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从没想过,自己居然真有看走眼的一天。
他见证过太子小白不平凡降生的那一刻,惊惧后,思考过世上到底有无仙神,如果有,为何会有世间的诸多纷争?
于是对没见过面的小公子,赵高自然而然地升起了一股隐秘的恶意。
太子六岁之前在离宫被嬴政很是宝贝的养着,都不敢让他出门,生怕孩子出事,外人都不清楚的消息,赵高作为管着嬴政出行的贴心近臣,能知道不少。
还是普通公子的小白,三岁前不说话,三岁后展现了不开口也能人言的非凡能力,除了这些,似乎再无旁的了。
而一直隐秘关注他的赵高,则知道的更多一些。
嬴小白会为了母亲去侍弄花草,让离宫一年四季都能有花,并且是开在姬和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也会为了不让宫人再受累,让把那些丑丑的石头就留在离宫,他自己往上挂起藤萝,在石头下也放上一些干草,让小动物能遮风避雨。
除了嬴政,也就扶苏常去看他,他对长兄尊敬异常。
只看这些,赵高都能拼凑出一个孝悌仁善的小孩形象出来,但他对此不以为然。
长在深宫之中的小小孩童,被嬴政严防死守护着,什么人什么事都没见过,能恶起来那才不正常。
一直到去年,大秦灭了齐国,赵高才有机会亲眼见一见,这个让嬴政这样的人都能放下帝王身段的孩子。
嬴政挺英俊伟岸的,姬和也很漂亮,不过这孩子长得完全不像他们俩,好看的和周围人都有壁。
除了这个,赵高还看出来他很聪明,并且被嬴政宠的有恃无恐,扶苏都不会劝嬴政的话他也敢劝。
后来赵高有了能够教授太子秦法的机会,他小心翼翼一点自我都不暴露,只专心做一个讲秦法工具人,就为了能够观察清楚,仙人降世的太子,到底会对秦法有何种态度。
如果太子没有不满,那在赵高看来就有两种可能。
一,仙神也与人并无差别,他们认可人间的现状,这样的仙神,也无敬畏的必要,
二,现在的太子还太小了,是个可以会因人间教育而改变的幼童,那赵高对教导太子这工作,会异常兴奋地以十二分的认真态度去完成,不过中途会加上一点自己的私货罢了。
如果太子有不满,那就更好玩了,仙人也认为大秦的路是错的。
秦法就这么教着,赵高确实看到了后者。太子对秦法的不满,不加以掩藏。
他对秦法的严苛感到不可思议,但是赵高也并没有看到嬴政宝贝的仙人儿子和他对立起来的场面,而是被硬控在宣政殿里,听了老长一段时间的太子改法讲座。
嬴小白对嬴政的意义非常不一般,他坚信,这是来自上天对大秦,对他的认可,是天下无德大秦有德,所以他大秦才是正统的象征,因此宠爱非常。
如果赵高知道千年之后,隔着史书的后人笑他们迷信,那赵高也会反过来笑后人只是没见过真神的井底之蛙。
也是因为仙人的身份在这儿,哪怕他年纪小,他的话照样在嬴政面前,在整个朝堂上,都这么有分量,大秦的全新变法才能自上而下开始进行。
从这次大秦的变法转向开始,嬴小白在赵高的心中形象又变化了一番。
不是那种愚蠢的,只会被人跪拜的石头,是聪明的,能拿出解决办法的真仙童。
后来太子带着兄弟们在离宫大搞教育,各种眼花缭乱的教育方式让嬴政非常不爽,也让赵高看见了他稍微认真点,就能把诸位公子们带得如此和睦的手段。
老实说,这百年来,诸国的国君或者长子,能有他们大秦太子带孩子的一点手段,也不会闹到后面那么难看。
再看到太子带着墨家弟子做出纸张之时,赵高和李斯一样,都察觉到了比起其他公子,太子小白对大秦的重要性。
改礼、变法、打乱六国贵族,召百家入咸阳,诸公子封王不封地,降等袭爵……还有如今的纸张,他是最认可嬴政统一六国,并且配合嬴政给新大秦的战车寻找新路的储君。
况且带着兄弟们玩乐就能做出一个算盘,把大秦财政算力直接拉上一个台阶,这还是他玩儿呢,他要是不玩了,赵高都不敢想他会干甚么。
好在仙人小白年纪还太小,上头还有嬴政兜着,只要嬴政不是干了什么他认为会“危害我的大秦”的事,小白都懒得插手。
真的,赵高觉得自己在大秦这么多年,也算见多识广了,可每每想起太子那些“阿父你的大秦,我的大秦”,“苦一苦百姓,骂名你们背,以后我来改”这种话,他也深感窒息,并且对嬴政万分佩服。
这种娃,你居然能平衡他仙人和孩子的身份,并且真把他当活爹儿子来疼,是你赢了,怪不得你能是秦始皇呢。
到这里为止,赵高看到的太子,还是一个生而不凡,眼光卓绝,聪慧绝伦的大秦储君,远超标准的王族政治员。
直到赵高人在太原郊外的工业园区,看到了太子认真起来能干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