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星辰科技公益基金!企业责任
四月十九上午10点,星辰科技总部一层的“绿能厅”被装点得既有科技锋芒,又含公益温度。厅顶悬挂着数十块微型光伏板造型的吊灯,通电后发出柔和的暖白光,既呼应星辰的核心业务,又暗合“用新能源点亮希望”的主题;墙面未做过多装饰,而是嵌着三块巨型电子屏,循环播放着贫困山区的旧貌——土坯房里昏暗的煤油灯、田间地头手摇灌溉的老农,与新能源电站建成后的亮堂教室、自动化灌溉设备形成鲜明对比,画面切换处,绿色藤蔓图案的过渡动画柔化了视觉冲击。
厅内的嘉宾席上,蓝色丝绒椅的扶手上别着小巧的多肉盆栽,每盆都贴着“星辰公益”的绿色标签;桌面摆着的会议手册,封面是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内页印着新能源扶贫的手绘插画,翻页时能闻到淡淡的草木香。后排的展示区,几排展架整齐排列,上面贴着“光伏扶贫试点案例”“环保项目规划图”,还有村民握着光伏工程师手的合影,照片里的笑容质朴而灿烂。
10点整,发布会准时开始。聚光灯聚焦在主席台,顾云裳身着一身深绿色西装套裙,西装翻领处绣着银色的光伏板纹样,既干练又透着与公益主题契合的生机;她手里握着的话筒,外壳是回收塑料再生材质,上面印着“星辰公益基金”的logo——由太阳、绿叶与星芒组成,简洁而有辨识度。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合作伙伴们,上午好。”顾云裳的声音清亮有力,电子屏随之切换到基金启动海报,“今天,星辰科技正式宣布成立‘星辰公益基金’,首期投入10亿元人民币,专注两大领域:新能源扶贫与环保公益。”
话音刚落,厅内响起一阵掌声,前排的行业协会代表与媒体记者纷纷点头,镜头对准主席台不停拍摄。顾云裳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成立公益基金的想法,最初是林总提议的。去年我们在印尼推进光伏项目时,看到当地偏远村庄因缺电,孩子只能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林总当时就说‘星辰的技术不该只追求商业利润,更该用来解决真实的社会需求——企业做大了,就得扛起社会责任’。”
她侧身看向身旁的林晚,眼里满是认同:“这10亿资金,不是简单的捐赠,而是结合星辰的核心技术优势做‘落地型公益’。其中5亿用于‘新能源扶贫计划’:为国内100个无电/缺电贫困村建小型光伏电站,配套储能系统,确保24小时供电;同时为非洲、东南亚的贫困地区捐赠便携式光伏设备,助力当地学校、医疗站通电。另外5亿投入‘绿苗环保行动’:资助高校环保科研项目,推进钙钛矿电池回收技术研发;在全国10个城市开展‘光伏屋顶进校园’活动,为中小学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费收益补贴贫困学生。”
电子屏此时播放起一段短片:画面里,云南大山里的村民围着刚建成的光伏电站欢呼,孩子们在亮堂堂的教室里用电脑上课;非洲某乡村医疗站,光伏供电的冷藏设备里储存着疫苗;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调试光伏组件回收装置。短片结尾,一行绿色大字浮现:“用科技的温度,暖一方土地。”
林晚接过话筒时,厅内瞬间安静下来。她身着米白色西装,内搭浅绿色真丝衬衫,与顾云裳的绿色西装形成呼应,腕间的玉镯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星辰能走到今天,离不开行业的机遇,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她的声音温和却坚定,目光扫过台下的嘉宾,“公益不是企业的‘附加题’,而是‘必答题’——但做公益不能盲目,要结合自身优势。星辰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用光伏解决缺电问题,用环保研发守护生态,既是发挥所长,也是让公益项目能长久落地,而不是昙花一现。”
她抬手指向展示区的光伏扶贫案例,“去年我们在云南试点建了3座村级光伏电站,不仅解决了村民用电问题,多余的电量并入电网产生的收益,还帮村里建了幼儿园——这就是‘技术扶贫’的力量。未来,星辰公益基金要做的,就是把这样的模式复制推广,让商业能力成为公益的‘助推器’,而不是对立面。”
“林总说得太对了!”台下突然响起一声赞叹,是国内另一新能源企业的老总,“星辰带了个好头!以前我们总觉得公益是负担,现在才明白,结合技术做公益,既能帮到别人,又能让社会看到新能源的价值,是双赢!”
顾云裳补充道:“我们还和晚晴基金达成合作,‘新能源扶贫计划’会优先对接晚晴基金资助的乡村学校,让光伏电站先照亮孩子们的书桌;环保项目则会联合康泰医疗,在医院周边建‘光伏 储能’的绿色供电系统,降低医疗场所的碳排放。”
这时,两位特殊的嘉宾被请上台——一位是云南贫困村的村支书,手里捧着一面绣着“光伏点亮希望”的锦旗;另一位是非洲某学校的校长,通过视频连线激动地说:“感谢星辰的光伏设备,现在我们的学生能在晚上看书,医疗站能保存药品,你们的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