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惟见南星 > 第125章 从现在起 中心组长就由你正式担任了

情话不必多,一句便已足够撼动心弦。姜南星心中激荡,主动吻上他的唇,将这个静谧的午后,点缀得更加甜蜜。

他们也聊工作。姜南星靠在他怀里,把河谷镇牡丹项目后续的管护计划、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中心下一步打算推动的其他几个乡镇的特色产业构想,都细细地说给他听。周惟清认真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或者以他更宏观的视角,帮她分析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的可能性。

“冬季防冻是关键,尤其是那些五年生苗,投入大,损失不起。防寒物资的储备和发放一定要到位,技术指导要跟上。”

“嗯,我们已经和科技局、农业局开了协调会,方案都定了。”

“你提到的那个想在柳林镇发展林下经济的想法很好,可以利用现有的竹林资源,种植竹荪或者养殖竹林鸡,周期短,见效快,能快速带动农户增收。下周我可以跟林业局那边打个招呼,你们先去调研……”

没有办公室里的严肃正式,更像是夫妻间的夜话家常,却同样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这种并肩作战、彼此支撑的感觉,让他们的感情在爱恋之外,更多了一份牢固的、战友般的情谊。

傍晚时分,周惟清的手机响了,是母亲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他看了姜南星一眼,按下了接听键。

惟清啊,在干嘛呢?”周母慈祥的面容出现在屏幕上。

“刚吃完饭,和南星在家休息。”周惟清说着,很自然地将摄像头切换成后置,缓缓扫过客厅,“妈,你看,这是我们现在住的地方。”

镜头里,暖色调的窗帘,柔软的地毯,原木色的书架和茶桌,生机勃勃的绿植,还有茶几上那瓶醒目的蓝色郁金香……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女主人的用心与品味,与之前周母印象中儿子那个冷清得像宾馆一样的宿舍天差地别。

周母顿时惊喜地叫了起来:“哎呀!这……这布置得可真好啊!一看就是南星的手笔,是不是?这么温馨,这才像个家嘛!”她语气里的高兴几乎要溢出屏幕,连忙招呼旁边的周父,“建业,快来看!快来看惟清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被南星布置得多好!”

周父的脸也凑了过来,虽然依旧保持着惯有的严肃,但眼神里也透出了欣慰,点了点头:“嗯,是不错,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周母絮絮叨叨地说着:“南星呢?南星在不在?快让妈看看!”

周惟清笑着把手机递给姜南星。姜南星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甜甜地叫了声:“阿姨,叔叔。”

“南星啊,真是辛苦你了!把家里弄得这么漂亮!惟清那个榆木疙瘩,哪里懂得这些,以后这个家啊,就交给你了!”周母看着姜南星,越看越喜欢。

“阿姨,您别这么说,惟清他也很好……”姜南星红着脸替周惟清辩解。

“好什么呀,他我还不知道?就知道工作!南星,他要是敢欺负你,你告诉阿姨,阿姨帮你教训他!”周母佯装生气。

周惟清在一旁无奈地摇头,眼里却带着笑意。

姜南星心里暖融融的,和周母又聊了好一会儿家常,周母才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临挂前还再三叮嘱他们要照顾好自己。

放下手机,姜南星看着身边这个将她紧紧圈住的男人,再看看这个被他们共同赋予了“家”的意义的空间,心里被一种巨大而踏实的幸福感充盈着。原来,和相爱的人一起生活,是这般模样——有清晨相拥醒来的慵懒,有携手逛菜场的烟火气,有插花弄草的小情趣,有并肩读书的静谧时光,汇聚成她从未奢望过的圆满。

新的一周在深秋一场淅淅沥沥的毛毛细雨中开启气温又降了几分,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凉意,却也洗刷了连日的尘埃,让远处的山峦显得愈发青翠。

姜南星站在宿舍的窗边,看着窗外如烟似雾的雨丝,脸上却带着欣喜的笑容。“这场雨下得真好,”她回头对正在系领带的周惟清说,“牡丹栽下去,正需要这样一场透雨来定根缓苗,省了我们不少人工浇水的功夫,真是天公作美。”

周惟清整理好衣着,走到她身边,与她一同望向窗外。雨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发出细碎的声响。他自然地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是啊,好雨知时节。看来连老天爷都在帮我们英林。”

这是姜南星正式搬进周惟清宿舍后,两人第一次同乘一辆车去上班。共撑一把黑色的大伞,走在雨幕中,步履一致,身影依偎,引来早起的同事或含蓄或直接的目光注视。周惟清一如既往地沉稳,对投向他们的目光坦然处之,偶尔遇到相熟的同事打招呼,他会微微颔首,而对方在与他寒暄后,也总会笑容满面地转向姜南星,亲切地唤一声“姜课长”或者更熟稔一点的“南星同志”。

“姜课长,早啊!”

