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3章 扩军备战:扫清外围

1937年的日子 第13章 扩军备战:扫清外围

作者:打卡小达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54

扩军备战:扫清外围

青石镇的硝烟在晚风里渐渐散了,镇口的老槐树下却越聚越热闹。张石头踩着缴获的日军钢盔,唾沫横飞地讲着最后那场巷战:“……刘和尚一飞镖正中鬼子机枪手的咽喉!李营长拎着炸药包就往炮楼底下冲,那叫一个猛!”

围着听的后生们眼睛发亮,有个穿补丁褂子的小伙子攥着锄头站起来,脸涨得通红:“俺叫狗剩,俺爹被鬼子挑了,俺要参军!”

“俺也来!”“算俺一个!”呼啦啦站起一片,有扛着锄头的庄稼汉,有背着药箱的郎中,还有系着围裙的伙夫,连镇上私塾的先生都捋着胡子说:“老朽虽不能冲锋,尚可文书记账。”

李明远站在台阶上,看着攒动的人头,心里那团火越烧越旺。青石镇一仗,缴获了三挺歪把子机枪、二十多支三八大盖,还有两车子弹和手榴弹,足够武装一个连。更重要的是,百姓们的血性被打出来了——这比任何武器都管用。

“都静一静!”他扬声喊道,声音压过了嗡嗡的议论,“参军可以,但咱有规矩:第一,抗日到底,怕死的别来;第二,听指挥,不许擅自行动;第三,爱护百姓,拿群众一针一线都要还!”

“俺们都应!”底下齐声吼道,震得槐树叶哗哗落。

李明远转身对周小满说:“把青石镇的粮仓腾出来当营房,再找几个会打铁的,把缴获的破枪修修,农具也能改造成武器。”他指着那群新报名的,“你给他们登记造册,分编成班,老兵带新兵,先练队列和瞄准。”

周小满刚把名册摊开,狗剩就挤到最前面:“俺叫狗剩,十七,会使土炮!”旁边一个穿蓝布衫的姑娘也怯生生地说:“俺叫春燕,会治红伤,俺爹是郎中,他被鬼子杀了,俺想跟着救伤员。”

李明远点头:“春燕归医疗队,狗剩去机枪班。”他看了眼日头,“今天先休整,明天天一亮,先把青石镇周边的炮楼端了!”

一、首战龙王庙炮楼

第二天卯时,队伍刚集合,就有老乡跑来报信:“李营长,龙王庙炮楼的鬼子换防了!新来的是个伪军小队,队长姓王,听说最爱喝酒,夜里总带着人去镇上抢姑娘。”

李明远眼睛一亮:“好机会!刘和尚,你带两个班,从后山摸过去,把炮楼的电话线剪了;张石头,你带机枪班埋伏在镇口,别让一个跑了;剩下的跟我正面突击!”

龙王庙炮楼建在半山腰,四周是光秃秃的石坡,只有一条石阶路通上去。李明远让新兵们举着“缴枪不杀”的木牌在前,自己握着驳壳枪跟在后面。快到炮楼时,刘和尚的信号弹“嗖”地冲上天空——电话线剪了。

“喊话!”李明远下令。春燕身边的老郎中清了清嗓子,用喇叭喊:“伪军弟兄们!鬼子快完蛋了,你们也是中国人,何必替鬼子卖命?缴枪不杀,回家种地不好吗?”

炮楼里先是没动静,过了会儿,一个醉醺醺的声音骂道:“放你娘的屁!老子跟着皇军有酒喝有肉吃,凭啥听你的?”随即“砰”的一枪,子弹擦着老郎中的耳朵飞过。

“打!”李明远一声令下,机枪班的歪把子立刻架起来,“哒哒哒”扫向炮楼枪眼。新兵们虽有些哆嗦,却咬着牙往上冲,有人举着炸药包,有人扛着梯子。炮楼里的伪军枪法稀烂,子弹大多打在石头上,迸出火星。

突然,炮楼侧面的小门开了,几个伪军举着枪想跑,刚露头就被张石头的机枪扫倒两个,剩下的赶紧缩了回去。李明远趁机喊:“扔手榴弹!”

