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108章 故里

本自俱足 第108章 故里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马车路过村口的老槐树,“咯吱”声惊动了趴在墙根晒太阳的老黄狗。

那狗毛色是黄的,夹杂着点灰毛,耳朵耷拉着,听见动静,猛地抬起头,眯着眼睛瞅了瞅马车上的德昇。

先是愣了愣,然后尾巴一摇,“汪汪”叫着就往院外跑,跑得颠颠的,嘴里还“呜呜”地哼着。

它还记得,十年前就是这穿着军装的青年,蹲在院门口喂过它半块窝头,那窝头是暖的,比啥都香。

“德昇回来咯!德昇从部队回来咯!”

老黄狗的叫声引来了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抽烟的老少爷们。

几个半大的孩子,跟在老黄狗的叫声,叽叽喳喳地喊:“德昇哥回来啦!”

夏张氏已七十出头,背有点驼,手里攥着杆铜头烟袋锅,烟杆是竹子的,被她摸得发亮。

烟丝还在火塘里燃着,冒着细细的烟,听见动静,她猛地站起身,烟袋锅“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火星子溅到裤脚,烧了个小窟窿,她都没顾上拍。

她扶着墙,往院外跑,脚步有点不稳,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德昇,嘴里喃喃地说:“二小子……是二小子回来了?”

“娘……”德昇刚从马车上跳下来,还没站稳,就被夏张氏一把攥住了胳膊。

她的手糙得像老树皮,满是裂口和老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抖得厉害,像是怕一松手,德昇就又走了。“二小子……是你不?真是你回来了?”

她的声音沙哑,带着哭腔,眼泪顺着眼角的皱纹往下淌,滴在德昇的军装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娘,是我,德昇。”德昇赶紧扶住她,怕她站不稳,声音里带着笑,眼眶却热了,“我转业了,娘,我再也不走了,以后天天陪着您。”

三爷拄着拐杖跟在夏张氏后头,拐杖是枣木的,顶端包着块铁皮。他的头发花白了,梳得整整齐齐,眼睛一下子就红了,浑浊的眼泪顺着眼角的皱纹往下淌,像两条小溪。

他抬起手,想去摸德昇的肩章,手到了半空又顿了顿,肩章已不在了。

他的手轻轻落在德昇洗得发白的军装上,来回摩挲着,那动作,轻柔得像在摸稀世珍宝:“十年……整整十年啊!你刚去部队那年,才到我胸口高,瘦得像根豆芽菜,现在都比我高出一个头了,壮实了,黑了……”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童秀云拎着湿围裙跑了出来。

她是德昇的大嫂,比德昇大五岁,这会儿头发都跑乱了,几缕碎发贴在脸上,围裙上还沾着面疙瘩。

她正做着贴饼子,听见动静就跑了出来。看见德昇,她嘴一咧,眼泪先掉了下来,声音哽咽:“老二啊!可算回来了!我早上还跟咱娘说,今天日头好,德昇说不定就到了,果然!真是你!”

三爷一把拉过德昇的手,攥得紧紧的,手心的温度烫得德昇心里发暖。

他上上下下打量着德昇,一会儿摸他的脸,一会儿扯他的袖子,嘴里絮絮叨叨的,问个不停:“黑了,也壮实了,就是这脸瘦了,在部队没少遭罪吧?训练苦不苦?饭够不够吃?冬天冻不冻手?有没有人欺负你?”

“爹,不苦,部队吃得好,顿顿有肉,战友们都照顾我,没人欺负我。”德昇笑着答,任由他拉着自己的手,那手糙糙的,却让他觉得踏实。“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转业了,回家等分配通知,不回部队了,以后就在家陪着您和娘。”

“快进屋,快进屋!鸡都炖了俩钟头了,就等你回来揭锅!”夏张氏拉着德昇往屋里走,脚步也轻快了不少,刚才的颤抖全没了,只剩下激动。

夏三爷赶紧跟上,一边走一边用袖子擦眼泪,还不忘叮嘱:“你娘为了等你,凌晨就起来烧火,杀了家里最肥的那只鸡,说炖烂点你爱吃,怕你在部队没吃过这么香的。”

