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 第71章 拉扯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第71章 拉扯

作者:辣椒炒豆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11:46:50

昨夜收拾到半夜,灶火灭了又起,柳氏在一旁忙得直叹气。

“鸢儿,这趟去京里……咱真放心不下你。”

“娘,我不过是去做菜,又不是上战场。”

孟鸢笑着说,语气温温的,手上却没停。

她把包袱重新叠了一遍,食材、药包、香料都分开放得整整齐齐。

最后那一层,是柳氏偷偷塞的干粮,包得圆圆的,里头是烤好的馒头和一小包腌菜。

“路上不一定顿顿能吃上热的。”柳氏抹了抹眼角。

“娘,您这眼泪,比汤还多。”孟鸢打趣。

柳氏瞪她一眼,“会贫嘴。”

门外马蹄声响起。

清水镇的街道还在睡,只有那一队黑衣护卫的脚步声,稳得像节拍。

领头的骑士抱拳:“孟娘子,该启程了。”

孟鸢回身,把柳氏和周临安的模样都看了一遍。

“娘,我去个十天半月,等我回来,就好好开铺。”

柳氏点头,喃喃道:“平安就好。”

她转头去看周临安。那孩子嘴唇抿得死紧,眼圈都红了。

“嫂嫂,”他哑着声,“我会好好读书。”

孟鸢笑,眼角有一点湿:“那就好。”

她伸手替他整理了下衣襟,“嫂嫂走这趟,是去看看外头的路有多宽。你以后,也得自己走走看。”

马车出了清水镇,天边才亮出一点鱼肚白。

路两旁的田都收完了,秸秆在地里冒着细烟,空气里有股新草的味儿。

孟鸢靠在窗边,指尖摩挲着那张太子亲笔的调令。

“入京设宴,三日内抵京。”

字迹凌厉,笔锋收得极干。

她闭上眼,脑海里却又闪回金丰楼那一日。

青爷那句话……“此汤若入京,必火。”

原来不是客气,是预告。

她心里一阵发紧。

汤卖香是好事,可香得太远,也会惹人。

……

第三日的傍晚,天色阴得厉害。

马车刚过江口镇,前方山道忽然塌了半边。

护卫勒缰,马嘶声一片。

“孟娘子,前头怕走不通,得绕东岭。”

“绕就绕。”孟鸢掀开帘,看着那断崖,心口微微一动。

这路……像极了人生,一转眼就不在原道上。

绕过山道,夜风越来越冷。

她本想着打个盹,却忽然闻到一股血腥味。

车夫也察觉不对,紧握缰绳。

“娘子,您坐稳。”

下一刻,前方林子里“嗖”地射出一支箭。

插在地上,箭尾还在颤。

“有埋伏!”

护卫立刻拔刀,马车猛地一晃。

孟鸢差点被掀下车,稳住身子时,手已经按上了怀里的短匕。

箭雨接二连三地落。

夜色太黑,看不清对面几人,只能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

她听见一个低沉的嗓音,从林子那边传来:“留活的!”

护卫应声拔刀,亮光一闪。

马嘶声、金铁声混成一片。

孟鸢心口一冷。她知道这是冲自己来的。

“殿下的调令……被人盯上了。”

马车晃得厉害,车夫吼了一声:“娘子,躲进去!”

孟鸢却掀开帘,望向那林子。

风刮得树叶乱飞,她只看见一道人影闪过,披着斗篷,手里握着刀。

对方速度极快,连护卫都没拦住。

那人跃上车顶,刀光从天而下。

孟鸢抬手一挡,匕首和刀刃碰撞,火星一溅。

“好胆量。”那人低声道。

刀势还没落下,忽然间他身子一顿。

眼前的女子借势一转,竟反手捉住了他的手腕,刀子直接贴在他颈边。

“别动。”孟鸢声音稳得出奇。

那人微微偏头,月光照在他的脸上。

年轻,眼神却冷得像山雪。

“你真是火巷坊的孟娘子?”

“要不呢?”孟鸢冷笑,“你们是谁的人?”

“护食。”那人目光一闪,“太子派的。”

孟鸢怔住,刀锋在他颈边微微一松。

“你们这是护人,还是试人?”

那人轻轻推开她的手,神色一点没变。

“太子要看你,配不配进那座宫。”

孟鸢的呼吸滞了滞,眼底的火却一点点亮起来。

“我配不配,”她冷冷一笑,“得看他吃不吃我那碗汤。”

夜风呼啸,山影重重。

护卫重新整队,马车又驶上京路。

那位自称护食的人骑在马边,目光落在孟鸢身上,带着点探究。

“娘子,你那汤,真有传说里那么香?”

