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家居厂那些人 > 第59章 观察与人生反思

家居厂那些人 第59章 观察与人生反思

作者:偏爱晚风的玄鸟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1 19:46:38

奥奥的指尖在鼠标上悬了足足三分钟,屏幕上 “王女士 - 实木沙发退款申请” 几个字像扎眼的针,刺得她太阳穴隐隐作痛。德德家居客服部的工作节奏向来快得像上了发条,每天十几单退款诉求里,“买贵补差价” 是最常见的类型,但这单不一样 —— 王女士上周下单时,店铺正推 “满 3000 减 500” 的活动,她买的沙发标价 2980 元,离满减就差 20 元,却宁愿多花 200 块直接付款,如今看到别人的满减订单截图,又急吼吼地来要补偿。

“奥奥姐,我真跟她说过满减规则了。” 实习生小林抱着文件夹凑过来,眼眶有点红,文件夹边缘被她捏得发皱,“我念到‘凑单满 3000 可减 500’时,她还打断我,说‘太麻烦了,直接拍吧,差不了几个钱’。现在倒怪我们没提醒,还说要投诉到平台。”

奥奥接过文件夹,指尖划过聊天记录里 “太麻烦” 三个字,突然想起昨天午休时的场景。当时她和小李去楼下便利店买午饭,小李拿了 15 元的便当、5 元的可乐和 12 元的薯片,收银员报出 32 元时,小李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扫码。奥奥当时多嘴提了句 “便利店有便当 饮料 18 元的套餐,单独买这俩要 20 元,买套餐能省 2 块”,小李却拍着脑袋笑:“2 块钱而已,犯不着费那劲算。”

“小林,你先去给王女士回个电话,就说我们申请了一张 50 元的无门槛优惠券,下次购物能用。” 奥奥把文件夹递回去,目光扫过办公室,“顺便叫小李来我这儿一趟。”

小李抱着计算器过来时,眉头还皱着:“奥奥姐,刚才那单客户买了一张床和两个床头柜,床标价 1800 元,床头柜每个 200 元,店铺满 2000 减 300,我算下来该付 1900 元,可系统显示应付 1850 元,我咋也算不明白差在哪儿。”

奥奥拿过订单明细,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床头柜有个‘第二件半价’的活动,你没算进去。两个床头柜原本 400 元,第二件半价就是 300 元,加上床 1800 元,总共 2100 元,满 2000 减 300,正好 1800 元?不对,等会儿,系统怎么显示 1850?” 她又拿起笔在纸上演算一遍,“哦,床还有个‘新品立减 50’的优惠,1800 减 50 是 1750,加上床头柜 300 元,总共 2050 元,满 2000 减 300,就是 1750?不对,我这脑子也乱了。”

两人对着订单明细算了足足十分钟,才搞清楚系统把 “新品立减” 和 “满减” 叠加了,而小李只算了满减,漏了新品优惠。“你看,不是你不会算,是你懒得把所有优惠规则都过一遍。” 奥奥把笔放下,“你是不是觉得,多算这几分钟,还不如赶紧处理下一个订单?”

小李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确实,我想着赶紧把订单处理完,省得客户催。而且这些优惠规则太复杂了,一会儿满减,一会儿立减,一会儿第二件半价,算着算着就乱了,干脆等着系统出结果。”

奥奥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客服部的同事们,明明都是大学毕业,论学历、论智商都不差,可一碰到算账的事,要么嫌麻烦懒得算,要么算一半就放弃,等着别人给结果。就像张姐,昨天跟供应商核对账单,对着手机计算器按了半天,最后叹口气说 “就按供应商给的数来吧,差不了几块钱”,结果下午就发现供应商多算了 200 元的运费。

“小李,你知道吗?上个月咱们部门因为算错优惠,多给客户退了 800 多块钱。” 奥奥打开电脑里的报表,“有五单是因为没算对优惠,少收了客户的钱;还有三单是像王女士这样,客户自己没凑够满减,回头来要补偿,我们又得给优惠券。这些钱看起来不多,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小李的脸一下子红了:“我还真不知道这些…… 我还以为,算错就算错了,反正公司也不差这点钱。”

“公司是不差这点钱,但我们不能养成‘懒得算账’的习惯。” 奥奥把报表关掉,“你想想,今天你算错订单金额,明天你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懒得算优惠,多花冤枉钱?后天你理财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懒得算风险,跟风买基金、买股票,最后亏得一塌糊涂?”

