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10章 朱重八的父爱一惯不变

天幕上,朱迪钠原本已经打算结束今天的直播,但看着评论区里因为齐王朱榑的结局而弥漫开来的、对永乐帝朱棣“刻薄寡恩”的普遍印象,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再补充几句,以呈现更复杂的历史图景。

“各位朋友先别急着下定论,”朱迪钠清了清嗓子,重新调整了语气,“其实,纵观永乐一朝,他对自己的弟弟们,也并非全然是铁血手腕,很多时候,还是留了相当余地的,甚至称得上‘照顾’。”

他首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岷王朱楩,洪武皇帝的第十八子。这位王爷在封地云南(后来改封湖广武冈),可是没少干暴虐不法的事情,多次被地方官员控告,也被永乐帝下诏书严厉训诫。” 画面中显示出朱楩在封地的一些劣迹,以及朱棣措辞严厉的敕书。

“但是,”朱迪钠话锋一转,“尽管朱楩屡教不改,朱棣最终也没有对他采取极端的刑罚,没有废黜,更没有处死。经过多次敲打后,朱楩似乎也学‘乖’了,至少表面上收敛了许多,后半生活得可以说是战战兢兢,但最终得以善终,寿终正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朱棣对兄弟的一种‘容忍度’。”

接着,他又提到了另一个案例:“再比如辽王朱植,洪武皇帝的第十五子。这位在靖难之役中的站队,可是清清楚楚地站在了建文帝一边!他当时封地在辽东,听说朱棣起兵,他不仅没有支持,反而从辽东跑回了南京,明确支持建文帝。”

画面展示了朱植南奔的场景。

“按照常理,这绝对是‘附逆’大罪。”朱迪钠说道,“但朱棣登基后,是怎么处理这位弟弟的呢?他没有严厉惩罚,反而将朱植的封地从苦寒的辽东,迁到了富庶的湖广荆州!这在当时看来,哪里是惩罚?简直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照顾了!辽王朱植在永乐朝也一直安安稳稳,几乎与朱棣在同一时期去世。”

朱迪钠还顺便提了一句后续:“而且啊,这辽王一脉后来还挺有意思,到了万历年间,他们府上出了一个门人,名叫张居正,那可是大明第一首辅,权倾朝野!当然,辽王家族后来的覆灭也跟这位张首辅有关,不过那都是后话了,跟永乐大帝早就没什么关系了。”

除了亲王,朱迪钠还提到了两位驸马:“不仅是弟弟,对于一些站错队的妹夫,朱棣也展现了宽容。比如南康公主的驸马胡观,他曾跟随李景隆攻打朱棣,兵败被俘。朱棣即位后,因为他是驸马,直接赦免了他。虽然后来胡观又因为‘结党’的罪名被御史弹劾,朱棣也只是下诏‘姑宥不问’,再次放过了他。”

“还有大名公主的驸马李坚,他是建文帝的将领,在与朱棣的作战中受伤被俘,在押送北平途中因伤重而死。朱棣即位后,同样因为其驸马的身份,并未追究他的家族。”

天幕上,随着朱迪钠将一个又一个在永乐朝得以保全性命,甚至某种程度上算是“善终”的皇室成员名字道出,奉天殿前那原本因齐王、谷王等血腥结局而压抑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

端坐在御座之上的朱元璋,紧绷的脸色也终于稍微松弛了下来,眉头不再皱得那么紧。他固然要求严厉,但也深知“恩威并施”的道理。听到老四(朱棣)在未来并非一味挥舞屠刀,对某些兄弟、姻亲也确实网开一面,留有余地,他心中那份因天幕揭露太多骨肉相残而起的郁结之气,总算消散了些许。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跪在下方,一直不敢抬头的朱棣身上时,那眼神中的凌厉和审视,似乎也悄然淡化了一两分。至少,这个儿子未来在对待一部分亲人时,还没有完全泯灭那点天伦之情,这让他感到一丝复杂的慰藉。天空中的幕布,终于在相对平和的气氛中,缓缓暗了下去。