孟鸢撩起帘子,看了他一眼。

“你若真尝过,就不会问。”

……

马车一进东城门,街上就是一股香气,糖煮栗子的甜味、炭烤羊肉的焦香、还有桂花酒的酸甜,全混在一起。孟鸢掀帘往外瞧,街边店铺牌匾挨着牌匾,红漆闪亮,人来人往,衣裳鲜得晃眼。她第一次进京,心头不慌,反倒觉得……这地儿再阔,也得靠吃活。

长安膳署在御街东侧,宫门外一条巷子里,远远看去,一排朱柱红檐,门前两只铜鼎里冒着香烟。她刚下车,就看见一个熟面孔,正抱拳笑。

“孟娘子,可还认得在下?”那人穿着深青官袍,腰束银绶,眼神锋利。

孟鸢眯眼,淡声道:“苏明。”

“正是。”他语气平平,却有几分探意,“殿下吩咐,娘子先入署安置,明日斗台试艺。”

“斗台?”孟鸢抬眉,语气不冷不热,“这京里做饭,还得比个高下?”

“规矩如此。凡入膳署之人,先试手,再定座次。”苏明侧身,“娘子若无异议,请。”

孟鸢轻笑,提着行囊往前走:“有火的地方,我没异议。”

膳署比她想的大得多,地上铺着白石砖,连锅勺都按次序摆。灶台一排排,热气蒸得人脸泛光。十几名厨子正忙着试菜,刀声、火声、油声交织,香气冲人。孟鸢扫了一眼,每个人都眼高于顶,像谁都不放在眼里。

苏明带她绕过廊下,停在一处小案前,“娘子明日就在此台。”他顿了顿,似乎笑了一下,“京里不同乡镇,火旺不旺是一回事,人心才难熬。”

孟鸢没回头,只淡淡道:“火,我熬得住,人心,就看谁先焦。”

他低声笑,转身走远。

夜里,她摊开那几本旧菜谱,《御宴录》《百馔录》《五香法》,字写得比汤还板,规矩得叫人喘不过气。她合上书,自己拎出包袱里的料……竹笋、豆皮、芋干,还有从镇里带来的辣子油。那是她的底。

次日天未亮,膳署已被火光映得通红。灶火一起,铜锅齐鸣。斗台正式开。孟鸢被分到最靠角落的案台,一桌食材,一句题目:清而不寡,浓而不腻。

她看了一眼桌上的鸡骨、虾皮、青葱和酒,嘴角一动。别的厨子早已下锅,有人炸虾,有人炖鸡,有人做鱼,全是大动静。孟鸢动得慢,先洗骨、冲水、去腥、撇沫。火调得极小,汤细细翻着白泡。有人瞥了她一眼,低声笑:“煮粥呢?”

她没理,手腕一抖,加姜片,再添酒。锅边冒出一股淡香,温厚,不冲鼻。

时间过去一半,别的灶上都开始出菜。孟鸢的锅还没揭盖。评台上的官员交换了个眼神,显然不看好。可下一刻,她揭了盖。热气一冲,满堂一静。

汤白如玉,香气干净。不是那种油香,是骨与笋的混香,清得像雨后草气。她盛汤入碗,撒葱花,一勺辣子油泼下去,汤面荡开一层薄红。

苏明在下方闻到,眼神微动。评官舀一口,刚入口,神色一怔。那汤先是淡,后香,回味里带一丝笋的清甜。

“这汤……”评官低声道,“清得不寡,浓得不腻,味在汤中,不在料上。”

孟鸢收了火,擦手,一句话都没多说。

结果一出,膳署当场哗然。她夺了首。有人不服,咬牙低声骂:“她不过卖汤出身,怎能压我们?”

苏明走上前,淡淡一句:“你们煮的是菜,她煮的是人心。”

众人噤声。

孟鸢收拾案台时,苏明靠在门口看她,“殿下今晚设小宴,要见你。”

她抬头,表情淡淡:“太子要尝汤?”

