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带着他的东巡队伍回咸阳了,但是留下了太子和扶苏两个最看中儿子,还有一干人等,下诏命令他们继续东巡,为皇帝巡视大秦天下。
留的人手不多,一千精兵,但是从太原带过来的,王离训练、墨家打造的那20个重骑兵全都在。
嬴政倒是想给小白再留点,但本身出来带的人就够多了,养更多的兵,那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后勤,在地方上吃饭也是个大麻烦事,因此被小白断然拒绝。
他知道嬴政是看自己年纪小不放心,加一个扶苏,他也不放心,等以后他大了,保证出门就二三十个人就够了。
送走了嬴政,扶苏肉眼可见的轻松不少,立刻就拉着小白,在行宫问他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先继续往东,看看齐地的新秦法实施如何,接着南下,去淮阴县,给韩信他母亲报个平安,看看是监护权交接还是多捞一个人。】
扶苏虽然有几个词都听不明白,但是路程先东再南是没错的。
他摸摸小白今天的高马尾,夸道:“你这头发丝真顺,今天的头发谁给你弄的,又是张良?平时你不都把头发扎起来的,怎么今天留下来了?”
小白点头承认,随后说出原因。
【为了要把韩信养成高马尾韩跳跳,我给他示范一下,拿长枪的高马尾什么样。】
扶苏不理解,戳戳他,“你就这么喜欢这个韩信啊?”
小白推开他的手。
【大哥,你不懂,他可是最古野王,我得让他发育好。】
扶苏确实不懂,“我大秦包我在内,也就三个王,这里头可没有野王。”
小白对着韩信如此看重的态度,让扶苏也好奇起来,他拉起小白,“走,带哥哥去看看那个韩信。”
看到了面无表情在那扎马步,双手挥枪的韩信,扶苏左看右看,都没看出来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孩有哪里特殊。
看着长相一般,还瘦胳膊瘦腿的,小白说的那种“七进七出”“遛敌如遛狗”的气势,反正扶苏是没看出来。
扶苏不会当着小白的面说这种扫他兴的话,他只能往好的方向上想,他弟身份不一般,慧眼如炬,说不定真就是他看不出来这韩信的能耐呢。
看见小白回来了,韩信练的越发起劲,给小白看他今日练习成果。小白很欣慰,上去和他交流,甚至也拿了一把竹枪陪他一起练习,好好保证韩信的发育,务必让他以后重拾野王风采。
扶苏叹为观止。
他还从未见小白如此上心一个人,连这人练个武,小白都一力教育包办,不止教,还陪他练。
话说回来,我的弟弟,你自己不是跟着王离学剑术的吗,居然已经可以教别的孩子枪法了?你什么时候学的?
“长公子也从未见过殿下如此上心一个人吧。”
一个声音在扶苏身旁幽幽响起,他转头一看,原来是张良啊。
扶苏找他打听到:“这孩子什么来头,怎的小白如此喜欢他。”
张良活学活用道:“贤王慎言,还请少说这种败坏我们太子名声的事。”
这话说得,让扶苏的表情都一言难尽了起来。
“张侍读,说点我能听得懂的。”
张良于是说起了人话。
“这孩子虽年幼,但却比不少成人都有恒心有毅力。听闻皇帝泰山封禅,也想以幼年之身参与登山比赛,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一个人从淮阴县走到了泰山……”
虽然太子现在全心只有韩信,但是张良还得给扶苏好好解释,为什么太子如此看重韩信。
他说着都觉得自己真是太子的好下属,都这样了还要让长公子知道,太子现在看重这小孩那不是一时兴起,是有理有据。
扶苏看看韩信这个头,这体态,也生出来几分敬佩之心。
“他这个年纪,一己之力走到泰山,确实是有恒心,有毅力之人。他若早来一日,阿父也定会同意他一起登山。”
而且是因为韩信千里迢迢过来响应大秦活动,他又这么年轻,基本上是只要韩信爬上去了,不论名次,皇帝都会给他封赏,那些前三名之后的大秦成年将士们都不会有意见。
反正听张良说完韩信的来历,扶苏是觉得这孩子配得上入他弟弟的眼。
“不过,这小子的梦想不是做大将军吗,小白怎么会主动跟着他一起来练枪?”
张良的声音更幽怨了,“殿下说看见他就觉得亲切,认为他就应该是能‘一枪惊天下’的神将,因此还亲自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让我教新字,他亲自教武学和数学。”
在咸阳宫的一堆名师手底下,连看书都不乐意,只听别人念的太子,居然愿意亲自来教导一个孩子,真是让人难以相信的事。
扶苏:“不是什么大秦野王吗?”
张良惊讶:“什么,殿下甚至想以后给他封异姓王!?”
不是,这韩信凭什么啊!
听不下去这边在造谣的小白现场辟谣。
【野王只是个成就称呼,不是实封爵位头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