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别胡城一座大城,其余三座小城都在建设中。河套地区的官员将领也都经验丰富,墨家弟子林安是别胡城督造,他会负责剩下小城的建设……”
东宫,少卿张良尽职尽责地给难得不在外面的皇帝汇报各地工作进程。
由于大部分时候皇帝小白不在咸阳,而是在大秦各地奔跑视察,由太上皇政打理朝政,因此太上皇还住章台宫。
无子后妃们搬入离宫和太后姬和作伴,一起研究妇科和儿科医学,而小白懒得改地方了,直接东宫办公,或者有大事就去章台宫找嬴政去。
东宫和离宫都在渭水以南,比起咸阳,离万雍城要更近一些,这也是很多人都私底下把万雍城看做新都的原因。
正在打坐的小白听着张良的汇报,闭着眼睛开始给命令。
【之前去河套和蒙恬他们开会过了,明年就可以开边市,羊毛产业也可以开始发展了,一切照计划进行,有什么不对的,就让韩信过去监督。】
没仗打了的韩信也依然很有用,督军、督兵他也是一把手。
自从前两年河套稳定,韩信再一次衣锦还乡回了淮阴,他算是彻底成了大秦年轻人里的第一名人。
不过再怎么功成名就,回家也得给自己亲娘干活。
周韫后来放弃跟着韩信去咸阳,就是因为在家里找到了自己想干的事,一心想待在淮阴,帮助建设发展淮阴,为小白在淮阴民间推广新农具和推广新种植方式提供了很多帮助。
淮阴县升郡,韩信的村子也前两年升为“将军县”,周韫有身份有威望,在大秦十六年时,成为大秦第一个女县令,震撼朝野。
倒是有不少人明里暗里讥讽皇帝过于看重韩信,连他母亲都能跟着一起做官,这种言论小白不理会,但是让周韫把自己做县令之前就在淮阴做的所有事都写成公文,发给各郡县传阅。
别酸别人了,看看人家还只是小民时候就协助我做了多少实事,你们这些给大秦政策捣乱的我都懒得说。
韩信一回家,县令周韫就拉着他这个“天枪镇岳大将军”,在淮阴先是开了一场粉丝见面会,让韩信见见家乡粉丝。
当然,韩信人到场就好,周韫严令他不许说话,见面会都是周韫拿着自己的儿子做激励,激励淮阴父老养好孩子、投资教育,以及教育不拘泥于传统学科的重要性。
见面会后,周韫回家又考核他去咸阳的学业成果,压着他去县衙给自己免费做刀笔吏。
外面找人做文书,还得花钱,自己的儿子,那可以可劲压榨,以至于韩信回了淮阴还得上班,并且回家了都被母亲拉着开会,会议内容都是如何发展淮阴。
受不了的韩信把自己带回去的钱财全给母亲了,自己这次是主动“衣锦还乡”,母亲您好好做县令,我出钱投资,溜了,回咸阳找殿下了。
就这样,韩信回家一趟又变穷光蛋,苦哈哈地回来找小白继续要新工作。
殿下,我又没钱了,去河套做守将俸禄有限,不如战争军功来得快。现在匈奴不敢惹我们了,南边百越您自有大棋在下,咱看看是对西域出手,还是对东边的箕子朝鲜出手?
小白想了想,大手一挥,直接在咸阳开始全大秦招募丝路探险团队,
韩信就做丝路护卫使者去,清除大秦西边的边防危机为主,要是抓到丝路强盗或者走私贩子,这打野收益就归他了。
小白想着,只要周韫身体足够好,他过两年就把周韫从将军县令提拔成郡守,郡就是西边的新郡,韩信新挣来的钱刚好也有地方花了,完美闭环!
张良想起韩信,也是嘴角慢慢上扬,继续汇报起来。
“蜀地那边,听说当地不少大族联名请奏郡守,也想要提升一下蜀地教育水平……”
大秦和蜀地关系有些复杂,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建议,趁蜀国内乱出兵灭蜀,随后吞并巴国,设立蜀郡和巴郡,将蜀地纳入秦国版图。
有了巴蜀的大秦多了个战略后方和资源基地,一直都在往蜀地迁入秦人,把蜀人迁入关中。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彻底解决成都平原水患,使蜀地成为“天府之国”,为秦统一六国提供粮草支持。
蜀地一直都是大秦重要的边郡,但也一直远离政治中心,比较边缘,因为大秦的严苛法律还引起过内乱,在大秦统一天下变法之后,那边又一直比较稳定。
一直到大秦十四年,小白继位之后,他才想起来这会的蜀地只有都江堰,还没有成片的盐井,赶紧让两个哥哥又带上几个兄弟去蜀郡巡盐,把蜀地盐价也给打下来了,这才让蜀地开始在大秦又重要起来。
顺带一提,由于这会儿墨家的主力都在河套,因此公输家争取到了这个去蜀地的机会,蜀盐闻名天下后,公输家也再次扬名。
但是很快,北边河套地区也发现盐矿,墨家带头产出的大颗青盐也同样在大秦小火了一把,盐上面暂时打成平手。
最近几年,看在大秦也没太强征蜀地粮食,并且还给蜀地开盐矿,用全新的材料休整都江堰,俨然一副好好治理的态度,蜀地那边对大秦显而易见的态度好了很多,具体表现在叛乱少了,赵高各地严打私钱之后,蜀地豪族也开始用上大秦的钱币来交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