“他说,要见‘火巷坊的火’。”

孟鸢笑了,眼神里带一丝锋,“那我得用自己的锅。”

夜色里,宫灯亮得像火蛇。太子坐在高榻上,衣纹如墨,神色淡淡。孟鸢行礼,起火。她的火比别人的安静,汤一滚,香味就散。

太子抬眼:“就是这味。”他低声道,“十五年前,也有人做过这样的汤。”

孟鸢手一顿,眼神一沉,“殿下认错人了。”

太子笑,指尖敲着案角:“也许吧。”

“明日再来,本宫有话要问。”

太子要她第二日再入宫。孟鸢一夜没睡,半是心里乱,半是想着那句“十五年前”。那话像根刺,扎在脑子里,拔不掉。她不是怕。只是,她真不记得十五年前发生过什么。

早晨的膳署静悄悄,灶火还没起,地上满是昨夜洗锅留下的水迹。孟鸢在炉前蹲了一会儿,伸手去摸那口锅,锅底还是温的。她想,火灭了也能留温,那人心若不死,也该是这样。

苏明来的时候,她已经把汤底熬好。空气里弥漫着熟骨的香,夹着一点辣子油的甜气。他看了一眼,嘴角微动,“昨夜那一碗,殿下喝到一半就停了。”

孟鸢淡淡道:“他挑剔?”

“挑剔是他的本事。”苏明手背在身后,靠在柱边,语气不急不缓,“他不喝,是因为认出了什么。”

“我看他是想探什么。”孟鸢抬头,眼神凉凉,“可我真没什么能让他探的。”

“你以为太子只看人?他更看心。”

“心?”孟鸢笑了一下,眼神带了几分狠意,“那他也得有胆子吃。”

……

入宫那天风大,天压得低,灰得像旧瓷。宫门高高的,铜钉一排排闪着冷光。孟鸢提着食盒跟着苏明走,脚步一声不响。

路过长廊时,她听到一阵低语。两个宫女在窃谈……“听说太子最近只喝一种汤,不吃别的。”

“哪家的?”

“说是新进的民厨做的,名字都被写在内册上了。”

“那还得了,民间妇人登了册,怕是要留宫的。”

孟鸢脚步没停,心里却有点凉。留宫?这事她不信,也不愿。

太子等她的地方不在正殿,而是在御书房。那屋不算大,窗外的竹子摇得“沙沙”响。太子一身常服,案上摊着几卷奏折,手里还拿着一根银匙。

“来了。”他抬头,语气平常得像在说天气。

孟鸢行礼,没多说,抬手就开火。火点着,油亮,锅里水声渐起。太子看着她忙,没打断,直到汤香弥散开来。

“孟氏,你这汤,究竟是哪学的?”

“家里传的。”她语气不咸不淡。

“可十五年前,宫膳里就有这种做法。”太子低头,轻轻搅着汤,“那位厨女姓孟。”

孟鸢的心口“咯”地一响。手上却没停,“天下姓孟的人多得是。”

太子抬眼,盯了她一瞬,笑了一下,“你倒有骨气。”

“骨气不值钱,只管能活。”

“你很像她。”太子的声音低了些,似叹似笑,“连那种不肯低头的样子,都像。”

孟鸢抬头,眼神对上他,语气冷得像刀刃:“那殿下想怎样?我若真是她,殿下是要封我,还是灭我?”

太子指尖一顿,笑意散了几分。“你果然不是寻常人。”

她收火,端碗,语气淡淡:“寻常人不敢煮汤给太子吃。非常的人,吃了也得命。”

太子接过汤碗,低头喝了一口,半晌才道:“火巷坊的名,留在民间。你的人,留在宫中。”

孟鸢心里一紧,“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宫里要设新膳署,命你为副首。”太子放下碗,语气温和得近乎平淡,“你的汤,本宫要天天喝。”

孟鸢笑了,笑意极薄,“殿下要的,是汤,还是人?”

太子抬眼,目光深得像看不见底,“汤也罢,人也罢,本宫想要的,总归是能让火不灭的。”

孟鸢没再说话。她转身收拾案台,背脊挺直,像一口被烧红的铁锅,外头冷,里头全是热。

回到膳署,天已经黑透。院里一排排灯亮着,烟气在夜里翻。苏明在门口等她,见她神色冷淡,只问:“殿下留你?”

孟鸢“嗯”了一声。

“恭喜。”

“那不是恭喜。”她抬眼,神情淡淡,“是关门。”

“那你打算怎么出?”

“得先看看门有多厚。”

苏明笑了,低声道:“我就知道,你不会乖乖留下。”

孟鸢看着他,半真半假地道:“我这人,火太旺,留不住。”

他一怔,忽然笑出声,“可偏偏,这宫里最缺的,就是旺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