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8日,下午三点。
交易室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
屏幕上,那只刚刚止损的股票正在强势反弹,
而韩风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懊悔。
风哥,如果我们再坚持一天,就不会亏钱了。小李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甘。
就在昨天,他们严格按照交易系统执行了止损操作,以每股42.5元的价格卖出了某半导体公司。而今天,该股却在利好消息刺激下强势反弹,收盘报45.8元,比他们的卖出价高了近8%。
韩风平静地关闭交易软件,转身面对团队:我们亏掉的不是钱,而是学费。这笔学费告诉我们,系统比直觉更可靠。
---
01 抉择:那个必须止损的午后
事情发生在2020年9月17日。
那家半导体公司是团队在两个月前重点布局的标的。小王带领的研究团队做了详尽的尽职调查:
· 公司在射频芯片领域技术领先
· 5G建设带来明确需求增量
· 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 机构持仓集中度提升
基于这些判断,团队在45元附近建立了8%的仓位。
然而,买入后不久,情况开始出现变化。先是传出公司大客户削减订单的消息,随后行业数据显示半导体库存周期见顶。更关键的是,技术面上股价跌破了关键支撑位。
我们的系统发出了止损信号。9月17日早上,小李在晨会上报告,股价已经跌破42.8元的关键支撑,跌幅超过5%,符合止损条件。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但是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性变化啊。小王提出异议,这可能是市场的过度反应。
小李反驳:可是我们的系统规则很明确,跌破关键支撑必须止损。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韩风。
---
02 执行:冰冷的系统与温热的人性
韩风盯着交易系统发出的止损信号,内心经历着激烈的斗争。
一方面,他的理性告诉他必须遵守系统规则。这个系统是他们花了五年时间,用无数血泪教训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他的感性在呐喊:再等一天,也许就会反弹。
他想起2018年的一次类似经历。当时他们持有的某消费股出现破位,但他因为基本面依然良好的执念,没有及时止损。结果股价一路阴跌,最终亏损超过30%。
执行止损。韩风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系统给了我们信号,我们就必须遵守。
小王还想争取:风哥,至少等今天收盘再说吧?万一收回去呢?
韩风摇头:等待就是违背系统。如果我们今天不执行,明天就可能会找其他理由不执行。系统的权威性一旦被打破,就形同虚设。
下午两点,当股价反弹无力,再次跌破止损线时,交易员按计划执行了止损操作。
卖出完成,平均价格42.5元。小李报告时的声音有些低沉,这笔交易亏损5.6%。
交易室里弥漫着失落的气氛。这是他们系统化交易以来,第一次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恶化的情况下执行止损。
---
03 考验:止损后的强势反弹
第二天,考验来了。
9月18日开盘前,该半导体公司突然发布公告,宣布与某手机巨头达成战略合作。股价应声高开,随后一路走高,最终收于45.8元。
这个价格比他们的止损价高出7.8%。
如果我们昨天没有卖出,现在不仅不会亏损,还能盈利2%。小王计算着数字,语气中满是遗憾。
交易室里,团队成员们神色复杂。有人偷偷看向韩风,想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丝后悔。
但韩风正在认真地记录交易日志,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风哥,你就不觉得可惜吗?小李忍不住问。
韩风放下笔,环视团队成员:你们觉得,我们昨天止损的决定是错的吗?
从结果看,确实是错了。小王直言不讳。
韩风摇头,从过程看,我们做对了。而投资,最重要的是过程正确。
---
04 复盘:系统的逻辑与单次的结果
下午收盘后,韩风组织了一次特别复盘会。
今天的情况,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本质。韩风在白板上画了一个表格:
我们先来分析昨天的决策环境:
已知信息:
· 技术面:跌破关键支撑
· 资金面:机构持续流出
· 消息面:订单削减传闻
· 系统信号:止损
未知信息:
· 今天的利好消息
· 股价的具体走势
在昨天的决策时点,基于已知信息,止损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不能用今天才知道的信息,去评判昨天的决定。
小李若有所思:也就是说,评判决策质量,要看决策时掌握的信息,而不是事后发生的结果?
没错。韩风点头,如果我们因为这次的止损而怀疑系统,下次面临同样情况时就会犹豫。而犹豫的代价,可能是致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