小李愣了愣,突然想起自己上个月网购的经历。当时他看中一双运动鞋,旗舰店标价 699 元,说是 “满 500 减 100”,他直接付了 599 元。后来跟朋友聊天才知道,朋友用了一张 “店铺优惠券” 和 “平台津贴”,最后只花了 499 元。“可不是嘛,我当时就觉得满减挺划算的,没想着再找找有没有其他优惠券,结果多花了 100 块。”

“这就是了。” 奥奥靠在椅背上,“我们总觉得,算账是件麻烦事,费脑子、耗精力,不如等着别人把结果送上门。就像小时候等着爸妈把饭盛好,等着老师把答案划出来,等着领导把工作安排好。可长大了才发现,没人会一直帮你算账,你自己不算,就只能吃哑巴亏。”

小李点点头,若有所思地回去了。奥奥看着他的背影,想起自己刚工作那会儿的样子。那时候她每个月工资 4000 元,却总觉得 “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看到喜欢的衣服就买,看到热门的餐厅就去,从来没算过收支。有一次她看中一款名牌包,售价

元,相当于她五个半月的工资,她没多想,直接刷信用卡买了。

后来为了还信用卡,她不得不每天吃泡面,周末也不敢出去逛街,甚至还向朋友借了 5000 元。“那时候要是能算算账,就知道一个月 4000 元的工资,根本经不起这么造。” 奥奥打开手机里的记账 App,这是她后来养成的习惯,每一笔支出都记下来,月底再汇总分析。

正想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张姐端着一杯奶茶走进来:“奥奥,刚楼下买的,给你带了一杯。”

“谢谢张姐。” 奥奥接过奶茶,瞥见张姐手机屏幕上的购物车页面,“张姐,你这是要给孩子买奶粉啊?”

“是啊,孩子快断粮了,我在看哪家便宜。” 张姐把手机递给奥奥,“你帮我看看,这家店‘买三罐送一罐’,一罐 200 元;那家店‘满 600 减 100’,一罐也是 200 元,我该买哪家的?”

奥奥拿过手机算了算:“买三罐送一罐的话,四罐总共 600 元,平均每罐 150 元;满 600 减 100 的话,买三罐 600 元,减完 500 元,平均每罐不到 167 元。肯定是买三罐送一罐更划算啊。”

“哎呀,我刚才算半天,总觉得差不多,没算明白哪个更便宜。” 张姐拍了拍大腿,“还是你厉害,一算就清楚了。我这脑子,现在越来越懒得动了,买东西都靠感觉,总觉得‘差不多就行’。”

“张姐,你还记得上次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事吗?” 奥奥想起之前张姐跟大家吐槽的经历。

张姐脸上露出懊悔的表情:“怎么不记得!当时培训机构说‘半年收费 3800 元’,我没问清楚包含多少节课,也没问有没有其他杂费,就直接交了钱。结果上了一个月才知道,每个月还要交 50 元的教材费,而且每节课 45 分钟,比其他机构的 1 小时短,算下来每节课比别家贵 20 多块。你说我这不是傻吗?当时多问一句、多算一算,也不会花这冤枉钱。”

“可不是嘛,我上次给我妈买保健品,也是没算清楚。” 旁边工位的小陈凑过来,“推销员说‘买一送一,原价 1980 元,现在只要 990 元’,我觉得挺划算,就买了。后来才知道,别家店同款保健品,原价才 1200 元,还打八折,算下来才 960 元,比我买的还便宜 30 元。我当时要是多对比几家,也不会上当。”

办公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吐槽自己 “懒得算账” 吃的亏。奥奥听着大家的吐槽,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清晰:不是大家不会算账,而是习惯了 “被动接受”,懒得主动去思考、去计算。就像被圈养的动物,习惯了等着饲养员投喂,一旦离开饲养员,就不知道该怎么找食物。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会懒得算账?” 奥奥等大家安静下来,开口问道,“是因为算账真的很难吗?还是因为我们觉得,花时间算账不值得?”

“我觉得是不值得。” 小李第一个开口,“比如买瓶可乐,算来算去也就差几块钱,花那几分钟算账,还不如做点别的事。”

“我是觉得麻烦。” 张姐摇摇头,“现在的优惠规则太复杂了,又是满减,又是优惠券,又是积分抵扣,算着算着就乱了,还不如直接按标价买,省得费脑子。”

“还有就是,总觉得别人会帮我们算好。” 小陈补充道,“比如买东西,商家会算好价格;理财,银行会推荐产品;就连交水电费,App 都会自动扣款。我们根本不用自己算,久而久之,就懒得算了。”

奥奥点点头:“你们说的都对。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懒得算账’的习惯,会让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 她打开电脑里的文档,里面记录着她收集的各种 “不思考导致的损失” 案例,“你们看,有人因为没算清楚房贷利率,多还了几十万;有人因为没算清楚基金风险,亏了半辈子的积蓄;还有人因为没算清楚合同条款,被坑得倾家荡产。这些不是个案,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大家凑过来看文档,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我之前听我表哥说,他买房子的时候,银行推荐了一款‘浮动利率’的房贷,说利率会随着市场变化调整,一开始利率低,很划算。他没算清楚浮动利率的风险,就签了合同。结果去年利率涨了,他每个月要多还 2000 多块,压力特别大。” 小李指着文档里的一条案例,“这不就是跟我表哥一样的情况吗?”