德麟也跟着进了院,捡起地上的烟袋锅,吹了吹里面的灰,重新装上烟丝,却没点,只是攥在手里,看着德昇的背影,嘴角咧着笑,眼泪还在往下掉。

他这个弟弟,走了十年,终于回来了。

屋里的炕桌早就摆好了,是杨实木的,桌面被擦得发亮,能映出人影。

童秀云把菜盆放在桌上,盆是粗瓷的,白底蓝花,她揭开盖子,金黄的鸡汤冒着热气,香味一下子飘满了屋,带着鸡肉的鲜和香菇的香。

二侄女雪艳,手脚麻利地去拿碗筷,碗是粗瓷碗,筷子是竹制的,摆得整整齐齐。

三爷则坐在炕沿上,拉着德昇的手,不肯松开,开始问起部队的事:“小子,你在部队是搞防化的?我听广播里说,防化兵可厉害,能防毒气,还能排弹?是不是真的?”

“嗯,爹,平时训练排弹、穿防化服,演习的时候还得模拟找毒源,穿上防化服,闷得慌,一节课下来,浑身都是汗。”德昇拿起筷子,给三爷夹了块鸡腿,鸡腿炖得软烂,一夹就掉,“您尝尝,娘炖的鸡香,比部队的好吃。”

“哎,好,好。”三爷接过鸡腿,却没吃,放在碗里,又问:“那你转业,你们领导没留你?我听德麟说,你是技术骨干,留队多好,在部队有出息。”

德昇笑了笑,把自己不想走后门的事简单说了说。刘政委想留他,让他找邵主任说说转志愿兵,他觉得没必要,想回家靠自己。

三爷听完,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响亮:“好!好小子!不愧是我的儿子!咱老夏家的人,就该这样,骨头硬,不弯腰!走得端,行得正,比啥都强!比当多大的官都强!”

童秀云端着饭盆过来,听见这话,也跟着点头,笑得眼睛都眯了:“可不是嘛!德昇这性子随咱爹,实诚!当初你去部队,我就跟娘说,这孩子到了部队准没错,肯定不惹事,还能立功劳!你看,果然立了三等功,给咱老夏家争光了!”

夏张氏抹了把眼泪,又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菊花:“你回来就好,往后咱生产队里又多了个壮劳力,娘也不用天天盼着你来信了,以前你来信,我跟你爹都得让雪艳念,念一遍不够,还得念三遍。”

夏张氏招呼孩子们吃饭,她端着鸡汤,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汤碗里飘着几块鸡肉和香菇,热气腾腾的。

“娘,还是家里做的贴饼子好吃,两面金黄,外酥里软,蘸着鸡汤吃真香。”德昇咬了一口贴饼子,饼子的焦香混着鸡汤的鲜,在嘴里散开,是十年里他最想念的味道。

夏张氏一听,乐了,眼睛都亮了:“明天!明天还给你做!让你吃个够!想吃多少做多少,家里的玉米面管够!”

屋里飘满了鸡汤的香味,暖融融的。夏张氏的烟袋锅又点上了,烟雾袅袅,她的絮叨声、孩子们的笑声、夏三爷偶尔插一句的叮嘱,混在一起,成了德昇十年里最盼的声响。

不是训练的号子,不是排弹的指令,是家里的声音,是亲人的声音。

德昇看着眼前的人,娘在絮叨,爹在笑,大哥在给雪艳夹菜,大嫂在擦桌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眼里都透着暖。

他手里捧着热乎的鸡汤,汤碗烫得他手发红,心里却踏实得厉害。

军营的战友、乌兰浩特的风沙、训练场上的汗水,都成了心里最暖的念想;而眼前的亲人、乡邻、家里的热饭,是他往后日子里最稳的依靠。

他知道,这趟归乡,归对了。

夜色渐深,院门口的老黄狗还在偶尔叫两声,声音不大,像是在守着这个家;院里的鸡窝静悄悄的,鸡们都睡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咯咯”声;屋里的灯光,是昏黄的煤油灯,亮得像颗星星,映着满屋子的暖意,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

