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29章 归途献策固襄阳,异能初显定军心

我(林越)攥着耶律齐发来的急报,指腹把“嘉定十四年大举攻宋”这几个字都快捏烂了。苏晴和陈默跟在我身后,三匹马的蹄子在官道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像是在给襄阳的安危倒计时。青铜丐钵在怀里微微发烫,新解锁的“地形感知”技能时不时扫过四周,帮我们避开了三波蒙古游骑,可就算这样,我心里还是像压了块石头——明年蒙古大军一来,襄阳能不能守住,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林哥,你说咱们回去,帮主会不会已经有防御计划了?”陈默勒住马,抹了把脸上的汗。他这话问得没底气,毕竟五万蒙古兵加改良回回炮,可不是闹着玩的。苏晴也皱着眉,手里的流云剑穗被风吹得乱晃:“就算有计划,也得咱们回去完善。你那地形感知技能,说不定能找出襄阳城墙的漏洞,这可是关键。”

我点头,刚想开口,地形感知突然提示前方半里地有片树林,林子里藏着股熟悉的气息——是丐帮的探子!“前面有自己人,咱们去歇口气,顺便问问襄阳的近况。”我一夹马腹,带头拐进树林。果然,三个穿着丐帮弟子服饰的人从树后走出来,看到我们,连忙行礼:“林长老!您可算回来了!总部天天派人来问呢!”

我们在树林里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探子递过来水囊,我喝了口,才慢慢问:“襄阳现在怎么样?城墙加固得如何了?粮草够不够?”

领头的探子叹了口气:“城墙倒是在修,可工匠不够,进度慢得很。粮草也只够撑半年,帮主正跟朝廷主战派官员商量,想多调些粮食过来,可主和派总在中间捣乱,一直没谈拢。”

陈默一听就急了:“这主和派是疯了吗?蒙古人都要打过来了,还在搞内斗!”

“别激动,”我按住他的手,脑子飞快地转——现在骂主和派没用,得想实际办法。地形感知突然扫过襄阳城的轮廓,西城墙那段地基不稳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脑子里,还有南城门的护城河太浅,城外几处高地容易被蒙古人架回回炮……这些都是要命的隐患。

“我有个主意,”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羊皮纸,用炭笔快速画起襄阳的简易地图,“西城墙得用夯土加碎石重新加固,地基下面要埋一层木桩,防止雨水泡软;南城门的护城河得挖深两丈,河底插满尖木;城外那几处高地,派弟子常驻,提前修了望塔,蒙古人一来就能发现。”

探子凑过来看,眼睛越睁越大:“林长老,您这办法靠谱吗?埋木桩加固地基,我还从没听过呢!”

“肯定靠谱,”我拍了拍地图,“这是用‘地形感知’查出来的,西城墙下面的土壤偏软,不埋木桩,蒙古人用回回炮一轰就塌。还有护城河,挖深了能挡住他们的云梯,河底的尖木能防骑兵冲锋,一举两得。”

苏晴在旁边补充:“我回峨眉派后,让师傅派些擅长筑城的弟子来帮忙,再带些峨眉秘制的防火材料,蒙古人要是用火攻,咱们也能应对。”

陈默也点头:“我负责联络情报堂,让他们多派探子去蒙古境内,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和回回炮的数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探子把地图小心地折好,塞进怀里:“我这就回襄阳,把您的计划报给帮主!有您这些办法,大家心里就有底了!”

看着探子骑马远去,我才松了口气。陈默挠了挠头:“林哥,你说咱们这计划,能让襄阳撑到明年吗?”

“不仅要撑到明年,还要守住,”我摸了摸青铜丐钵,突然有个想法,“对了,我试试用地形感知模拟一下蒙古人攻城的场景,说不定能找出更多应对办法。”

我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催动异能,脑子里慢慢浮现出襄阳城的全景——蒙古兵推着回回炮逼近西城墙,云梯架在南城门,骑兵试图从护城河突破……突然,我看到西城墙左侧有个隐蔽的排水口,蒙古兵要是从这里潜入,就能绕到城内!

“不好!”我猛地睁开眼,“西城墙有个排水口,得赶紧用砖石堵上,再派弟子看守,不然蒙古人会从这里偷袭!”

苏晴和陈默都吓了一跳,陈默连忙记下来:“回去我就跟帮主说,把这排水口堵得严严实实的,再派十个精锐弟子守着,看蒙古人怎么偷袭!”

我们没再耽误,骑上马继续往襄阳赶。一路上,我时不时用地形感知扫描襄阳周边的地形,把能设陷阱的地方、适合埋伏的山谷都记下来,想着回去后赶紧画成详细的防御图,交给耶律齐。

走了三天,终于看到襄阳的城门了。城墙上插满了丐帮的旗帜,弟子们正拿着工具加固城墙,远远望去,一派忙碌的景象。我们刚到城门口,就看到耶律齐带着几个长老迎了上来,他脸上满是疲惫,眼里却闪着光:“林越,你们可算回来了!山魂石拿到了吗?蒙古的情况怎么样?”

我跳下马,把青铜丐钵递给他,又把在西夏的经历和蒙古的攻宋计划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耶律齐看着钵身上亮起来的符文,长舒一口气:“好!好!有了这传功钵的异能,咱们对抗蒙古又多了几分把握!你在归途中想的防御办法,探子已经跟我说了,我正让人按你的办法加固城墙、堵排水口呢!”