“轰隆隆”几声,炮楼的木窗被炸得粉碎。里面的伪军哭爹喊娘,有人喊:“俺投降!俺投降!”

门一开,那个王队长被两个伪军架着出来,满脸是血,醉意全消:“别打了,俺缴枪!”李明远让人清点武器——两挺机枪、十五支步枪,还有一箱没开封的罐头。他指着王队长:“把他绑了,等扫完其他炮楼,一起送军分区法办。”

春燕带着医疗队进去时,发现炮楼里还关着两个姑娘,头发凌乱,脸上全是泪痕。“俺们是被抢来的,”其中一个哭着说,“多谢你们救了俺们。”

二、扩军到三百

龙王庙炮楼的胜利像长了翅膀,周边村镇的人听说了,都往青石镇跑。有个叫赵铁柱的铁匠,背着打铁的锤子就来了:“俺能给枪膛淬火,还能造土炸弹!”一个戏班班主带着八个徒弟,说:“俺们会翻跟头,能从炮楼后面的峭壁爬上去!”

李明远把队伍扩编成三个连:一连守青石镇,二连负责扫荡周边,三连专门训练新兵。周小满的名册记了满满两页,连私塾先生都把儿子送来,说:“吾儿虽文弱,尚可传递书信。”

武器不够,李明远就让赵铁柱带着几个铁匠,把缴获的破枪拆开,好零件凑一起,坏的改造成砍刀。老乡们也送来家里藏的老物件:有爷爷传下来的鸟铳,有打野兽的土炮,甚至有犁地的铁犁,被赵铁柱改造成了“土坦克”——推着厚实的木板,能挡子弹。

这天,队伍刚练完刺杀,就有个穿军装的骑马跑来,翻身下马敬礼:“李营长,军分区命令,让您率部扫清县城外围的五个炮楼,配合主力攻打县城!”他递过一封鸡毛信,“这是地图和联络暗号。”

李明远展开地图,五个炮楼像钉子一样扎在县城周边,其中黑风口炮楼最险,建在悬崖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能上去。“好!”他拍板,“三天后出发,先打最近的卧牛岭炮楼!”

三、智取卧牛岭

卧牛岭炮楼的伪军是个老兵油子,姓黄,据说以前是国民党的连长,投了鬼子后更油滑,白天睡觉,晚上带着人去附近村子抢东西,百姓敢怒不敢言。

李明远让人扮成送粮的,推着两车小米往炮楼走。黄队长果然在炮楼里打盹,听见动静探出头:“什么人?”

“黄队长,俺们是青石镇的,皇军让送粮来。”扮成粮贩的老兵故意压低声音,塞过去一个油纸包,“这是镇上最好的烧肉,孝敬您的。”

黄队长眯着眼打开,肥肉的香味飘出来,他咽了口唾沫:“进来吧。”

刚进炮楼,李明远带着人就从粮车底下钻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伪军。“缴枪不杀!”黄队长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住了。卧牛岭炮楼没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缴获了四门迫击炮——这可把新兵们乐坏了,围着迫击炮摸来摸去。

四、黑风口的硬骨头

黑风口炮楼的鬼子是个曹长,据说参加过诺门坎战役,打仗不要命,炮楼里还拴着两条狼狗,百姓都说那炮楼是“阎王殿”。

李明远观察了三天,发现炮楼每天清晨会派一个小队下山打水。“有了!”他让春燕的医疗队熬了些加了蒙汗药的肉汤,让两个老乡扮成送水的,故意在打水的路上“摔倒”,肉汤洒了一地。

鬼子小队果然骂骂咧咧地走过来,见肉汤还热着,有个兵痞就捡起地上的肉吃了起来,其余的也跟着抢。没走多远,就一个个瘫倒在地。

“上!”李明远一挥手,队伍顺着羊肠小道往上冲。炮楼里的曹长听见动静,带着狼狗就冲了出来。狼狗扑得极快,一口咬住了一个新兵的胳膊,那新兵疼得大叫,却死死抱住狼狗的脖子不放。李明远抬手一枪,狼狗应声倒地。

