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 第285章 人情投资的新思路,从敌人内部瓦解他

一夜未眠,但陈默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那台二手笔记本和承载着罪恶的硬盘已经被他处理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但吴思远那张由无数灰色丝线构成的精密网络,已经深深刻入了他的脑海,每一个节点,每一条连线,都清晰如昨。

他坐在书桌前,桌上摊开的,正是那份《金陵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他的目光,却凝聚在其中一个毫不起眼的章节上——“第六章:法治宣传与社会参与”。

“……为加强法治宣传,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议与本市高校法学院建立合作,开展‘法治进社区’系列讲座活动……”

这行字,在昨天看来,不过是机关报告里常见的、四平八稳的点缀。但在今天,它成了陈默眼中最完美的行动纲领,是通往吴思远那座森严堡垒的唯一密道。

【人情账本】在他脑中无声地翻动着。

这一次,他要进行的,是一种全新的“人情投资”。

过去,他的投资对象,是落魄的未来大佬,是身怀绝技的失意工程师,是耿直的退伍军人。他投资的是他们的“潜力”和“情义”,等待的是未来的“回报”。这是一种顺水推舟,是发现价值。

而这一次,他要投资的,是敌人的“软肋”。

他要投资吴思远那个对程序正义奉若神明的儿子,吴泽。他不需要从吴泽身上获得任何直接的回报,他要的,是利用这根最纯粹的金色丝线,这道名为“亲情”的无限羁绊,去撬动、去污染、去引爆吴思远那张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灰色巨网。

这不是发现价值,而是创造裂痕。

这是一场外科手术式的精准爆破。

陈默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杯,喝了一口。苦涩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让他的头脑更加冷静。他已经想好了每一步。

上午九点,陈默拿着一份自己连夜草拟的《关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课题补充调研计划》,敲响了主任丁文华办公室的门。

“请进。”

丁文华正戴着老花镜,慢条斯理地用一张报纸擦拭着他心爱的兰花叶片,动作轻柔,神情专注,仿佛那不是一盆植物,而是一件稀世珍宝。

“丁主任。”陈默把计划书双手奉上,姿态恭敬,语气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下属的忐忑。

“哦?是小陈啊。”丁文华放下报纸,扶了扶眼镜,接过那几页纸,却没有立刻看,而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怎么样,课题进展还顺利吗?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提。”

他的笑容温和可亲,眼神里满是领导对下属的“关怀”。

“谢谢主任关心。”陈默坐下,只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腰背挺得笔直,“进展还算顺利,资料已经梳理得差不多了。只是……我在梳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感觉只停留在数据和报告层面,可能不够深入。”

“哦?”丁文华的眉毛抬了抬,来了点兴趣,“说说看。”

“我发现,很多关于房地产市场的纠纷,最后都归结到了法律层面。比如产权纠纷、合同陷阱、拆迁补偿的合法性等等。”陈默的语气,像一个正在向导师汇报论文思路的研究生,充满了理论探讨的热情。

“我想,我们这份报告,如果想要有深度,不应该只谈经济,还应该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去探讨如何从根源上规范市场。所以……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丁文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靠在椅背上,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眼神里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金陵大学的法学院是全国顶尖的,我想,能不能借我们政研室的名义,去那里组织一场小型的学术讲座或者座谈会?”陈默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书卷气,“一方面,我们可以听听这些未来的法律精英,对房地产乱象有什么看法,为我们的报告增加一个‘青年视角’;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政研室深入高校、宣传政策的一次好机会,符合文件里‘法治进社区’的精神。”

他说完,便有些“紧张”地看着丁文华,似乎在等待领导的评判。

丁文华没有说话,办公室里只有他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笃、笃、笃,不紧不慢。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心里已经有了判断。

还是太年轻,太书生气了。

丁文华把房地产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他,本意是想看看他怎么在这潭浑水里挣扎,是会不自量力地去硬撼王启年那座大山,还是会聪明地写一份花团锦簇的空洞报告。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想出了这么一招“金蝉脱壳”。

跑去大学里搞讲座?听一群毛头小子的“青年视角”?

这简直是完美地避开了所有真正的矛盾和冲突,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在丁文华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学院派干部处理棘手问题的方式——把现实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把矛盾冲突,转化为学术探讨。

既显得自己工作努力,又不用得罪任何人。

高明吗?有点小聪明。

但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一个不敢直面问题的干部,能有什么前途?

丁文华心中闪过一丝轻蔑,但脸上温和的笑容却丝毫未变。他甚至觉得,这样也好。让陈默去折腾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等他交上一份充满“青年视角”的空泛报告,自己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批评他“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再把这个课题转交给更“懂事”的人。

想到这里,他拿起那份计划书,象征性地翻了翻,然后重重地放在桌上。

“好!”丁文华的语气里充满了赞许,“小陈,你这个想法很好嘛!有深度,有创新!我们政策研究室的同志,就是要具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

他站起身,走到陈默身边,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需要研究室出面协调的,你直接找办公室老张。大胆去做,不要有顾虑!我等着看你的成果!”