我们跟着耶律齐往总部走,街上的百姓看到我们,都热情地打招呼,有的还递来水果和点心。“林长老,听说您从西夏带回来能保襄阳的宝贝,是真的吗?”一个卖包子的大叔笑着问。我举起青铜丐钵,笑着说:“这宝贝能帮咱们找出蒙古人的埋伏,还能加固城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咱们一定能守住襄阳!”

百姓们听了,都欢呼起来,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陈默在我耳边小声说:“林哥,你这几句话说得好,比讲大道理管用多了,百姓们的信心都回来了!”

到了总部,耶律齐把我们领进议事堂,执法长老周沧、掌钵龙头方鹤鸣已经在里面等着了。方鹤鸣接过青铜丐钵,仔细摸了摸,感慨道:“没想到百年后,传功钵还能恢复一半,林越,你立了大功啊!这地形感知技能,对咱们备战太重要了。”

周沧也点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粮草和工匠。粮草方面,我已经让人去江南调运了,可工匠还是不够,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我想了想,突然想起在西夏的时候,看到当地百姓用一种简单的工具夯土,效率比襄阳的工匠用的工具高不少。“有办法!”我掏出羊皮纸,画起那工具的样子,“这叫‘简易夯土机’,用两根木头和一块石头就能做,比人工夯土快三倍,让弟子们教百姓做,大家一起帮忙,工匠不够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耶律齐接过图纸,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让人去做,再组织百姓参与加固城墙,人多力量大,肯定能在蒙古人来之前,把襄阳的防御做好!”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带着弟子在襄阳城内外勘察,用地形感知找出隐藏的隐患,比如城外山坡上的石头容易被蒙古人推下来砸城墙,就提前派人把石头挪走;城内的水井位置太集中,万一被蒙古人投毒就麻烦,就组织弟子再挖几口分散的水井。

苏晴也从峨眉派带了五十名弟子回来,还带来了不少防火材料和连弩。她每天带着峨眉弟子和丐帮弟子一起训练,教大家怎么用连弩对付蒙古骑兵,怎么用防火材料抵挡火攻。

陈默则忙着整合情报,他把派往蒙古境内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整理成册子,详细记录了蒙古的兵力分布、回回炮的数量和部署位置,每天都给我和耶律齐汇报,让我们能及时调整防御计划。

这天,我正在城墙上查看加固情况,地形感知突然提示,城外十里地有一小队蒙古兵在侦察,正朝着西城墙的方向来。“有蒙古探子!”我立刻喊来负责西城墙防守的弟子,“你们带二十个人,在城外的山谷里设埋伏,等蒙古探子过来,就把他们抓起来,别让他们跑了!”

弟子们领命而去,我站在城墙上,用地形感知盯着蒙古探子的动向。他们果然朝着西城墙来,还时不时停下来画地图,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了埋伏圈。等他们走进山谷,弟子们突然从两边冲出来,蒙古探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捆了个结实。

“太好了!”城墙上的弟子们欢呼起来,耶律齐也走了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林越,你这地形感知技能真是太管用了!抓了这几个探子,咱们就能从他们嘴里问出更多蒙古人的情报,防御计划也能更完善!”

我笑着点头,心里却没放松——这只是蒙古人的小股探子,明年他们的大军一来,才是真正的考验。但看着城墙上忙碌的弟子和百姓,看着苏晴和陈默认真的样子,看着耶律齐坚定的眼神,我又觉得充满了信心。

晚上,我在灯下画防御图,青铜丐钵放在旁边,符文泛着淡淡的光。我想起穿越前在考古现场看到的南宋丐帮分舵遗址,想起历史上襄阳最终还是被蒙古人攻破,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这次,我一定要改变历史,守住襄阳,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

苏晴端着一碗热汤走进来,放在我桌上:“别太累了,明天还要去勘察北城墙呢。”

我接过汤,喝了一口,暖意在胃里散开。“苏晴,你说咱们明年能守住襄阳吗?”我轻声问。

苏晴坐在我对面,看着我:“肯定能。咱们有地形感知技能,有完善的防御计划,有丐帮、峨眉派和西夏一品堂的帮忙,还有这么多支持咱们的百姓。蒙古人虽然厉害,但他们不懂团结,也不懂怎么为百姓着想,这就是咱们的优势。”

我点点头,觉得她说得对。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算蒙古大军再厉害,咱们也能跟他们拼一场!

接下来的日子,襄阳的防御越来越完善——城墙加固好了,护城河挖深了,排水口堵上了,城外设满了陷阱,粮草也调运到位了,连百姓都组织起来,成立了民兵团,准备和丐帮弟子一起保卫襄阳。

这天,我正在给弟子们讲解怎么用地形感知技能发现埋伏,突然听到城外传来欢呼声。我跑出去一看,原来是西夏一品堂的五十名高手到了,他们骑着马,带着连弩和毒箭,远远望去,气势十足。

一品堂的首领阿古拉看到我,连忙下马:“林长老!我们来了!带来了西夏最好的连弩和毒箭,还带了二十名懂筑城的工匠,一定帮你们守住襄阳!”

我握着他的手,心里暖暖的:“多谢你们!有你们帮忙,咱们守住襄阳的把握又大了不少!”

耶律齐也走了过来,笑着说:“现在咱们有丐帮、峨眉派、西夏一品堂的帮忙,还有百姓的支持,就算蒙古人明年真的来了,咱们也不怕!”

夕阳下,襄阳城的城墙泛着金光,城墙上的旗帜迎风招展,弟子们和百姓们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笑容。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它不再发烫,像是在为我们的团结和信心感到欣慰。

我知道,明年的襄阳保卫战一定会很艰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用好传功钵的异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就一定能挡住蒙古大军,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改变南宋被蒙古灭亡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