“我邻居阿姨也是,前两年听别人说买 p2p 理财能赚大钱,她没算清楚风险,把养老钱都投进去了。结果去年平台爆雷,钱全没了,现在天天以泪洗面。” 张姐叹了口气,“当时我还劝过她,让她多算一算,多了解了解,她不听,说‘别人都买了,肯定没问题’。”

奥奥把文档关掉:“你们看,这些人不是不会算账,也不是没有能力算账,而是懒得算账,懒得思考。他们总觉得,风险离自己很远,幸运会一直眷顾自己。可实际上,命运不会眷顾那些‘懒得思考’的人,你今天在小事上懒得算账,明天就会在大事上栽跟头。”

“奥奥姐,那我们该怎么办啊?” 小林忍不住问道,“我也不想这样,可一碰到算账的事,就忍不住想偷懒。”

“很简单,从现在开始,养成‘主动算账’的习惯。” 奥奥站起身,“不管是买东西、理财,还是签合同,都要多算一算,多想一想。不要怕麻烦,不要怕费脑子,因为你今天多花的几分钟,可能会帮你省下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部门搞一个‘算账小能手’的活动,每天下班前,大家分享一个自己当天‘主动算账省下的钱’或者‘避免的损失’,每周评选出‘算账小能手’,奖励一张 100 元的购物卡。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啊好啊!” 大家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奥奥看着大家的反应,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她知道,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改变一群人的习惯更难,但只要迈出第一步,就有希望。

周五晚上,奥奥参加了大学同学聚会。包厢里灯光璀璨,同学们谈笑风生,聊着各自的工作、家庭和收入,气氛热烈得有些嘈杂。奥奥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奥奥,好久不见啊!听说你现在是客服主管了,真厉害!” 班长王磊端着酒杯走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得意,“我现在在一家金融公司做理财顾问,月薪差不多五万,比上学那会儿强多了。”

奥奥笑着碰了碰酒杯:“班长还是这么厉害,我就是个小主管,月薪才八千,跟你没法比。”

“哎,话不能这么说。” 王磊摆摆手,“客服主管也挺好的,工作稳定,压力也小。不像我们做金融的,天天要跟客户打交道,还要算各种数据,脑子都快炸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对了,我最近有个好项目,年化收益率能达到 15%,你要不要投点钱?保证稳赚不赔。”

奥奥心里咯噔一下,15% 的年化收益率,比银行理财高了好几倍,风险肯定不小。“班长,这个项目是什么类型的啊?风险怎么样?你有没有算过风险收益率?”

王磊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奥奥会这么问:“就是一个私募项目,我跟你说,绝对靠谱,我好多客户都投了,都赚了钱。风险嘛,肯定有一点,但只要你长期持有,肯定能赚钱。至于风险收益率,我没算过,这东西太复杂了,没必要算。”

奥奥皱了皱眉:“班长,你做理财顾问,怎么能不算风险收益率呢?你知道吗,很多金融骗局,就是利用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实际上风险特别大,根本不值得投。你要是没算清楚风险,就推荐给客户,万一出了问题,不仅客户会亏钱,你自己也会有麻烦。”

王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奥奥,你这是不信我啊?我做这行这么多年,还能分不清真假项目?再说了,我推荐给客户的项目,都是经过公司审核的,肯定没问题。”

“我不是不信你,我是觉得,不管做什么投资,都要算清楚风险和收益。” 奥奥放下酒杯,“你想想,15% 的年化收益率,比国债还高好几倍,风险肯定比国债大得多。你有没有算过,这个项目的风险准备金有多少?投资期限是多久?如果中间急需用钱,能不能提前赎回?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王磊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有点难看:“行了行了,不说这个了。咱们同学聚会,聊点开心的。” 他转身走开,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奥奥看着王磊的背影,心里有点无奈。她想起上学的时候,王磊是班里的学霸,数学特别好,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可现在,他做理财顾问,却连最基本的风险收益率都懒得算,只凭着 “感觉” 和 “公司审核” 就推荐项目,这跟她客服部那些 “懒得算账” 的同事,有什么区别?

“奥奥,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儿?” 小敏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块蛋糕,“刚才听你跟班长聊天,好像聊得不太愉快?”

小敏是奥奥的大学室友,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奥奥接过蛋糕,叹了口气:“别提了,班长给我推荐一个年化收益率 15% 的项目,我让他算清楚风险,他却说没必要算,还说项目肯定靠谱。”

“15% 的年化收益率?” 小敏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你可千万别投!我前两年就因为没算清楚风险,亏了好几万。”

奥奥愣了一下:“你也遇到过这种事?”

“是啊。” 小敏在奥奥身边坐下,脸上露出懊悔的表情,“前两年,我听同事说买基金能赚钱,就跟着买了好几只。当时我没算清楚基金的类型和风险,也没看基金经理的业绩,就凭着‘同事买了赚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