外的那天,天阴沉沉的,刮着刺骨的寒风。我站在西城门的城楼上,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黑压压的蒙古军,心里异常平静。曹友闻将军站在我身边,手里握着长枪,大声喊道:“兄弟们,蒙古军来了!为了襄阳,为了家人,跟他们拼了!”

城墙上的士兵和弟子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蒙古军的回回炮开始发射,巨大的石头呼啸着飞向城墙,砸在城墙上发出“轰隆”的巨响,碎石和尘土四处飞溅。但咱们的城墙经过加固,只是掉了点碎石,根本没被炸开。

“放破甲雷!”我大喊一声,弟子们立刻点燃破甲雷,往蒙古军的回回炮旁边扔。“轰隆!轰隆!”几声巨响,蒙古军的回回炮被炸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掀翻,士兵们四处逃窜。

蒙古军的将领见回回炮被炸毁,气得哇哇大叫,下令士兵们扛着云梯攻城。密密麻麻的蒙古兵像蚂蚁一样涌向城墙,有的拿着刀盾,有的拿着弓箭,嘴里喊着听不懂的口号,场面吓人得很。

“放箭!”苏晴站在箭楼上,大声指挥。峨眉派和全真教的弟子们同时放箭,箭雨像乌云一样飞向蒙古兵,成片的蒙古兵倒下,但后面的蒙古兵还是源源不断地冲上来。

有的蒙古兵好不容易冲到城墙下,刚要架起云梯,就被城墙上扔下来的石头和破甲雷砸死;有的侥幸架起云梯,刚爬了一半,就被丐帮弟子用长杆推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蒙古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撤退。城墙上到处都是尸体和血迹,守城的人也累得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有的还在小声地哭着——他们失去了同伴,失去了兄弟。

我走在城墙上,看着疲惫的士兵和弟子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蒙古军明天肯定还会再来,咱们必须抓紧时间休整,修复城墙,补充弹药。

“陈默,你带些人去清理战场,把受伤的兄弟抬下去治疗,把尸体埋了,别让瘟疫传播。”我对陈默说。

“苏晴,你让峨眉派的弟子去安置点看看,给流民们送些粮食和药品,安抚他们的情绪,别让他们因为打仗害怕。”

“曹将军,你安排宋军轮流守城,让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明天还要继续战斗。”

大家都点了点头,转身去安排。我独自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蒙古军的营寨,手里握着青铜丐钵。钵身微微发热,像是在给我力量。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襄阳,一定要把蒙古军赶出去,让襄阳的百姓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蒙古军果然再次发起了进攻。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不再用回回炮轰击城墙,而是派了大量的骑兵绕到襄阳的东门,试图从东门攻城。但他们没想到,咱们早就在东门埋满了踏雷,还布置了连弩车。骑兵们刚靠近,就被踏雷炸得人仰马翻,连弩箭像雨点一样射过去,根本靠近不了城墙。

蒙古军的将领见东门攻不下来,又转攻南门。南门的防守同样严密,全真教的弟子们在箭楼上用“纯阳指”远程点杀蒙古将领,昆仑派的弟子们则用连弩车射退蒙古兵,蒙古军还是没能攻上来。

就这样,蒙古军连续进攻了半个月,却始终没能攻破襄阳的城墙,反而损失了近两万兵力,粮草也快用完了。他们的士气越来越低落,有的士兵开始逃跑,有的则躲在营寨里不敢出来。

这天下午,我正在城楼上巡查,突然看到远处的烽火台冒出了三短一长的浓烟——安全信号?不对,紧接着,邓州方向的烽火台也冒出了同样的浓烟,而且还夹杂着红色的信号粉。

“李锐,快去查!邓州那边怎么了?”我心里一紧,赶紧让李锐去情报堂问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