德昇靠在炕头上,手里攥着娘给的热毛巾,心里暖烘烘的。

十年了,他终于回家了,回到了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到了亲人身边。往后的日子,没有训练,没有排弹,只有田埂、亲人、热饭,还有心里那片永远滚烫的军营念想。

德昇刚到家,德麟就接到了营区寄来的头一批包裹,攥着泛黄的包裹单往家跑时,手心都攥出了汗。

那地址栏上“梁百权、刘耀奇代寄”的字迹,他一眼就认出来是德昇的战友。

德昇骑着自行车去城里取包裹,

拆开外层油布,里面裹得严丝合缝:半扇野猪肉硬邦邦的,油花凝在肉皮上;还有个木箱。边角被磨得发亮,铜扣上还留着赵指导员的手艺;里面捆着书立。

德昇取了包裹,留了一半野猪肉给家里,余下的绑在后车座上,往张义芝家去。

德昇要回来了。

小军回大荒沟了,俊英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把家里的土炕扫得干干净净,换了新的苇席,给德昇洗了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晾在院子里,风一吹,军装的衣角飘起来,像一面小小的旗。

俊英接到了德麟的电话,特意请假回来,带着冬雪在胡同口的大槐树下等德昇。

冬雪穿着新做的小花褂,手里攥着一朵刚摘的野菊花,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

快中午时,远处传来“吱呀”的自行车声,一个身影慢慢近了,穿着旧军装,背着军用背包,手里拎着个深棕色的木箱子,腰杆依旧挺得笔直,只是比上次探亲时瘦了些,颧骨都露出来了,可眼神还是那么明亮,像晴空里的太阳。

“冬雪,你看谁来了?”俊英推了推女儿。

冬雪抬头,盯着德昇看了半天,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突然躲到俊英身后,小手紧紧攥着俊英的衣角,只敢露出半个小脑袋偷偷看。

德昇停下自行车,放下背包和木箱子,快步走过来,蹲在地上,笑着朝她伸伸手:“小雪宝,不认识爸爸了?”

冬雪还是躲着,小嘴抿得紧紧的。德昇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小心翼翼地剥了糖纸,递过去:“你看,爸爸给你带糖了,甜得很。”

冬雪看了看糖,又看了看德昇的眼睛,慢慢伸出小手,接过糖含在嘴里,然后小声喊了句:“爸爸……”

就这两个字,德昇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他把女儿抱起来,紧紧搂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小脑袋,声音有点哑:“爸爸回来了,小雪宝,爸爸再也不跟你分开了。”

冬雪搂着他的脖子,把脸埋在他的肩窝里,含着糖,小声哭了起来。

俊英站在旁边,看着父女俩,眼泪也掉了下来。

风里的凉,好像一下子就散了。

晚上,张义芝特意用德昇拿来的野猪肉炒了几个菜,一家人坐在炕桌前吃饭,馒头就着炖肉,吃得比过年还香。

德昇指着墙角的木箱子说:“这是赵指导员送的,他跟我从营建办公室到防化连,后又到师部待了十来年,是我最好的老大哥。”

俊英好奇地打开箱子,一股淡淡的樟木香味飘了出来。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几件旧军装,领口和袖口都磨白了,还有几枚军功章,用红布包着,放在最底下;旁边是几本书,封皮都有些卷边,书页里还夹着干枯的树叶。

“赵指导员手巧,没事就琢磨木工。”德昇摸着箱子的表面,纹路光滑得很,“这樟木箱,他做了一个多月,说樟木放衣服不招虫,还能香好几年。临走时,他把箱子和书立送给我,我不想要,他说没别的送的,这是点儿心意,得收下。还说我爱看书,书立能用上。”

俊英从箱子里拿出那个做工精细的实木书立,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摸起来沉甸甸的。

“赵指导员真是个实诚人。”她说。

德昇叹了口气,眼神有点落寞:“听说他也要转业,分配回南方老家了,以后怕是难得再见了。”

俊英没说话,只是把那几件旧军装轻轻抚平,她知道,这箱子里装的不只是衣物和书,还有德昇十年的军旅岁月,是他的青春,他的牵挂。

那些军营的温暖、回家的委屈、转业的迷茫,此刻都化作了对未来的期盼。

她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能熬过去,而属于他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