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重生:我的货物通古今 > 第297章 帝师的兴趣?儒法之辩的新思

第 297 集

东宫的书房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架上的古籍上。太子朱允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论语》,眉头皱着,显然是遇到了难题。帝师周敬之站在旁边,捋着胡须,耐心地讲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乃孟子仁政之核心,殿下需谨记,治国应以民为本。”

朱允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疑惑:“先生,以民为本,可百姓大多贫困,如何让他们富足呢?秦掌柜推广的高产作物,让陇南百姓吃饱了饭,这算不算仁政?”

周敬之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秦掌柜此举,确实惠及百姓,可他是商人,以盈利为目的,与儒家‘重农抑商’的理念相悖,算不得仁政。”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推开,秦云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农庄的收成报告,躬身行礼:“草民秦云,见过殿下,见过帝师。”

“秦掌柜来了!” 朱允高兴地站起来,“快坐,我正和先生讨论你的高产作物呢!先生说你是商人,算不得仁政。”

秦云笑着坐下,看向周敬之:“帝师,草民有个疑问,若商人能让百姓富足,让国家强盛,为何要‘重农抑商’呢?陇南的百姓,之前靠种地只能勉强糊口,现在种了草民的高产作物,不仅能吃饱,还能有余粮出售,日子好了,对朝廷也更忠心,这难道不是仁政的一部分吗?”

周敬之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严肃:“商人逐利,往往会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导致百姓更贫困。秦掌柜你或许是个例外,但不能代表所有商人。儒家主张‘重农抑商’,是为了让百姓安心种地,稳定社会秩序,这是千百年来的治国之道。”

“帝师所言有理,但时代在变,治国之道也应与时俱进。” 秦云不卑不亢地说,“草民在农庄推行‘分工合作’之法,让擅长种地的农民种地,擅长养殖的农民养殖,擅长酿酒的农民酿酒,然后互相交换,不仅效率提高了,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草民还教他们记录收成和支出,用数据来调整种植和养殖的比例,避免浪费,这比盲目种地更有效。”

“分工合作?数据记录?” 周敬之皱起眉头,这些理念他从未听过,“此乃商贾之术,用于农庄尚可,若用于治国,恐会导致百姓逐利,道德败坏。”

“帝师,草民认为,道德与利益并不矛盾。” 秦云语气坚定,“百姓富足了,才能接受教育,才能懂得礼仪道德。陇南的百姓,之前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学礼仪?现在日子好了,他们主动让孩子去私塾读书,还自发组织乡约,制定规矩,社会秩序比之前更好。这说明,让百姓富足,才能更好地推行仁政。”

周敬之沉默了,他看着秦云,眼神里满是惊讶 —— 这个商人的理念,虽然与儒家传统相悖,却句句在理,让他无法反驳。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周游列国,看到的都是百姓贫困、流离失所,而秦云的农庄,却让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他一直追求的仁政吗?

“秦掌柜,你说的‘分工合作’和‘数据记录’,能否详细说说?” 周敬之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好奇。

秦云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一份农庄的分工表和数据记录,递给周敬之:“帝师你看,这是农庄的分工表,将百姓分为种植组、养殖组、加工组,每组有组长负责,各司其职;这是数据记录,记录了每月的收成、支出、销售情况,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哪种作物产量高,哪种家畜受欢迎,然后调整计划,让农庄的效益更好。”

周敬之接过分工表和数据记录,仔细看着,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数字,眼神里满是深思。他突然意识到,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蕴含着治理的智慧 —— 分工能提高效率,数据能反映实情,这比儒家空谈道德、忽视实际的做法,更能解决百姓的贫困问题。

“秦掌柜,你这些理念,是从哪里学来的?” 周敬之的语气带着敬佩。

“草民的东家,是西域的一位奇人,这些理念都是他教给草民的。” 秦云按照林天的嘱咐,没有暴露现代的身份,“他说,治理国家和管理农庄一样,都要以人为本,尊重规律,与时俱进。”

周敬之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保守,忽视了实际的治理方法。秦云的理念,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对 “仁政” 有了新的理解。

“秦掌柜,以后有空,还请你常来东宫,和老夫探讨这些理念。” 周敬之的语气带着真诚,“老夫也想知道,如何才能让更多的百姓,过上陇南农庄百姓的生活。”

秦云笑着点头:“草民乐意之至。”

朱允看着两人的对话,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秦云的理念不仅让先生改变了想法,也为他未来治理国家,提供了新的思路。

离开东宫,秦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不经意间引入的现代理念,已经开始影响古代的思想界,而这种影响,比物质层面的改变更深远,更能推动古代的进步。

他拿出手机,拨通林天的视频电话,把和周敬之的对话说了一遍。林天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思想的改变是最根本的改变。周敬之是当世大儒,他认可这些理念,会带动更多的人接受现代管理和社会组织方法,为我们的跨时空事业打下思想基础。”

“是啊,先生!” 秦云的声音带着兴奋,“周敬之还想让我常去东宫,和他探讨这些理念,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更多的人接受我们的理念。”

“你说得对!” 林天的语气很坚定,“你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既要传播现代理念,又要尊重古代的文化和传统,不要过于激进。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古代进步,而不是改变古代的本质。”

“我记住了!” 秦云点头。

挂了电话,秦云看着东宫的方向,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会让跨时空事业走得更远,而他,将成为连接现代和古代的桥梁,为两个时代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