天幕的光芒终于彻底隐去,夜空恢复了洪武十一年十月应有的深沉与寂静。奉天殿前,文武百官和勋贵宗亲们在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气氛中,依序恭敬地退出广场,每个人脸上都混杂着震撼、惶恐与对未来隐隐的忧虑。

朱元璋没有动,马皇后安静地陪在他身边。他深邃的目光扫过空阔的广场,最终定格在并未随众人离去,而是垂首肃立在原地的太子朱标和依旧跪伏在地的燕王朱棣身上。

“都起来吧,过来。”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标深吸一口气,稳步上前。朱棣则略显踉跄地站起身,小心翼翼地跟在大哥身后,来到御阶之下。

朱元璋的目光在两个儿子脸上缓缓扫过,最终,他当着马皇后的面,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直白,开口说道:

“标儿,”他先看向朱标,“你是咱的嫡长子,是大明的太子,是咱钦定的、第一位的储君!这一点,现在,将来,都不会变!咱把江山交给你,放心!” 这话如同定海神针,既是说给朱标听,更是说给朱棣以及所有可能心存幻想的人听。

紧接着,他转向朱棣,眼神锐利如刀:“老四,你给咱听清楚了!你大哥的位置,你想都不要想!外面的风言风语,说什么,说什么……哼,都是放屁!咱朱重八,就算再难,也干不出那种让你媳妇转嫁给你大哥的混账事!咱丢不起那个人!更不能给后世子孙开这种龌龊的先例!”

他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告诫:“你们兄弟俩,以后都给咱把心思放正!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别惦记!不要因为些没影儿的事,生了嫌隙!”

朱标闻言,立刻躬身,语气诚挚:“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四弟乃儿臣手足,儿臣必当友爱,绝不负父皇母后期望。”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至少在此刻,他依然视朱棣为需要爱护的弟弟。

朱棣则是“噗通”一声再次跪下,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惶恐与哽咽:“父皇明鉴!儿臣……儿臣从未有过非分之想!儿臣只愿为大哥,为大明,镇守边陲,驱除鞑虏,绝无二心!” 未来的画面让他恐惧,父皇此刻的敲打更让他胆寒,他急于表露忠心,撇清关系。

朱元璋看着态度迥异却都表态恭顺的两个儿子,挥了挥手:“记住你们今天的话!去吧。”

朱标再次行礼,转身离去,步履沉稳。朱棣也磕了个头,小心翼翼地起身,退后几步,才转身快步离开,背影却带着一丝仓惶。

看着两个儿子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朱元璋久久不语。马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将手覆在他紧握的拳头上。

“重八,话……是不是说得太重了?”她终究是母亲,心中有着不忍。

朱元璋反手握住老妻的手,摇了摇头,脸上是卸去部分帝王面具后的凝重与疲惫:“妹子,你不懂。天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太多不堪。标儿他现在是好的,可以后呢?他听了那么多关于他儿子、他孙子,甚至他自己可能早逝的预言,他心里能没有一点想法?他能不防着老四?”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而老四……天幕说他未来能有那般‘功业’,就算他现在吓得要死,可种子已经种下了。咱现在把话挑明,是断了他们的念想,也是……保护他们。”

他抬起头,望着奉天殿威严的穹顶,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咱还是希望标儿能稳稳当当地接过这个江山。甚至……甚至如果他真能迈过洪武二十五那个坎儿,咱就把皇位提前传给他,让他名正言顺地坐稳,咱当个太上皇看着,也行!”

说到此处,他眼中猛地闪过一丝狠厉与痛楚,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至于老四……咱现在,是真下不了那个手。虎毒尚不食子啊……可是,妹子,如果……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老天爷非要逼咱选……有些脏手的事,必须咱来做。绝对不能……让老大手上沾了他亲兄弟的血。”

他的话语在空旷的大殿前回荡,带着一个帝王与父亲最深沉的无奈与最冷酷的决断。夜色浓郁,仿佛也承载了这份沉重,将洪武皇帝未雨绸缪的思绪,深深掩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