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5章 一边是希望一边是绝望

帝后的车驾刚刚在皇宫内停稳,惊魂未定的马皇后甚至还没来得及挪动脚步,前往东宫探望受惊早产的太子妃,一名面带喜色的太监便连滚爬爬地冲了过来,扑倒在御前,声音因激动而尖利:

“报——!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平安诞下一位皇孙!母子平安!”

这声禀报,如同阴霾天空中骤然射出的一缕阳光,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奉天殿前众人心头的部分沉重。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马皇后一直紧绷的心弦猛地一松,几乎要软倒在地,被身旁的女官急忙扶住。她双手合十,连声念叨,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朱元璋那铁青的脸色也微微缓和,紧抿的嘴角不易察觉地松动了一下。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提前了! 天幕上说太子妃常氏是在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九日生下朱允熥,而今天,才十月十三日!足足提前了将近一个月!

这个时间上的差异,像是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所有人心中荡开了涟漪。

奉天殿前,那些跟随而来的勋贵文武大臣们,在听到“母子平安”和意识到生产时间提前后,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齐齐松了半口气。

这半口气,松的是太子妃暂时无恙,松的是那冰冷残酷的“未来”,似乎并非完全不可撼动!既然生产日期可以因天幕的刺激而改变,那么……死亡日期,是否也有可能改变?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一点星火,微弱,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马皇后顾不上再多说,向朱元璋匆匆示意后,便在宫人的簇拥下急急赶往东宫探望儿媳和新生孙儿。

朱元璋站在原地,目光深邃地望向东宫的方向,随即猛地转身,面对肃立的群臣和内侍,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不容置疑,如同金铁交鸣:

“传朕旨意:命太医院院使、院判及所有精于妇婴科的太医,分为三班,一天十二个时辰,给咱寸步不离地轮值守在太子妃宫中!所需药材,不计成本,由内帑直接支取!”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斩钉截铁:

“太子妃产后,给咱好好将养!一个月内?不!给咱盯死了,一直到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之前,不许她踏出宫门半步!不许参与任何典礼、祭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打扰她静养!咱倒要看看,这般严防死守,那天幕所说的血崩,还能不能应验!”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仿佛在对着那冥冥中的命运宣战:

“咱要亲自验证一下,这天幕,到底是给咱大明的预警,能让咱趋吉避凶……还是它娘的恶毒诅咒,注定无法改变!”

朱元璋这番掷地有声的命令,不仅是对太子妃安危的安排,更透露出他内心深处一个逐渐清晰的想法:

如果……如果太子妃的命运能够因为提前知晓而改变,能够安然度过洪武十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那么,他的嫡长孙雄英,是否也能通过不让他洪武十五年随父出行而避开天花?他最珍视的妹子马皇后,是否也能因为精心调养、避免过度悲伤,而挣脱洪武十五年八月那个死亡的桎梏?

这个想法,如同野火般在朱元璋心中蔓延开来,让他那被接连打击几乎压垮的精神,重新燃起了一丝名为“抗争”的火焰。

而此时,奉天殿前的勋贵文武,西安秦王府内刚刚下令善待正妃的朱樉,太原晋王府中忧心忡忡的朱棡,乃至依旧跪在曹国公府灵堂前、心神俱伤的李文忠和朱棣……所有知晓天幕预言的人,心中都几乎升起了同一个念头:

太子妃,能否闯过死关?

她的生死,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命运,而是成为了验证天幕预言是否可改、大明国运是否可逆的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试金石!

整个大明的目光,无论是出于关心、担忧,还是别样的心思,都在这一刻,无形地聚焦于东宫那座刚刚迎来新生的殿宇。

希望与恐惧,在这深秋中,交织成一曲未定的乐章。

与皇宫内因太子妃提前生产带来的那一丝微弱希望不同,燕王府内此刻却是一片愁云惨雾,如同被无形的铁幕笼罩。

燕王妃徐妙云,一个多月前才刚刚为朱棣诞下嫡长子朱高炽,此刻尚在产后调养期间,脸色带着几分虚弱的苍白。然而,这苍白此刻更因天幕传来的惊悚消息而毫无血色。

当听到天幕直指自己的丈夫燕王朱棣将成为皇帝,取代太子朱标时,徐妙云的心就猛地沉了下去。她虽出身将门,父亲是权倾朝野的魏国公徐达,自幼见识不凡,但也深知“篡逆”二字在父皇朱元璋心中是何等不可触碰的逆鳞!她几乎能想象到父皇那雷霆震怒的模样,那足以焚毁一切的帝王之怒,岂是区区一个燕王府能够承受的?

然而,当后续天幕中,“明成祖”的庙号以及将她与唐太宗长孙皇后相提并论的言论出现时,徐妙云感觉到的已经不是下沉,而是彻底的、坠入无底深渊的冰冷绝望!

她与朱棣成婚不过一年有余,虽是明媒正娶的正妃,但感情基础远不如秦王朱樉与邓次妃那般自幼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在她原本的设想中,最坏的结局,无非是朱棣被盛怒的父皇处死或终身圈禁。但看在自己父亲徐达为大明朝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自己刚刚生下皇孙的份上,父皇或许会网开一面,允许她带着幼子高炽活下去,哪怕是被贬为庶人,幽禁一生,也总好过满门抄斩。

可“长孙皇后”这个类比,彻底粉碎了她这最后的侥幸!

长孙皇后是什么人?那是与唐太宗李世民并肩开创“贞观之治”的贤后,是玄武门之变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参与者!天幕将她和朱棣比作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这无异于是在告诉全天下,她徐妙云绝非无辜被卷入的池鱼,而是燕王朱棣“谋朝篡位”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同盟与臂助!

这个指控,将她,将整个魏国公府,都牢牢地绑在了燕王朱棣那艘看似即将倾覆的破船上!父皇会如何想?他会认为徐家早已与燕王勾结,蓄谋已久!他会认为父亲徐达的沉默、自己在燕王府的存在,都是这场巨大阴谋的一部分!

一旦坐实了这个猜测,等待燕王府和魏国公府的,绝不仅仅是朱棣一个人的死亡,而是彻彻底底的……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父皇对待潜在的威胁,尤其是涉及皇位传承的威胁,从来都是宁杀错,勿放过!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水,浸透了徐妙云的四肢百骸。她抱着襁褓中尚在熟睡的儿子朱高炽,娇躯微微颤抖。幼子无知无觉的睡颜,更反衬出她此刻内心无边无际的黑暗与绝望。

然而,在这极致的恐惧深处,一股异样的情绪却悄然滋生——一种近乎偏执的“求知欲”。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那已然恢复澄澈、却仿佛依旧残留着天幕余威的天空,眼神复杂难明。

她想知道!

她迫切地想知道,她的丈夫,那个平日里在她面前虽不乏英气但也恪守臣子本分的燕王朱棣,究竟是如何走上那条“篡逆”之路的?是在怎样的情势下?是主动谋划,还是被逼无奈?那个“明成祖”的庙号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哪怕知道了真相后,等待他们一家,等待魏国公府的,是父皇毫不留情的屠刀,她也希望……能死个明白。

这种在绝望中生长出来的、对真相的执拗,支撑着她几乎要崩溃的精神。她反而开始隐隐期盼,期盼那天幕能早日再次开启,将那血与火交织的“未来”,**裸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殿下……”她低声喃喃,不知是在呼唤生死未卜的丈夫,还是在叩问那不可测的命运,“你……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又会走向何方?”

燕王府内,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将她和怀中幼子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拉得长长的,仿佛两道被命运枷锁缠绕的幽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