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 第145章 投资一个失意的鉴宝专家,让他成为我的眼睛

陈默挂断电话,办公室里重归寂静。

九爷那沙哑的笑声仿佛还萦绕在听筒的金属网格里,带着一股陈腐的、算计得逞的味道。

他将私人手机随手放在桌上,屏幕上还亮着那条发给苏婉的短信,旁边是一个小小的“已发送”的标志,却迟迟没有等来回复。

陈默并不在意。

苏婉这种女人,就像一只在悬崖边梳理羽毛的鹰,她投下的每一道目光,都带着对风向和距离的精准计算。回不回,何时回,回什么,都将是她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而他,已经没时间等了。

九爷的“鸿门宴”请柬已经送达,他必须在赴宴之前,为自己锻造好一双能看穿一切伪装的火眼金睛。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李浩办公室的号码。

“李浩,你手上的事先放一放,来我这一趟。”

不到一分钟,办公室的门便被敲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李浩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

“主任,您找我。”

“我让你整理的科级以上干部简历,弄得怎么样了?”陈默问道。

李浩推了推眼镜,立刻回答:“报告主任,我已经从组织部高部长那里把电子档案都拷过来了,正在按您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预计今天下班前可以完成初稿。”

“不用等下班了,现在就把所有档案,按照‘籍贯’和‘曾经任职单位’两个标准,重新筛选一遍。重点关注那些在县文化馆、博物馆、地方志办公室工作过,或者直系亲属有相关从业经历的干部。”陈-默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沉稳的节拍。

李浩愣了一下,虽然不明白主任为什么突然对这些“边缘部门”的“边缘人物”感兴趣,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是!我马上去办!”

看着李浩转身离去的背影,陈-默的目光重新落回了那张古朴的宣纸名片上。

【楚望南】。

一个被苏婉称为“真正的雅人”的男人。

去见他,是 plan A。但陈默从不喜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不确定的人身上。他需要自己的底牌,一张绝对可靠、并且与自己利益高度绑定的底牌。

在官场这个棋盘上,最可靠的盟友,往往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是拥有共同敌人的“战友”。

李浩的效率很高,不到一个小时,一份经过初步筛选的名单就送到了陈默的办公桌上。

名单很长,足有上百人。

陈默没有急着翻阅,而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对【人情账本】下达了指令。

“以‘吴久’或‘九爷’为关键词,在以下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的社会关系中,检索‘仇怨值’大于1000的条目。”

账本无声地翻动起来,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名单化作流光闪过。几秒钟后,账本“啪”的一声合上,只有三个名字,被金色的光芒锁定。

其中两个,仇怨值在一千出头,原因大多是生意上的纠纷或是被九爷抢了风头。

只有第三个名字,让陈默的瞳孔微微一缩。

【方志远,现任县文化馆资料室副主任(无实权)。】

【对我方好感度:0(陌生)。】

【关联人物:吴久(九爷)。】

【仇怨值:4500(刻骨之恨)。】

【仇怨来源:其父方文山,原云山县第一鉴宝师,因公开指出九爷售卖的一件‘明代青花’为高仿赝品,致其名誉扫地,损失惨重。后九爷动用关系网,不仅令方文山在行业内彻底被封杀,更将其子方志远从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的关键位置上,打压至资料室虚职,十年未动。】

刻骨之恨!

陈默的指尖,在这个叫“方志远”的名字上轻轻划过。

找到了。

这不仅是仇怨,更是断了人家的事业前程,毁了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希望。这种恨,足以让一个文弱书生,燃起复仇的烈火。

陈默没有立刻行动,他拿起那份纸质名单,仔细翻阅着方志远的履历。很简单,三十岁之前顺风顺水,是文化局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三十岁那年,履历戛然而止,后面的十年,只有一行字:调任县文化馆资料室。

就像一棵本该茁壮成长的树,被人拦腰砍断了主干。

陈默拿起电话,拨给了高强。

“高部长,我陈默。”

“陈主任,有事?”高强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向您打听个人,文化馆的方志远,您有印象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高强似乎在回忆。“方志远……有点印象。可惜了的一个好苗子。当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他父亲,方文山老先生,您了解吗?”

“方老?”高强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惋惜,“那可是我们云山县以前的宝贝,一手‘触骨辨真伪’的绝活,在整个市里都挂得上号。可惜啊,性子太直,眼里揉不得沙子。现在……听说日子过得不太好。”

“怎么个不好法?”

“老伴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吃药。他自己又被行业里排挤,接不到活。儿子也被打压,一家人就靠方志远那点死工资撑着,难啊。”高强叹了口气,“陈主任,你怎么突然问起他了?”

“没什么,整理资料时看到的,随便问问。”陈默不动声色地说道,“谢了,高部长。”

挂断电话,陈默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

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能收获人心。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下午三点。他站起身,对门外喊了一声:“李浩,备车,去县人民医院。”

……

县人民医院。

一股浓重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混合着病患家属的焦虑和压抑。

陈默的突然到访,让医院的院长和书记都吃了一惊。改革办主任,这可是县委周书记面前的红人,亲自下来“调研”,谁也不敢怠慢。

“陈主任,您来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们好准备一下。”满头大汗的刘院长搓着手,跟在陈默身边。

“我不是来听汇报的。”陈默摆了摆手,表情严肃,“这次机构改革,医疗系统是重点之一。我今天来,不看别的,就想看看普通老百姓,对我们现行的医保政策、报销流程,有什么意见。”

刘院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位年轻的领导不好糊弄。

陈默没有理会院领导们的陪同,径直走进了住院部大楼。他一边走,一边看似随意地和走廊里的病患家属聊上几句。

“大爷,您家人住的什么科啊?医药费报销方便吗?”

