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83章 吉他弦上的旧时光:复刻青春质朴,戳破潮牌泡沫

当岳川将《同桌的你》的乐谱缓缓地摊开在夏晚晴那把吉他旁边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仿佛给乐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而此时,窗外的滨江中学正飘着如雪花般轻盈的柳絮,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给整个校园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氛围。

夏晚晴的指尖刚刚触碰到琴弦,还未拨动,突然就笑出了声。

她的目光落在了乐谱上的那句歌词:“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然后用手指轻轻划过这些字,仿佛在回忆着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初中的同桌啊,总是在日记里画小恐龙呢。”

夏晚晴笑着说,“毕业的时候,她把那本日记送给了我,还说‘等以后想起我,就看恐龙’。”

就在这时,凌薇抱着一摞厚厚的“校园故事征集表”走了过来。这些表格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学生们的字迹,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闪耀的星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凌薇翻开其中一张,念道:“滨江一中的小田写‘同桌每天帮我带热牛奶,因为我胃不好’。”

接着,她又翻了几页,“三中的阿雅说‘和同桌吵过架,后来她在我课本里夹了张道歉的便利贴’。”

这些简单而真实的故事,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任何精心编写的文案都更能打动人心。它们就像生活中的点滴温暖,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周曼手里攥着编曲稿,眉头却没舒展:“编曲团队说现在校园歌要‘潮’,想加段电子鼓和Auto-tune,说‘纯吉他太素,年轻人不爱听’。我对比了原曲的demo,觉得吉他的扫弦才像课间十分钟的风,加了电子音就变味了。”

林野刚从滨江中学跑回来,t恤上还沾着点柳絮:“学校同意咱们办‘同桌弹唱会’,但星娱那边也联系了校方,说要让‘星耀少年’去做‘潮流校园宣讲’,还带了一堆印着偶像头像的笔记本当礼品,想抢咱们的学生受众。”

岳川没急着拍板,而是让夏晚晴弹了遍原曲的吉他前奏——简单的c和弦扫弦,混着窗外学生的嬉闹声,像突然把人拉回教室后门的走廊。

“你们觉得,学生喜欢的‘潮’,是电子鼓还是‘想起同桌的瞬间’?”

他指着征集表里的一句话,“小田写‘听到牛奶瓶的声音,就想起同桌’——这才是青春的‘潮’,是有温度的细节,不是电子音堆出来的热闹。”

他让周曼告诉编曲团队:“只保留吉他和淡淡的弦乐,像校服上的白衬衫,干净就行。”

又跟林野说:“弹唱会不用搞礼品,让学生带一张和同桌的照片来,现场贴成‘回忆墙’——星耀少年的笔记本会过时,这些照片里的故事不会。”

筹备弹唱会时,星耀少年的动作越来越密集。

他们在校园里贴满发光海报,播放《校园派对》的电子舞曲,歌词里全是“潮牌卫衣”“电竞手柄”,还在短视频平台发起“#我的潮流同桌#”挑战,让学生拍穿着亮片衣服跳舞的视频。

有学生在征集表里问:“夏晚晴姐姐,你的歌没有亮片,会不会不够潮啊?”

夏晚晴看到后,没直接回答,而是在弹唱会前一天,带着吉他去了滨江中学的操场。

放学时,她坐在看台上,弹起《同桌的你》的前奏,刚开始只有几个学生驻足,后来人越来越多,有个女生突然哭了,说“我明天就要转学,还没跟同桌说再见”——夏晚晴把话筒递给她,女生对着人群喊“小雨,我会想你的”,台下一个女生跑过来,两人抱在一起,全场都安静地听着。

林野把这一幕拍了下来,没加任何滤镜,发在社交平台上,配文“这才是我们的校园歌”。

视频当晚播放量破五百万,有毕业多年的网友留言:“想起我同桌帮我抄的笔记,比任何潮牌都珍贵”“星耀少年的歌听着热闹,却记不住一句;夏晚晴的前奏一响,就想起教室的风扇声”。

弹唱会当天,星耀少年果然来“搅场”——他们在学校门口搭了临时舞台,放着《校园派对》的电子音,跳着整齐的舞蹈,吸引了不少学生围观。

但没过多久,学生们就陆续往夏晚晴的弹唱会场地走——因为那边的“回忆墙”已经贴满了照片,有人在找自己的小学同桌,有人在对着照片小声念叨“好久没联系了”。

夏晚晴坐在舞台中央,吉他弦上还沾着点柳絮。她没说多余的话,直接弹起《同桌的你》,刚唱到“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台下就有人跟着唱,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整个操场都成了合唱的海洋。

有个老教师站在后排,擦着眼泪说:“我教了三十年书,第一次听到这么贴学生的歌。”

而星耀少年的舞台前,只剩下几个举着灯牌的粉丝,电子音在空旷的校门口显得格外刺耳。

他们的经纪人后来在后台拦住岳川,语气没了之前的傲慢:“我们的歌里全是‘潮流’,却没一句能让学生想起自己的同桌——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岳川指了指舞台上的夏晚晴,她正在给学生签名,手里拿着那本画满小恐龙的旧日记:“不是我们做到了什么,是我们没丢东西——没丢青春里的白衬衫,没丢借半块橡皮的温柔,没丢想起同桌时心里的那点软。”

弹唱会结束后,团队在校园的小食堂里聚餐。凌薇翻着新的征集表,说有二十多所学校来邀请夏晚晴去办弹唱会;周曼拿着新的编曲稿,是《那些花儿》的,她说“这次编曲团队主动说,要保留原曲的纯净感”;林野则收到了校园电台的邀约,想把《同桌的你》作为“毕业季主题曲”。

夏晚晴把那本旧日记放在桌上,日记里夹着张新照片——是她和当年的同桌在弹唱会现场的合影,两人都笑着,像回到了初中的教室。

“岳川,”她突然说,“下次咱们唱《那些花儿》,能不能也找些‘失散的朋友’来现场?”

岳川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那些花儿》的乐谱,上面已经写好了备注:“前奏用口琴,像风吹过操场的香樟树”。

凌薇凑过来看,立刻开始琢磨“朋友故事征集”的企划;周曼拿出手机,开始联系口琴演奏家;林野则打开电脑,查起了“寻找旧友”的公益平台。

窗外的柳絮还在飘,食堂里的灯光暖得像课间的阳光。团队的讨论声、笑声,混着夏晚晴轻轻哼的《那些花儿》的调子,像一首未完的青春曲。

岳川知道,他们还会继续这样走下去——把地球经典里的温度,变成龙国校园里的回忆,变成每个人心里,那首永远不会过时的“同桌的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