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元朗,一片本该充满稻花香的试验田,此刻却被警方拉起的黄色封锁线层层环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腥甜气息,混杂着泥土的芬芳与一种……近乎**的蛋白质味道。
欧阳震华——或者说,此刻他更愿意别人称呼他欧阳SIR或直接叫他Bobby——正蹲在田埂上,眉头紧锁。他穿着米色的风衣,圆脸上没了往日插科打诨的轻松,只剩下沉甸甸的凝重。他戴着白色手套的手,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眼前一株异常高大的水稻。
这水稻的稻穗,并非常见的金黄,而是一种病态的、带着金属光泽的暗金色。谷粒异常饱满,几乎呈椭圆形,表面布满细微的、仿佛血管般的纹路。更令人不安的是,稻秆并非中空的草本结构,摸上去竟有一种诡异的、类似软骨的韧性与弹性。
“阿Sam,化验报告出来未?”欧阳头也不回地问身后的年轻助手。
“欧阳SIR,初步检测有了。”助手Sam拿着一份文件,声音有些发颤,“稻谷内部……含有微量的未知动物性蛋白,结构……不属于任何已知生物。而且,稻秆的纤维结构,更接近……嗯……低等动物的软组织。”
欧阳深吸一口气,站起身,环顾这片被污染的田地。几天前,这里还是一片祥和的乡村景象,直到多名农户被发现昏厥在田边,醒来后精神恍惚,皮肤开始出现类似稻壳的硬化斑块,并且极度畏光、喜湿,仿佛……正在朝着某种非人的形态蜕变。
“源头呢?查到了吗?”欧阳问,他的目光锐利,如同他当年在法庭上验明正身时一样。
“查到了,这批稻种的母本,是‘维多利亚7号’改良种。”Sam翻动着资料,“记录显示,是1982年,由英国皇家农业协会,以‘慈善援助’的名义,赠送给当时的港英政府农务部门的。”
“英国皇家农业协会……”欧阳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更深的阴霾。在这个扭曲的、机械与血肉共舞的香港,任何挂着“皇家”头衔的机构,背后都可能缠绕着不可名状的触手。
线索指向性极其明确。欧阳立刻申请了搜查令,目标直指位于太平山腰,一处僻静庄园内的“爱德华生物科技实验室”。它的主人,正是英国皇家农业协会的荣誉副会长,在香港上流社会以慈善家和植物学家着称的——爱德华勋爵。
***
太平山,爱德华实验室。
与其说是实验室,这里更像一座融合了维多利亚时代风格与极简主义科技的堡垒。花岗岩外墙爬满了常春藤,内部却是雪白的墙壁、冰冷的金属设备和无处不在的全息投影界面。
在一间布满精密仪器、恒温恒湿的透明培养室内,爱德华勋爵正优雅地摇晃着一支试管。他年约五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定制的三件套西装,碧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宗教狂热的冷静。
试管内的液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不自然的幽蓝色,微微泛着磷光。那就是被稀释过的“拉莱耶原生质”——来自沉睡之城的亵渎海水。
“完美……生命形态的升格,就应该从最基础的食物链开始。”爱德华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滴管小心翼翼地注入一个密封的培养皿中。培养皿里,几颗饱满的稻种正浸泡在营养液里,在幽蓝液体滴入的瞬间,它们仿佛拥有了生命般,轻微地搏动了一下,表面迅速蔓延开那些熟悉的、血管般的暗金色纹路。
他身旁,站着一位穿着白色研究服,容貌清秀的华裔女子——阿莲。她看起来二十多岁,眼神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深邃与漠然。
“勋爵,新界那边的‘田间试验体’出现了排异反应,稳定性比预期要差。”阿莲用流利的英语汇报着,语气平静无波。
“无妨,阿莲。”爱德华放下试管,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微笑,“任何伟大的进化都需要代价。筛选掉不合格的个体,才能让完美的‘禾下之子’诞生。人类的形态太过脆弱,唯有与更古老、更伟大的存在融合,才能在这即将到来的新世界里生存。”
他走到一个更大的培养槽前,里面悬浮着一具初步成型的“稻壳人”原型机。它大致保持着人形,但躯干和四肢由交织的、强化过的稻秆构成,关节处是粗糙的木质结节。它的“头部”没有五官,只有一个由无数细小稻穗聚合而成的、类似穗状的结构。在培养槽幽绿色的灯光下,这具原型机静静地漂浮着,散发出一种令人脊背发寒的死寂。
就在这时,实验室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警报声。
爱德华眉头微皱,看向监控屏幕。屏幕上显示,欧阳震华带着一队O记探员,已经突破了外围安保,正在进入主建筑。
“看来,有客人不请自来了。”爱德华并不惊慌,反而露出一丝戏谑,“也好,让他们亲眼见证……神迹的萌芽。”
他转向阿莲,用粤语吩咐道:“准备‘迎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