“大姐,护士的服务态度怎么样?有没有乱收费的情况?”

他问得极为细致,态度亲和,让那些原本有些拘谨的家属们,也渐渐放开了胆子。

在内科住院区的走廊尽头,陈默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夹克,正蹲在缴费窗口前,对着一张催款单发愁。他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和无助。

正是方志远。

陈默脑中的【人情账本】上,清晰地显示着他头顶的信息。

他没有立刻上前,而是转身问身旁的刘院长:“刘院长,我刚才听一位家属反映,说我们有些慢性病的特殊药,医保目录里有,但医院药房却经常断货,病人只能去外面高价买,有没有这回事?”

刘院长额头的汗更多了,连忙解释:“陈主任,这个……主要是因为部分进口药的采购流程比较复杂,供应不太稳定……”

“不稳定,不是断供的理由。”陈默的语气加重了几分,“医保政策是党和政府给老百姓的福利,不能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折扣。这样,你马上把药剂科的负责人叫来,再把内科所有病人的用药清单和医保报销记录都调出来,我要亲自核对。”

此话一出,院领导们的脸色都变了。这要是真查,肯定要出问题。

就在这时,陈默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了蹲在窗口的方志远身上。

“那位同志,是在为什么事发愁?”

一个眼尖的科室主任立刻凑上前,低声道:“陈主任,那是文化馆的方志远,他母亲在我们这住了快半年了,肾病,得长期透析,费用很高。今天……好像是又欠费了。”

陈默眉头一皱,走了过去。

“方志远同志?”

方志远听到有人叫他,茫然地抬起头,看到陈默和他身后一群院领导,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地站了起来。

“您是……?”

“我是县改革办的陈默。”陈默伸出手,和他握了握,“我听高强部长提起过你,说你是咱们县文化战线上的老兵了。”

一句“老兵”,让方志远眼眶一热。他已经太久没有听过这样的称呼了。

陈默松开手,转向刘院长,脸色沉了下来:“刘院长,我没记错的话,像方老太太这种情况,符合我们县里大病医疗救助的申请标准吧?为什么还会因为欠费被催款?”

刘院长擦着汗,支支吾吾地说:“这个……申请流程比较长,材料也复杂,可能……还在走程序。”

“还在走程序?”陈默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病人的命等得了你们的程序吗?马上,立刻,给我启动紧急救助预案!今天之内,必须把方老太太的医疗费用问题全部解决!这是命令!”

他又转向方志远,语气温和了许多:“方同志,你放心,安心照顾好老人家。政策是人定的,但不能让政策变得没有人情味。你为云山县的文化事业贡献了半辈子,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

方志远愣愣地看着陈默,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是没想过去找关系,去求人,但世态炎凉,自从父亲出事后,所有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他怎么也想不到,今天,会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手握大权的县委领导,当着所有人的面,为他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如此强硬地撑腰。

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冲垮了他心中积攒了十年的冰冷和委屈。

“谢谢……谢谢陈主任……”他哽咽着,深深地鞠了一躬。

陈默坦然受了这一拜。

他脑海中,“叮”的一声轻响,账本自动浮现。

【方志远,对我方好感度: 5000(感恩戴德)。】

【检测到宿主行为已对关联人物‘方文山’产生重大正面影响。】

【方文山,对我方好感度: 3000(雪中送炭之恩)。】

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鱼钩,已经放下。现在,只等鱼儿上钩了。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带着一群战战兢兢的院领导,继续他的“调研”。

当天下午,方志远母亲的医疗费用问题就被医院以“特事特办”的方式全部解决,后续的治疗费用也纳入了最高等级的救助方案。

傍晚,陈默独自一人,来到了方文山居住的老旧家属院。

他敲响了那扇斑驳的木门。

开门的是方志远,他看到陈默,激动得又要鞠躬,被陈默一把扶住。

“方同志,我不是以上级的身份来的,就是顺路,过来看看老人家。”

客厅很小,陈设简单,但收拾得一尘不染。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手里摩挲着一块玉佩。

他就是方文山。

“爸,这位就是县改革办的陈主任。”方志远介绍道。

方文山缓缓抬起头,那双眼睛,虽然因为年迈而有些浑浊,但深处却藏着一丝洞察世事的锐利。他打量着陈默,没有说话。

陈默恭敬地喊了一声:“方老先生。”

他没有提医院的事,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盒,递了过去。

“方老,晚辈对古玩一道,只是略知皮毛。前两天偶然得了这枚小东西,听闻您是大家,想请您帮忙掌掌眼。”

方文山接过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枚小巧的、清代的和田玉佩,雕工尚可,玉质也还行,但远算不上什么珍品。

他只看了一眼,便将盒子盖上,递了回来。

“东西是真的,光绪年间的民间玩意儿。不值钱。”他的声音,带着久未与人交流的沙哑。

“晚辈就知道瞒不过您的眼睛。”陈默笑了笑,没有接,反而将锦盒推了回去,“这东西,就当是晚辈的一点见面礼。我今天来,其实是遇到了一件难事,想请教您。”

方文山看着他,眼神里依旧是审视。

陈默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我一个长辈,近来似乎对一幅古画很感兴趣,叫《秋山行旅图》。最近,有位神通广大的人物,说能帮我弄到这幅画,想送我一场天大的富贵。可我心里……没底。”

《秋山行旅图》!

这五个字一出口,方文山那原本古井无波的眼神,瞬间闪过一道精光,他摩挲着玉佩的手,也停了下来。

他死死地盯着陈默,一字一句地问道:“那个神通广大的人物,是不是姓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