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眼前小小一个的孩童,李斯觉得今天的天冷暖有些颠倒,说到冷暖就想起了季节,一谈到季节人就有点困了,他昨天还熬夜整理秦字,现在肯定是困了,说不定是还在梦中。
总而言之,眼前的太子应当是他臆想的,他李斯,也什么话都没有听到。
小白看李斯幽魂一般不说话,拍了拍桌案。
【李廷尉乃是荀子高徒,我大秦廷尉,没有人比你更懂我大秦律法了。】
别沉默了,大方一点,和我论道。
李斯很高兴小白居然对他的才能如此肯定,但是他真的觉得,这事儿,小白应该去和他爹论。
斟酌一番,李斯谨慎道:“太子之意,斯已洞悉。殿下所虑,无非我大秦律法之严苛。轻罪重罚,固有其道,殿下恐其过于峻厉,至于连坐之法,更恐其激起民怨沸腾……”
【不是怕它激起民怨沸腾,是觉得它贻害无穷。】
这些天,小白是认认真真听赵高念秦法的。
只是赵高是个不粘锅,除了第一天给小白念秦法的时候没控制住,还和小白沟通,稍稍透露了一点他对秦法的态度,后面的时间他是滑不溜秋的很。
小白算是看出来了,赵高是个对下不以为意的标准贵族官员,当小白问他时,他的聪明让他也察觉到了小白所说不无可能,只是他不在乎,他只对给他权势的嬴政负责,小白思考的那些,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李斯:“……”你这话我没法接啊。
“法可令臣民司职,国家昌盛。法不严则不足以保民,刑不重则不足以慑奸。六国纷乱,唯我大秦安定,便是严刑峻法固我大秦。”
【多谢廷尉答疑。】
小白对着尊敬一抬手。
还得是李斯啊,虽然也滑,但比赵高好上一些,他对嬴政负责的同时,对大秦也有一个愿意担责的态度,并且人是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对大秦的项目很是爱惜。
他也和小白表了态,他是个坚定的严刑峻法治国派。
小白在质疑严刑峻法的后果,但他觉得只要大秦保持好,上下没什么问题,秦法那自然没什么问题。
小白那一番遵守法律和违反法律的成本论,李斯也听进了耳朵,只是他依然坚持认为,只有法才能稳固大秦社会,太子所说的那种恐怖景象,更像是有人要挑唆。
想到这里,李斯觉得现在才统一六国的大秦,还是不太稳固,得再想办法打个补丁。
于是三天后,章台宫的高层小会上,李斯献上自己的最新策略。
“三日前,太子与臣论法,臣有所感悟。”
嬴政好奇:“太子与你论法?”
隗状和王绾:秦法谁不会,怎么单单找你论法?
赵高更是惊异,作为同样被小白拉着论法的人,他可太知道小白都问什么问题了。所以李斯,你不仅回答他了,还有了新感悟?
是我赵高不配了,怪不得你能是廷尉呢!
李斯:“六国遗民,心怀故国,其思想各异,若不严加管控,恐生事端。”
扶苏看向小白:啊?你还会和李斯讨论这个?
小白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李斯继续道:“臣请陛下收天下书,焚烧《诗经》、《尚书》及诸子百家之书,民间不得藏书,以法令为师,使天下无法以古非今!”
小白眼前一黑。
嬴政有点心动,因为他也实在不是很喜欢别人天天私底下议论大秦,议论朝政。
这只是个高级官员的小朝会,在场的都是嬴政绝对放心的大臣,成分构成比较简单。
小白一眼看去,嬴政在认真考虑实践,赵高毫无反应,一看就是坚定的跟着嬴政想法走的样子,王绾和隗状在思考,但没有第一时间反对,蒙毅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啥都没说,居然还是他大哥扶苏,已经在考虑措辞了,一副马上就要起来的样子。
肩上多了一股小小的力道,扶苏一抬眼,看见小白对他点点头。
他很欣慰,在这个朝堂,也就只有小白很多事情上都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扶苏:小白你放心,有你的支持,我定会劝下阿父的。
小白:不是,我是让你坐好,我来。
扶苏坐好,看小白要怎么劝。
然后就看到小白站起来,手用力一拍桌子,吸引了整个宫殿里人的目光。
【我不赞同。】
第一句话就直接抗议,扶苏总是佩服小白这么直白坦荡的勇气。
【以后我继位了,直接推翻。】
嬴政沉默了,手掌蠢蠢欲动,开始理解打孩子的重要性。
扶苏沉默了,但他看小白的目光,俨然一个看天下最勇之士的目光看向他。
在场的大秦核心官员也纷纷沉默了,看向小白的目光很是复杂,不知该如何言说。
活了这么多年,春秋诸国到现在,政见不合的太子与君王大家也不是没有看过,什么委婉的劝谏,直言上谏,甚至政变,什么没有啊,但他们真没看过,储君这么直接的方式来和君父抗议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