“南星同志,和周县长一起呢?”

“早,周县长,南星。”

姜南星起初还有些许不自在,但看到周惟清那副再自然不过的神情,以及同事们善意和了然的笑容,她也渐渐放松下来,微笑着——回应。如今,整个县委大院上下,谁不知道这位能力出众、美丽温柔的姜南星,就是周县长那位刚刚订婚的未婚妻?他们的结合,在众人眼中是如此的般配与顺理成章。

来到办公室,气氛与往常略有不同。夏云州局长早早等在了促进中心,见姜南星进来,便笑着招招手把她叫到了一边。

“南星,来来,有件事跟你正式说一下。”夏云州语气郑重,“局里这边的事情越来越多,我这边实在是分身乏术了。之前兼任着中心组长,很多具体事务其实已经是你在一手抓。经过局里讨论,并报周县长同意,从现在起,中心组长就由你正式担任了。”

他将一份任命文件递给姜南星,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期许:“以后这摊子事,就彻底交给你了!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放开手脚去干!当然,遇到重大决策,我们随时商量,该报周县长定夺的,按程序走。”

姜南星接过文件,心情有些激动,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她知道,这不仅是职务的变更,更是对她过去一年多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未来更严峻的考验。“夏局,谢谢您的信任!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负所托。”她郑重承诺。

夏云州欣慰地点点头:“好!待会儿县里有个大会,周县长要传达省里学习的精神,部署下一步工作。你组织好中心的人,认真听,仔细领会。”

上午九点,县委大会议室,每周的例行工作会议准时开始。县委书记何明辉主持,但在开场白后,他笑着将话语权交给了周惟清:“下面,就请惟清县长给大家详细传达一下这次在省里参加区域经济与乡村振兴高级研讨班的精神,并结合我们英林的实际情况,谈谈接下来的工作思路。”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周惟清身上。他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坐在主位,神情沉稳,目光锐利。经过二十多天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他整个人的气场似乎更加凝练,视野也更为开阔。

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研讨班的核心内容和当前宏观政策导向,然后话锋一转,落到了英林县的具体实践上。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清晰有力的语言,将学习心得与英林的发展现状紧密结合。

“……同志们,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英林过去坚持的发展路子是正确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的。”周惟清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议室,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他重点回顾了七八月间,英林乡村那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在河谷镇、金铺镇,我们的药农们正在瑞康药业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着土地深翻、土壤改良,搭建标准化的荫棚。过去零星、粗放的种植模式正在被科学、集约化的管理所取代。我记得在金铺镇调研时,一位老药农对我说,‘瑞康一来,咱们这药才算真正成了宝贝疙瘩!’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也说明了我们引进龙头企业,提升产业标准的重要性。”

“在杨树镇的四个村,阳光绿谷的项目更是如火如荼。大型机械轰鸣,细碎的田埂被整合成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大田块。阳光绿谷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已经扎根,本地农民正在接受培训,参与到新一季的生态水稻播种试验中。土地的巨变,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革命,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还有金咀镇的高端水果产业园,与阳光绿谷的合作也已步入实质阶段。新的温室大棚,优质的果树苗,共同研讨的种植方案……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更高效、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未来。

他如数家珍般地提及各个项目的进展,数据准确,细节生动,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仿佛看到了那些热火朝天的场面。

接着,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给出了更具体、更具前瞻性的指示。虽然是以一种沉稳的、近乎私人建议的口吻,但话语中的分量却极重: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守护好绿水青山,这是英林最大的优势和财富,是我们一切发展的根基和底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在此基础上,必须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只满足于种出来、卖出去,要千方百计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比如我们的油用牡丹,不能只停留在卖牡丹籽,要向着牡丹籽油精深加工、保健品开发、化妆品原料,甚至观光旅游等方向延伸,把每一份资源的价值都吃干榨尽。”

“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我们规划中的生态科技产业园,定位很好,要以此为平台,引进更多像瑞康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能级和抗风险能力。”他看向招商局和科技局的负责人,“这方面,要主动出击,精准对接。”

最后,他抛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省里层面,对于像我们英林这样有清晰思路、有明显成效、有突出特色的县,一定会给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所以,大家要坚定信心,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周惟清的讲话,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贴合英林实际,既有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有对未来发展的清晰指引和坚定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在场的所有干部。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