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惟见南星 > 第21章 这些田地才是我们农民的根啊

周惟清沉默地听着,脸色凝重。这比他看报告和听汇报要直观和震撼得多。

这时,姜南星上前一步,她手中拿着那份资料和一个小小的便携式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她接过了夏云州的话头,语气专业而清晰,试图将问题引向更具体的层面:

“周县长,局长,我们脚下这片区域,包括老冲、西畈、简垸,老河四个村,因为都沿杨树大河分布,其土壤性质主要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沙壤土和部分轻黏土。 这种土壤透气性好,耕性佳,但保水保肥能力相对偏弱。”

她蹲下身,随手抓起一把土,在指尖捻了捻,继续介绍:“根据之前的取样分析,土壤整体偏酸性,有机质含量普遍不高。 所以,在选择作物时,需要扬长避短。”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田野:“这里其实非常适宜种植水稻,尤其是对水质和土壤环境要求较高的生态有机稻。 因为沙壤土排水性好,不易积水烂根,而且沿河灌溉方便。如果能配套推广绿肥(如紫云英)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肥力。”

“除了水稻,”她补充道,“这类土壤也适合种植对排水要求较高的块茎类作物,如红薯、马铃薯, 或者是一些喜沙质土壤的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 关键是要形成规模,打通销路,让农民觉得种地有奔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目光也投向了那些荒芜的田块。

她的介绍,从具体的土壤特性出发,延伸到适宜的作物选择和发展潜力,为眼前这令人忧心的荒芜景象,提供了科学的注脚和一种可能的解决思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感叹和无奈的层面。这让周惟清和夏云州等人都听得非常专注,不时地点头。荒芜的田野上空,回荡着关于土地和未来的务实讨论。

周惟清听完姜南星对土壤和作物适宜性的分析,面色更加凝重。他转头对跟在身后的招商局局长王勇和科长徐子航沉声说道:“王局长,子航,你们都看到了,也听到了。回去之后,你们招商局要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做一份周详的、有说服力的报告。不仅要展现我们的劣势和困难,更要突出我们的土地潜力、改造方案和发展决心。要能让李总的公司对我们英林的农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看到投资的价值。”

“是,县长,我们明白!”王勇和徐子航立刻郑重应下,深知肩上责任重大。

一行人心情沉重地沿着田埂继续往前走。忽然,周惟清看到不远处有一块田里,一位头发花白、脊背微驼的老伯伯正弯着腰,吃力地清理着田沟里的杂草,与周围大片的荒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惟清立刻带着众人走了过去。他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主动扬声打招呼:“老伯,您好啊!忙着呢?”

老伯伯闻声直起腰,看到一群穿着体面的人,显得有些拘谨,用沾着泥巴的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憨厚地笑了笑:“哎,领导们好。”

周惟清走到田边,态度温和得像拉家常:“老伯,我们是从县里来的,下来看看咱们的地。今年春耕情况怎么样啊?”

老伯伯一听问起田地,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望了一眼周围那片广袤却沉寂的田野,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眼眶微微发红,声音带着颤抖:“领导……看着这么多这么好的田……就这么荒着……没人种……我……我心里疼啊!”他用粗糙的手指指着那些荒地,“这些田地,才是我们农民的根啊!不能因为现在日子好像好过了一点,就把老祖宗传下来的饭碗给丢了啊!”

老人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话语,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周惟清等人无不动容,认真地倾听着。姜南星敏锐地拿出手机,悄悄点开了录像功能,她觉得老伯伯这番话,道出了无数坚守土地的老一代农民最深切的心声,无比珍贵。

周惟清沉默了片刻,语气更加柔和:“老伯,您说得对,地是我们的根。您有空吗?能不能带我们在这田埂上走一走,给我们讲讲?”

老伯伯见这位“大领导”如此平易近人,还愿意听自己唠叨,脸上露出了笑容,连连点头:“好,好!我带你们走走!”

老人走在前面,虽然步履有些蹒跚,但走在田埂上却异常稳当。周惟清就跟在他身旁,其他人紧随其后。老伯伯一边走,一边如数家珍般地指着两边的田地:

“这一片,都是我们这个村的田喏……你看,现在大部分都荒了,长了草了……”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惋惜,“记得我们年轻那会儿,嘿!到了这个时候,一眼望过去,那是无边无际的油菜花,黄灿灿的!靠近屋场的那些好田,都种着绿油油的小麦!等收了油菜、麦子,马上又抢着种下一季的庄稼,玉米、红薯、花生、黄豆……从来没让田闲着空过!油菜后面紧跟着就是插秧,我们这田好,气候又好,那时候都是种两季稻的!”老人回忆着往昔的荣光,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

走到田畈中央的一条大路上,老伯伯指着路边几块草长得比庄稼还高的田,痛心地连连念叨:“可惜了哦,太可惜了!这么好的田呐……”

周惟清顺着老伯伯的手指看去,沉吟了一下,认真地问道:“老伯,那如果有人愿意过来投资,把这些地租过去,统一规划种东西,你们愿意把地租出去吗?”

老伯伯望着远方,郑重地点了点头:“愿意!当然是愿意的!地有人种,总比荒着长草强!”然而,答应之后,老人苍老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清晰的担忧。

周惟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缕忧色,温和地追问:“老伯,您是不是还有什么顾虑?今天我们都在这儿,你们的农业局长也在,有什么话您放心说。”

老伯伯看着周惟清和夏云州诚恳的面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出了心里的担忧:“领导……我就是怕……怕那些来投资的大老板,不懂种地,瞎搞一通……把这好好的田给浪费了,甚至用了不好的东西,把这么好的土壤也给搞坏了……那以后就算想收回来自家种,也种不出好庄稼了……”

周惟清听完,神色变得无比郑重。他对着老伯,也像是向着所有可能心存疑虑的农民保证道:“老伯,您放心!这一点,我可以向您,向所有乡亲们保证!任何来投资的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绝对不能破坏农田,必须按照土壤的特性和科学的方法来种植适宜的农作物! 我们县政府和农业局会全程监督,绝不会允许任何人糟蹋我们的土地!我们要的是共赢,是长远的发展,不是短期的破坏!”

老伯伯听着周惟清斩钉截铁的保证,看着他身后那些领导们同样认真的表情,脸上的担忧渐渐化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欣慰和信任。他激动地连连点头,声音有些哽咽:“好!好!有周县长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谢谢周县长!谢谢各位领导!谢谢你们为我们农民着想……”

阳光洒在这片充满希望却又面临困境的土地上,也洒在这一群致力于改变它的人们身上。老人的感谢,沉甸甸的,既是期盼,也是责任。姜南星的手机镜头,默默记录下了这真挚而富有历史感的一刻。

车轮碾过英林村最后的土路,驶入平坦的县道。周惟清最后望了一眼后视镜,那位执意送到村口的老伯已成远方的一个黑点,但那句无声的“好县长”却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化为了更坚定的责任。

车内,夏云州、姜南星、王勇和子航各自沉默着,似乎都还未从方才那片大面积撂荒的沉重中完全抽离。

“先去河谷镇。”周惟清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南星,重点关注撂荒地的复耕可能性和难点。王勇,留意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障碍。子航,做好对比记录。”

夏云州他翻动着材料,“河谷镇的情况,据前期了解,和杨树镇类似,青壮劳力外流极其严重,留守的多是老人儿童,缺乏耕种能力,初步估计撂荒率也接近八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