曹长举着指挥刀劈过来,李明远侧身躲过,驳壳枪“砰砰”两枪,打穿了他的手腕。“缴枪不杀!”李明远吼道。曹长还想顽抗,被后面的新兵一刺刀捅进后腰,踉跄着倒下了。

清理炮楼时,新兵们在地下室发现了十几个百姓,有老人有孩子,都是被抓来做苦力的。“谢谢你们啊……”一个老大娘拉着李明远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五、队伍扩到千人

打下黑风口,周边的炮楼吓得连夜跑了两个,剩下的也乖乖缴了枪。李明远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不到一个月就扩到了千人。他把三连扩成了团,还建了专门的军校,让老兵教新兵打枪、拼刺刀、扔手榴弹。

赵铁柱的铁匠铺也红火起来,每天叮叮当当,修好了三十多支步枪,还造了二十多个土炸弹,用酒瓶装着炸药,插上引线,威力竟不比手榴弹差。春燕的医疗队也收了十几个姑娘,背着药箱跟着队伍跑,包扎伤口比谁都快。

这天,李明远正在看新兵训练,私塾先生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营长,军分区来人了!说让您带队去跟主力汇合,准备打县城了!”

李明远走到操场中央,看着列队的士兵——有扛枪的,有举着土炮的,有背着大刀的,虽然武器参差不齐,眼神里却都透着一股劲。他拔出驳壳枪,对着天空“砰砰”两枪:“弟兄们,打下县城,让鬼子滚出中国!”

“打县城!打县城!”吼声震得云都散了。

出发前夜,青石镇的百姓送来一筐筐馒头、鸡蛋,春燕带着姑娘们连夜缝了一百多面小红旗,上面绣着“抗日救国”四个字。狗剩把他那门土炮擦得锃亮,赵铁柱的铁匠铺还在加班,火星溅得像烟花。

李明远站在老槐树下,望着满天星斗。从青石镇的几十个人,到现在的千人队伍,他知道,这不是结束,是开始。明天太阳升起时,他们将朝着县城出发,那里有更硬的骨头等着啃,但他不怕——身后有千双眼睛望着他,身前有万条路等着走。

六、扫清外围

接下来的半个月,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刀,横扫县城周边的村镇。

李家屯的炮楼最狡猾,鬼子把粮食藏在地道里,想跟他们打持久战。李明远让人围着炮楼喊话,说只要交出粮食就放他们走,可里面的鬼子就是不吭声。“用火攻!”李明远让人在炮楼周围堆上柴草,淋上煤油,火一烧,浓烟往炮楼里钻,没一会儿,鬼子就举着枪出来了,个个呛得满脸黑。

王家洼的伪军队长是个孝子,老娘被鬼子抓了才投的敌。李明远让人把老太太从县城接出来,送到炮楼前。老太太一哭,伪军队长就跪了,带着全队人缴了枪。

最后一个是野猪林炮楼,建在密林里,鬼子仗着熟悉地形,总在夜里偷袭。李明远让戏班的徒弟们发挥特长,夜里从树上摸进炮楼,用绳子套住哨兵的脖子,没费一枪一弹就控制了炮楼。

等扫清最后一个炮楼时,队伍已经有了一千二百人,编成了三个营,还配了骑兵连和迫击炮排。李明远站在炮楼顶上,望着远处县城的城墙,心里清楚:外围已清,接下来,该啃硬骨头了。

新兵们在炮楼里发现了一箱子日军的作战地图,上面标注着县城的布防。李明远把地图摊在桌上,对各营营长说:“三天后,兵分三路:一营攻东门,二营攻西门,三营负责接应,咱们里应外合,拿下县城!”

窗外,狗剩正带着新兵们练刺杀,喊杀声震得窗纸都在抖。春燕的医疗队在打包药品,赵铁柱的铁匠铺传来打铁的叮当声,一切都在朝着黎明的方向走去。

李明远拿起桌上的驳壳枪,枪身被磨得发亮。他知道,扩军备战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让更多像狗剩、春燕这样的人,能有勇气拿起武器,把鬼子赶出去。青石镇的胜利不是终点,县城也不是,只要还有一个鬼子在,这仗就还得打下去——用千军万马的脚步,踏碎侵略者的美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