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85章 茶巷搭影幕:真意聚人心,阴招现窘态

金影奖组委会的电话刚挂,周曼就捏着手机快步走进摄影棚——星娱的举报果然起了作用,原定的展映场地被临时要求“消防复查”,要耽误至少三天,而周六的展映根本等不起。

“组委会说可以协调其他场地,但都是偏远的小影院,设备差不说,还没什么观众流量。”

她皱着眉说,手里的场地名单被捏得发皱,“星娱就是故意的,算准了咱们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场地。”

岳川没急着看名单,反而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槐巷的方向——老茶馆的竹编幌子在风里晃,突然想起之前办手作市集时的热闹。

“不用找影院了,”他转身对团队说,“咱们把展映搬去槐巷的老茶馆,用巷里的老戏台当银幕,竹编当装饰,让观众坐在青石板上看电影,像当年看露天电影一样——星娱就算再举报,总不能封了槐巷的老茶馆吧?”

这主意看似突发,实则是他藏在心底的“情怀落地”思路,对外只说是“回归初心”,没人知道这是他借鉴前世地球“露天电影展映”的温暖氛围,用熟悉的老巷场景化解场地危机。

林野扛着相机,第一时间冲去槐巷拍场地。

镜头里,老茶馆的戏台还留着当年小剧场的木栏杆,巷口的老槐树能挂银幕,青石板路能摆竹椅,连李叔的馄饨摊都能搬来当“观影零食铺”,“这场地比影院有感觉一百倍!星娱的豪华影院再大,也没有槐巷的烟火气”。

凌薇立刻掏出平板,画展映布置图:戏台两侧挂王爷爷编的竹编槐树叶,银幕上方拉麻绳,串着粉丝手绘的电影卡牌;

青石板路上摆竹椅,每把椅子上放个小礼包——里面有“泡面”的贴纸、复刻的会议纪要卡片,还有李叔的馄饨优惠券;

连音响都要挂在老槐树上,“让电影的声音混着槐树叶的‘沙沙’声,比影院的环绕音更有代入感”。

周曼则分头对接:王爷爷负责编展映用的竹编装饰,李叔准备“观影馄饨套餐”,槐巷的街坊们主动来帮忙。

张师傅搬来自家的竹椅,刘奶奶缝了“电影纪念”的布贴,连之前的评书先生都要来当“展映主持人”,“星娱就算能买通影院,也买不通槐巷的街坊,这些自发的帮忙,是他们最羡慕不来的”。

可周五下午,新的麻烦又来了——星娱雇的水军在社交平台散布“川晴展映取消”的谣言,还伪造了工作室的“致歉声明”,说“因场地问题,金影奖展映临时取消,敬请谅解”。

更过分的是,有星娱的人偷偷在槐巷贴“观影危险”的传单,说“老茶馆消防不合格,露天观影会被罚款”,吓得几个原本想来帮忙的街坊犹豫了。

“这群人连老巷都不放过!”李叔看到传单,气得把馄饨勺往锅里一摔,“我这馄饨摊摆了二十年,从来没出过消防问题,他们凭什么造谣?”

王爷爷也拿着竹刀,站在巷口喊:“槐巷的街坊们别信!咱们的展映合规合法,有组委会的批准文件,星娱就是怕咱们的电影火!”

岳川让林野把槐巷街坊帮忙布置的画面剪出来——视频里,王爷爷在编竹编,李叔在煮馄饨,街坊们搬竹椅、挂银幕,连“泡面”都蹲在戏台旁,盯着工作人员调试设备,配文“展映没取消!我们在槐巷老茶馆等你——没有豪华影院,却有最暖的街坊、最香的馄饨、最真的电影”。

这段视频刚发出去,就被粉丝疯狂转发,有本地粉丝立刻赶来槐巷帮忙,外地粉丝则在评论区留言“羡慕能去现场的,一定要多拍点照片”。

展映前一天,槐巷已经布置得满满当当——老槐树上挂着银幕,戏台两侧的竹编槐树叶在风里晃,青石板路上摆好了竹椅,李叔的馄饨摊冒着热气,“泡面”戴着凌薇织的小围巾,蹲在戏台中央当“镇场吉祥物”。

陆哲在调试音响,把电影里的声音和槐树叶声、馄饨汤沸声混在一起,“等明天展映时,放‘黑暗卖周边’的片段,这些真实的巷声会和电影里的声音呼应,像穿越回嘉年华那天”。

夏晚晴和扮演自己的演员一起,在茶馆里彩排主创交流环节——她们准备了“粉丝问答”,还会现场弹唱《闪光的手机》,用的还是那把断弦的吉他。

“明天我要把阿姨寄来的茶叶泡上,”夏晚晴摸着茶叶罐,“放在问答环节的桌子上,就像她也来现场支持我们一样。”

林野则扛着相机,拍了很多展映前的温暖细节:有粉丝提前来帮忙贴布贴,边贴边说“终于能在槐巷看电影了,太有意义了”;

王爷爷给“泡面”编了个迷你竹编小窝,放在戏台旁;李叔煮了一锅馄饨,分给帮忙的街坊和粉丝,“这些画面剪进展映纪录片里,肯定比星娱的豪华宣传更动人”。

可就在傍晚收工时,周曼突然发现戏台旁的音响线被人剪断了——断口很整齐,明显是故意的。

“肯定是星娱的人干的!”凌薇急得眼圈发红,“明天就要展映了,音响坏了怎么放电影?”