【丁文华,对您人情值:5(认可其工作态度,但内心轻视其能力)】

账本上的数值变化,与陈默的预判分毫不差。

“谢谢主任!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陈默“激动”地站起身,脸上是那种得到领导肯定后,诚惶诚恐又充满干劲的表情。

从丁文华办公室出来,陈默脸上的“激动”瞬间褪去,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要的,就是丁文华的这份轻视。

一只自以为聪明的狐狸,是不会在意一只忙着搭窝的兔子的。它只会等着兔子养肥了,再一口吃掉。它却不知道,兔子挖的不是窝,而是通往它老巢的引线。

事情的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当陈默以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名义,联系金陵大学法学院的时候,对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一个来自省委核心智囊机构的、年轻的、正处在上升期的干部,愿意来学校开讲座,分享来自体制内的第一手观察和思考,这对于法学院来说,是求之不得的资源。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是学院一份拿得出手的“社会影响力”成绩。

院办主任亲自负责对接,几乎对陈默的所有要求都有求必应。

时间,定在周五下午。

地点,安排在法学院最大的阶梯教室,足以容纳三百人。

讲座的主题,也完全按照陈默的意思,定为——《规则与边界:转型期社会中的程序正义》。

一个听起来宏大、严肃,又充满了思辨色彩的题目。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彻底变成了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模范干部。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除了去食堂,几乎不出房门。

小李几次叫他出去吃饭,都被他以“要准备讲座ppt”为由拒绝了。

“陈哥这是魔怔了吧?一个讲座而已,至于这么拼命吗?”小李对着办公室的同事摇头晃脑,“感觉他真把这当成什么国家级课题汇报了。”

魏腾在自己的角落里听到,嘴角撇出一丝冷笑。在他看来,陈默这不过是黔驴技穷,只能在这些虚事上找存在感。

他们都不知道,在那间小小的宿舍里,陈默正在打磨的,不是一份讲稿,而是一件武器。

他没有写那些假大空的官话套话,而是将夜莺提供的大量案例,那些被吴思远用“合法”手段包装起来的罪恶,全部打碎、重组,萃取出其中的法律逻辑。

他要讲的,是“辛普森案”中,那只血手套所代表的程序正义的底线。

他要讲的,是当法律的“规则”被极致利用,从而突破了道德的“边界”时,会产生怎样可怕的社会后果。

他要讲的,是在资本和权力的双重诱惑下,一个法律人,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成为罪恶的帮凶。

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射向吴思远价值观的利箭。

他的每一个案例,每一次反问,都是为吴泽量身定做的精神食粮。

他要用一场完美的、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演讲,在吴泽的心里,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他要让这颗种子,在吴泽那片纯白的、对父亲充满崇拜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足以撕裂他们父子信任的参天大树。

周五下午,金陵大学。

秋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在林荫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陈默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西装,没有打领带,解开了衬衫最上面的一颗扣子,既显得郑重,又不会太过严肃,带着几分大学讲师的亲和力。

法学院的院办主任和几个学生干部,早早地等在了报告厅门口。

“陈主任,您可来了!同学们都等着呢,听说您要来,我们这报告厅都快挤爆了!”院办主任热情地迎上来。

陈默微笑着与他握手,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报告厅里。

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年轻的脸庞上,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的目光,像一台最精密的雷达,迅速在人群中扫描。

然后,在第三排靠中间的位置,他看到了那张在照片上见过无数次的、清俊而认真的脸。

吴泽。

他坐得笔直,桌上放着笔记本和钢笔,而不是手机。他没有像周围同学那样交头接耳,只是静静地看着讲台,眼神里带着一种审视和期待。

那是一种属于真正求知者的、纯粹的目光。

陈默的心跳,没有半分加速。

他只是在心里,轻轻说了一句。

你好,我的投资品。

院办主任还在热情地介绍着:“陈主任,我跟您说,今天来的可都是我们院的尖子生,尤其是坐前面几排的,都是拿国奖拿到手软的学霸……”

陈默微笑着点头,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年轻人。

他看到,吴泽的目光也恰好投了过来,与他遥遥对视。

在四目相对的瞬间,陈默没有回避,而是向他投去了一个温和的、带着鼓励意味的微笑。

吴泽似乎愣了一下,随即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但眼神里的审视,却更浓了几分。

【吴泽,对您人情值:5(好奇)】

账本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初始数值,终于浮现。

陈默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

鱼儿,已经看到了饵。

现在,是时候开始表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