林野立刻掏出手机,调取巷口的监控——画面里,一个穿着连帽衫的人偷偷剪断音响线,然后匆匆离开,虽然看不清脸,但手里拿着的星娱定制水杯暴露了身份。

“别慌!”

岳川从工作室搬来备用音响,“咱们还有备用设备,今晚连夜重新布线,明天肯定能按时展映。”

街坊们也跟着帮忙——张师傅爬梯子重新挂音响,刘奶奶用布贴把断了的线包起来,连“泡面”都蹲在旁边,盯着布线的人,像在帮忙“站岗”。

陆哲则趁机录下布线的声音——梯子的“吱呀”声、线轴的“转动”声、街坊们的聊天声,“这些声音加进展映的开场,就叫‘槐巷的深夜抢修’,让观众知道展映背后的故事”。

周六早上,槐巷的晨光刚漫过青石板,粉丝们就陆续来了——有人带着自己的宠物,呼应“带着泡面看电影”的活动;

有人举着“川晴冲呀”的牌子,上面画着“泡面”的卡通形象;还有人特意穿了电影里的同款衣服,老周的格子衬衫、夏晚晴的白色t恤,巷子里热闹得像回到了嘉年华那天。

李叔的馄饨摊前排起了长队,他边煮馄饨边喊:“看完电影来吃碗热馄饨,算我的!”

王爷爷坐在戏台旁,给粉丝编迷你竹编星,每个竹编里都嵌了片新鲜的槐树叶;评书先生拿着醒木,在戏台前敲了一下,笑着说:“今天咱们不评话,看一部藏着槐巷温度的好电影!”

岳川站在巷口,看着眼前的热闹——林野扛着相机拍粉丝入场,凌薇在给“泡面”整理小围巾,夏晚晴在调试吉他,周曼在和组委会的人对接展映流程,陆哲在做最后的音响测试。

突然,他看到星娱的几个工作人员站在巷口,举着手机拍,脸上满是不甘心——他们没能阻止展映,只能眼睁睁看着槐巷里的人越来越多。

周曼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李叔煮的馄饨汤:“组委会说,今天会有很多媒体来,还有金影奖的评委,咱们一定要好好表现。”

林野也凑过来说:“我把展映的全程拍下来,剪进电影的幕后纪录片,让全国观众都看看,咱们在槐巷办了一场最温暖的展映。”

夏晚晴抱着吉他,走到戏台中央,对着粉丝们笑:“谢谢大家来槐巷看电影,接下来,我给大家唱首《闪光的手机》,希望大家能喜欢。”

吉他声响起,混着槐树叶的“沙沙”声、粉丝的欢呼声,飘满整个槐巷。

岳川喝着馄饨汤,看着戏台旁的“泡面”,突然发现它不见了——刚才还蹲在竹编小窝里,现在却没了踪影。

“‘泡面’呢?”

他着急地问,凌薇也慌了:“刚才还在这儿的,是不是钻到哪个角落去了?”众人立刻分头寻找,粉丝们也帮忙喊:“‘泡面’!出来啦!电影要开始啦!”

林野的相机对着大家找猫的画面,笑着说:“这要是拍进纪录片,肯定是最有趣的一段——展映前找吉祥物,太真实了!”

陆哲则说:“别急,‘泡面’肯定没跑远,说不定在哪个竹椅底下睡觉呢。”

就在这时,李叔突然喊了一声:“在这儿呢!它在我馄饨摊底下,正盯着锅里的馄饨看呢!”众人跑过去,果然看到“泡面”蹲在馄饨摊底下,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锅里的热气,引得大家笑作一团。

岳川把“泡面”抱起来,摸了摸它的头:“你这小家伙,就知道吃,快跟我去戏台,电影要开始了。”

他抱着“泡面”走向戏台,粉丝们的欢呼声、夏晚晴的吉他声、李叔的馄饨声混在一起,槐巷的银幕上,开始播放电影的片头——画面里,嘉年华的手机闪光灯像星星一样亮,而这,只是展映故事的开始。

周曼看了看时间,对岳川说:“评委和媒体都到了,咱们准备开始展映吧,陆哲那边音响已经调试好了。”

凌薇则把“泡面”的竹编小窝搬到戏台旁,说:“让它在这儿看着,当咱们的‘特邀评委’。”

岳川点点头,对着评书先生示意可以开始。醒木“啪”地一响,槐巷瞬间安静下来,银幕上的画面渐渐亮起,而巷口的星娱工作人员,只能悻悻地收起手机,看着这场他们没能阻止的、充满温度的展映,在槐巷的晨光里,慢慢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